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 条搜索结果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意王子之化身。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意,二云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辞典》 / 570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六面尊

降阎魔尊与威德明王,谓之六足尊。又曰六面尊。

《佛学辞典》 / 21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意,使知教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数》 / 2102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辞典》 / 815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不空

叁藏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辞典》 / 259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摩醯

Mahā,又作莫醯。译曰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 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摩祇]条。

《佛学辞典》 / 94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供养,谓依佛所说教,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是以供养诸佛、菩萨,是名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数》 / 197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辞典》 / 358字 / 1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八觉

觉,犹念也。因此八种,引起一切烦恼,恶觉也。 一、欲觉,欲,贪欲。谓贪欲心起,常念可意之事,故名欲觉。 二、嗔觉,嗔,嗔恨。谓嗔恚心起,常念忿恨于他,故名嗔觉。 叁、恼觉,恼,恼害。谓憎嫉心起,常念恼害于他,故名恼觉。 四、亲里觉,谓常忆念亲戚乡里,...

《三藏数》 / 228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筏喻

佛之教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名為筏喻之。示不执着於也。五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

《佛学辞典》 / 232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辞典》 / 2612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剥皮

昔释迦如来為爱梵志(或作乐菩萨)时,请剥身皮而乾之,以书佛所说之一偈。求精勤之极也。智度论十六曰:「如爱梵志,十二岁徧阎浮提求知圣而不能。时世无佛,佛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我有圣一偈,若实爱当以与汝。答言:实爱。婆罗门言:若实爱当以汝皮為纸...

《佛学辞典》 / 307字 / 1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四报

一者现报。二者生报。叁者后报。四者不定报。现世而报者。名为现报。未来次生而报者。名为生报。从第叁生已去而报者。名为后报。遇缘则受。不定叁时。名为不定报。善恶之业皆有四报。

门名义集》 / 74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数》 / 1655字 / 1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那罗延

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辞典》 / 365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不动

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辞典》 / 9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七佛药师五坛修

七佛药师与五坛之修也。五坛之修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叉明王,东方祀降叁世明王,西方祀威德明王,祈祷之修也。

《佛学辞典》 / 71字 / 1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威德陀罗尼除灾难。若有国王及诸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乘九部

谓佛所说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乘直说,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数》 / 852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辞典》 / 684字 / 1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尊总印明

印為外缚五股印,中為不动,指為降叁世,左头指為军荼梨,小指為威德,右头指為金刚药叉。此印為五剑,中指作剑形,二头指真立,由中尊之剑出四方之剑,成四明王。是深秘之释也。明為吽吽吽吽吽。见心舟七刀印田五。

《佛学辞典》 / 90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毕竟空

一切之有為与无為,毕竟為空,名為毕竟空。智度论叁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為空无為空破诸无有遗餘,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為无有遗餘。性空者名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賁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究竟不...

《佛学辞典》 / 192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辞典》 / 762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二十种随烦恼

谓诸昏烦恼乱心神之,随逐众生,造无量业,故名随烦恼也。 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 二、恨随烦恼,恨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 叁、覆随烦恼,覆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

《三藏数》 / 735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不净金刚

Ucchuṣma,乌芻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刚。此明王為不动明王所化现,调伏一切之不净鬼者,故於东司安置之,上东司时,诵此明王之真言也。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下曰:「乌枢瑟摩明王不拘净秽,恒示忿怒相,诵满叁十万徧验。」日经疏九曰:「时,不动明王,受佛教命召...

《佛学辞典》 / 187字 / 1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黑夜神

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辞典》 / 219字 / 10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何耶揭唎婆

Hayagrīva,又作贺野紇哩嚩,译曰马头,明王名。日经疏五曰:「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為瓔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髮。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髮如师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歷四洲,於一...

《佛学辞典》 / 223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一藏

含藏之义。谓界之理,竖穷叁际,横遍十方,无德不备,无不摄,一一该罗,重重无尽。若世间,若出世间,无不含藏,故名一藏。(叁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藏数》 / 74字 / 10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六欲天

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数》 / 678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叁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日如来相并...

《佛学辞典》 / 538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不动讲

讲讚不动明王功德之会也。

《佛学辞典》 / 13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辞典》 / 139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辞典》 / 1774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尚闍梨

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迦牟尼佛原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常修第四禪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有鸟见如此,谓之為木,於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禪觉,知顶上有鸟卵,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復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还入禪至鸟子飞去,乃起。此谓之禪波...

《佛学辞典》 / 135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七有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润生七有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二十九有),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畜生也。叁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

《佛学辞典》 / 147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日如来

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辞典》 / 297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一心叁惑

见思尘沙无明叁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体叁惑。止观辅行六之叁所谓「见思尚乃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叁惑既,叁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叁惑,其体各别,次第為隔歷叁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麤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叁惑。迷...

《佛学辞典》 / 242字 / 10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无相,悉皆空寂,以显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能所合成,以...

《三藏数》 / 411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马头观音

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师子无畏观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為自性身,以马置於头,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头士。為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為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戴马者,如转...

《佛学辞典》 / 474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乘经悉谈叁諦,故云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辞典》 / 442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二十八宿

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数》 / 442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楞严经所说。七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经叁)。「如一见根见周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徧周界。圆满十虚。寧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

《佛学辞典》 / 271字 / 10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一句投火

菩萨為闻一句之而入火坑也。佛祖统纪智礼传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华严经叁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火坑,受极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净菩萨行故。假令叁千千世界,火满中,尚欲从於梵天...

《佛学辞典》 / 133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唯识论

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叁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乘唯识论。叁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辞典》 / 546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九彻印明

以不动明王為中央,两部日為两侧士,建立叁尊帐者。观无所不至印為叁尊帐,叁诵阿唅鍐之明。

《佛学辞典》 / 40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爱染王

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菩提之意也。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

《佛学辞典》 / 258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辞典》 / 262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

《三藏数》 / 438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威德明王

明王之一。配於西方,本地為阿弥陀。叁面六臂。乘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49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是日...

《佛学辞典》 / 591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施,谓...

《三藏数》 / 877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之各初章所说,与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日经二曰:「...

《佛学辞典》 / 2278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阿弥陀种子

字為莲华之种子,亦為阿弥陀之种子,盖据中图之次第,阿弥陀者涅槃也。见护身钞。

《佛学辞典》 / 36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门名义集》 / 831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威德尊

威德明王也。

《佛学辞典》 / 7字 / 9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数》 / 1025字 / 9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五纳衣

纳衣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衣篇解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同资持记曰:「五纳五色碎段重纳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佛学辞典》 / 100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半只迦

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辞典》 / 426字 / 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勤行

勤行善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辞典》 / 278字 / 9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数》 / 1802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七空

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叁行空,叁业之所作不可。四无行空,缘起之自性空,故行无行。五一切离言说空,一切不可言说。六第一义圣智空,佛之圣智,见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毕竟空谓之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

《佛学辞典》 / 179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南岳磨砖

传灯录五南岳章曰:「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院,常日坐禪,师知是器。往问曰:德坐禪图什麼?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菴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麼?师曰:磨為镜。一曰:磨砖岂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禪岂作佛?一曰:如何是?师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

《佛学辞典》 / 197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白象

象有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辞典》 / 379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圣六字增寿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疾病。佛自知已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

《圣六字增寿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多龄路迦也

降叁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辞典》 / 11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小乘九部

部类。谓佛所说经,有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华经云:我此九部,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数》 / 91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无能如实难言。受障...

门名义集》 / 197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多龄路迦

降叁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辞典》 / 11字 / 9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经供养

不限何经,书写之,為作佛事。谓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於叁宝中之宝。供养经者,供养宝也。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眾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繫於病比丘之颈,...

《佛学辞典》 / 143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本无生,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数》 / 1193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冰揭罗

又作冰伽罗。訶哩底母(鬼子母神)爱子之名。又曰冰揭罗天童子。新曰毕哩孕迦。爱子成就曰:「其母左手於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中略)时欢喜母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说爱子毕哩孕迦陀罗,為利益护持诸有求者。(中略)我今復说毕哩孕迦刻像,取白旃檀香木...

《佛学辞典》 / 291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五力明王

不动等之五明王也。此五明王為五力菩萨之变身,故云五力明王。见[五力菩萨]条。

《佛学辞典》 / 39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辩才天

又曰:辩天、辩功德天、辩才天、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辞典》 / 450字 / 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形像

日经一曰:「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执莲在鹅上。」日经疏五曰:「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

《佛学辞典》 / 142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