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虽复持戒,为人天乐,是名破戒。
我昔曾闻,有一沙门与婆罗门于空林中夏坐安居,于时沙门数数往返婆罗门所,与其共事不存亲疏正处其中。所以者何?若与亲昵恐其生憍慢,若与其疏谓为憎恶。即说偈言:
以杖置日中,竖卧俱无影,
执杖倚亚者,其影则修长。
彼人亦如是,亲疏宜得中,
令渐通泰已,然后为说法。
“此婆罗门无有智慧,不别贤愚供事极苦,是以我今不宜亲昵亦不应疏。何以故?事愚人苦,不解供事亦名为苦。”种种方便共相习近,渐相体信得与言语。尔时比丘问婆罗门:“汝今何故举手向日,卧灰土上裸形啖草,昼夜不卧翘足而立,行此苦行为何所求?”婆罗门答曰:“我求国王。”此婆罗门于后少时身遇病患,往问医师疗疾之方。医师报言:“宜须食肉。”于是婆罗门语比丘言:“汝可为我至檀越家,乞索少肉以疗我疾。”于时比丘作是思惟:“我今化彼正是其时。”作是念已,化为一羊系着其边,婆罗门问比丘言:“汝为索肉,今在何处?”比丘答言:“羊即是肉。”婆罗门大生瞋恚而作是言:“我宁杀羊而食肉耶?”于是比丘说偈答言:
汝今怜一羊,犹尚不欲杀,
后若为国王,牛羊与猪豕,
鸡犬及野兽,杀害无有量,
汝在御座上,厨宰供汝食。
汝若瞋恚时,当言斩彼头,
或言截手足,又时教挑目。
汝今怜一羊,方欲多杀害,
若实有悲心,宜舍求王意。
如人临刑戮,畏苦多饮酒,
华林极敷荣,猛火将欲焚。
又如着金锁,虽好能系缚,
王位亦如是,恒有恐惧心。
威力诸侍从,庄严以珍宝,
不见后过患,凡夫贪愿求。
既得造诸恶,坠堕三恶道,
如蛾贪火色,投中自燋灭。
虽有五欲乐,名称普闻知,
恒多怀恐惧,忧苦患极深。
犹如捉毒蛇,逆风持炬火,
不舍危害至,亦如临死苦。
王者游出时,顶上戴天冠,
众宝自璎珞,上妙庄严服,
名马众宝车,乘之出游巡,
道从数百千,威势极炽盛。
若有寇敌时,宝铠自严身,
胜则多杀害,负则失身命。
妙香以涂身,上服以香熏,
所食诸肴膳,百味恣其口。
所须皆随意,无有违逆者,
行来若坐卧,举动悉疑畏。
亲友亦不信,虽复为亲友,
恒有危惧心,云何名为乐?
如鱼吞钩饵,如蜜涂利刀,
亦如网罗襁,鱼兽贪其味。
不见后苦患,贵富亦如是,
终受地狱苦,地狱垣墙壁,
屋地皆炽然,罪人在其中,
火出自烧身,受苦无有量。
汝当自思惟,所为乐既少,
众苦患甚多,是故应念苦。
莫求贵自在,舍汝愿求心,
唯有求解脱,众苦悉消除。
婆罗门闻是偈已默然不答,合掌向比丘白言:“尊者!善有辩才开悟我心,设使得彼三十二天王者亦不甘乐。”即说偈言:
善意巧方便,明智能观察,
为我除邪愿,示导正真路。
善友当如是,世间所称赞,
常应近是友,无有诤恼患。
善导我心意,回邪入正道,
示我善恶相,令得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