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条搜索结果

一大叁千世界

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為单位数,则一大千世界之数為一○○○○○○○○○也。其成立及破坏,无不相...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法,叁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

《三藏法数》 / 478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福

叁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叁归五戒乃至具足戒。叁、行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叁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叁归具足眾戒,不犯威仪。叁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巡寮

校定清规云:侍者上堂时,先使行者掛巡寮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眾各出外迎接,仍送出。眾寮人多处,唯寮元一人迎送出入,大眾只立门外。见象器笺九。僧祇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着有為事,二恐着俗论,叁恐着睡眠,四為看病僧,五令年少比丘观佛威...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浴佛

与[灌佛]毛]揩之。举两指灌水於自顶之上,谓之吉祥之水,冀求胜利焉。问:浴佛表何?通曰:象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也。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為佛生日也。」参照灌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境叁諦

空假中叁諦,融即於一境之意。又曰圆融叁諦,不思议叁諦。是天台圆教之说。诸法无自性,故為空,因缘所成,故為假,即空即假,故為中。如是一一之境,叁諦之理,鎔融相即,叁一一叁,无碍圆融,為绝对不可思议也。法华玄义第一,谓此妙諦為天然之性德。盖此意也。但就叁千即空假中...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卫世师

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鵂鶹。又号羯拏僕,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

《佛学大辞典》 / 51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长明灯

又名续明灯,无尽灯。佛前夜昼常明之灯也。五百问曰:「问:续佛光明昼可灭不?答不得,若灭犯堕。」勅修清规亡僧曰:「夜点长明灯。」刘餗隋唐嘉话曰:「江寧县寺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按自晋迄唐,凡五百许年。可谓久矣。又日...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僧五净德

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 叁、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

《三藏法数》 / 237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朝打叁千幕打八百

言宗匠為人之作用,朝夕棒打学人也。碧巖六十则颂古着语曰:「直鐃朝打叁千,幕折八百,堪作什麼。」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提婆為利养学神通

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梵网经莲华藏世界

有千叶之一大莲华中臺有卢舍那佛,千叶各為一世界,卢遮那佛化為千释迦,居於千世界。復就一叶世界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四天下(即叁千大千世界),百亿之南阎浮提。千释迦各化為百亿之释迦,坐於百亿之菩提树下。见梵网经上。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种通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通智胜

叁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盖今之大眾在大通智胜佛时,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贤劫

过去之住劫,名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讚之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叁曰:「阿难!何故名為贤劫?阿难!此叁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威仪

威仪师。

《佛学大辞典》 / 5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二戒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着,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三藏法数》 / 82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不退轮

不退转之法轮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已能随顺,转不退轮。」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同分别功德品曰:「復有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訶萨,能转不退法轮。」见[不退转法轮]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种僧

一、胜义僧,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僧。 二、世俗僧,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叁、哑羊僧,谓愚痴鲁钝,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是名...

《三藏法数》 / 18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千年一现

谓优曇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曇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曇华,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叁、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

《三藏法数》 / 53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因佛性

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叁、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叁佛...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宝坊

大集经之说处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间。大集经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叁千大千世界。(中略)尔时世尊至宝坊中昇师子座。」同五曰:「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眾围绕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普贤示现之所

宋范成大吴船录曰:「泊嘉州单骑入峨眉,小峨中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復有路,惟大峨一山,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至叁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叁千徒眾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覩货罗

Tukhāra,国名。西域记一曰:「出铁门至覩货罗国(旧曰吐火罗国误也),其地南北千餘里,东西叁千餘里。东阨葱岭,西接波刺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中略)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叁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叁十二相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欲

一、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色欲。 二、形貌欲,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形貌欲。 叁、威仪姿态欲,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姿态欲。...

《三藏法数》 / 227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放钵

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覆油钵

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诸法实相

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七日轮出

七日轮出者,劫末之相也。天地始终谓之一劫,劫尽坏时,火灾将起,一切人民,皆作恶业,遂使天久不雨,所种不生,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风入海底,取日宫殿于须弥山边,置日道中,遍照世间,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烟起,乾坤洞然,直至...

《三藏法数》 / 55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浮木

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復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中略)凡夫漂流五趣海,还復人身,甚难於此。」涅槃经二曰:「生世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世叁千

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叁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世时代,经论之所论,出没隐显不一定。佛祖统记叁十记诸经论之勘考。药王经於叁劫千佛各举首尾之佛名。叁千佛名经具列其名。贤愚经出贤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经,与药王...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明王

称教令轮身。受大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為明王,如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於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但常说之明王,多指不动明王而言,总即别名也。真偽杂记十叁曰:「明者光明义,即象...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圣十哲

稽古略二曰:「师之弟子。曰生、肇、融、叡。谓之什门四圣。加曇影、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常、道标。谓之什门十哲。」佛祖通载八曰:「资学叁千。拔萃有八。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道恒、僧影、慧观、慧严等。各有着述。知别传明。」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树紧那罗琉璃琴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一曰:「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花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餘八万四千伎乐,(中略)时诸一切声闻大眾,闻琴乐音,不能堪任,各从座起,放捨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又见智度论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放鉢

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蒙古佛教

蒙古库腾汉,於岁次巳未,有疾,多人诊视不能痊。术穷。因议及西边地方有奇异通晓五识名萨斯嘉恭噶嘉勒灿喇斯,延请医治,庶几有益。遂令韦玛郭特之道尔达达尔罕為首。往请怕克巴巴喇密特。係是戍子年以来纪叁千叁百七十五年岁次壬寅降生。至戊辰年二十七岁,往额訥特珂克与左道六...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拏吉尼炽盛威仪真言品第二

施一切地上饮食真言曰。 唵(引)(一)阿吽(引)(三)发吒(半音)莎(引)贺(引下同四) 佛言唵阿者作一切法出生门故。 五如来种子者所谓。 扪(一)盎(二)𡁠陵(二合引)(三)龛(四)吽(五引) 空智金刚心真言曰。 唵(引)(一)祢嚩毕祖(二)嚩惹啰(二合)吽(引)(三)吽(引)(四)吽(...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法护奉诏译 / 258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证成妙法自莲华经王八叶莲华上涌出宝塔中两足婆誐鑁八大菩萨等及三重方坛三摩耶眷属妙威仪形色满愿会方位幖帜曼荼罗八平等大会成就法花三昧现世入初地决定证菩提法经(从青流自)。 尔时毗卢遮那婆誐鑁。告持金刚秘密手菩萨言。佛子志心听说证成妙法大曼荼罗相及诸尊等满愿会方位...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 4777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叁千尘点劫

磨一叁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為墨,每经一叁千大千世界,下一点,竟尽其墨,而其所经过之世界,悉碎為微尘,谓其一尘為一劫。是显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种世间

一、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乃是释迦如来所化之境,即叁千世界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叁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众生世间,谓五阴和合,众共而生,间隔不同,故名众生世间,即释迦如来所化之机众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叁、智正...

《三藏法数》 / 15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圆教

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叁教,第叁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眾生应受化者,而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圆教,华严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威仪法师

威仪师。

《佛学大辞典》 / 5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七种礼佛

谓天竺勒那叁藏,睹此方俗,不习礼佛之仪,遂传此七种之法。虽通云礼佛,而有是非浅深不同,盖欲令人知我慢、求名二种之非,而归于身心礼等五种之正,从浅至深,修行获益,故有七种礼佛之名也。(勒那,梵语具云勒那摩提,华言宝意,中印度人也。) 一、我慢礼,谓人礼佛,身虽...

《三藏法数》 / 624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小劫

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一名為小劫,依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而為小劫。法华经曰:六十小劫,身心不动。按释氏以劫纪时,从十岁增至八万,减至十岁,经二十返為一小劫。又见法苑珠林。道家以叁千六...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六王子

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叁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為沙弥,从佛闻叁乘教,初发大乘心,更请说大乘之妙法,闻佛说法华经,佛於八千劫。说法华经,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间,寂然入定。此时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万四千...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康居

西域国名。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西域记一曰:「从此西北,入大沙磧,绝无水草,途路弥漫,疆境难测,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纪经途。行五百餘里,至颯秣建...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疑

禅波罗蜜云:以疑覆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疑虽甚多,未必障定;今且明障定之疑,有叁种焉。 一、疑自,疑自者,谓疑自身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是受道之器。作此自疑,禅定不能发生也。 二、疑师,疑师者,谓疑受道之师,威仪相貌皆不具足。自既...

《三藏法数》 / 176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千眼印咒第四

起立并足。先以二中指无名指小指。各以甲背相着。其二头指竖头相拄。其二大母指侧搏附头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于眉间。此名千眼印。作此印咒法门者。即得观见百千万亿世界诸佛刹净妙国土一一佛国各得百万四千菩萨与行者为同伴侣。若未经三曼荼罗者。必不得见此印法门通作此法...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89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教令轮身

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叁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為正法轮身,降叁世明王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

《佛学大辞典》 / 458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

尔时观世音菩萨。说是咒时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六反震动。色究竟天摩醯首罗战栗不安皆大恐惧。一切恶鬼皆大叫唤受大苦恼。东西散走莫知所趣。尔时化身语诸大众及诸恶鬼神等。若不随顺我咒者。违逆者头破粉碎。此咒能摧碎诸山干竭大海。此咒能摧伏阿修罗军护诸国土。此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283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乾闥婆王弹琴

乐神乾闥婆之奏乐。智度论十曰:「屯崙摩甄陀罗王Drumakiṁnararājā,犍闥婆王,至佛所弹琴讚佛,叁千世界皆為震动,乃至摩訶迦叶不安其座。」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贫女一灯

阿闍世王授决经曰:「阿闍世王,请佛饭食已,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灯。於是王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遍界

叁千世界也。碧巖五十叁则垂示曰:「徧界不藏,全机独露。」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胜学

一、增上戒学,谓具足受持大小乘戒,制伏过非,成就威仪,于诸戒法而能增胜,是名增上戒学。 二、增上心学,谓能舍欲界诸不善法,得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于诸定心而能增胜,是名增上心学。(初禅、四禅,即色界天也。) 叁、增上慧学,谓于四圣谛等法,如实能知,是名增上慧...

《三藏法数》 / 14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

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今蒙世尊与我授记。欲令利益一切众生起大悲心。能断一切系缚。能灭一切怖畏。一切众生蒙此威神。悉离苦因获安乐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我灭后五百岁中。能于日夜六时依法。受持此陀罗尼神咒法门者。一切业障悉皆消...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280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延寿

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禪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吴越忠懿王钱俶,深归於师。迁於永明大道场。眾盈叁千。宋太祖开宝八年,年七十二而寂。着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师嗣天台韶国师,韶嗣法眼益禪师。见五灯会元十,佛祖统纪二十六,佛祖通载二十六,稽古略叁。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讚般若波罗蜜经

十卷,晋竺法护译。佛自舌根放光照叁千世界,光中生莲华,华上诸佛出现,称讚此般若,故云光讚般若。大般若经第二会之别译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二戒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叁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叁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根清净

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覆油鉢

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威仪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行,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叁昧,如法...

《三藏法数》 / 261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种证相不同

谓修习法华叁昧,于叁七日中,一心精进,有叁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异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叁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有叁品不同。若于叁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道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三藏法数》 / 675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事

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观无量寿经曰:「於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註「什曰:佛事谓化眾生。」同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為,无非佛事。」同註「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又,害佛道谓之魔事...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法没时七秽行

一、百岁持戒,为恶所破,谓法将灭时,有人持戒满百岁已,一弹指顷,遂为恶知识之所破坏,是为法没时之秽行也。 二、久行慈心,为嗔所坏,谓法将灭时,有人久行平等慈忍,未尝少息,一旦逆境现前,不能安忍,嗔恚倏起,坏灭善根,是为法没时之秽行也。 叁、薄贱不随师教,谓法...

《三藏法数》 / 440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论十种戒

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是名不缺戒。 二、不破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若能持护不犯,无有破损,是名不破戒。 叁、不穿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若能持...

《三藏法数》 / 471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轮持世界

轮取持载之义。华严经云:叁千大千世界依于水轮、风轮、空轮。不言金轮者,文略也。(叁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今言叁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 一、金轮,大地之下有金轮,起世因本经云:水上有风,吹转此水,于上成金,如熟酥生膏,是名金轮。 二、水轮,金轮之下有水轮...

《三藏法数》 / 23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天台四释

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叁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為释义之方规。惹眾生之乐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恶...

《佛学大辞典》 / 72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叁事法

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真俗不二

天台别教,华严终教以上,真如随缘為诸法,诸法即真如也。是云真俗不二。然是就诸法之实法真如边,得言不二者。於诸法之当相,不得言真如,故非真不二。天台之圆教或真言之如,性具十界叁千之诸法而為真如之诸法,是乃真不二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金刚座

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餘依及餘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叁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虚誑业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香严击竹

师出家,依溈山禪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於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藿香

香木名。法华经谓之多摩罗跋香,楞严经谓之兜娄婆香。金光明经谓之鉢怛罗香,涅槃经谓之迦算香。南州异物志曰:「藿香出海辽国,形如都梁,可着衣服中。」南方草木状曰:「藿香出交阯九真武平兴古诸国,民自种之,榛生,五六月採,日晒乾,乃芬香。」吴时外国传曰:「都毘在扶南南...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介尔

形容极微弱之心也。止观五上曰:「此叁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叁千。」辅行五之叁曰:「言介尔者,谓剎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纔一剎那,叁千具足。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谓细念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千佛出兴异说

或以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有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感通传

外题道宣律师感通录。内题宣律师感天侍传。因之一名感通传,又云感通录,又曰律相感通传。一卷。记道宣师,感天人来降,付与戒律事相问答者。案一卷之传录,盖记感通一部分者歟。然据释门正统八谓「又言此土雪踪,西天圣迹。计有叁千八百餘条。随问随录。為感通传」,所录不止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四种希有

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 二、处希有,处希有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叁千世界之中;佛不于余处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也。(梵语迦...

《三藏法数》 / 26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水精菩萨护持千眼印咒第十七

尔时水精菩萨。为欲利益护持此咒。而说咒曰。 毗摩隶 摩诃毗摩隶 郁呵隶 摩诃郁呵隶 休摩隶 摩诃休摩隶 萨诃隶 止隶睇 馺婆诃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游方受持此千眼千臂菩萨法者。我当常随卫护。乃至诸魔眷属无恼乱者。若人急难他国相侵盗贼逆乱。当取五色缕。结诵...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277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龙象

Nā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空轮

此世界最下底之虚空也。轮為圆满之义。佛祖统纪叁十一曰:「华严经云:叁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大地依於水轮风轮空轮,空无所依,眾生业感,世界安住。」俱舍论十一曰:「诸有情业增上力,先於最下。依止虚空,风轮有生。」 又(术语)空大曰空轮,五轮之一。 又(物名)...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懺仪

懺法之仪式也。法华懺法,方等懺法,观音懺法,弥陀懺法等。佛祖统纪叁十叁曰:「僧传称:汉魏以来,请僧设供,同於祠祀。起坐威仪,略无规矩。至晋朝安法师,始依经律作赴请礼讚等仪。」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菩萨叁修学

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叁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叁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叁昧已,入金刚叁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叁昧者,金刚最坚至利...

《三藏法数》 / 25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种震动

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千

叁千诸法。一念叁千叁千世界。叁千威仪等是。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性具

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界之恶法及佛界之善法,总具十界叁千之善恶诸法也。天台始发之,荆溪,四明,盛详述之。他宗虽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恶,台家独谈性具恶也。因之天台分之為别圆二教,以他宗之极说未尽性具,总谓之别教。观音玄义记二曰:「九界望佛皆名...

《佛学大辞典》 / 69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鬼门

指家及城郭之东北隅,曰鬼门。是支那之俗说也。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叁千里。其卑枝向东北,万鬼出入,谓之鬼门。法苑珠林十云:依神异经曰:东北方有鬼星石室,屋叁百户,而其所石傍题曰鬼门。门昼日不闭,至暮则有人语。有火青色,此鬼门之说所由来也。荒唐之说...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第十六王子

叁千尘点劫之昔,大通智胜佛所有十六王子出家修大乘行,今尽成佛,於十方国土说法度生,其第十六王子即今释迦如来是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於十方国土现在说法。(中略)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於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万细行

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共為一千,对於摄律仪戒等之叁聚而為叁千,又对於杀,盗,婬(身之叁支),两舌,恶口,妄言,綺语(口四支),之身口七支而為二万一千,又配於贪瞋痴之叁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為八万四千,是即八万四千之律仪也,今言八万者仅举其大数而言之耳。...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千尘点劫

法华经化城喻品明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劫量也。「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知胜如来。(中略)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令有人磨以為墨。过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復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於...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犯戒五衰

一、求财不遂,求财不遂者,谓犯戒之人,既违佛制,梵行全亏,所求赀财,皆不遂意也。 二、设得衰耗,设得衰耗者,谓犯戒之人,既缺净行,纵使苦求所得赀财,福薄难消,悉皆衰耗也。 叁、众不爱敬,众不爱敬者,谓犯戒之人,威仪既缺,细行全无,众所憎嫌,而不爱敬也。 四、...

《三藏法数》 / 17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千床座

以身為床座,徧叁千世界也。大论曰:「假使顶戴经尘劫,身為床座徧叁千,若不传法度眾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无记

就无覆无记之一而更分别為四种:一异熟无记,依一切前世业因而感之身心果报也,异熟為果报之异名。二威仪无记,起行住坐卧取捨屈伸等威仪时之心无记者。叁工巧无记,作图画彫刻等种种工巧时之心无记者。四变化无记,以通力作种种变化时之心无记者。其中威仪工巧之二者,虽亦通於善...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法报应叁身

台家所立之叁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叁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叁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為自受用报身。对於初地已上菩萨应现...

《佛学大辞典》 / 740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师七证

比丘受具足戒。要叁师七证。叁师者:一、戒和尚,正授戒者。二、羯磨师,读表白及羯磨文者。叁、教授师,教受以威仪作法者。七证者,七人之证明师也(自七人而上不厌其多),若在边地则可减為叁师二证。见行事钞上叁。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掌中菴摩勒果

似与菴摩罗两用。维摩经弟子品曰:「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叁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菴摩勒果。」楞伽经四曰:「如来者,现前世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