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条搜索结果

净居天

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难

仁王经受持品,佛為十六大国王说,若国土中有七难,则宜讲读仁王经,灭七难,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难,二、星宿失度难,叁、灾火难,四、雨水难,、恶风难,六、亢阳难,七、恶贼难。药师经谓国起七难时,国王宜发大赦,依前所说之供养法供养药师如来,则国土安稳。一人民疾疫难...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鈷金刚杵

又作智金刚杵,峰金刚杵,峰光明。略之鈷金刚,又云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智。中鈷表佛之实智,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半者珂但尼

Pañ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闍尼,半者佉但尼。译言嚼食,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物也。寄归传一曰:「呵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谓也。(中略)半者呵但尼应译為嚼食:一根,二茎,叁叶,四华,果。」饰宗记末曰:「种佉闍尼(此谓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一识

一,身识。眼等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叁,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於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十,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种之魔力也,即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力,所谓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根增长,有治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智金刚杵

即[鈷金刚杵]。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印度

又曰天竺。以印度区画东西南北中之处。西域记二曰:「印度之境,周九万餘里。」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乘之别。其中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相成身

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相成身观,转成身,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成此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四无记

谓不能记别当来之果,又于善恶法中,无所记别,故名无记。 一、能变无记,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法者,一作意、二触、叁受、四想、思,是名遍行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二、所变无记,谓根身、...

《三藏法数》 / 28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六知见

谓未见正道之人,于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也。(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阴中妄计有我也。我所,即阴身等也。) 一、我,谓于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

《三藏法数》 / 695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百岁

大集经所说百年中,第百年,斗諍坚固之时也。见[百年]条。法华经药王品曰:「若如来灭后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同劝发品曰:「后百岁浊恶世中。」 又佛灭度百岁之后也。中论一曰:「佛灭度后,后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中论疏一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為汉语。梵语為般遮。旬為梵语之神通。即神通也。玄应音义叁曰:「旬,或言般遮,旬即神通也。案阿闇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旬是也,大品经等云神通同一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又曰荤。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眾生求叁摩提,当断世间种辛菜。此种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一持,二住,叁愿,四摄,行。以此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坠芥

於阎浮提立针,以一芥子自忉利天坠下,使贯其针锋。喻值佛之至难也。涅槃经二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於此。」止观曰:「盲龟由何值浮孔,坠芥岂得下贯针锋?」辅行曰:「如针锋竪阎浮提,以一芥子从忉利天投阎浮提,何由可得贯针锋上?」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天人将死时,现种之衰相。经论所说不一。涅槃经十九曰:「释提桓因,命将欲终,有相现: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花萎,叁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出,者不乐本座。」佛本行集经曰:「尔时护明菩萨大士,天寿满已,自然而有衰相现。何等為?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初度比丘

佛成道初度之比丘也。见[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大地狱

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种性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法数》 / 201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陀罗尼

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十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摄為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根,二境,叁无表色也。 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十

二十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母子经

佛说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 《五母子经》

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叁、相似觉。於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究竟觉,於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叁藏法数二十。 又觉...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婆师波

Vāṣ 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於窟外领界外之大眾结集叁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叁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叁论玄义曰:「界外大眾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眾生而泪...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仁王般若坛法

个坛供养大力菩萨即大明王之法也。是仁王经之佛说。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行者,于六度中合定、慧二度,为止观一门,故名行也。 一、布施,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二、持戒,持戒者,即防非止恶之义。谓奉持如来戒律,则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叁、忍辱,忍辱者,...

《三藏法数》 / 20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大集经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真如

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鈷印

鈷印条(CBETA註:疑為见[股印]条)。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鈷,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鈷,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鈷,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鈷通成鈷。而交叉左右之无名指,容於掌内,為内鈷印,出於手背,為外鈷印。见图印集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无我

无,即空也。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于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卧,语言不离于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声闻之人,修四真谛,即了人法本空,我亦无有,故名二无我。(四真谛者,即苦集灭道也...

《三藏法数》 / 34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散乱

一、自性乱,自性散乱者,谓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易也。(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 二、外散乱,外散乱者,谓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分别也。 叁、内散乱,内散乱者,谓心生高下,念念迁流不定也。 四、粗重散乱,粗重散乱者,谓计我、我所...

《三藏法数》 / 178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法界

梵名达磨駄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大部

南山律依凭之註疏,有种之大部也。俱係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闕行事钞叁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分八卷),叁、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毘尼义钞叁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四分比丘尼钞叁卷(分六卷)也。其中前...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利养

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利养。」菩萨戒经曰:「為利养故。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曰:「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雹伤害穀,利养名闻亦復如是。坏功德苗令不增长,如佛说譬喻。如毛绳缚人断肤截骨,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叁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眾世界海,一切眾生海,法界业海,一切眾生欲乐诸根海,一切叁世诸佛海。」是也。据华严经探玄记第叁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叁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秘密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那摩

Nāman,又作娜麼,曇麼。译曰名。俱舍光记曰:「梵云那摩,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名义。谓随音声归赴於境,呼召色等名能詮义。」演密钞曰:「梵语娜磨,此译為名,娜具多义各随义辨。」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苏跋陀罗

Subhadra,旧称须跋陀,译曰善贤,佛最后之弟子名。西域记六曰:「苏跋陀罗,唐言善贤,旧曰须跋陀罗讹也。」慧琳音义十八曰:「苏跋陀罗,阿罗汉名也,唐言善贤。是佛在世时,最后得度圣弟子也,即涅槃经中须跋陀罗是也。」拘尸那城之梵志也,寿一百二十,通四围陀经,聪明多智,...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部律

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片。佛言:表我灭后,初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修忍

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种相也。 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

《三藏法数》 / 380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