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条搜索结果

十甘露明

又曰十甘露咒,甘露陀罗尼咒,无量寿根本陀罗尼。即阿弥陀之大咒。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梵名提洹羯佛Di aṁkara,译言锭光佛,或然灯佛。有足曰锭。无足曰灯。作非。释迦佛尝称為儒童。此佛出世之时,买五茎之莲奉佛。因而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玄应音义一曰:「锭光,大径切,又...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僧祇部

Sāṁghikāḥ,摩訶僧祇部之略。译言大眾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於窟外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眾部。此二部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於优婆毱多下,自律藏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眾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忍

一音声忍,同於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於上之柔顺忍。叁无生忍,同於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

《佛学大辞典》 / 563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真如

一流转真如,谓有為法流转之实性也。二实相真如,谓显於二无我之实性也。叁唯识真如,谓染净法之唯识实性也。四安立真如,谓苦諦之实性也。五邪行真如,谓集諦之实性也。六清净真如,谓灭諦实性也。七正行真如,谓道諦之实性也。流转安立邪行之叁真如不通於佛,又实相唯识清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根本

诸尊各有根本之印与明。秘藏记私钞六曰:「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经说爱染王法,诵大根本明(云云)。不动亦有根本印明,叁摩地仪轨云:即结根本印,诵本明七徧(云云),是说大日根本印明也。如此一一尊各有本印本明。」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智

一、根本智,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二、后得智,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

《三藏法数》 / 118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妙门

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后叁是慧。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法数》 / 552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渐偈

唐白居易,就观、觉、、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庚申会

庚申之夜,以青面金刚之像為本尊,造猿形為神,设祭供彻夜,以满足眾愿,谓之守庚申。是本出於道家避叁尸之说,更无佛教之典据。但吾国佛者和之者甚多。僧史略下曰:「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铜鈸,唱佛歌讚。眾人念佛行道,或动丝竹,一夕不睡。以避叁彭奏上帝,...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赤袈裟

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毘奈耶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毘奈耶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根本

又作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对於后得智而言。正冥符於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此智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唯识论十曰:「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叁藏法数五曰:「根本智亦名无...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行叁昧

於一行而修叁昧也。又名真如叁昧或一相叁昧。叁藏法数四曰:「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叁昧者。為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叁昧。(中略)入一行叁昧者,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邻虚

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於叁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於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為实有。然以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叁曰:「汝观地性,麤為大地,细...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觉分

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為使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 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偽。 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 叁,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四,轻安觉支...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净食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着。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

《三藏法数》 / 269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心

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气

一气者,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也。以喻自性清净之心,未起染净已前,诸佛众生平等不二,一切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一气喻一心也。

《三藏法数》 / 68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禪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禪而起。缘初禪之色也。以上二者...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地狱

梵语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译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译义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乐故,名為地狱。地持中释,增上可厌,故為泥黎。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也。此两释皆对厌心,以彰其过,...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女贼

女人為爱着之根本,能劫法财,故譬以贼也。智度论十四曰:「执剑害人,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可禁。」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小乘十八部

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眾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眾部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之五部,又於第二百年末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之叁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眾部则為九部。又上座部於叁百年之初,分為萨婆多部与雪山部(萨婆多部...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石蜜

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叁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叁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住地惑

五住者,谓叁界见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者,即叁界分别见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409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根本

观音之大慈咒。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细相

叁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粗,故名叁细。(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一、业相,业相者,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

《三藏法数》 / 17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叁世各有一百,共成叁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

《三藏法数》 / 32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空

又云四无色(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空无边处,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捨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二识无边处,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缘内识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恶觉譬如风,譬如壁,壁坚固,则觉风不能入也。止观五曰:「止是壁,八风恶觉,所不能入。」同辅行曰:「壁者室有四壁,则八风不入。」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根本密言品第三

复说根本轨仪法 想念奉请大圣王 诵此密言及结印 一一自想往彼山 存心顶礼而奉请 迎引尊者入道场 复用遏伽而授与 香华饮食及涂香 灯盖幢幡兼药等 如法供养彼明王 想念供养尊者已 随便持珠诵密言 悔先世过及发愿 至诚端坐观明王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100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慕攞健陀俱胝

Mūlagṇḍhakuṭi,译曰根本香殿,那烂陀寺内之塔名。求法高僧传上曰:「梵名慕攞健陀俱胝,唐云根本香殿矣。」香殿者名世尊居室之名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种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谓修禅之人,由先数息而修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

《三藏法数》 / 435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第二根本契第二十一

其契相以二手向内相叉。二头指二大母指。并直竖即成。 妙言曰。 南无飒哆喃(去一)三藐三勃陀(去)俱胝南(二)怛侄(停也反)他(三)唵(四)折隶(去音下同五)主隶(六)准提(七)莎嚩(诵七遍以契于顶上解散)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 / 108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九地

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叁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捨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根本无明

无始无明之异名,见[无始无明]条。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名本觉。此二无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难及思虑,不出言舌处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琰魔

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识住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咒

一、大咒,根本之咒也。二、中咒,总略大咒者。叁、心咒,总略中咒者。见真言修行钞二。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故云八也。 一、初禅天,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 二、二禅天,谓既得初禅天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

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於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徧,结此印,诵此陀罗尼,而行法之行者,即变成般若波罗蜜菩萨,為一切诸佛之母。见仁王般若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根本陀罗尼

具名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又称阿弥陀大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十甘露真言。见[阿弥陀]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本行集经

六十卷,隋闍那崛多译。详悉佛一代化迹之本纪也。经末曰:「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訶僧祇师名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為佛生因缘,曇无德师名為释迦牟尼佛本行,弥沙塞师名為尼藏根本。」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