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将说妙法,现种种之祥瑞其中多放光而照眾机之瑞,是云光瑞。法华经序品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无量寿如来会曰:「世尊!我见如来光瑞希有。」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譬物之不可得也。涅槃经二十五曰:「世尊譬如厌沙油不可得,心亦復如是。虽復厌之贪不可得,当知贪心二理各异,没復有之何能污心?」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虽说八万四千之法。而佛自证之法,则非可以言说说。又所说之诸教,有本来法性,而非為佛之创说。此义谓之一字不说。四卷楞伽经叁曰:「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七卷楞伽经四曰:「大慧菩萨摩訶萨。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我於某夜。...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韦提既被幽囚,生厌离心,愿生於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為眷属?唯愿世尊,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切胜普明,一切世间最, 得除尽诸垢,降一切众会。 诸通慧普见,大人一切畅, 度诸怨恐惧,法船济彼岸。 晓了众所化,欣然愍世间, 矜伤脱众生,以义一切救。 除去一切人,悉解诸系缚, 一切人中最,说法为众眼。 大人无极慧,大雄极名闻, 大光无极...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1314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供养佛髮之塔也。十诵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给孤独居士白佛言:世尊游行诸国土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髮。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髮塔爪塔。佛言:听起髮塔爪塔。是名起塔法。」是為佛塔之嚆矢。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云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手执金刚杖而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於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俱舍论十一曰:「颂曰:妙高顶八万叁十叁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论曰: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广量各有五百。有药叉神名金刚手。於中止住。守护诸...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大集经之说处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间。大集经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叁千大千世界。(中略)尔时世尊至宝坊中昇师子座。」同五曰:「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眾围绕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依智度论四,俱舍论十八之说,则叁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佛作佛,此為最初之发心,今如其愿為释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也。俱舍论十八曰:「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一佛。号释释迦牟尼。遂对其前发弘誓愿。愿我当叁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亦於末...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在舍卫国。长阿含经六曰:「一时佛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杂阿含经二曰:「一时佛在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上曰:「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义楚六帖二十一曰:「中阿含云:鹿母為佛造大讲堂,号鹿母堂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於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叁十。 又菩萨名。涅槃经叁曰:「尔时眾中,有一菩萨摩訶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遶百千匝,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毘罗国,彼诸民眾,稟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於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眾。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智度论六曰:「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又復所梦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毘婆沙论叁十七曰:「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世之珍宝,虽世间希有,求之易得。若值佛出世,及闻正法,又能闻法信解,如法而行,展转教化人能信乐。此之五种,尤为世间希有,故皆名难得宝也。 一、佛出世间,谓诸佛世尊,虽法身常住不灭,众生盲冥,难可得见。今佛出现世间,为令一切众生成就,大事因缘,甚为希有,是为世...
《三藏法数》 / 310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菩萨名。最胜王经梦见金鼓懺悔品曰:「尔时妙幢菩萨诣鷲峰山,白佛言:世尊!我梦中见婆罗门击妙金鼓,声中演说微妙伽陀,明懺悔法,我皆忆持。愿世尊听我所说,即於佛前说颂。尔时世尊闻此说已,讚妙幢菩萨曰:善哉善男子!如汝所梦,金鼓出声,讚叹如来真实功德并懺悔法。若有闻...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叁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為大相,好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為髻形,谓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於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叁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般若理趣经说八大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訶萨,观自在菩萨摩訶萨,虚空藏菩萨摩訶萨,金刚拳菩萨摩訶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訶萨,纔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訶萨,虚空库菩萨摩訶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訶萨,与如是等大菩萨眾,恭敬围绕而為说法。」又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八大菩萨。经曰:...
《佛学大辞典》 / 473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Bhikṣu,又云煏芻。同於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芻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
《佛学大辞典》 / 667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眾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见道...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毘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芻,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难遇,饮而涉路。大者直生於叁十叁天,以胜妙之身礼世尊,得法眼净。小者后至,為佛呵责。」南海寄归传一曰:「恚捐轻枝,现生龙户。慈济微命,交升帝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楞严经叁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徧法界之义,周徧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徧,无不含容,此為大之实义。大小乘中虽说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徧於水大风大,水大不能容火大,岂成大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阿难问迦叶曰:世尊传金襴袈裟外,别传何法?迦叶答曰:阿难。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难於言下大悟。」见会元一阿难章。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语波哆迦Patākā,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具,犹如大将之旌旗也。又為祈福立之。梵语杂名曰:「旛,波哆迦。」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鉢罗窟,宾鉢罗窟。以窟上有毕鉢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鉢罗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鉢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叁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闍崛...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叁、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以赡部檀金所造之佛像,给孤独长者作之。安置於大眾之上首。有部尼陀那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者,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寄归传四曰:「言赡部光像...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
《三藏法数》 / 40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萨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言下领悟。」是依楞严经四富楼那之问所谓「世尊!若復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為相?次第迁流修而復始」也。而此问意...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眾生,故现於世,為大眾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叁曰:「如来圣教,於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註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也。(梵语阿那律陀,华言无灭,佛之弟子。) 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
《三藏法数》 / 515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据经论所说,释尊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也。智度论四曰:「人寿百岁,佛出时到。」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然佛寿有二说:一人寿百岁之时,则佛寿亦百岁。為以其福分与未来之弟子,减寿之第五分(五分百岁也),八十入灭。二人寿百岁,而佛过於眾人,...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彫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赡部...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青而含赤之色,為佛之毛髮之色。又云紺琉璃。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长,紺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玄应音义叁曰:「紺古闇反,青赤色也。释名云:紺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文殊所乘。五灯会元九(文喜章)曰:「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狮子往来。」李长者华严经论四曰:「文殊乘狮子者,為明创证法身佛性根本智断惑之骏故。普贤乘香象王者,表行庠序為威德故。」 又(本生)世尊因位為金毛狮子,為猎师捨身。贤愚经十叁(坚誓师子品)记此事曰:「有一...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為城。城中復作舍宅仓储,以土為麨着仓中。此二小儿见佛叁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於是掬仓中土名...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语波罗Pā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註「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於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捫蝨新语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旦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自剋责,繫念不休。忽一日能言曰苕帚,於此大悟。」详见[半託迦]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Lañkā,新作[飢-几+夌]伽,又作[马夌]伽。在师子国(即锡兰岛)之山名(今之Adam s eak)。楞伽為宝名,又曰不可到,难入之义也。即山以有楞伽宝得名。又以险绝常人难入得名。佛尝在此说大乘经,名楞伽经。西域记十一师子国曰:「国东南隅有[飢-几+夌](勒登反)伽山,巖谷幽峻...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其印与种子如大日经疏所言,其形像及功德,据所谓吒枳尼旃陀利经曰:「尔时世尊於宝座上结跏跌坐。(中略)时从地涌出白辰狐王,白形色朗满白净如白雁王,现顶上孔雀鸟,颈悬宇头宝珠。(中略)尔时佛言:今此会中有一菩萨,名為辰狐王菩萨,是则贫(贫字或為观字之误)自在菩萨生...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依此神变之加持力,眾生得蒙益也。言以佛之神变加持法也。大日经疏一曰:「神变加持者,旧译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护念。(中略)尔时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叁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或以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有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地有虫,谓一切地上皆有诸虫,或伏或走。佛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不至地。钞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谓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长。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叁、现神通力,谓佛现神通之力,飞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三藏法数》 / 12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叁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諦。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毘陀罗...
《佛学大辞典》 / 64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大日如来加持法界眾生有自在不思议妙力之叁昧也。大日如来住於此叁昧而现种种之身,说种种之法。此谓加持身说法。大日经疏一曰:「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叁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现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毘舍离国长者之名。尝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请西方叁尊,救国内恶疫。禪宗之山门阁上。观音右边,安置长者之像者,即為其请叁尊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於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詰舍。」同注八:「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者,眾所推也。」...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叁善知识之一。同心行道之人也。止观四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视世尊,是名同行。」同辅行曰:「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五会法事讚下曰:「各留半座乘华叶,待我阎浮同行人。」新华严经七十叁说同行之义,举八十四同。法...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忧恼之烈譬如火。金光明经四曰:「我常渴仰,欲见於佛。為是事故,忧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冷法水,以灭此火。」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Nā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印度以一岁分為叁期,而立名者,亦云叁际。热时(Grīṣ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叁期冥加,世尊叁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叁时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
《佛学大辞典》 / 446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以五色之线悬於臂次除病,是婆罗门之法,佛亦為病缘於诸弟子开之。毘奈耶杂事一曰:「六眾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繫臂上。六眾亦以五色线繫臂上,入城乞食。诸人见之而讥弄之。佛因制之,言若繫者得越法罪。时有苾芻婴病,诣医问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於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叁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有五千比丘怀增上慢之心,释迦将说法华经,彼等谓我既得妙果,何要闻法华,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是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智度论四十八明佛之四无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论释之:一一切智无所畏,谓世尊於大眾中师子吼,我為一切正智之人,无些怖心也。二漏尽无所畏,谓世尊於大眾中师子吼,我断尽一切烦恼,无些怖心也。叁说障道无所畏,谓世尊於大眾中师子吼,障害佛道之法无些怖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又声闻虽自觉,而不使他觉,菩萨虽自觉亦使他觉,而觉事未满。佛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為大觉。仁王经上曰:「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心地观经一曰:「敬礼天人大觉尊。」...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之八法為妨害禪定者,故称為八灾患。对於火水风叁灾,彼曰外灾,此曰内灾。离此八种之内灾,即色界之第四禪定也,故外叁灾不至第四禪。俱舍论二十八曰:「下叁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学佛人可通学者有叁: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二、定学,定者禪定也,能使静虑澄心者。叁、慧学,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者。戒学者律藏之所詮,定学者经藏之所詮,慧学者论藏之所詮。依戒而资定,依定而发慧,依慧而证理断恶。因位之修学,过此叁...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迦叶於法华会座捨小乘而归於大乘。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法华经授记品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叶,於未来世当得奉覲叁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讚嘆,广宣诸佛无量大法,於最后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新作世尊,旧作眾祐。眾德助成,或眾福助成之义。玄应音义一曰:「眾祐。祐,助也,谓眾德相助成也。旧经多言眾祐者,福祐也。今多言世尊者,為世所尊也。此盖从义立名耳。」同二十一曰:「眾祐,於救切,世尊号也。谓有眾德自祐。祐,犹助也,梵言婆伽婆,正言薄迦梵Bhagavat也。...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叁衣与鉢也。二者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观出家受戒之时,最初即以衣鉢具足為条件可知也。后為袈裟与铁鉢之意。禪家以道授受,谓為授受衣鉢。传灯录一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復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六祖坛经曰:「五祖忍大...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於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闥婆,於诸鬼神最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徧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书与线言於彼徒,今疾走速如风。...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金色之婆罗华也。又作金波罗华。佛祖统纪五曰:「梅溪集,荆公谓佛慧泉禪师曰:世尊拈华,出何典?泉云:藏经所不载。公曰:顷在翰苑,偶见大梵王问佛决疑经叁卷,云梵王在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华献佛,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闍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於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曇,而為无上至真等正觉。於摩竭陀国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於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 ala或七叶窟Sa ta 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於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结集,又云五百结集。此结集后世传说甚多,或言有窟内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眾之异见。遂由此传说之无根据,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曰:「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王经,於未来世,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旷野,随所至处流布之时。若彼国王於此经典,至心听受称嘆供养,(中略)以是因缘,我护彼王及诸人眾,皆令安稳远离忧苦,增...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谓极乐净土虽称西方十万亿土,然由法味观念上观之,则去此座不远也。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繫念諦观彼国净业成者。」天台观经疏曰:「极乐国土去此十万亿佛剎,一一剎恒沙世界,何言不远?解云:以佛力故欲见即见,又光中现土显於...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法华经七喻之一。叁界生死之眾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 法华经信解品曰:「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復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贾客,亦甚...
《佛学大辞典》 / 97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持善见律毘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眾圣点记。出叁藏记十一善见律毘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於眾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歷代叁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
《佛学大辞典》 / 515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鉢罗窟,宾鉢罗窟。以窟上有毕鉢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鉢罗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鉢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叁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闍崛...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曰共功德。对於不共法而言。谓佛所具之功德中,与其餘圣者及异生共之者。俱舍论二十七曰:「世尊復有无量功德,与餘圣者及异生共,谓无諍愿智无碍解通静虑无色等持无量解脱胜处徧处等。随其所应,谓前叁门唯共餘圣,通静虑等亦共异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初无信根,今蒙佛力而生信,是云无根信。涅槃经二十曰:「世尊!我见世间从芛兰子生芛兰树,不见芛兰生栴檀树。我今始见从芛兰子生栴檀树,芛兰子者我身是。栴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同会疏十八曰:「本时五根未立,今遂得信,...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生活之佛也。释门正统叁曰:「时优填王,不堪恋慕,铸金為像。闻佛当下,以象载之,仰候世尊,犹如生佛。」 又(杂语)眾生与佛陀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建康沙门慧炬与天竺叁藏胜持编禪宗诸祖传法之讖记及宗师之机缘,名為宝林传(稽古略叁),如七佛之说偈,世尊之拈华,皆宝林之捏造也。而传灯广灯等诸录皆因袭之以為口实。释门正统四曰:「德宗之末,乃有金陵沙六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至与僧传所记,如皂白...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支娄迦讖译之般舟叁昧经劝助品曰:「佛告颰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訶摩提,有大国名颰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说是叁昧(念佛叁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本行集经十一曰:「梵天所说之书。」註曰:「今婆罗门书正十四音是。」涅槃经八曰:「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说字根本?佛言善男子!说初半字以為根本。(中略)所言字者其义云何?善男子!有十四音名為字义。(中略)此十四音名曰字本。」而次下经文虽就摩多及体文之五...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道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涅槃经叁十叁曰:「尔时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捨身还得...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利他者,他力之意也:「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见净土论。开会一心,则為无量寿经之至心,信乐,欲生叁心。此对於观无量寿经至诚心,深心,迴向发愿心等自力之叁心,而谓為利他之叁心,一心叁心,於行者之信上非有相异。叁心者,非言初至心,中信乐,后欲生。归命...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语曰路迦那他Lokanātha,译為世尊,或婆迦婆Bhagavat译為世尊。佛之尊号。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故也。又,於世独尊也。阿含经及成实论以之為佛号中之第十,以具上之九号,故曰世尊。涅槃经及智度论置之於十号之外。智度论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净影大经疏曰:「佛具眾德...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世尊在灵鷲山,一日拈天华示眾。百万人天不会其意。迦叶独破顏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属汝。是禪门一流所传也。见拈华微笑条。(CBETA註:疑為见[拈花微笑]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為我杀者。叁无為我而杀之疑者。此谓之叁净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诵律叁十七曰:「我听噉叁种净肉。何等叁?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此中有屠儿,此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然...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身之四大,譬如四种之毒蛇,四大增损,害人身如毒蛇也。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毒蛇。」涅槃经二十叁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赡养餧饲卧起摩洗其身。(中略)观身如篋,地水火风如四毒蛇。」智度论十二曰:「佛说毒蛇喻经中,有人得罪於王,王令掌护一篋,篋中有四毒...
《佛学大辞典》 / 39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饿眾...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药师经曰:「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种种杂色眾宝华中自然化生。」经中不举八菩萨之名。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颂也。而常约於其说苦諦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虫毘]勒论中所说曰:「佛於四...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為深法之极。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义。」无量寿经下曰:「闻深法欢喜信乐。」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观如来也。盖丈六之佛身,具叁十二相,所谓该种种之德者,為叁身中应身之事,由凡夫之有差别心,作如是观耳,若离凡夫之有差别心,自无差别平等之心观之,则诸相尽寂灭,无...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如来以灭后之佛教有止住於北方之缘,故临灭至北方拘尸那城,於沙罗双树间北首而入涅槃。是北枕之起因也。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处沙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為如来於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而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对曰唯然。即敷座令...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十诵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给孤独居士深心信佛,到佛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尊游行诸国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髮言:居士!汝当供养此爪髮。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髮塔爪塔。佛言:听起髮塔爪塔,是名起塔法。」高僧传曰...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
《三藏法数》 / 347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台密谓大日与释迦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与应身(释迦)之差,东密谓二佛别体,各具叁身。守护国界守陀罗尼经九曰:「佛言:秘密主!我於无量无数劫中修集如是波罗蜜多,至最后身六年苦行,不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大毘卢遮那。坐道场时,无量化佛犹如油麻徧满虚空。(中略)...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叁衣与鉢也。二者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观出家受戒之时,最初即以衣鉢具足為条件可知也。后為袈裟与铁鉢之意。禪家以道授受,谓為授受衣鉢。传灯录一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復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六祖坛经曰:「五祖忍大...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之眉毛為紺琉璃之色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广弘明集十叁曰:「白毫紺睫。」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真言之金胎两部,胎藏界观眾生之肉团心為莲华,以其开合分因果,金刚界观之為月轮,以其圆缺分凡圣。其月轮标帜菩提心圆明之体也。金刚顶经一曰:「时菩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徧知已,我见自心形如圆月,一切如来告言:汝已发一切如来普贤心,获得齐等金刚坚固。」菩提心论曰...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鉢中之小鉢也。名义集七曰:「键[金咨],母论译為浅铁鉢。经音疏云:鉢中之小鉢,今呼為鐼(音训)子。」象器笺二十曰:「应量器内,累叁个小鉢。自大至小,总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鉢,重作一鉢。外有四唇,今鐼子叁与应器重為四唇,盖本世尊故事。」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师利名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為天...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已后,阿闍梨以字在其顶上,转成中胎藏。又从此字生叁重光焰:一重徧绕咽上,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即成第一院曼荼罗。次一重光徧绕心上,诸尊随现成第二重曼荼罗。次一重光徧绕脐上,诸尊随现成第叁重曼荼罗。尔时弟子都成曼荼罗身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U ananda,比丘名。译曰善喜,贤喜,闻佛涅槃而欢喜之恶比丘也,善见论谓之须跋陀罗摩訶罗。长阿含经四曰:「时彼眾中有释种子。字跋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彼老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為。」四分律五十四曰:「尔时有跋难陀释子,...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菩萨得此叁昧,则得现种种色身化益眾生,故名普现色身叁昧。如妙音观音之现诸身,即依此叁昧之力用。法华经名曰现一切色身叁昧。同经妙音菩萨品曰:「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菩萨,深种善根,世尊住何叁昧,而能如是在所显现度脱眾生?佛告华德菩萨:善男子!其叁昧名现一切色身...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叁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叁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
《三藏法数》 / 297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二愿,使他方国土菩萨眾皆住於叁昧得供养十方诸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眾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叁昧,住是叁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定中得供佛,是定散并行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洗浴之室也,西土必以冷水,东土必以温水,故谓為温室。寄归传叁曰:「世尊教為浴室,或作露地砖池。(中略)又洗浴者并须饥时。浴已正食,有其二益:一则身体清虚,无诸垢秽。二则痰癊消散,能餐饮食。饱食方洗,医明所讳。」义楚六帖七曰:「有部律颂云:浴室画五天使。」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如来密藏经下曰:「迦叶!若闇室中然火灯明,是闇颇能作如是说。我百千载住,今不应去。迦叶白言:不也,世尊!当然灯时,是闇已去。佛言:如是,迦叶!百千万劫,所造业障。(中略)诸烦恼等,智慧灯照,势不能住。」大集经一曰:「譬如一处百年闇室,一灯能破。」止观一下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同於[紺青]。紺者青而含赤,琉璃者,青色也。佛之毛发及佛国等之色也。观佛经一曰:「至於成道以髮示父王,即以手伸其髮,从尼拘楼陀精舍至父王宫,如紺琉璃遶城七匝。」心地观经一曰:「尔时世尊坐宝莲华师子座上,其师子座色紺琉璃。」观无量寿经说极乐之地相心曰:「见琉璃地内...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最胜王经如意宝珠品曰:「世尊於大眾中告阿难陀曰:汝等当知,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远离一切灾厄,亦能遮止诸恶雷电。(中略)於此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电王,名设羝嚕;西方有光明电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电王,名苏多末尼。(中略)若於住处书此四方电王名者...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谓禪宗也。世尊叁处传心於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於多子塔分半座,一於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禪宗象鑑曰:「世尊叁处传心者為禪旨,一代所说者為教门。故曰:禪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大事之因缘也。言佛出现於世而说法者,為因一大事之因缘也。云何為一大事?总言之。则转迷开悟也。别论之。则法华為佛知见。涅槃為佛性。乃至无量寿经為往生极乐。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仁王经上曰:「大事因缘故即散百亿种色华。」称讚净土...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Malla,拘尸那城之人种名。译曰力士。长阿含四游行经曰:「尔时世尊在拘尸那城本所生处婆罗国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异译之大般涅槃经下曰:「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可入鳩尸那城,语诸力士道。」大乘之大般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比丘名。涅槃经云:世尊於过去為王,名有德,為拥护觉德比丘,与恶比丘斗战而死。涅槃经会疏一曰:「仙豫行诛,觉德破阵,诸菩萨上求心大,至此如海。」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