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若人内心贤善,则多安隐利益一切,是故智者应修其心恒令贤善。
我昔曾闻,有诸比丘与诸估客入海采宝,既至海中船舫破坏。尔时有一年少比丘捉一枚板,上座比丘不得板故将没水中,于时上座恐怖惶悸,惧为水漂,语年少言:“汝宁不忆佛所制戒,当敬上座?汝所得板应以与我。”尔时年少即便思惟:“如来世尊实有斯语,诸有利乐应先上座。”复作是念:“我若以板用与上座,必没水中洄澓波浪,大海之难极为深广,我于今者命将不全;又我年少初始出家未得道果,以此为忧,我今舍身用济上座,正是其时。”作是念已,而说偈言:
我为自全济,为随佛语胜,
无量功德聚,名称遍十方。
躯命极鄙贱,云何违圣教?
我今受佛戒,至死必坚持。
为顺佛语故,奉板遗身命,
若不为难事,终不获难果。
我若持此板,必渡大海难,
若不顺圣旨,将没生死海。
我今没水死,虽死犹名胜,
若舍佛所教,失于人天利,
及以大涅槃,无上第一乐。
说是偈已,即便舍板持与上座。既受板已,于时海神感其精诚,即接年少比丘置于岸上。海神合掌白比丘言:“我今归依坚持戒者,汝今遭是危难之事能持佛戒。”海神说偈,赞比丘曰:
汝真是比丘,实是苦行者,
号尔为沙门,汝实称斯名。
由汝德力故,众伴及财宝,
得免大艰难,一切安隐出。
汝言誓坚固,敬顺佛所说,
汝是大胜人,能除众患难。
我今当云何,而不加拥护?
见谛能持戒,斯事未为难,
凡夫不毁禁,此乃名希有。
比丘处安隐,清净自谨慎,
能不毁禁戒,此亦未为难;
未获于道迹,处于大怖畏,
舍己所爱命,护持佛教戒,
难为而能为,此最为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