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依邪道者得众苦患,修正道者增长信心及以名称,有智之人应观邪正。
我昔曾闻,有一人于行路侧作小苦行,若有人时卧棘刺上,若无人时别居余处。有人见已而语之言:“汝今亦可徐卧刺上,何必纵体伤毁甚多?”此人闻已深生瞋忿,放身纵体投棘刺上,转剧于前。时有一优婆塞在其傍立,是苦行者见已自摆,转复增剧。优婆塞即语之言:“汝于前者但以小刺,今复乃用瞋恚之棘而以自刺。先所刺者伤毁甚浅,贪瞋之刺乃为深利。卧棘刺者苦止一世,贪瞋刺苦及无量身,以刺刺身此疮易灭,贪瞋刺疮历劫不差,是故宜速除深毒刺。”即说偈言:
汝今应勤拔,心中深毒刺,
宜以利智刀,割断贪瞋棘。
贪瞋深着人,世世不可袪,
愚小诸邪见,不识正真道。
苦身卧棘刺,以苦欲离苦,
人见卧棘刺,无不远逃避。
唯汝于斯苦,抱持不放舍,
我见如此事,乃知有邪正。
是故重自归,十力之世尊,
大悲拔众苦,开示正道者,
涉彼邪径众,导以八正道。
外道邪见等,为苦所欺诳,
极为信着苦,流转无穷已。
诸有智慧者,见此倍增信,
外道甚愚惑,苦尽得解脱。
出世大仙说,众具悉备足,
得修八正道,修道故解脱。
以是故当知,安乐获解脱,
非如汝外道,受苦得涅槃。
依心故造作,善恶等诸业,
汝当伏心意,何故横苦身?
身为众结使,妄修种种苦,
是苦修道者,地狱应是道。
然此地狱中,斩截及粪屎,
炽然烧炙等,具受众苦毒。
彼虽受诸苦,不得名苦行,
智慧袪三业,垢秽皆消除。
释迦文佛教,教诸一切人,
应求天甘露,又宣说止观,
亦庄饰智慧,是名真苦行。
何用徒劳身?造作无益苦,
此苦甚长远,深广无崖限。
譬如有恶子,不得其孝养,
但作诸罪累,由彼受众苦。
是时彼外道,而作如是言:
“诸仙修苦行,亦复得生天。”
优婆塞说偈,而答于彼言:
诸仙生天上,非因卧棘刺,
由施戒实语,而得生天上,
汝虽作苦行,都无有利益。
犹如春农夫,不下于种子,
至秋无果实,而可得收获。
汝等亦如是,不种善根子,
但修诸苦行,毕竟无所获。
夫欲修道者,当资于此身,
以美味饮食,充足于躯命。
气力既充溢,能修戒定慧,
断食甚饥渴,身心俱扰恼。
不令心专定,云何获圣果?
虽复食肴膳,不贪着美味,
但为戒实语,施忍及禅定,
斯等为种子,能获善果报。
身虽受饥渴,而心望美味,
因时尚不甘,况当获美果?
若有残害心,使他生畏怖;
若除残害心,能施无畏者,
是则名行法。若复生残害,
称之为非法。美味充足者,
终无害他意,以无害心故,
无有损于彼,设起大慈心,
然得大善果。汝虽行自饿,
饥渴而睡眠,亦复无益事。
外道作是言: “如汝起慈心,
不必能利益,而得大果报。
自饿而睡眠,其事亦如是,
虽无益于彼,亦得善果报。
优婆塞答言: “慈心除瞋害,
以除瞋害故,能获善果报。
汝法作苦行,增长于瞋故,
便起身口恶,云何得善果?
慈心则不尔,若起慈心时,
能除灭瞋害;以无瞋害故,
则起身口善。无益而苦行,
云何同慈善?譬如师子吼,
诸兽无在前;如来无碍辩,
其事亦如是,一切诸外道,
无敢抗对者。说法摧外道,
默然无酬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