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条搜索结果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宛列传曰:「月氏在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辞典》 / 189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辞典》 / 582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辞典》 / 516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莲华王

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癩,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辞典》 / 307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辞典》 / 538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摩訶衍

具曰摩訶衍那Mahāyāna,译曰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為小乘,菩萨之教法為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訶衍,具云摩訶衍那,言摩訶者此云也,衍那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訶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訶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

《佛学辞典》 / 135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圆觉经

具名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光明藏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疏钞科叁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辞典》 / 433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明王随求陀罗尼经

二卷,唐不空译。略称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眾,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说神咒,名普徧光明。(中略)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佛学辞典》 / 110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辞典》 / 203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宝积经

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译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叁十六会叁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十叁会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為全本。宝积者法宝之集积也,為乘深妙之法,故目之為宝,无量法门摄在此中故谓之积。宝积经论一曰:「乘法宝中,一切诸法差...

《佛学辞典》 / 148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威德尊。」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辞典》 / 242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辞典》 / 1921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辞典》 / 604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正法眼藏

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辞典》 / 557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五部

谓见道苦集灭道之四諦及修道也。毘婆沙论第五十一曰:「部有五无六。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现在前时,断修所断。异生修道现在前时,总断五部。」但五部通叁界各立之。又一切烦恼,皆属此五部。 又即小乘五部也。佛灭后百年,付法藏第五世,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

《佛学辞典》 / 184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梵王

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毘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见[梵天王]条。

《佛学辞典》 / 62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放灯

点灯放夜也。汉明帝时,佛法初东渐,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角法力胜之,明帝勅於上元(正月十五日)点灯以表佛法明。后代傚之,至叁元(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皆放灯云。僧史略下曰:「案汉法本内传曰:佛法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十二月叁十日是此...

《佛学辞典》 / 284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日经义轨

一、摄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轨。二、毘卢遮那经广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轨。叁、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辞典》 / 174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毘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毘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辞典》 / 345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日各有内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毘耶耶输陀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辞典》 / 402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辞典》 / 2493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天神名,又观音名,梵深远观音也。

《佛学辞典》 / 15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喝里

夜叉名。又作訶利。译曰狮子。孔雀王咒经上曰:「訶利,梁云狮子。」孔雀王咒经曰:「喝里。」

《佛学辞典》 / 40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法身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辞典》 / 99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迦迦

Kāka,又云迦迦迦,迦迦罗Kākāla,译曰乌。威德陀罗尼经七曰:「迦迦,乌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迦罗,此云乌,因声立名也。」梵语杂名曰:「乌,梵名迦迦(法引)迦。」

《佛学辞典》 / 7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辞典》 / 882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涅...

《佛学辞典》 / 551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菩萨戒经

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

《佛学辞典》 / 330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峨眉山

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叁峨。周迴千里,有石龕一百二十,小洞四十。山顶有寺号光相寺。為普贤菩萨示现之灵场,因而着名。方舆记所谓:「自白水经八十四盘山,径如线,登躋六十里而至寺」是也。五杂俎四曰...

《佛学辞典》 / 244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喇嘛教

佛教之一派。唐时自印度入西藏,至今以西藏為此教之中枢,并行於满洲蒙古。有新旧二派,旧教衣红,亦称红教,末流渐入妖妄。新教衣黄,亦称黄教,明永乐间宗喀巴所创,清时认為正教而保护之。其开宗之二弟子曰达赖喇嘛,曰班禪额尔德尼,相传化身转世,轮迴不已,参观呼毕勒罕条...

《佛学辞典》 / 115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末达那

Madana,或作摩陀那,摩达那。又作摩陀罗。果名。译曰醉果。玄应音义叁曰:「末达那果,此译云醉果。」同二十叁曰:「末达那,或云摩陀那,又言摩陀罗,此云醉果。甚堪服食,能令人醉故以名焉。」慧琳音义十八曰:「摩达那果,西国果名也。此国无,其果如檳榔,食之令人醉闷。亦...

《佛学辞典》 / 125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玄奘

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辞典》 / 1172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辞典》 / 750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叁,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叁七九,故名為。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為事。...

《佛学辞典》 / 266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十通

一宿命通,二天耳通,叁他心通,四天眼通,五现神力,六现多身,七往来速疾,八能庄严剎土,九现化身,十漏尽通。见华严离世间品。又华严经说十通:一他心通。二天眼自在清净通。叁宿住智通。四知劫通,知久远劫之事也。五天耳智通。六无体性智通,通达诸法无性之理而变现自在,广...

《佛学辞典》 / 200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涅槃界

界者藏之义,涅槃能藏无為之万德故曰界。又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於生死界,则谓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

《佛学辞典》 / 12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七母天

又称七姊妹。遮文荼,矫吠利,吠瑟拏,娇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罗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罗,存於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黑天及焰摩天之眷属也。

《佛学辞典》 / 58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略。又,中略曰般若心经。宋史艺文志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俗亦简称心经。」说般若精要诸法皆空之理。餘详[般若心经]条。

《佛学辞典》 / 65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本站介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相看

禪家接见闔山之眾,谓之相看。勅修清规月分须知曰:「十月初一日,方丈相看。」

《佛学辞典》 / 37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鱼腹儿

阿罗汉拘罗之事也。付法藏经曰:「拘罗生婆罗门家,其母蚤亡,父更娶妻。拘罗年幼,后母瞋忿,掷诸河中。值一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復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市卖之。拘罗父见,即随买,持以归。以刀剖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愿父安养,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出...

《佛学辞典》 / 123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憍萨罗

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嚫国,即此地也。对於北憍萨罗而谓之為南憍萨罗,又号為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辞典》 / 184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坑满。如是渐次,乃至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金刚藏王

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眾中即...

《佛学辞典》 / 41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阿罗逻

Ārāḍakālāma,又作阿蓝,仙人之名。译曰懈怠。佛出家始就此人学。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鬱陀迦阿罗逻等仙人所。」因果经叁曰:「尔时太子即便前至阿罗逻仙人处。」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罗逻此云懈怠,亦获通定者也。」 又寒地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罗逻,阿波...

《佛学辞典》 / 148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天中天

佛之尊号。天為人之所尊,佛更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也。佛為天之至极,故曰天中天。又為佛之小字。释氏要览中曰:「一日抱太子謁释迦增长天神庙,庙神石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於天神中更為尊胜,宜名天中天。」法华经化城喻品曰:...

《佛学辞典》 / 123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四土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

《三藏法数》 / 393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有小。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辞典》 / 3258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库伦

Kurun,又云Urgya Kuren,蒙古喇嘛教之中心地,去长城北六百里,在土拉Tula河岸。市区分為蒙古人汉人二住所,商业繁盛,人口凡叁万。其半為喇嘛教徒也。蒙古区有巨圆形之佛堂。其结构甚壮丽,屋上总以金箔装饰,炯炯眩人目。又有喇嘛胡土克图之宫殿。其外观虽无异佛殿,然华...

《佛学辞典》 / 187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四身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法乐也。 叁、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

《三藏法数》 / 221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觉世尊,前已為我等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辞典》 / 435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受戒给牒

谓出家受戒者由官给与其度牒也。稽古略叁曰:「宋宣宗中十年丙子,勅法师辩章為叁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给牒。」见[戒牒]条。

《佛学辞典》 / 56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溥首

又作普首。文殊师利,一译溥首,又译普首。溥為梵语也。乘法门经曰:「文殊师利者,晋言溥首童真。」同经慧琳音义叁十二曰:「溥首,上音普。梵语。经以晋音翻文殊师利為溥首童真,今唐言翻妙吉祥。」圆觉钞四下曰:「观察诸法叁昧经云普首,阿目佉经云濡首,无量门微密经云敬...

《佛学辞典》 / 218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八种变化

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身;或化世界内所有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 叁、能作轻,谓菩萨以变...

《三藏法数》 / 407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莲华夫人

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於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佛学辞典》 / 502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六足尊

明王中威德明王之别号也。此尊有六头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独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此尊也。為西方无量寿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萨之所现也。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菩萨。」秘藏记钞十曰:「文殊菩萨者,西方四菩萨中第二利菩萨...

《佛学辞典》 / 160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於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辞典》 / 375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海底四宝

经云:譬如海,有四炽然光明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注无量水,是故海无有增减。以譬如来智慧海,亦有四种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竭爱欲流,破愚痴暗,故以此四宝喻之。 一、日藏光明宝,日藏光明宝者,譬如来有灭一切散善波浪智慧...

《三藏法数》 / 321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辞典》 / 943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泉,与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四德

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為乐,又运用自在,所為适心,名之為乐。叁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為我,如涅槃经哀嘆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

《佛学辞典》 / 297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天台五时

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四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伽等诸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

《三藏法数》 / 730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辞典》 / 23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叁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日经]条。兹将本经各家之着述列之如下。毘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毘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

《佛学辞典》 / 15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般若波罗蜜多经

常略称為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叁藏圣教序,唐高宗叁藏圣教记。」(缩印揭於目录之首,及十六会有各沙门玄别序)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一万叁百叁十一纸。唐叁藏玄奘於玉华寺译。」Mahā rājñā āramitā。

《佛学辞典》 / 123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四相约位

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如是我闻

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傴(有之义)二...

《佛学辞典》 / 447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梵王

梵天王也。

《佛学辞典》 / 6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