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 条搜索结果

须弥灯王佛

维摩詰,借师子座於须弥灯王佛。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过东方叁十六恒沙国有世界,名為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於是长者维摩詰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叁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使来入维摩詰室。」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妙喜世界

维摩居士之国土也。维摩经见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詰於彼国没而来生此。」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眉间白毫相

佛叁十二相之一。佛之眉间有白毛,内外映彻如白琉璃,宛转右旋。观无量寿经曰:「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法华经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参照[白毫]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大愿船

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道

一、难行道,论云: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粗强,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阿鞞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于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17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种智

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分半座迦叶

佛為示叁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訶迦叶在韦提訶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於彼石室忽然不现,现於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沙訶

Sahā,又作娑訶、索訶,世界名,见[娑婆]条。 又(术语)Svāha,又作莎訶、娑訶,是惊觉义,又警发义也。见[苏波訶]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喜见菩萨

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之略。药王菩萨之前身,尝為供养法华经而烧身者。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眾生菩萨,乐习苦行,於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得现一切色身叁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佛為父担棺

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当来之眾生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身,自欲担父王之棺。即时叁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中略)尔时世尊,威光益显,如万日并。如来躬身,手执香炉,在丧前行。」又舁姨母大爱道...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真空观四句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 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 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法数》 / 263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广长舌

叁十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髮际。智度论八曰:「问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答曰:舌相如是,语必真实。如昔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髮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无虚妄,何况至髮际?...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花

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

《三藏法数》 / 28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土

一、净土,谓其地纯以金刚所成,众宝间错,种种庄严,皆悉殊胜,即华藏世界,西方安养等世界也;以其无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净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秽土,谓其地坑坎堆阜,秽恶充满,即娑婆...

《三藏法数》 / 158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千世界

以须弥山為中心,九山八海围绕之,是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為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详见[叁千大千世界]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叁千世界

一、小千世界,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叁十叁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叁十叁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

《三藏法数》 / 465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八佛

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叁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风轮

经云:此四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令不散坏。以譬如来出现,依无碍慧光明而起四种大智风轮,能持一切众生善根也。 一、安住,谓叁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安住。以譬如来大智风轮,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安住也。(叁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叁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

《三藏法数》 / 262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沤

沤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风飘鼓,发起水泡。以譬大觉之性,真净明妙,因心妄动,生起虚空世界,虚空世界在大觉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沤耳。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是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香海

香水之海。围绕须弥山之内海,尽香水也。此有二:一莲华藏世界之香水海。华严经八曰:「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探玄记叁曰:「為异彼染士咸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论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土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香国

佛国之名。维摩詰经曰:「有国名眾香,佛号香积。其国香气,比於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供养彼佛及诸菩萨。维摩詰化作菩萨,到眾香界。礼彼佛足,...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龙女

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女,八岁,诣灵鷲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鷲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

《佛学大辞典》 / 508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鉤菩萨

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鉤菩萨。黑色,左為拳,右取叁股之鉤,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鉤召,摄一切眾生之德。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请召金鉤叁摩地智,从金刚像叁摩地智流出金刚鉤光明,徧照十方世界,请召一切如来金刚道场,及拔一切眾生恶趣,安於无住涅槃之城。(...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南无垢

南方无垢世界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轮

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着地作礼,為礼之至极。见[五体]条。 又世界之成立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為虚空轮,其上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於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為四轮所成。轮者以此四层...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道场神

道场之守护神也。唐华严经一曰:「復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所谓净庄严幢道场神。(中略)妙光照耀道场神。」大疏钞一下曰:「道场神从所依所守得名,下诸神眾类皆同此。言道场者,非唯护佛道场。但有庄严道场之处即於中护故。」止观私记八曰:「道场神者,护法善神,如法华十罗剎...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铁围山

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於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餘八周匝遶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铁轮围...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土

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徧满於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為秽土。随眾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 又一、净土,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报...

《佛学大辞典》 / 556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种颠倒

一、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叁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二、世界颠倒,世谓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为世,界谓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颠倒者,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

《三藏法数》 / 123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八种变化

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大,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大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大。 叁、能作轻,谓菩萨以变...

《三藏法数》 / 407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劫水

大叁灾之一。坏劫时所起之大水灾,由地下水轮水涌沸,大雨如车轴,第二禪天以下,尽為水所浸润而破坏也。无量寿经曰:「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沈没不现,滉瀁浩汗唯见大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為观自在菩萨初说叁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於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大叁千世界

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為单位数,则一大千世界之数為一○○○○○○○○○也。其成立及破坏,无不相...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有顶

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 又无色...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生死流

生死能使人漂没,故名為流。无量寿经下曰:「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要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多宝如来

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入灭后以本愿為全身舍利。诸佛说法华经,必於其前出现。见[多宝塔]条。智度论七曰:「有诸佛无人请者,便入涅槃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故一时出现。」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方便

一、细作方便,方便犹善巧也。谓欲破众生执着色身之相,故佛假喻,微细分析,善巧而说。如金刚经云: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宁为多不等。意谓由微尘而成世界世界本来不实;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来是假,是名细作方便。(叁千大千世界者,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

《三藏法数》 / 248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香积

眾香世界之佛名。玄应音义叁曰:「香积,梵言乾陀罗耶。」维摩经香积佛品曰:「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眾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於十方请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中略)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云云。」 又谓僧家之食厨或供料...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大铁围山

围绕一世界之铁山云铁围山,有大小之分。围绕大千世界者,云大铁围山。法华经曰:「铁围山大铁围。」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金刚香菩萨

Vajradhñ a,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根本成身会叁十七尊中,居於外四供养菩萨之第一位。司供养香於大日本尊。秘藏记末曰:「外四供养右下角金刚烧香,黑色持香炉。」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焚香云供养叁摩地,自受用故。从金刚云海叁摩地智流出金刚焚香,光明徧照十方...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薄伽梵六义

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梵天界

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禪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极乐

Sukhāvati,佛土名。阿弥陀佛之国土。又作安养,安乐,无量清净土,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密严国,清泰国等。梵名须摩提。译曰妙乐。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学大辞典》 / 517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百万徧

唱弥陀之名号百万徧也,满百万徧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禪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徧之文,会之於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徧。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徧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禪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徧也,由此义...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风灾

大叁灾之一。一大劫中第叁期坏劫之末(合成住坏空四中劫為大劫),起而荡尽世界之大风灾也。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叁禪天。叁灾中灾害最广大者。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忍土

娑婆世界也。娑婆译曰忍,又云堪忍世界。见[娑婆]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梵界

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禪天也。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离诸欲染烦恼除,此等得生於梵界。」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光臺

由光明而成之金臺。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為金臺,如须弥山。十方法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堪忍世界

娑婆世界之译名。此界眾生忍為恶故,又诸菩萨,為教化忍受劳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眾生。忍受叁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玄赞二曰:「梵云索訶,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请

一、言请,言请者,谓以言说而请问也。即华严第一会叁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叁品是也。(叁品者,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也。) 二、念请,念请者,谓不兴言说,唯以念想而请问也。即第二会如来名号品中,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等,是名念请。

《三藏法数》 / 119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种意趣

一、平等意趣,意即心意,趣即趣向。谓菩萨于往昔因中,修平等行,而成正觉;今于现世,化诸众生,与昔无异,是名平等意趣。(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别时意趣,谓众生现世修习净业,求生极乐世界者,命终皆即往生,得不退转,盖现种是因,则在他时成熟,...

《三藏法数》 / 240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浊

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 二、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 叁、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 四、命...

《三藏法数》 / 217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贤劫

过去之住劫,名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讚之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叁曰:「阿难!何故名為贤劫?阿难!此叁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梵网经莲华藏世界

有千叶之一大莲华中臺有卢舍那佛,千叶各為一世界,卢遮那佛化為千释迦,居於千世界。復就一叶世界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四天下(即叁千大千世界),百亿之南阎浮提。千释迦各化為百亿之释迦,坐於百亿之菩提树下。见梵网经上。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五海

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叁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眾世界海,一切眾生海,法界业海,一切眾生欲乐诸根海,一切叁世诸佛海。」是也。据华严经探玄记第叁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叁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摄取

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眾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摄取不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闻经十益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宿因力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

《三藏法数》 / 244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二世间

世即隔别之义,间即间差之义,故名世间。 一、众生世间,谓一切有情众生,皆假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器世间,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

《三藏法数》 / 126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百万遍

唱弥陀之名号百万徧也,满百万徧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禪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徧之文,会之於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徧。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徧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禪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徧也,由此义...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十种通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华藏世界成佛

丈六之释迦在摩揭陀国菩提树下成佛时,小机所感见,谓之化身佛。大机所见,為报身之毘卢舍那佛,於十八圆满之莲华藏世界成正觉也。但菩提树下与莲华藏世界并非异处,秽土即净土也。探玄记二曰:「或云:此界唯是娑婆。此约叁乘说。或云:即是华严,约别教一乘辨。」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梵天王

色界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辅大梵之叁天,其大梵天称梵天王名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见[梵天]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释迦发心

依智度论四,俱舍论十八之说,则叁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佛作佛,此為最初之发心,今如其愿為释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也。俱舍论十八曰:「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一佛。号释释迦牟尼。遂对其前发弘誓愿。愿我当叁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亦於末...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种念佛

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念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

《三藏法数》 / 31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世界

色界诸天,总云梵世界。离婬欲之梵天住处也。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