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条搜索结果

依正四句

依正者,依即所依国土,正即能依之身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国土中又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

《三藏法数》 / 28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事胜

一、根胜,谓菩根性聪利,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是名根胜。(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道胜,为菩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已,复能度脱一切众生,胜于声闻、缘觉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胜。(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

《三藏法数》 / 215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法生福

一、恒行法施,谓修菩行者,当以如来所说正法,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于己之心,无复吝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起大悲心,谓修菩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三藏法数》 / 250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极喜叁昧耶

又名悦喜叁昧耶,大叁昧耶真实印,素囉多大誓真实印。即谓行者发菩提心,灭除诸障,既為金刚,观自他无别,為同体大悲时,自住於无上欢悦之想也。大教王经一曰:「尔时薄伽梵復入极喜王大菩叁昧耶,所生加持,名金刚叁摩地,一切如来极喜叁昧耶也。」普贤念诵仪轨曰:「...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吽

Ahūṁ,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為金刚之种子。悉曇叁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眾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性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证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叁、菩性,菩,...

《三藏法数》 / 261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二十五部

金刚界之五智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為二十五部。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且约阿閦佛言之,则阿閦佛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王爱喜之四菩為其餘之四智。更约金刚言之,则金刚為中台之法界体...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自然成就真言

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菩

又曰普贤,普贤大士。同一体也,见[普贤]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南天铁塔

古时南印度之铁塔也。相传大日如来所说之法门,其上首金刚辑录為经文藏於塔中,龙树菩开之,由金刚授其经典。关於此传说,古来有法尔随缘之二说。依法尔说,则铁塔為指龙树之内心者,不外乎吾人各自之心性。依随缘说,则铁塔為实际存於歷史的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眾生

梵语Sattva,僕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眾生。眾生有多义:(一)眾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据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為眾生。」注维摩...

《佛学大辞典》 / 388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金刚

显教之普贤菩,密教谓之普贤金刚,持叁股之金刚杵,密号曰真如金刚,称曰示现金刚。见[普贤]条。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七知

(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一、知法,知法者,谓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

《三藏法数》 / 502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现智身印明

莲华部心轨於被甲拍掌之后说现智见智二身之印明。文云:「次结现智身,二羽金刚缚,禪智入於掌,身前想月轮,於中观本尊,諦观於相好,徧入金刚已,大印如仪则,身前当应结,思惟大。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怛缚(有情金刚种子)。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种施处

一、有苦者,谓贫穷乞丐盲聋残疾无依倚者,如是等类,名为有苦,故宜施之。 二、有恩者,谓凡于我有恩德者,故宜施之。此施非是菩之行。菩行施,岂分有恩无恩也。(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叁、亲爱者,谓凡于我有亲情眷爱者,故宜施之。此施亦非菩之行...

《三藏法数》 / 205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机

四机者,机即机器,又机缘也,有可发之义,故名为机。 一、人天机,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名人天机。 二、二乘机,谓厌畏生死,忻尚涅槃,是名二乘机。(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叁、菩机,谓先人后己,慈悲仁让,是名菩机。(菩,梵语具...

《三藏法数》 / 19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所依土

一、法性土,谓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土、体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是名法性土。 二、实报土,谓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无漏五蕴为体。此由往昔修习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成就无碍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所招感,是名实报土。(无漏者,不漏...

《三藏法数》 / 50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种法为菩实德

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实德。(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观一切法皆无有我;而于叁界之中,无所愿求。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是为菩实德。(叁界者,欲...

《三藏法数》 / 225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秘密仪轨

金刚顶瑜伽金刚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遮尼犍子

尼犍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繫,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諦,大有离繫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為鬱闍延城严炽王,说世出世之法,遂与王共诣佛所受记别。慧苑音义下曰:「遮,此云有也。」翻梵语九曰:「遮者实,亦云諦。」梵Mahāsatya-nirgrantha。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紇利俱字塔

石造或木造之塔,中心书紇利俱字者。塔是鍐字,表金刚大日果位之法界宫殿。紇利俱字為西方无量寿如来之根本种子,又為观音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

金刚菩也。菩乃大士之通称。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降叁世与阿閦如来

依金刚界五智如来之分相门,则金刚乃阿閦如来,四亲近菩之第一,故随而降叁世,為东方阿閦如来之教令轮身也。补陀落海会轨曰:「降叁世阿閦佛忿怒,自性轮金刚。」降叁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曰:「阿閦普贤(普贤即金刚),大弘誓甚深故,示现忿怒形相。」仁王经念...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种巧方便

一、随顺巧方便,谓菩欲为众生说法,先以善巧方便,随顺教诫,令生信乐之心;然后以如来甚深法义,分别解说,令其易解易入,获大利益,是名随顺巧方便。(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立要巧方便,要即誓约也。谓若有众生,来从菩求索田宅、饮食、钱财,种...

《三藏法数》 / 53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有七种大

一、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也。谓菩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最上最大,故名法大。(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诵、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 二、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

《三藏法数》 / 420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捨身饲虎

见[王子]条。又,乾陀尸利国王之太子以身投饿虎。见菩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经律异相叁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种调伏

一、性调伏,谓菩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名性调伏。(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众生调伏,谓菩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

《三藏法数》 / 40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乐金刚

具云大乐不空金刚。大乐不空,為金刚之总名。见[大乐不空]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十一持

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 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 叁、僧持,谓如来应化菩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四、业持,谓如来...

《三藏法数》 / 545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乘金刚仪轨

大乘金刚修行成就仪轨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冒地心品第四

尔时世尊。复说一切有情本有金刚光明遍照。清净不染本来寂静。常恒三世无有休息。金刚坚固。真实大觉本来寂然炽盛。观一切有情金刚平等性。即说金刚菩提心明曰。 oṃ va jra ko śa bo dhi 唵 嚩(引) 日啰(二合) 句 舍 没 驮 ci ttā hūṃ 涅 哆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 / 唐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 31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金刚慢印

标大慢相之印契。作拳置腰侧之形。理趣释上记金刚像曰:「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地寄乘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南謨阿梨耶婆卢枳帝烁钵罗耶菩提婆耶摩訶婆耶

Nama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大悲咒之首,归命於观自在菩之语也。总為莲华部之归命句。南謨者归命,阿梨耶者圣,婆卢枳帝者观,烁鉢罗耶者自在,菩提婆耶者菩,摩訶婆耶者摩訶。即归命观自在菩摩訶也。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白黑布

白月十五日(即阴历十五日)、黑月十四日或十五日(即晦日)两度之布也。白黑月之终,说戒经而清僧眾,谓之布。律院之严制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别相叁宝

(亦名别体叁宝,出释氏要览) 谓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故名别相叁宝。 一、佛宝,谓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现为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佛宝。(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法宝,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

《三藏法数》 / 20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顶胜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金刚之法。大乐金刚為金刚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等一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他化自在天王宫。为诸大菩等。说此般若波罗蜜甚深理趣十七清净句门。盖是十七大菩三摩地之句义也。为令能住持者疾至菩提故。遂演此十七圣位大曼茶罗如来与诸大士等所说密语。依此修行速疾成就。何者为一十七圣。其一所谓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盖表诸...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 / 1177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七辩

一、捷辩,谓菩智慧,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捷如影响,故名捷辩。(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迅辩,谓菩明于事理,心无疑暗,善赴机缘,随问即答,语言迅疾,犹若悬河,故名迅辩。 叁、应辩,谓菩以一切文字名义,庄严种种法语,应时应机,无有差...

《三藏法数》 / 313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手持金刚

Vajrahasta-vajra-dharā,居胎藏界金刚手院中第一行金刚之右方。密号坚固金刚或秘密金刚。叁摩耶形為叁[月古]杵(一说五[月古]金刚杵),形像身黄白色,冠有珠。右手作施愿,开肘当膝,而不着。左手向内,执叁[月古]杵当乳。面少向右,坐赤莲华。印相是持地印,即苏悉地叁部...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十随形好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手足指圆,纤长柔软。节骨不现,手足各等无差,指间充密。手足圆满,软净光泽。筋脉盘结,深隐不现。两踝深隐,骨不显露。(踝,胡瓦切。)行步正直,端庄严肃。行步威容,齐整如师子王。行步安平,稳如象王。行步有仪,进止详缓。回身顾视,必皆右旋。支节...

《三藏法数》 / 720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爱乐金刚

在金刚界理趣会金刚之后。青色,两手持摩羯幢。又名爱金刚。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南謨阿梨耶婆卢枳帝烁鉢罗耶菩提婆耶摩訶婆耶

Nama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大悲咒之首,归命於观自在菩之语也。总為莲华部之归命句。南謨者归命,阿梨耶者圣,婆卢枳帝者观,烁鉢罗耶者自在,菩提婆耶者菩,摩訶婆耶者摩訶。即归命观自在菩摩訶也。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施

一、分减施,谓菩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妙饮食,分与众生,然后乃食。复念身中八万尸虫,依我身住,愿令普得充满。于凡所受之物,悉亦如是,是名分减施。(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竭尽施,谓菩得上妙饮食,香华衣服,资生之具。或有人言:汝今所有,...

《三藏法数》 / 870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人观十二因缘

叁人者,谓通教声闻、缘觉、菩,虽同观十二因缘,然随智浅深,法成高下,故有叁种之异也。 一、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证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三藏法数》 / 401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行

一、圣行,圣即正也,谓菩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圣行。(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梵行,梵即净也。谓菩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叁、天行,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

《三藏法数》 / 194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净

一、身净,谓菩断除惑业,身器清净,成无上道,生灭自在,是名身净。(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缘净,谓菩为摄化众生,故现种种神通,出没自在,诸缘无碍,是名缘净。 叁、心净,谓菩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着之心,是名心净。 四、智...

《三藏法数》 / 144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第十一

尔时世尊复告金刚手言。我今更为汝说。成就金刚一字心极密无上深勇智光密言。而说颂曰。 持真言行者 观身如佛形 根本命金刚 释论以为虚 多罗为二目 毗俱胝为耳 吉祥为口舌 喜戏为鼻端 金刚观自在 以成定慧臂 三世不动尊 以为两膝脚 心为遍照尊 脐...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 / 唐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 2474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愚童

以喻不知因果之道理。而惑溺於生死之凡夫也。大日经一曰:「无始生死愚童凡夫,执着我名我有,分别无量我分。」大日经疏一曰:「略有叁种:一者愚童,谓六道凡夫。不知实諦因果,心行邪道,修习苦因,恋着叁界,坚执不捨,故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钵罗步多囉怛曩野

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鉢罗步多囉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曇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藪中捨位

王子之故事。见[王子]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严五为

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唯为不思议乘菩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能知,普贤行人方能得入,是名正为。(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兼为,谓此经兼为未悟入众生闻者,而能信向成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故地狱众生,十地顿超;...

《三藏法数》 / 39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十种好

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叁十二相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叁十二形相之好也。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叁眉如初月;四耳轮垂;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鉤锁;七身一时迴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种摄

摄即摄取,亦摄受也。谓菩以此六种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疲厌,故名六种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顿摄,顿,遽也。谓菩从初发心,于一切众生作父母想,随力所能,直以一切乐事饶益而摄取之,是名顿摄。(菩,...

《三藏法数》 / 380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部主

叁部五部各有部主。金刚部以阿閦如来或金刚為部主。诸部要目曰:「金刚部阿閦佛以為部主。」摄大仪轨二曰:「观音莲华部上首,金刚手菩金刚部上首。」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二十种烦恼随眠

烦恼者,谓见、思无明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由此烦恼,随逐众生,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识者,藏有含藏之义,即第八识也。) 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也。谓欲界散乱,不修禅定,以散乱故,眼等诸根烦恼,随逐不舍,故名不定地随眠。 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

《三藏法数》 / 101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九会曼陀罗

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重金刚

一、一切眾生,即名金刚。二、初修行之人,别名金刚。叁、阿閦佛之内眷属,名普贤金刚手。四大普贤,為大日内眷属之金刚。见吽字义显玄记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真言宗八祖

一大日如来,二金刚,叁龙猛,四龙智,五金刚智,梵云缚曰罗菩提,六不空,七惠果,惠果以下,吾国未闻有继之而為祖者。日本则以空海继之而為八祖。诸宗中以如来加列祖中者,仅真言教而已。且显教相承,仅為法之相承,不问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以亲就师受灌顶為限,故谓...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种人起塔

一、如来塔,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释迦与金刚

金刚,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叁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於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幻化。」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延命

普贤菩有延命之德,向普贤菩祈祷延命之法,谓之普贤延命。凡延名之修法有二种:一普贤延命,二延命菩,延命菩即金刚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日经叁句

大日经一曰:「佛言: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大日经一部以此叁句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叁句义中悉摄一切佛法。(中略)佛已开示净菩提心,略明叁句大宗竟。即统论一部始终。(中略)当知十方叁世一切如来,种种因缘随宜演说法,无非為此叁句法门,究竟同归,本无...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转法轮印

叁种叁昧耶中金刚叁昧耶印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部降叁世

胎藏界曼荼罗有降叁世王叁尊。一金刚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叁世王与胜叁世王之二尊,降世与胜世其义一,故為同尊。而此叁尊為叁部之忿怒尊,犹如军荼利明王有叁部之别,盖金刚手院之降叁世為金刚,是金刚部之忿怒尊,五大院中不动尊北之降叁世為大日所变,是佛部之忿怒尊...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金刚略瑜伽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明修普贤叁昧成普贤之身者。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訶

具名菩提摩訶(Bohdhisattva Mahāsattva),菩提作道眾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訶作大眾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眾生,故云道眾生,求道果者通於声闻缘觉,故為简别於彼,更曰大眾生也。又菩有中高下之诸位,但為示地上之菩,更曰摩訶。佛地论二曰:「菩...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大部十界十如释体

见图。 妙玄(约五差释)────┐    ┌地狱┐         ┌十界│┌ 恶{┼畜生┼}叁恶┐文句(约四番释){┤佛界││   └饿鬼┘   │         │离合││   ┌修罗┐   │         └约位│├ 善{┼人 ┼}叁善┤            └┤   └天 ┘ ...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部般若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随心金刚

金刚忿怒身。梵云鸡利繫罗,与金刚眷属触金刚同名。或称金刚随心菩。降伏诸夜叉之尊也。為忿怒形,有火炎髮,右手张出,持独股杵,左手作胎拳,当腰,举右手,坐磐石上。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事入于法门

一、入禅思门,谓菩说法开导众生,必先入定,思惟观其根器或大或小;大者即说大法,小者即说小法。方便随宜,称机合道,是为入禅思门。(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入智慧门,谓菩说法,以智慧照了,于诸章句义理,通达无碍,悉令一切众生,悟解明了,破...

《三藏法数》 / 23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名四实

一名谓先陀婆,四实谓水、盐、器、马。如是四法,皆同此一名,此是大王密语。经云: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时,口索先陀婆者,智臣善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后叁物,亦称先陀婆。智臣即以叁物随意奉之。以譬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诸大乘经亦...

《三藏法数》 / 456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乐金刚修行成就仪轨

一卷,不空译,金刚修法之仪轨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事成就

论云:菩为成就六度,故决定应行六事也。(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一、供养,供养者,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若不长时供养叁宝,则檀度不得圆满也。(梵语檀,华言施。叁宝者,佛宝、法宝、僧...

《三藏法数》 / 31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訶

旧译曰大心,又曰大眾生。新译曰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眾生,即菩之通称也。智度论五曰:「摩訶名大,名眾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為摩訶。」同四十五曰:「摩訶秦言大,秦言心,或言眾生。是眾生於世间诸眾生中第一最上故名為大。」法华嘉祥...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

《三藏法数》 / 1000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提和罗耶

Devarāja,译曰天王。曇分陀利经曰:「调达。却后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名提和罗耶,汉言天王。」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冒地怛缚

与旧云菩提同。仁王经良賁疏下叁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旧云,今云怛缚。」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频那夜迦天仪轨经

金刚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多般那求訶

Sa ta arnagūha,王舍城五精舍之一。法华文句一曰:「多般那求訶,此云七叶穴。」翻梵语九曰:「多般那求呵,应云多般罗那,译曰七叶。求呵,译曰穴。又云多般那旧呵山,译曰:多者七,般那者叶,旧呵者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嚩呾

又作多婆。之转。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菩提摩訶

见[菩摩訶]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跏

半跏也。时处念诵仪轨曰:「或作普贤跏,左掌承右腿,右趺镇左髀,普贤跏乃成。」然依普贤金刚仪轨,则半跏之外有普贤跏,曰:「端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或普贤跏,或随意坐。」梵Bhadrāsan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教令

大日利益眾生之教勅也。金刚顶经一曰:「一切如来不空作教令,又时普贤大菩提身,从世尊心下,一切如来前,依月轮而住,復请教令。」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上首

一座大眾中之主位,称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為上首,或举多人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眾中举叁十一比丘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叁万二千菩眾中举文殊师利一人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剎微尘数执金刚眾中举十九执金刚為上首,而更於执金刚眾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二十九种庄严

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眾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 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叁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 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 叁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

《佛学大辞典》 / 77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降叁世与大日如来

降叁世為金刚之忿怒身,故其望大日如来时,以大日為自性轮身,以為正法轮身,以降叁世為教令轮身。故以之正法轮身,归於大日之自性轮身,则降叁世明王,即大日之忿怒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曼殊室利经

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多罗菩之仪轨也。密教之金刚,即显教所谓曼殊室利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弟鑠

论名。译曰辨真。德光论师作。有二万五千颂。见慈恩传二。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声闻、缘觉、菩各以其法为乘,运出叁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叁乘。(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众,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曰声闻。谓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以此四谛为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

《三藏法数》 / 308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因字生金刚

称金刚之种子字变成五股之金刚杵,故云生金刚。瑜祇经曰:「因字生金刚,满彼大空界。」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留那

Aruṇa,又作阿楼那,阿卢那。时名。或曰。译言明相,即晓时也。见开宗记叁末,名义集二。又译曰赤色。见名义集叁。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忙莽鸡金刚

金刚部之部母。梵号忙莽鸡。位於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金刚之上。又作麼麼鸡,忙莽计,忙忙鸡,摩莫枳,莽莫枳。详见[麼麼鸡]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严叁圣

一、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 二、普贤菩,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

《三藏法数》 / 25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密教四无量观

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之叁摩地,普贤菩即金刚,东方四菩之首也。而在五智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於八识时,第九识摄於第八识,五智摄於四智时,法界智摄於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於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徧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

《佛学大辞典》 / 730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摩訶

金刚菩也。菩摩訶是大士之通称。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訶质帝

Mahācittasattva,译曰大心眾生。天台戒疏一曰:「天竺梵音,摩訶质帝,今言菩。略其餘字,译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开大士,亦大勇心,復云善美,随行為名。以其运心广普,因是立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在

观自在菩提之略。菩提者菩之具名。即观音菩也。心经秘键曰:「观在,则举诸乘之行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金刚手

普贤菩即金刚手,约智而云普贤,约理而云金刚手。见[金刚]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菩提索多

见[菩提]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所住处

苏悉地经疏一曰:「若明处者应指普贤宫,即须弥山顶,金刚手所住无非普贤宫故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叁摩耶

金刚所证之叁摩耶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种相承

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禪之梵天也)与毘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毘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闥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

四卷,宋法贤译。说念频那夜迦天得种种悉地那法。频那夜迦Vināyaka者,猪头象头之二使者,欢喜天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降叁世与释迦如来

理趣释降叁世品曰:「毘卢遮那佛,於阎浮提,化八相成佛,度诸外道。」是以释迦為大日之正法轮身之意。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於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幻化。」(普贤即金刚),是以释迦為金刚示现之意。而為降叁世之大日教令轮身也。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秘密

金刚界所立之秘法。金刚(中)、欲(东)、触(南)、爱(西)、慢(北),之五金刚菩也。一、金刚,谓一切眾生本有自性之六大。六大之体性坚固不变,故云金刚。译言有情,安之於中央者,以六大為诸法之根本体性故也。二、慾金刚,凡夫始遇阿闍梨,开示六大平等生佛...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始士

一译始士。始发心之谓也。叁德指归二曰:「菩提安师翻為开士始士。」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金刚仪轨

普贤金刚略瑜伽念诵仪轨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麼吒

麼為日之种子。略出经一曰:「於右眼中想麼字,於左眼中想吒字。又想麼字变為月,吒字变為日,即以金刚所成眼,应瞻仰一切佛。」秘藏宝钥上曰:「麼吒慧眼,破无明之昏夜。日月定光,现有智之。」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婆若

Sarvajña,又作云若,云若,云然,婆若,伐若,婆若囊,婆若那,婆若多,嚩吉孃,栰若,芸然等。译曰一切智。放光般若经十一曰:「又云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义七曰:「婆若,记也,正音嚩吉孃(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罗蜜之异名也。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罗剎女神本地

有叁说。妙法莲华叁昧叁昧耶秘密叁摩耶经曰:「金刚白世尊言:十罗剎女等本源云何?遮那答言:十罗剎女,本有叁觉,一等觉二妙觉叁本觉。」已下依经意图示之。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訶菩提质帝

见[菩]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叁摩耶经

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所证叁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乘戒

乘者,以名开悟实相之智慧,戒者以名净除身口恶之制法。此中小乘之比丘,戒急乘缓,大乘之菩,乘急戒缓。涅槃经六曰:「於乘缓者乃名為缓,於戒缓者不名為缓。」然是一往之相对,其实大乘之真,乘戒俱急。此有四句。见[戒急]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雨眾叁德

数论派立二十五諦。其第一曰自性冥諦。此有,剌闍?答摩之叁德。见[叁德]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种金刚藏菩

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讚以文殊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為金刚藏,又以金刚為金刚藏,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部之金刚藏。即同名异体四种也。楞严经所说之金刚藏王菩為此中第四云。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叁昧

普贤菩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叁昧。成此叁昧,则普贤菩乘六牙白象,示现於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念诵仪轨所说,身口意之叁密相应,则现成普贤之身。名曰普贤叁昧。 又普贤文殊二大士為...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僕呼膳那

Bahujana,译曰眾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仰觉

仰望正觉也。二教论上曰:「仰觉。」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手院

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中之第四院,在中臺大日之左方(大日西面),即第一重之南方。列金刚部诸尊叁十叁。其中主尊二十一,使者十二。又曰院。以金刚為金刚部之上首故也。大日经一曰:「復次华臺表大日之左方,能满一切愿持金刚慧者。」疏五曰:「次於大日如来左方安置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眾

持金刚杵之神祇眾类。即金刚神之眷属也。见[金刚]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他泥湿伐罗

Sadaniśvara,国名,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四。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弟子十德

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闍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於此不思议之缘起叁种秘密(即叁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曇分陀利

与[达磨芬陀利]同。译曰妙法莲华。慧琳音义二十八曰:「曇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达摩奔拏里迦,唐言妙法白莲华,姚秦罗什译為妙法莲华经,略去白字也。」梵Saddhanma uṇḍarika。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提和越

Devaso āna,译曰天地。曇分陀利经曰:「天王佛国名提和越。汉言天地国。」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院

谓画莲华之曼荼罗中,围绕中臺之华叶各一层也。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吉祥大成就品所谓「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於我前。一莲华叶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次右旋画八大菩,各执本标...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僕呼饍那

Bahujana,译曰眾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飞龙大

龙神之尊称。译曰士,大即大士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有情

Sattva,梵语曰。旧译曰眾生。新译曰有情。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大日经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着义。又名,是有情义。」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那

巴Mānatta,又作摩那垛,摩那[卑也],译曰悦意。比丘犯僧残罪,行懺悔,得依懺悔洗除罪,自喜使眾僧悦也。又為僧中治罚之名。行事钞中一曰:「摩那者翻為悦眾意,随顺眾教咸生欢喜。」慧琳音义十六曰:「摩那[卑也],此云徧净。」同六十叁曰:「古云摩那垛,僧中责罚之名也,此...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苏囉多

Surata,一作苏喇多。译曰妙适,妙住,妙着,妙乐。如男女相婬者。理趣释曰:「妙适者,即梵音苏囉多也。苏囉多者如世间那罗那哩娱乐,金刚亦是苏囉多,以无缘大悲徧缘无尽眾生界,愿得安乐利益心无曾休息,自他平等无二,故名苏囉多耳。」大日经十六曰:「苏喇多金刚妙住也,...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索哆

Sattva,同。谓坚忍不拔之丈夫也。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捨义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深行阿闍梨

称初地已上证悟諦理与[大日如来]同其位之阿闍梨。大日经疏叁曰:「若同毘卢遮那智业圆满,是名深行阿闍梨也。」演密钞五曰:「若同毘卢遮那智业圆满者,智即是观自身為大日身业,即观自身同,若如是者,乃名深行阿闍梨也。」此有十重之深行。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难石石裂

石遇难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长瓜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智度论叁十六曰:「遮祇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那垛

见[摩那]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种圣福

一圣福,住於阿罗汉最后身而得有餘涅槃者,是小乘之声闻也。二体圣福,通教之叁乘人,同体达诸法即為无生,唯断烦恼之正使,而不能侵害习气者是也。叁小福,具自行化他之二利,以无言说之道断烦恼,遂入无餘涅槃者,是小乘之菩也。四大福,自初发心次第化人而入大涅槃者...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内作业灌顶

瑜祇经金刚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种叁昧耶中第五叁昧耶五种灌顶中之以心灌顶也。见[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叁昧大教王经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為金刚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剌闍答摩

Sattva Rajas Tamas,数论二十五諦中自性諦之叁德。為勇健之义。剌闍為尘坌之义。答摩為闇钝之义。自性具此叁德,故生一切万物,使所生之万物,千差万别。谓喜忧闇之叁德也。见[叁德]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图轮之耳也。就佛之相好而言。般若经叁百八十一曰:「世尊耳厚,广大周长,轮成就。」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付法八祖

日本真言宗传持八祖之对。以教法次第相承之八祖师。即大日如来,金刚,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慧果,空海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明得

四善根位中煖位之圣者也。此位之圣者得明得定,故有此名。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捨身品

金光明经四有捨身品,说过去摩訶罗陀王之第叁子摩訶為饿虎捨身。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踰捺野经

鉢夜酥里瑜捺野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贤经轨

观普贤菩行法经,一卷。普贤菩陀罗尼经,一卷。普贤金刚略瑜伽念诵仪轨,一卷。普贤曼拏罗经,一卷。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慧门十六尊

金刚界羯磨会叁十七尊中,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金刚,金刚爱,金刚善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之诸尊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译曰一切眾生。见大日经疏十。Sarvasattva。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持金刚慧

秘密主,金刚手,即金刚也。大日经一曰:「牟尼诸法主,告持金刚慧。」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跢也

Sattya,又作底也。译曰諦。真实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跢也,此翻為諦。諦谓如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谬。」同九曰:「底也,是諦。」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訶

摩訶之略。见[摩訶]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底也

哆也条。(CBETA註:疑為见[跢也]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那[卑*也]

见[摩那]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士

大士者梵语摩訶Mahāsattva之译。為菩之尊称。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