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条搜索结果

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所亲...

《三藏法数》 / 254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拈香

拈香烧之也,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谓之祝圣拈香。為佛拈者,谓之嗣法拈香。勅修清规开堂祝寿曰:「拈香祝圣,次拈帝师,省院、宪、郡县、文武官僚香,侍者逐一度香,法嗣香住持怀中拈出自插炉中。」嗣法拈香,住持自以香插於炉,其餘拈香,住持拈香付侍者,侍者以之插入炉中。...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华严之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多宝塔

释迦佛於灵鷲说法华经,既终迹门叁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之一宝塔出现於空中,塔中发声讚嘆释迦,证明法华,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百由旬,纵广二百十由旬,从地涌出。(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欢言,...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大乘结集

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於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眾。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叁部,於其菩萨藏结集八藏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百阿罗汉,打揵...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仁王菩萨

仁王经所说之大力菩萨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瓦官寺

在金陵凤凰,又作瓦棺寺。晋哀帝所创立。见佛祖统纪十叁。天台智者住此前后八载。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宝生如来

金刚界曼陀罗智如来之第叁,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為拳,右手开於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大集经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孽镜

在秦广王殿右,高丈一,镜大十围,向东悬掛。使恶人照此自见在世自心之险,死赴地狱之险。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千手观音曼荼罗

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叁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眾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鈷金刚杵

又作智金刚杵,峰金刚杵,峰光明。略之鈷金刚,又云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智。中鈷表佛之实智,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永寧寺

北魏献文帝建之。在长安之北。塔七级,高叁十丈。见稽古史略二。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十二门

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叁、善恶无记之叁性,四、欲色无色之叁界,、有漏无漏,六、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七、有所缘无所缘,八、有执受无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叁、能称所称,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清凉寺

唐代州之别峰有清凉寺,华严之澄观住之。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十种外道冥谛

二十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种之魔力也,即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力,所谓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根增长,有治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髻文殊

顶上结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髻表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字文殊法之本尊。字即髻。髻即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大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半者珂但尼

Pañ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闍尼,半者佉但尼。译言嚼食,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物也。寄归传一曰:「呵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谓也。(中略)半者呵但尼应译為嚼食:一根,二茎,叁叶,四华,果。」饰宗记末曰:「种佉闍尼(此谓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如意杖

法苑珠林曰:「晋敦煌沙门竺曇猷游会稽剡县赤城,有群虎来前,猷為说法。一虎独眠,乃以如意杖打头。」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胎藏界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六即佛

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於叁恶之眾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叁、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分证佛,即分真即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牛头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唐言牛角。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禪师慧寂,居江西大仰,号仰。师十四出家,初謁忠国师之侍者耽源,传国师之圆相,后参泻而悟玄旨。见传灯录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八胜处

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崑崙

内典所谓香是也。香具名香醉,在雪之北。此之南有无热池,以為四大河之源。南戒疏一上曰:「俗云崑崙者,经谓香也。」见[香]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略十广

摩訶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种分科,谓為略。摩訶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又曰荤。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眾生求叁摩提,当断世间种辛菜。此种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摩罗耶

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罗耶国南界,而因国以立名。其中多出白旃檀木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罗耶,亦云摩罗延。摩罗此云垢也,耶云除也。在南天竺境,因国為名。其...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四无记

谓不能记别当来之果,又于善恶法中,无所记别,故名无记。 一、能变无记,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法者,一作意、二触、叁受、四想、思,是名遍行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二、所变无记,谓根身、...

《三藏法数》 / 284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麻叁斤

碧巖十二则曰:「有僧问洞如何是佛?云麻叁斤。」示禪之大道於言句不拘泥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麻叁斤

「僧问洞如何是佛?曰:麻叁斤。」见灯会元十章,碧巖十二则,无门关十八则。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智金刚杵

即[鈷金刚杵]。

《佛学大辞典》 / 9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天人将死时,现种之衰相。经论所说不一。涅槃经十九曰:「释提桓因,命将欲终,有相现: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花萎,叁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出,者不乐本座。」佛本行集经曰:「尔时护明菩萨大士,天寿满已,自然而有衰相现。何等為?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七难

仁王经受持品,佛為十六大国王说,若国土中有七难,则宜讲读仁王经,灭七难,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难,二、星宿失度难,叁、灾火难,四、雨水难,、恶风难,六、亢阳难,七、恶贼难。药师经谓国起七难时,国王宜发大赦,依前所说之供养法供养药师如来,则国土安稳。一人民疾疫难...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孟婆神

相传孟婆神生於汉代。幼读儒书。壮诵佛经。惟劝世人戒杀喫素。年八十一岁,犹是处女。因姓孟,人故称曰孟婆阿奶。时有能知前因者,妄认前生眷属。漏洩阴机。上帝勅令孟氏女為幽冥之神造醧忘,又探取世俗药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汤,分為甘苦酸辛咸味。孟婆神掌之使鬼魂饮之以忘前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為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而计度实為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与我所见二者,则為身见。常略我所见而单曰我见。二、边见,一旦有我身起我见之后,其我或计度為死后断绝者,或计度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六知见

谓未见正道之人,于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也。(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阴中妄计有我也。我所,即阴身等也。) 一、我,谓于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

《三藏法数》 / 695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八大地狱

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印度

又曰天竺。以印度区画东西南北中之处。西域记二曰:「印度之境,周九万餘里。」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佛日

佛能破眾生之痴闇,故以日為譬。涅槃经十九曰:「佛日将没大涅槃。」观无量寿经曰:「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同天台疏曰:「佛能破坏眾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佛顶法

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以金轮,白伞,光聚,高,胜,佛顶尊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顶轮王身為金色相,瞻仰如来,左手执开莲华,於华上侧,竪画一金轮。右手扬掌,身背有圆光。白伞盖佛顶身為金色相,视一字顶轮王,左手当胸,执开莲华。於华上画白伞盖。右手执...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初度比丘

佛成道初度之比丘也。见[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宝冠释迦

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瓔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之叁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有西域书。叁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叁斤。」盖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瓔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乘之别。其中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供华

以花供佛菩萨也。供花之意趣。见[香华]条。 又(物名)载供佛所盛之物之谓之供华。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龙女

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女,八岁,诣灵鷲,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鷲,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

《佛学大辞典》 / 508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置供物之大桌也。见象器笺十九。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十

二十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准胝法

此道场观,先观想地结上金刚墻内有大海,大海中有大宝上有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莲华上有月轮,轮中有嚩字,其字变成未敷莲华,莲华变成七俱胝佛母尊。白黄色。有十八臂。持种种叁昧耶形(出本顶),着白轻罗绵,坐赤莲花。额有眼(即叁眼),眷属围绕。其印契以二小指二...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一识

一,身识。眼等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叁,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於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十,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鉤召法

种坛法之一。召集诸尊之修法也。秘藏记末曰:「鉤召用羯摩部尊。鉤菩萨。」补陀落海会轨曰:「鉤召法用羯摩部尊。是故有鉤索锁铃等。」真言修行钞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鉤召。」见坛法条。(CBETA註:疑為见[种坛法]条)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铁围

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也,由铁而成,须弥為中心,外有七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此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於金轮上有九大,妙高王处中而住,餘八周匝遶妙高。於八中前七名内,第七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铁轮围...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佉阤罗,二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伊沙阤罗,二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相成身

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相成身观,转成身,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成此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莲华中心為佛之座处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曼陀罗

Mandārava,又曰漫陀罗。花名。译作圆华、白团华、适意华、悦意华等。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為小白团华。摩訶曼陀罗华者,译為大白团华。」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金杖

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腊八粥

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為腊日。魏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為腊月,故八日為腊八。吴自牧书...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婆师波

Vāṣ 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於窟外领界外之大眾结集叁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叁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叁论玄义曰:「界外大眾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眾生而泪...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明,故云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 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叁、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内明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周金刚

唐德鉴禪师姓周氏,出家常讲金刚般若经。时名之曰周金刚。见传灯录十章。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金刚界大日如来

金刚界曼荼罗大月轮中央轮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密教阿弥陀

大日如来智中妙观察智之所现也。胎藏界在中八叶中,西方之叶上,当大日之前面。以字為种子,其主德叁昧耶形,密号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罗大钞一,叁所记。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种性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法数》 / 201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叁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忍

一、眾生忍,忍者忍耐也。诸眾生以种种恶害加之,我能忍耐不起瞋恚,谓之眾生忍。二、无生法忍,忍者安忍也。理原為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又名无生,菩萨於无生之法,安忍而不动心,谓之无生法忍。见智度论六。 又一、安受苦忍,安受诸苦而不动心者,即眾生忍也。二、观察法忍,...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鈷印

鈷印条(CBETA註:疑為见[股印]条)。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鈷,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鈷,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鈷,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鈷通成鈷。而交叉左右之无名指,容於掌内,為内鈷印,出於手背,為外鈷印。见图印集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莲

一莲华也。与[莲]同。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非心非佛

以是心是佛之语翻案而為一箇之公案者。无门关叁十二则曰:「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非心非佛。」碧巖四十四则曰:「僧问禾: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曰:解打鼓。」宗镜录二十曰:「心之与佛皆世间之名,是之与非乃分别之见。空论妄想,曷得真归。所以祖师云...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耶舍塔

记曰:王禕自建昌还,经庐,记曰:石峰从腰拔起如卓笔,峰顶有舍利塔,俗呼為耶舍塔。释氏书云:东晋时,耶舍尊者,自西域奉舍利来,於此建塔。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七十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摄為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根,二境,叁无表色也。 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九尊

胎藏界中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其中心与八瓣各现一尊,中心為大日如来,四方者四如来,四隅者四菩萨也。是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中之第一而表示凡夫肉心之具德者,吾人之肉心,如合莲华,一旦叁密相应则开敷為八叶之莲,现此九尊也。参照[心莲]条。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心裁

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那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无我

无,即空也。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于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卧,语言不离于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声闻之人,修四真谛,即了人法本空,我亦无有,故名二无我。(四真谛者,即苦集灭道也...

《三藏法数》 / 345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尊胜法

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光明

观音之住处,补多罗Potalaka之别名。六十华严经十一记善财童子之南询曰:「渐渐游行,至光明。登彼上,周徧推求,见观世音住西阿。」探玄记十九曰:「光明者,彼树华,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在南印度南边,天竺本名逋多罗,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鹿皮衣

以鹿皮所製之衣也,释迦入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欲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止观四曰:「雪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為席,被鹿皮衣,无受持说净等事。」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世罗

Śaila又作势罗,施罗,译言石,。玄应音义二十曰:「世罗鄔波,此云小石也。」俱舍光记八曰:「世罗,唐言。鄔波世罗,唐言小。大小不同,故以小标别。」增一阿含经曰:「施罗比丘。」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箭道

里程名。法华经药王品曰:「其树去,尽一箭道。」同嘉祥疏十一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叁、相似觉。於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觉也。、究竟觉,於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叁藏法数二十。 又觉...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憍慢之高譬如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慢上耸,俯视於人物。我室四蒙,包藏於见爱。」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僧璨

禪宗东土六祖之第叁。得法於慧可禪师,隐於舒州皖公。后遇周武破灭佛法,往来太湖县司空。隋开皇十二年得沙弥道信付法。煬帝大业二年寂。唐玄宗謚為鑑智禪师。见传灯录叁。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陀罗尼

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叁界九地

谓欲界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趣杂居地,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香室

本為世尊之居室,今转為佛殿之异名。毘奈耶杂事二十六註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Gandhakuṭi,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顏,故但唤其所住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别译阿含经四谓人之老病死衰耗,如四之压迫。坏即衰耗也。文曰:「老能坏壮年盛色,(中略)衰耗之能坏一切荣华富贵,妻子丧没,眷属分离,钱财亡失。」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