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虽少种善必当求佛,少善求佛犹如甘露,是以应当尽心求佛。
我昔曾闻,有一人因缘力故发心出家,欲求解脱即诣僧坊,值佛教化不在僧坊。彼人念言:“世尊虽无,我当往诣法之大将舍利弗所。”时舍利弗观彼因缘,过去世时少有厌恶修善根不?既观察已,乃不见有少许善根,一身既无,乃至百千身中都无善根。复观一劫又无善根,乃至百千劫亦无善根。尊者舍利弗语彼人言:“我不度汝。”彼人复至余比丘所,比丘问言:“汝为向谁求索出家?”彼人答言:“我诣尊者舍利弗所,不肯度我。”诸比丘言:“舍利弗不肯度汝,必有过患,我等云何而当度汝?”如是展转诣诸比丘都不肯度,犹如病者大医不治,其余小医无能治者。既不称愿,于坊门前泣泪而言:“我何薄福无度我者,四种姓中皆得出家,我造何恶独不见度?若不见度我必当死。”即说偈言:
犹如清净水,一切悉得饮,
乃至旃陀罗,各皆得出家。
如此佛法中,而不容受我,
我是不调顺,当用是活为?
作是偈已,尔时世尊以慈悲心欲教化之,如母爱子,如行金山光映蔽日,到僧坊门,即说偈言:
一切种智身,大悲以为体,
佛于三界中,觅诸受化子,
犹如牛求犊,爱念无休息。
尔时世尊清净无垢,如花开敷,手光炽盛,掌有相轮网缦覆指,以是妙手摩彼人头,而告之言:“汝何故哭?”彼人悲哀白世尊言:“我求出家,诸比丘等尽皆不听,由是涕泣。”世尊问言:“诸比丘不听?谁遮于汝不听出家?”即说偈言:
谁有一切智,而欲测豫者?
业力极微细,谁能知深浅?
时彼人者闻斯偈已,白世尊言:“佛法大将舍利弗比丘智慧第一者,不听我出家。”尔时世尊以深远雷音慰彼人言:“非舍利弗智力所及。我于无量劫作难行苦行修习智慧,我今为汝。”即说偈言:
子舍利弗者,彼非一切智,
亦非解体性,不尽知中下。
彼识有限齐,不能深解了,
无有智能知,微细之业报。
尔时世尊告彼人言:“我今听汝,于佛法中使汝出家。我于法肆上求买如汝信乐之人,如法化度不令失时。”佛以柔软妙相轮手,牵彼人臂入僧坊中,佛于僧前告舍利弗:“以何缘故不听此子令出家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见彼有微善根。”佛即告舍利弗:“勿作是语。”说是偈言:
我观此善根,极为甚微细,
犹如山石沙,融消则出金。
禅定与智慧,犹如双鞴囊,
我以功力吹,必出真妙金。
此人亦复尔,微善如彼金。
尔时尊者舍利弗,整郁多罗僧,偏袒右肩,䠒跪叉手,向佛世尊,而说偈言:
诸论中最胜,唯愿为我说,
智慧之大明,除灭诸黑闇。
彼人于久近,而种此善根?
为得何福田,种子极速疾?
佛告舍利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彼因极微,非辟支佛所见境界。乃往过去有一贫人,入阿练若山采取薪柴,为虎所逼,以怖畏故称南无佛,以是种子得解脱因。”即说偈言:
唯见此称佛,以是为微细,
因是尽苦际,如是为善哉。
至心归命佛,必得至解脱,
得是相似果,更无有及者。
尔时婆伽婆即度彼人令得出家,佛自教化,比丘心悟得罗汉果。以是因缘故,于世尊所种少善根获报无量,况复造立形像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