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梵音显等十字,因兹名為涅槃之十字。」贤愚经及报恩经详记坚誓师子為法师所死之因缘,然不说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经轨之典据耶?抑出於口传耶?宜更考之。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有叁译,一北凉曇无讖译,四卷,题曰金光明经。一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曰合部金光明经。一唐义净译,十卷,题曰金光明最胜王经。叁译中此经在最后,而文义周足。但金光明经由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本经各家之註述如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吉藏撰...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无量寿经曰法藏。平等觉经曰曇摩迦留Dharmākara,译曰法宝藏,大阿弥陀经曰曇摩迦,无量寿经云作法,如来会云法处,智度五十云法积。嘉祥大经疏曰:「能蕴畜佛法,故曰法藏。」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小乘之大眾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叁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毘曇、毘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眾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眾部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之五部,又於第二百年末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之叁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眾部则為九部。又上座部於叁百年之初,分為萨婆多部与雪山部(萨婆多部...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鉢罗步多囉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曇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如来之音声。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梵者清净之义。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七曰: 「一、流泽声,Snigdhā。二、柔软声,Mṛdukā。叁、悦意声,Manojñā。四、可乐声,Manoramā。五、清净声,Śuddhā。六、离垢声,Vimalā。七、明亮声,Prabhāsvarā。八、甘美声,Valgu。九、乐闻声,Śravaṇiy...
《佛学大辞典》 / 1233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尽不可得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 又梵名,Ksetra,...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八卷二十四品。隋宝贵天竺叁藏闍那堀多Jñānagu ta(译德志)以自译之一品与前朝之曇无讖Dharmarakṣa译,真諦Paramārtha译之诸品,合為一经二十四品者。故谓之合部金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Padma,又作鉢特忙,鉢弩摩,波头摩,鉢纳摩,波曇,波曇摩,鉢曇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叁曰:「波曇,又云波暮,或云波头摩,正言鉢特摩,此译云赤莲华也。」慧苑音义上曰:「波头摩,正云鉢特忙,此曰赤莲花也,其花茎有刺也。」大疏七曰:「鉢头摩,是红莲华。」同十五曰:「...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卷,刘宋曇摩蜜多译。与[虚空藏菩萨经]同本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 本站介绍:虚空藏菩萨经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遶右旋而敬礼,即右遶叁匝也。法会之行道式本此。贤愚因缘经九曰:「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中略)覩之心悦,不知礼法。直问世尊,不审瞿曇起居何如?世尊即时命令就座。时首陀会天遥见须达,虽见世尊,不知礼拜供养之法。化為四人,行列而来。到世尊所,接足作礼,胡起问讯,...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六十卷,隋闍那崛多译。详悉佛一代化迹之本纪也。经末曰:「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訶僧祇师名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為佛生因缘,曇无德师名為释迦牟尼佛本行,弥沙塞师名為尼藏根本。」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郡府名。在甘肃凉州。梁高僧传二曰:「乃东适龟兹,顷之復进至姑臧,止於传舍。」此地原為当西藏交通之要路,故东西来往之人,多辐輳焉。东晋安帝时,曇无讖叁藏為河西王大沮渠蒙逊译出大般涅槃经,即在此地。又见於出叁藏纪,集开元录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Padma,又作鉢特忙,鉢弩摩,波头摩,鉢纳摩,波曇,波曇摩,鉢曇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叁曰:「波曇,又云波暮,或云波头摩,正言鉢特摩,此译云赤莲华也。」慧苑音义上曰:「波头摩,正云鉢特忙,此曰赤莲花也,其花茎有刺也。」大疏七曰:「鉢头摩,是红莲华。」同十五曰:「...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戒律為叁藏叁学之一,通於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依曇无德罗汉而成别部,支那传译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支那十叁宗之一。依涅槃经而弘布佛性常住之旨之宗也。自北凉之曇无讖初译此经,宋之慧成,曇无成,僧庄,道汪,静林,慧定,曇斌,超进,法瑶,道登,曇度,道成诸师,製疏作章。弘布甚盛。在隋则净影,智徽,法礪,道绰等,多以涅槃為宗。至唐朝道宣,法宝各有所弘,而所归在於涅...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母生佛后,七日而命终。姨母代养之。因果经一曰:「太子既生,始满七日,其母命终。(中略)尔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佛本行集经十一姨母养育品曰:「时净饭王,见其摩耶国大夫人命终之后,即便唤召诸释种亲年德长者,皆令云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属,并是国...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净影所立之四宗。见[宗]条。又,因明之宗法有四种,谓之四宗:一徧所许宗,如言眼见色,彼此两宗皆共许者。二先承稟宗,如佛弟子向佛弟子立诸法皆空,鵂鶹弟子相对立有实我。叁傍凭义宗,如立声為无常,欲傍凭显无我之义者。四不顾论宗,除前叁宗,随立者所乐,所欲建立,更无所顾...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U āsaka,旧称优婆塞,伊蒲塞。新称鄔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鄔波塞迦,鄔波素迦等。译曰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亲近奉事叁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男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西域记九曰:「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波塞,皆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又云四宗。叁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毘曇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叁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叁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叁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毘曇...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Pa,又作波、簸。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一。金刚顶经曰:「跋字门,一切法第一义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跋字时是胜义声。」智度论曰:「若闻波字,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諦中。波罗末陀(Paramārtha),秦言第一义諦。」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等语,曇鸞於论註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题,施利者之力...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Seuika,又作西儞迦,霰尼。外道名。译曰有军,胜军。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西儞迦,此云有军,外道名也,旧云先尼讹也。」可洪音义十一上曰:「西尼亦云先尼,梵志名,唐云胜军。」楞严经十曰:「霰尼。」涅槃经二十九曰:「尔时眾中有梵志名先尼,復作是念:瞿曇有我耶?如来默然...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gha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伽(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伽字时,是摧稠密无明闇冥声。」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黑闇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 又ga悉曇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天台一家之正史也。等不等观杂录四曰:「宋僧志磐所作佛祖统纪,收入大藏,流传已久。予阅之,觉其尊崇本宗,实有违乎佛祖之本意也。夫瞿曇捨金轮王位而作沙门,是弃世间之荣,而就山林之寂也。传其道者,莫不皆然。而志磐立一派以為正宗,作本纪,尊之為帝王...
《佛学大辞典》 / 340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具名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汉支娄迦讖译。与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曇无竭二菩萨事,是般若经译本之最古者。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说国王不梨先泥Prasenajit十梦经,一卷,东晋竺曇无兰译。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Pha,又作叵。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二。金刚顶经曰:「颇字门,一切法不坚如聚沫故。」文殊问经曰:「称颇字时是得果作证声。」智度论曰:「若闻颇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颇罗Phala,秦言果。」 又(杂语)经论中多有颇有之语。玄应音义六曰:「颇诸书语辞也。」应法...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别名,大方等大云经,六卷,北凉曇无讖译。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诸问云兴,讚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叁十七品。最后,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叁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叁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之事。其第叁十六品说祈雨之神咒。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Ks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乞察,乞叉,吃洒,葛叉,[起-巳+乞]洒,差,叉,剎等。称乞洒字,则一切法尽不可得,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文殊问经释字母品曰:「称乞洒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声。」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乞洒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原自...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谓优曇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曇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曇华,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菩萨名,具名达摩鬱伽陀。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以吠陀為主之梵志,即韦陀论师也。大日经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為说瞿曇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毘卢遮那身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Nanda,跋罗陀龙王U ananda,娑伽罗龙王Sāgara,和修吉龙王Vāsnki,德叉迦龙王Takṣ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 t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鉢罗龙王Ut alaka,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O,又作鸥,袄,鄔,奥,鄂,污。悉曇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污字时,是取声。」又大庄严经曰:「唱乌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声。」是由Ogha(瀑流)Oḍha(取)之语释之。 又Ū,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復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中略)凡夫漂流五趣海,还復人身,甚难於此。」涅槃经二曰:「生世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曇弥,俱曇弥。瞿曇姓之女声。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疏九曰:「憍曇是姓,翻為泥土,弥者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弥者是女声,為是佛姨母,故以女声呼之也。」法华玄赞九曰:「梵云乔答摩,此云日炙种,亦云甘蔗种。男声中...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希逢也。得会益我者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覩无量智慧者,如优曇婆罗,今日乃值遇。」法事讚曰:「度此身难值遇,喻如优曇华始开。」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Ahūṁ,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為金刚萨埵之种子。悉曇叁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眾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论百叁十六,杂阿毘曇心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麩-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四指节成一肘,四肘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四,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国丈尺,则有...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列次梵字之元始及其生字,為儿童最初之科本,是名悉曇章。悉曇者,别指摩多(母韵)体文(子韵)之四十七言。涅槃经所谓半字者是也。又总称他之生字十八章。本之而成就十八章之文字及名句等,故名悉曇,又為小学之标称而题嘉名也。演密钞六曰:「梵语悉曇,此云成就。準声明中即是...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叁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諦,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波斯地方之古王国名。案史记大宛列传,后汉书西域传,此国古时强盛。而安世高,安玄,曇无諦,安法钦,先后来自彼国,尤可见彼国传播佛教甚盛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卷,苻秦曇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姦之而不能,遂与姦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為说其因缘者。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