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条搜索结果

律宗

戒律為叁藏叁学之一,通於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依无德罗汉而成别部,支那传译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姑臧

郡府名。在甘肃凉州。梁高僧传二曰:「乃东适龟兹,顷之復进至姑臧,止於传舍。」此地原為当西藏交通之要路,故东西来往之人,多辐輳焉。东晋安帝时,无讖叁藏為河西王大沮渠蒙逊译出大般涅槃经,即在此地。又见於出叁藏纪,集开元录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尽不可得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 又梵名,Ksetra,...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拘蚕

花名。诸经作优。见可洪音义二。梵Kutsa。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弥育佛

佛母生佛后,七日而命终。姨母代养之。因果经一曰:「太子既生,始满七日,其母命终。(中略)尔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佛本行集经十一姨母养育品曰:「时净饭王,见其摩耶国大夫人命终之后,即便唤召诸释种亲年德长者,皆令云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属,并是国...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道行般若经

具名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汉支娄迦讖译。与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无竭二菩萨事,是般若经译本之最古者。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内外道四执

又云四宗。叁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毘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叁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叁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叁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毘...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供养花品第八

复次分别说三品事业。所谓三品者。即扇底迦法。补瑟征迦法。阿毗遮噜迦法。是为三品。三部之中。有三等真言。所谓圣者所说。诸天所说。地居天说。是为三部。圣者所说者。佛菩萨声闻缘觉所说。是为圣者真言。诸天所说者。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中间诸天所说。是为诸天真言。地居天...

《苏悉地羯罗经》 /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 / 1507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佛学大辞典》 / 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分别处所分品第二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人若求速成就者。应觅诸佛曾经所住处。或菩萨住处。或缘觉声闻所住之处。如是等地。诸天龙等常为供养。及以卫护。是故念诵人。先洗身心。当具律仪常应居住如是胜处。若也不遇如是福地。亦应居止。于大河边。或近小河及陂沼。有名花滋茂之地亦得。当离闹阓。勿...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2192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gha悉体文叁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伽(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伽字时,是摧稠密无明闇冥声。」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黑闇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 又ga悉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五苦章句经

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 《五苦章句经》

四宗

净影所立之四宗。见[宗]条。又,因明之宗法有四种,谓之四宗:一徧所许宗,如言眼见色,彼此两宗皆共许者。二先承稟宗,如佛弟子向佛弟子立诸法皆空,鵂鶹弟子相对立有实我。叁傍凭义宗,如立声為无常,欲傍凭显无我之义者。四不顾论宗,除前叁宗,随立者所乐,所欲建立,更无所顾...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天台一家之正史也。等不等观杂录四曰:「宋僧志磐所作佛祖统纪,收入大藏,流传已久。予阅之,觉其尊崇本宗,实有违乎佛祖之本意也。夫瞿捨金轮王位而作沙门,是弃世间之荣,而就山林之寂也。传其道者,莫不皆然。而志磐立一派以為正宗,作本纪,尊之為帝王...

《佛学大辞典》 / 340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乞洒

Ksa悉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乞察,乞叉,吃洒,葛叉,[起-巳+乞]洒,差,叉,剎等。称乞洒字,则一切法尽不可得,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文殊问经释字母品曰:「称乞洒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声。」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乞洒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原自...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他利利他深义

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等语,鸞於论註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题,施利者之力...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先尼

Seuika,又作西儞迦,霰尼。外道名。译曰有军,胜军。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西儞迦,此云有军,外道名也,旧云先尼讹也。」可洪音义十一上曰:「西尼亦云先尼,梵志名,唐云胜军。」楞严经十曰:「霰尼。」涅槃经二十九曰:「尔时眾中有梵志名先尼,復作是念:瞿有我耶?如来默然...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Pa,又作波、簸。悉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一。金刚顶经曰:「跋字门,一切法第一义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跋字时是胜义声。」智度论曰:「若闻波字,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諦中。波罗末陀(Paramārtha),秦言第一义諦。」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五藏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佛说国王不梨先泥Prasenajit十梦经,一卷,东晋竺无兰译。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一卷,东晋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偈。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分别金刚杵及药证验分品第四

复次苏婆呼童子。为汝及为未来善男子。发心念诵秘密真言门者。说持跋折啰。汝当谛听闻已。广为人说。欲作跋折啰者。量长八指。或长十指。或长十二指。或长十六指。其量最极长者二十指若欲成就大贵自在。及求持明悉地者即用金。作跋折啰。 若求富贵。纯用银。作跋折啰。 若欲...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290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五停心观

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大方等无想经

别名,大方等大云经,六卷,北凉无讖译。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诸问云兴,讚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叁十七品。最后,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叁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叁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之事。其第叁十六品说祈雨之神咒。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Pha,又作叵。悉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二。金刚顶经曰:「颇字门,一切法不坚如聚沫故。」文殊问经曰:「称颇字时是得果作证声。」智度论曰:「若闻颇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颇罗Phala,秦言果。」 又(杂语)经论中多有颇有之语。玄应音义六曰:「颇诸书语辞也。」应法...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韦陀梵志

以吠陀為主之梵志,即韦陀论师也。大日经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為说瞿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毘卢遮那身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叁千年一现

谓优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华,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又作鉢。花名。见[鉢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中阿含经

四阿含经之一。六十卷,东晋瞿僧伽提婆译。见[阿含]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北本涅槃经

四十卷,大般涅槃经之异名。北梁无讖译。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律分品第一

尔时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威力难思。光超千日。一心而住。于大会中。有一童子。名曰苏婆呼。大悲淳厚。即从座起。虔诚顶礼执金刚足已曲躬合掌白言。大威尊者。我今抱疑日久。欲有少问。唯见听许。 尔时执金刚大药叉将言。汝所疑者。今恣汝问。我为汝决疑情断除。苏婆呼童子曰。...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2251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无竭

菩萨名,具名达摩鬱伽陀。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二卷,元魏摩流支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壮严经同本而支出者。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第六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之人不应太缓。不应太急。声亦如此。不大不小。不应间断。勿共人语。令心缘于异境。名某字体。不应讹错。譬如大河日夜流注。恒无休息。持诵之人所修福报供养。礼拜赞叹一切功德。日夜增流亦复如是。念诵之人。心若攀缘杂染之境。或起懈怠或生欲想。应速回心。...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129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浮木

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復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中略)凡夫漂流五趣海,还復人身,甚难於此。」涅槃经二曰:「生世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下钵私那分品第八

复次苏婆呼童子。若念诵人问下钵私那者。应当如法请召。所谓手指或铜镜。及清水横刀灯焰宝等。虚空尊像童子真珠火聚石等。于如是处。钵私那下者。请召来已。当即自说天上人间。及过去未来现在。超越三世善恶等事。一一具说。法若有阙。持真言字数或有加减。或不经诵。不具正信亦不...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188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O,又作鸥,袄,鄔,奥,鄂,污。悉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污字时,是取声。」又大庄严经曰:「唱乌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声。」是由Ogha(瀑流)Oḍha(取)之语释之。 又Ū,悉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四分律宗

此宗以四分律為所依,以无德為开祖,道宣大成之。单云律宗者,即此宗也。见[律宗]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值遇

希逢也。得会益我者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覩无量智慧者,如优婆罗,今日乃值遇。」法事讚曰:「度此身难值遇,喻如优华始开。」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弥,俱弥。瞿姓之女声。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疏九曰:「憍是姓,翻為泥土,弥者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弥者是女声,為是佛姨母,故以女声呼之也。」法华玄赞九曰:「梵云乔答摩,此云日炙种,亦云甘蔗种。男声中...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弥授记

於法华经劝持品受未来成佛,号為一切眾生喜见如来之记别。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七大

楞严经叁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徧法界之义,周徧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徧,无不含容,此為大之实义。大小乘中虽说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徧於水大风大,水大不能容火大,岂成大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安息

波斯地方之古王国名。案史记大宛列传,后汉书西域传,此国古时强盛。而安世高,安玄,无諦,安法钦,先后来自彼国,尤可见彼国传播佛教甚盛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虎丘山

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叁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諦,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一卷,苻秦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姦之而不能,遂与姦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為说其因缘者。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判那

衣名。阿毘经下曰:「阿判那者,库麻杂吉贝衣也。」见[芻摩]条。梵Āva ana。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仰月点

成菩提之大空点有二样:一圆点•,一仰月点等五字局於仰月(见[大空点]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婆逻经

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实瑟居士。诣优婆罗林之异学园。告异学以我一论灭瞿,如弄空瓶。世尊闻之,至其园说种种之法,使彼屈服。摄於中阿含经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列次梵字之元始及其生字,為儿童最初之科本,是名悉章。悉者,别指摩多(母韵)体文(子韵)之四十七言。涅槃经所谓半字者是也。又总称他之生字十八章。本之而成就十八章之文字及名句等,故名悉,又為小学之标称而题嘉名也。演密钞六曰:「梵语悉,此云成就。準声明中即是...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信力入印法门经

五卷,元魏摩流支译。佛在普光法殿文殊师利请问清净初地之法,佛以六十餘种之五法答之。次问普贤菩萨,云何诸佛无障碍智乃至无障碍身?普贤叹其难知难见。文殊再请,乃具答之。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善来比丘

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E,悉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曀,蔼,曳[口垔]。字记曰:「短蔼字去声,声近樱係反。」大日经作「翳」,金刚顶作「曀」,涅槃经作:「[口垔]」。金刚顶经字母品曰:「曀字门一切法求,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曀字时,是起所求声。」大庄严经曰:「唱翳字时,出所...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花名。见[优]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牛粪种

姓之别名,释迦姓為瞿姓,瞿之元祖,自甘蔗园牛粪中生,故名牛粪种。见俱舍光记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私婆吒

梵志名。略曰婆吒,译曰最胜。為邪见外道,执涅槃之无常,且计草木有命。涅槃经叁十九曰:「復有梵志姓婆私吒,復作是言:瞿!所说涅槃常耶?」(已下广与佛对论涅槃之常无常)。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私吒,此云最胜,或云无上,亦同闍提,邪见宗也。」楞严经十曰:「是人则堕...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论百叁十六,杂阿毘心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麩-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四指节成一肘,四肘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四,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国丈尺,则有...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吽

Ahūṁ,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為金刚萨埵之种子。悉叁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眾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花名。见[优]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Padma,花名。见[鉢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育王弟七日為王

据南传善见律,王弟帝须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见群鹿交尾,疑比丘能制欲,还语王。王乃解此疑问,欲使归佛教,让王位於帝须,七日且告以期终处死。帝须昇王位,虽快乐供养,无不任意,而畏死无寧日,故不起欲,忧恼憔悴。王仍谓帝须曰:出家比丘,常思惟死,故无暇起染着心。於...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优罗尼沙土

梵名U 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记述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讚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

《佛学大辞典》 / 775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叁不叁信

鸞就念佛者立叁不叁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叁信心不相续。是曰叁不。反之则曰叁信。净土论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叁者信心不相续,餘念间故。此叁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百八烦恼

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於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於恶色中,有阴有集,对於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為叁十六,配之於心意识之叁世而有百八,是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為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五部律

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毱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於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无德部Dharmagu ta,又曰摩毱多,是部主之名,译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於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a,或曰萨婆諦婆,译言一切有。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叁、弥...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瑞应华

梵名优鉢,优鉢罗Uduṁbara,译曰灵瑞华,瑞应华等。见[优]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訶嚩

hva,悉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火。大品经四念处品云:「火字门,入诸法唤不可得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訶嚩字时,观察一切眾生,入堪住力,徧生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旧华严经五十七曰:「唱訶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陀邻尼钵经

一卷,东晋无兰译。与陀罗尼经及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八卷藏

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悉地相分品第七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说成就转近悉地法者。其念诵人当生发爱乐心。不得攀缘杂染之境。亦不辞饥渴寒热等苦。于诸违法外相之境。心不动摇。逢境不乱。一切蚊虻及蛇等。诸恶毒虫皆不敢害。毗舍阇鬼及诸饿鬼富单那等诸余鬼类。不敢近过念诵人影中。何况触身。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转如聪...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700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Gautama,旧称瞿,俱谭具谭等。新称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称瞿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志瞿之弟子曰瞿,世人称為小瞿。為贼所杀(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為两团,咒十月,成一男一女,...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Dha,又作达。悉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所谓:「駄字门一切法界不可得故」者,自Dharmadhātu(法界)释之。文殊问经所谓:「称駄字时是七圣财声」者,自Dhana(财)释之。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分别道分品第十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道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道。念诵之人行此道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行此道故。成等正觉。现在未来诸佛亦复如是。身口意业所修功德。常依正教不生疲倦。欲如是修行。乃名正业。...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959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八犍度论

具名阿毗八犍度论,叁十卷,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等译。為阿毗达磨发智论之旧译。以所说之法聚名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鉢陀

Pada,又作播陀,波陀,鉢。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鉢陀,此翻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鉢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為句,播陀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鉢,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弥记果经

佛说瞿弥记果经。一卷,宋慧简译。即中阿含之瞿弥经。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见道

叁道之一。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諦理之位也。道者道路之义,学人进取之道路也。积叁贤四善根之加行而生於世第一法无间之无漏真智也。又大乘之菩萨於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智二障,谓之见道。於其时之无漏智,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一苦法智忍,...

《佛学大辞典》 / 917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為梁之真諦,一卷,新译者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為叁分观之。起首叁颂為序分。从论下為正宗分。末后一颂,即是随行所起大愿,為流通分。兹将本论各家之着述列下。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卷(陈智愷作),起信论义疏上卷(缺下...

《佛学大辞典》 / 38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除障分品第三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人若起一念。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与心相合者。名为生死烦恼。若除此心即得清净。诸佛常赞是法。名为解脱。譬如净水必无垢秽。以尘坌故令水浑浊。性本元净。以客尘烦恼浑心令浊。真性不现。若欲令不乱浊者。当取数珠。念诵人守心一境。数珠有多种。谓活儿子 莲...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387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咒小儿经

叁行半,东晋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分别诸部分品第十一

复次苏婆呼童子。世尊为利益未来一切众生故。说三俱胝五落叉真言及明。名曰持明藏。 又圣观自在说三俱胝五落叉真言。于此部中。真言主名曰何耶吉唎婆(此云马头)此部曼茶罗。名曰你毗耶(二合)。 复有七真言主。十二臂为真言主。 六臂。上髻 满如意愿 四面。不空 罥索二...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029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优婆塞戒经

七卷,北凉无讖译。说在家菩萨入道修行之法。大乘律之摄。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无德部

律宗五部之一。无德比丘之部宗也,佛灭后百年优婆毱多罗汉五弟子之一,於戒律藏建立一部,部名曰无德部。律名曰四分律。见[摩毱多]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La,又作砢,罗,欏。悉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逻字门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自Lakṣaṇa(相)释之。文殊问经曰:「称砢字时,是断爱救声。」大庄严经曰:「唱罗字时,时出断一切生死枝条声。」此自Laṅghana(爱枝)解之。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六分阿比

六足论之异名也。智度论二曰:「八乾度六分阿毘等从何处出。」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五姓

释迦族之五姓也。见[瞿]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Ṭa悉五十字门之一。言一切法慢不可得(大日经)之义等。文殊问经曰:「称吒字时,是断结声。」涅槃经曰:「吒者於阎浮提示现半身而演说法,喻如半月是名吒。」慢者似从Ṭanha释之。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钵罗

一作波罗,又曰波赖他。译曰四两分。戒本疏叁下曰:「鉢罗,多论云波罗,此云四两。」饰宗记五末曰:「多论第五云四两,立世阿毘论云两,称一两名一鉢罗,盖多论约少称,毘就大称说之也。今解,鉢罗翻為分,如鉢罗奢佉翻為支,支荳是四两也。」梵语杂名曰:「两,波罗。」解脱...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大爱道

佛之姨母,梵名摩訶波闍波提Mahā rajā atī,乳养佛者。由阿难之请。始许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别号憍弥Gotamī,如佛言為瞿。法华文句二曰:「波闍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弥,此翻眾生。」此翻误也,眾主乃波闍波提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分别八法分品第十二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人所有成就之法。总有八种。何等为八。谓成真言法。成金水法 成长年法 出伏藏法 入修罗宫法 合成金法 土成金法 成无价宝法。 是名八法。于中有三。成真言法。入修罗宫法。得长年法是。 三种法。是名上上悉地法。 成无价宝法。土成金法。出伏藏...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4157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造书天

梵名婆罗贺摩天Brahman,称始造悉之人。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造书天,梵云婆罗贺摩天,即造悉章十二音字母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一卷,东晋竺无兰译。佛对见正比丘说种种之喻,除其断常二见。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 《佛说见正经》

调御丈夫

佛十号之一。梵语,富楼沙藐婆罗堤Puruṣa-damya-sārathi,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虽亦化女人,今从尊而唯谓為丈夫。智度论二曰:「復名富楼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藐秦言可化,婆罗提秦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与无讖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同本异译。记菩萨戒之戒相者。五戒者為五邪命五放逸事等。非杀,盗等五戒。大乘律之摄。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分别成就相分品第五

复次苏婆呼童子。时彼行者于诸障难。得解脱已。身心清净无诸垢秽。譬如明月而埋于云。云除散灭丽乎光天。于虚空中朗然显现。念诵人所修种种功德。除断毗那夜迦所作障难。悉皆消灭。亦复如是。所持真言悉得成就。譬如种子因地及时并雨溉灌。润泽调顺。得好风雨。然后芽生乃至成熟。...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392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Na,又作娜,拏,曩。悉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叁十五字之一,属喉声之第五。金刚顶经曰:「曩字门一切法名不可得故。」此由Nāman(名)释之。涅槃经曰:「那者,叁宝安住无有倾动,喻如门閫,是故名那。」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那,秦言不。」...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i又作壹,彝,意,悉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伊字门一切法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伊字时是诸根广博声。」大日经疏十四曰:「见伊字时,即显叁昧。」一切根不可得者,自Indriya(根)释之也。 又又作翳咿,伊伊,悉五十字门之一。十...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佛说呵鵰阿那含经

一卷,东晋无兰译,说佛印可呵鵰阿那鋡之德行及说法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毘五法行经

后汉安世高译,一卷。释四諦五行。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分别遮难分品第九

复次苏婆呼童子。有念诵人。过去杀阿罗汉。今世反逆父母。并破和合僧。以怀瞋心出佛身血。恶习气故。今生求人过自心。触事不闲诈作解相。如是等人不值善友。善友恶故反生邪见。又破窣睹波。及杀毕定菩萨。自污罗汉母。教人令杀。或盗僧财物或多或少。世尊说是五逆无间罪人。若犯者...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651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Hāḥ,降叁世尊之种子也。见降叁世条(CBETA註:疑為见[降叁世种子]条)。 又Ha,悉五十字门之一。配之六大,以表风大。字记曰:「訶字许下反音,近许可反,一本音贺」。大日经曰:「贺字门,一切法因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贺字时,是害烦恼离欲声。」华严经曰:「唱訶婆...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ka,又作葛,嘎,揭,柯,羯,箇,各,紺。悉体文叁十五字中喉声之第一。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迦。」寄归传曰:「脚。」金刚顶经字母品曰:「迦字门,一切法,离作业故。」文殊问经曰:「称迦字时,是入业异熟声。」大庄严经曰:「唱迦字时,出入业果声。」涅槃经曰:「迦者...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禪定

禪為梵语禪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為梵语叁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静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禪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禪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与[悉]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Tha,悉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佗字门,一切法住处不可得。」由Sthāna(住处)释之。文殊问经曰:「称多字时,是势力进无畏声。」似由Sthāman(势力)释之。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日种

释尊五姓之一。见[瞿]条。昔有二茎甘蔗炙於日,生男女二人,是為释氏之先,故号日种(佛本行集经五)。智度论叁曰:「昔有日种王,名师子颊,其王有四子:第一名净饭,二名白饭,叁名斛饭,四名甘露饭。」梵Sūrya-va-ṃśa。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阿力多柯

Haritaka,衣名。阿毘经下曰:「阿力多柯衣者,织吉贝庸磨之多毛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佛所行讚

五卷,马鸣菩萨造,北凉无讖译。以偈颂讚佛一代之所行。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优婆尼沙陀

见[鄔波尼杀]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八位胎藏

小儿在母胎中之八时期也:一、羯罗蓝Kalala,二、额部Arbuda,叁、闭尸Peśī,四、健南Ghana,五、鉢罗奢佉Praśākhā,六、毛髮爪齿位,七、根位,八、形位,受胎后七日间曰羯罗蓝,译作凝滑。受胎二七日后其形如疮疱,谓之额部,译作疱。受胎至叁七日则其状如聚血,谓之闭尸,...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迦叶

又作迦摄。Kāśya a,迦叶波,迦摄波之略。译曰饮光。古代之姓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梵言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慧苑音义上曰:「迦叶,具云迦摄波,此曰饮光,斯则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之罗汉,谓之摩訶迦叶,略称迦叶。见[饮光]条。 又(天...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叁昧声

伊等之十二摩多也。见[悉章]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