592 条搜索结果

大集经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金刚

金刚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在大眾中即...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功德

功德之宝也。无量寿经下曰:「具足功德,妙智无等伦。」新译仁王经下曰:「满功德,住如来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结集

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於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眾。使阿难先分类菩萨,声闻,戒律之叁部,於其菩萨结集八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

一、如来即含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 二、自性清净,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法数》 / 280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法数》 / 574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俱舍

Kośa,又作句捨。译曰,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则库之总名也。而体是蚕茧,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则仓库茧鞘之总名也。含义,一切以名焉。」大日经疏十四曰:「法界者,此梵音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在...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如来九喻

如来,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法数》 / 961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优婆离结集律

佛灭后第一结集时,优婆离结集律。见智度论二,四分律五十四,善见律毘婆沙一,西域记九。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十五种外道冥谛

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法数》 / 496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法数》 / 916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藏

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字禪

云门接人,好说一字,谓之一字禪。碧巖六则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叁字禪:顾筡咦。又说一字禪。僧问:杀父杀母,佛前懺悔;杀佛杀祖,向什麼处懺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门云:普。」大慧语录十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大神将

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叁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金刚萨埵形像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者,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叁摩地,顺佛道念念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菩萨僧

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僧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七常住果

楞伽经四明七种之常住法:一菩提、二涅槃、叁真如、四佛性、五菴摩罗识、六空如来、七大圆镜智也。此法在修谓之因,在证谓之果。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佛名经

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叁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叁十卷。叁、隋闍那崛多译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四、失译人名之叁劫叁千诸佛名经叁卷。五、隋那连提耶舍译之百佛名经,一卷。此中第四之叁劫叁千诸佛名经,略称為叁千佛...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佛说八部佛名经》

宗喀巴

又名罗卜札克巴。西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於西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法数》 / 564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校量数珠功德经

有二:一曼殊室利咒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為同本,校量数珠之体质而以菩提子為至极者。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於大层龕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復次诸方梵剎立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於此道颇知信向,然於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為他缘逼迫不暇...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一切文理,故名也。 一、经,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法数》 / 267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叁世各有一百,共成叁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

《三法数》 / 329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日经义轨

一、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毘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恶鬼神

夜叉,罗剎之类,恼害人者。药师本愿经曰:「不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大集月经五曰:「诸恶鬼神得敬信品。」又為狱卒。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七常住果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

《三法数》 / 406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胜军地

对於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莲华叁昧经谓胜军地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着随求陀罗尼一鎧,佩金刚智大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秘密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法数》 / 573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正法眼

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优婆鞠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觉海

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长水疏曰:「觉性周徧,甚深湛然,故如海也。」续入经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 又谓佛教也,佛以觉悟為宗。言海者,喻其教义之深广也。卢思道文曰:「投心觉海,束意玄门。」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龙树本跡

龙树菩萨之本地,谓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叁宝感应录下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叁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月星明佛,龙树名妙云自在王如来。」弘法之付法传上曰:「寻本则妙云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高丽

高丽国彫刻之大经也。又称丽,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经,如前后凡有叁幅:一、显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叁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轴。於符仁寺。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身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涅槃声

於梵音显等十字,因兹名為涅槃之十字。」贤愚经及报恩经详记坚誓师子為法师所死之因缘,然不说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经轨之典据耶?抑出於口传耶?宜更考之。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如来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品,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功德聚

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叁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讚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讚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外道六师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那迦叶,梵语富兰那,字也(无翻),迦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法数》 / 546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妙心

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四教仪曰:「妙心体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则别教以如来之真心名為妙心。圆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称為妙心。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拈花微笑

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眾皆默然,唯迦叶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古今禪宗以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所收之经论不记...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法数》 / 1259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藏比丘

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无量寿经曰法藏。平等觉经曰曇摩迦留Dharmākara,译曰法宝藏,大阿弥陀经曰曇摩迦,无量寿经云作法,如来会云法处,智度五十云法积。嘉祥大经疏曰:「能蕴畜佛法,故曰法藏。」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提山

佉罗提耶山之略,地菩萨所居。地菩萨仪轨曰:「尔时释迦牟尼佛,在佉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菩萨俱。」性灵集二曰:「提山埀迹。」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如来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也。 一、空如来,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法数》 / 183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菩萨戒经

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元代所刻之大经也。又曰元本。刻於杭州路餘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寧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於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总计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小乘之大眾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叁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毘曇、毘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空

一、人空,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法空,谓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犹计五蕴之...

《三法数》 / 152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十随形好

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坐]两肩两腕两股两臂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心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优婆毱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