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 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
《三藏法数》 / 352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诵习经文先苦后乐,谓人不辞劳苦,口诵经文,心习其义;其义习熟,则能如说修行,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诵习经文...
《三藏法数》 / 249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经云: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以人有智有愚故也。 一、重业轻受,重业轻受者,谓有智之人,以智慧力,修习梵行,能令地狱重业,现世轻受也。 二、轻业重受,轻业重受者,谓愚痴之人,以愚痴故,增其业力,能令现世轻业,地狱重受也。
《三藏法数》 / 108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自力,谓世间之人,宿有善种,不假他人教诫,而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力,发菩提心,是名自力。(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他力,谓世间之人,或因他人教诫,或因他事感动,遂发菩提之心,则是藉他之力,是名他力。 叁、因力,谓世间之人,先世修习大乘之法,今因见佛及诸菩萨...
《三藏法数》 / 174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三藏法数》 / 81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 又凡有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為生法,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法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
《佛学大辞典》 / 846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法数》 / 478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叁无差别。 一、心无差别,谓一念心体,凡圣不二,具足十界、十如是等法,而与诸佛、众生性元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是名心无差别。(十...
《三藏法数》 / 332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属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碍,其名谓之波旬。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则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现為魔王,教化眾生也。楞严经六曰:「若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告大迦叶:仁者十...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小乘立叁无為:一择灭无為,旧云数灭无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法数(有為之法,诸数多故,总名為数),与择同。盖依智慧简择力断烦恼所显之一种灭諦,谓之择灭,其灭依择而得也。此灭体即為涅槃。名之為灭者,以其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為诸相寂灭也...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称教令轮身。受大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為明王,如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於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但常说之明王,多指不动明王而言,总即别名也。真偽杂记十叁曰:「明者光明义,即象...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稽古略二曰:「师之弟子。曰生、肇、融、叡。谓之什门四圣。加曇影、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常、道标。谓之什门十哲。」佛祖通载八曰:「资学叁千。拔萃有八。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道恒、僧影、慧观、慧严等。各有着述。知别传明。」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眾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眾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眾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假盘石劫之喻以示时之长也。瓔珞本业经下曰:「譬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叁銖人中日月岁数,叁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智度论五曰:「劫义佛譬喻说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过,持细软衣,一来拂拭,令是大石山尽,...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业,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如理怜愍,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愍。...
《三藏法数》 / 324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眾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為诸眾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同註:「肇曰:如是等经,...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叁土之一。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為秽土之化土,如兜率者為净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眾生言之,则為眾生自业所招之眾生秽土,然佛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於此土时,自以神通力,而变现...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令远处见闻,令远处见闻者,谓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令他方异土众生,皆获见闻也。 二、令各各见佛,令各各见佛者,谓佛在一处说法,能令一一众生各自见佛在前说法;譬如日出影现众水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小儿啼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事啼哭,故名小儿啼为力。 二、女人嗔为力,谓女人柔弱,有所争说,必依嗔恚而起,故名女人嗔为力。 叁、沙门忍为力,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沙门常以忍辱为心,而能御诸恶境,无所嗔恚,故名沙门忍为力。 四、国王憍慢为力,谓...
《三藏法数》 / 226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俱舍论云:若人舍命,应至无量世界外受生,此中阴识神游空而去,俄顷即到所生之处,皆由业力所持。虽禅定神通等力,而不能遮其不往,亦不能令其住于余道。故名力不可到也。(中阴者,谓诸众生身死之后,未曾托生,是名中阴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诸佛大定之力也。谓诸众生...
《三藏法数》 / 469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锻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锻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 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嗔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
《三藏法数》 / 738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為大医王,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恼而死,生於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於天,享福报,然於人无益,自以方便捨天寿,生於娑伽陀龙王宫中,為龙之太子。身已长,又方便而死,生於阎浮提中為大国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长大,自身所有皆尽。乃告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火燃之状如开迦楼罗鸟之羽。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曰:「威容极忿,右持智剑,左执羂索,坐金盘石,光焰炽然,其焰多有伽楼罗状。」同偈曰:「猛焰从心生,状如金翅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梵名U 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曇。记述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讚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
《佛学大辞典》 / 775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法华经涌出品曰:「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是弥勒菩萨嘆地涌菩萨之偈文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寺院之美称也。欲界色界之中间有大宝坊,佛於此说大集经。大集经一曰:「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又曰:「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六祖坛经曰:「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又给孤长者,布黄金地為伽蓝,故寺宇号為宝坊。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常不调、不直、不定,入此叁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叁昧。 一、常坐叁昧,常坐叁昧者,亦名一行叁昧。文殊般若经以九十日为期,独居静室,跏趺正坐,蠲除恶觉,舍诸乱想,不杂思惟,系...
《三藏法数》 / 565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名言种子,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於第八阿赖耶识则而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詮显色心之诸法,於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
《佛学大辞典》 / 685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发心菩提,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叁、明心菩提,观察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叁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坐於道场,断烦恼之缘习,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华严所立。说一切眾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谓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叁乘等,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华严法华所说之圆教是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又曰:「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叁藏法数叁十二曰:「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眾...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菩萨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种之决定也: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持戒之力必定常生贵胜之家。叁、不退决定,谓由忍辱之力,所修之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习决定,谓由精进之力,常时修习善法,必定无有间息。五、定业决定,谓由禪定之...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於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叁界之生,以度眾生也。以於十地中第七之已办地,既断见思之正使已,不能受生於叁界六道而度眾生,将以何者满利他之行?若藏教之菩萨,叁祇百劫之间,不断一毫之见思(唯制伏之),故可以之而受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苦法智,苦是欲界生死之苦,法是所证真如之理,智是能证之智。谓观欲界生死之苦,真智发而证真如之理,是名苦法智。 二、苦类智,谓观欲界苦谛之后,复观上二界苦谛,真智明发,是欲界苦法智之流类,是名苦类智。(上二界者,谓色界、无色界也。) 叁、集法智,谓观欲界集...
《三藏法数》 / 490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眾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维摩经云:东方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其师子座,高四万八千由旬。维摩詰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叁万二千师子之座,来入维摩詰室。谢灵运赋曰:「应鐙王之赠席。」咏此事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梵语傴和U 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智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
《佛学大辞典》 / 888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谓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
《三藏法数》 / 275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地有虫,谓一切地上皆有诸虫,或伏或走。佛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不至地。钞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谓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长。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叁、现神通力,谓佛现神通之力,飞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三藏法数》 / 12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论云:菩萨由六度增上,得六种决定。 一、财成决定,谓菩萨由布施力,必定常得大财成就,是名财成决定。 二、生胜决定,谓菩萨由持戒力,必定常得贵胜之家,随意受生,是名生胜决定。 叁、不退决定,谓菩萨由忍辱力所修善法,必定常不退失,是名不退决定。 四、修习决定,谓...
《三藏法数》 / 215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名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圣,正也。舍凡性,入正性,故名为圣。贤首宗立为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名异义同也。 一、随信行,行,即进趣之义。谓钝根之人,凭他生解,依信而行,进趣于道,故名随信行。 二、随法行,谓利根之人,自以智力,依法而行,进...
《三藏法数》 / 328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对為碍之义,有障碍之义者,谓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被碍者。二、境界有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叁、所缘有对,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楞伽经云: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听受问义。(建立,犹加被也。) 一、现身面言说神力,经云:初菩萨地住佛神力,入于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是也。(初菩萨地者,即十地中初欢喜地菩萨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加被,...
《三藏法数》 / 272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Nā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论云:菩萨常好中道,舍离二边,故不生边国,又于中国不生邪见家。又问曰:是菩萨大福德智慧力,应生边地、邪见家而教化之,何以畏而不生?答曰:菩萨有二种。(二边者,有无二边也。) 一、成就大力菩萨,论云:此菩萨为众生故,随所应度,随处受用,不避边地及邪见家,是名成...
《三藏法数》 / 21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诸佛為以方便力,化处处有缘之眾生,分身於十方,而现成佛之相也。法华经见宝塔品為集释迦如来之分身,说叁变土田。见法华玄义七。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弥勒下生经云:弥勒菩萨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龙华树下,花林园中,叁会说法。故云龙华叁会。(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
《三藏法数》 / 46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佛之说法,能摧破眾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巖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於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為法轮。行宗记一上曰:「法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叁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梵语伐折罗Vajra,原為印度之兵器。密宗假之,以标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其两头单独者,谓之独股,分叁枝者,谓之叁股,分五枝者,谓之五股,分九枝者,谓之九股。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之叁品。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是金刚杵。」又曰:「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叁、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叁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復居何...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性相门分别因果之相,因分六种,果分五种:一、异熟果,以恶业招来世叁恶之苦果,以善业招来世人天之乐果。苦乐之果性,皆為无记,与业因之善与恶之性异,故曰异熟果。自六因中之异熟因而来。二、等流果,依前之善心而转生后之善心,依前之恶心而益生后之恶业,依前之无记而生后之...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令远处见闻神力,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使他方异土之眾生,皆得见闻也。二令各各见佛神力,佛在一处说法,能使一一眾生各自在佛前见说法,如日出而影现於眾水也。见智度论九。 又一现身面言说神力,初地之菩萨,住於佛之神力,入於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十方世界之一切诸...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转依从所得之位,分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叁贤资粮位与四善根加行位之转依也,此位未断种子,未证真如,原非转依,但依胜解惭愧之二力,能损本识中染种之势力,益本识内净种之功德,故名為转依。二,通达转,為见道位之转依,由此已去,為断恶证理,则真实之转依也,但為分证。...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四卷,隋闍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於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為波斯匿王说此菩萨之大方便力。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止观私记十曰:「真諦云:休留仙人,成劫末出。服长生药,变為石,形如牛卧。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门人皆称入涅槃。」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世為无上之福田者有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鑞、铅、锡也。大集经五十五曰:「譬如真金,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為无价;若无鍮石,偽宝為无价;若无偽宝,赤白铜铁、白鑞、铅、锡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华严经所明一门之中摄入一切法,谓之普门,又云普法。探玄记二曰:「入缘起陀罗尼,一门中即摄圆融法界,故云普门。」又曰:「一门有一切门名普门。又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 又佛菩萨神通之力开通无量之门,示现种种之身,圆通一切眾生,亦名普门,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大日之普...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在赡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颇黎饰其岸,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之故,化為龙王,中有潜宅,出清泠水供给赡部洲。见西域记一。按喜马拉亚山之佛母岭,高出海岸一万五千五百尺处,有一湖名玛那萨罗华,即阿耨达池也。殑伽,信度,缚芻...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Guna rabha,又作瞿拏鉢赖婆。印度论师名。译曰德光。西域记四曰:「昔瞿拏鉢剌婆论师(唐曰德光),於此作辩真等论凡百餘部。论师少而英杰,长而弘敏,博物强识,硕学多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毘婆沙论,退业而学小乘。作数十部论,破大乘纲纪,成小乘执着。又制俗书数十...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一、报得通力,谓叁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二、修得通力,谓声闻、缘觉、菩萨等,由修戒定...
《三藏法数》 / 211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法轮。佛因说罗汉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之密语。眾会惊疑。文殊释之。其他有菩萨之密语,佛之解释,菩萨之讚偈等。法华部之摄。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以瑟瑟所造之大盘石,不动尊之宝石也。四十八使者仪轨曰:「莲华上有楼阁,其中有瑟石,瑟石中有憾字,字变成胜军不动尊。」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恶魔之军兵。佛成道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道者為魔军。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坐道场,破魔军已。」大日经疏九曰:「犹如婆伽婆,树王下时庆,以慈心力故,破无量魔军。(中略)此中言魔军者,梵本正音博吃芻,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飢,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於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飢渴消。是名為药佛所说。」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法华经七喻之一。譬本门之开近显远者。有良医為事用到他国。诸子后餘毒药,闷绝宛转。是时父还,诸子欢喜乞救疗,父即与色香味具足之好药草。诸子中不失心者,服之病尽愈。其失心者,毒气深入於身不敢服。父因方便至他国,诈言死。诸子闻之,悲哀之餘,遂醒悟服其好药,病毒悉除。...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示,开示;导,引导。谓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拯济之心,故有叁种示导也。 一、神变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 二、记说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而于...
《三藏法数》 / 211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悉罗跋城给孤独园。与无量菩萨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正衣服已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说能成一切三世胜法。唯愿世尊慈悲听许。尔时世尊赞言善哉善哉摩诃萨埵。为大利益一切有情故。欲说如是秘密法藏。...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0376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佛菩萨以神力变化造作种种之身,又种种之事物也。法华经妙音品曰:「於是妙音菩萨,不起於座,身不动摇,而入叁昧。以叁昧力,於耆闍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眾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南泉之法嗣也。号招贤。叁十二祖传曰:「岑尝与仰山寂玩月次。寂曰:人人尽有这个,祇是用不得。岑曰:恰是倩汝用。寂曰:尔作麼生用?岑劈胸与一蹋。寂曰:[囗@力],直下似个大虫。自此诸方称為岑大虫。清雍正十二年封洞妙朗净禪师。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