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 条搜索结果

八方天

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燄摩罗,燄摩天也。西方嚩嚕拏,水天也。北方沙门,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摩,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罗剎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於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王名。见[尸迦]项。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舍佉

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释迦谱一曰:「舍佉汉云沸星。」玄应音义十八曰:「舍佉,或云鼻奢佉。此译云别枝,即是氐宿。」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云舍佉,此云黑鹿。」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说法缘

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我今欲往忉利天上,夏坐安居,为母说法。汝诸比丘!谁乐去者,当随我去。”作是语已,即往忉利天上,在一树下,夏坐安居,为母摩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还阎浮提。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能为其母,九十日中,住忉利天。” 佛言:“非但今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60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频婆罗

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频婆罗香,或色鲜赤。或能现影,準前释帐。」 又(杂语)一作频跋罗。新曰婆訶。数量名。当於此方之十兆。玄应音义一曰:「频婆罗,按佛本行经云:频婆罗此数当十兆也。」同二十一曰:「频跋罗。」俱颂舍疏世品五曰:「十大阿芻婆為婆訶。」梵Vimvara...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优楼频螺

Uruvilvā,巴Uruelā,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叁十四曰:「如释迦文佛,於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楼频蠡,亦优楼,(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罗陀迦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罗陀,或曰金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金罗陀迦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Vairocana,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云:檀越踏卢顶上行。帝云:寡人不会。国师云:莫认自己清净法身。」大慧普说二曰:「高步卢顶,不稟释迦文。」普灯录十八曰:「坐断卢顶[寧页],须...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曜

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天,其神下直於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宿曜经下列胡国波斯语天竺语之名。日曜太阳,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天竺名阿弥底(二合)Aditya。月曜...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楞伽

具云释迦楞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楞伽宝以為其臺。」名义集叁曰:「释迦楞伽宝,此云能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罗天。」又曰:「金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趣生死轮

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歌利王害忍辱仙

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大叁昧。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卢遮那

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為摩訶。而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卢遮那。但以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陵频伽

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伽罗,羯陵伽罗,迦伽罗,鶡鵯伽罗,羯脾伽罗,羯鞞伽罗,迦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劫比罗天

又作金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罗]条。劫比罗者Ka ila,金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善思童子经

二卷,隋闍那崛多译。佛乞食离城,至摩罗詰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天王

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 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留波叉

又作留博叉,四天王中,西方天王之名。译曰杂语,丑眼,广目。玄应音义七曰:「俱留波叉,或言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曰杂语,一义也。正言丑眼,西方天王名也。」见[流波叉]条(如音义之说,混沙门与广目)。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切如来普贤摩訶菩提萨埵叁昧

大日如来东方金刚手菩萨出生之叁昧也。见略出经註一。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质多罗

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綺画,宝饰等。娶乾闥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於帝释,即帝释之舅也。法华文句二曰:「摩质多,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摩质多,即舍脂父也。观佛叁昧云: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宝殿,纳...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伴夜

之前夜,為大夜,终夜不寐,以伴灵故,亦曰伴夜。大鑑清规曰:「入灭第叁日荼,先第二日晚夜,此时名大夜。大夜之义,谓只此一夜之留,明日出而不归也。故慇懃供养,小师围绕终夜不寐,名曰伴夜。唯诵金刚经鸣磬。」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鱼篮观音

即马郎妇观音也。為叁十叁观音之一,手持鱼篮因有此名,又有水上乘大鱼之形像。宋濂鱼篮观音像讚序曰:「予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艷女子,挈篮鬻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眾夫?请易...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少/(兔-、)]摩

Manomaya,又作摩[少/(兔-、)],摩奴末。译曰意生身。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从自意化生之身也。华严疏二十曰:「摩[少/(兔-、)]摩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玄应音义一曰:「摩[少/(兔-、)],正言摩奴末,此云意生身,言诸天等从意化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伽闇

山名。见[伽]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不落因果

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彼不落因果之一句既得五百生狐身。」百丈野狐之因缘也。见[百丈]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卢遮那,鞞嚧杜那,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叶衣观音

被叶衣观音之略。被叶衣,為喻着八万四千功德衣之意。密号為异行金刚。叁昧形為未敷莲华。其形像如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所说:「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宝冠,冠有无量寿佛,瓔珞环釧,庄严其身。身有圆光,火焰围绕。像有四臂:右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愿手。左第一手...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释迦生处之城名。见[迦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却来首座

虽大方之尊宿,若住持能以礼致之,亦可充此职。是云退位為人。退位為人谓之却来首座。却来者,洞家之奉唱。向正位為向去,自正位来偏位,為却来。祖庭事苑八曰:「首座即古之上座也,梵语悉替,此云上座。(中略)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今禪门所谓首座者,即其人也...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俱胝

Bhrukuṭi,又作俱知。胎藏界观音院叁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谓之俱胝菩萨。又云俱胝观音。又云俱胝天女(八大观音之一),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俱胝。译曰瞋目。叁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下曰:「俱胝天女,俱胝,周言瞋目...

《佛学大辞典》 / 385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梦行般若

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訶萨於梦中入叁叁昧空无相无作叁昧,寧於般若波罗蜜有益?」须菩提报舍利弗:「若菩萨於昼日入叁叁昧,则於般若波罗蜜有益,夜梦中亦当有益。何以故?昼夜梦中,等而无异。」见大品般若经梦行品,智度论七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普贤叁昧

是普贤如来(即大日如来)之叁昧印也。瑜祇经曰:「普贤叁昧,屈进力(左右头指)如鉤,檀慧(左右小指)禪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是外五股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鉢吒

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為縵衣。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大[(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畾/(冗-几+互))毛]。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大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婆尸

Vi aśyin,又作鉢尸,微鉢尸,鞞婆尸,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醯勒

又云鞞醯勒,梨勒,新云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舍浮

Viśvabhū,又作舍符,湿婆部,鞞恕婆附,摄罗,恕沙付,舍婆,鞞舍,随叶,浮舍。第叁十一劫中第二佛之名。智度论九曰:「鞞恕婆附,秦言一切胜。」慧苑音义上曰:「舍浮,正云湿婆部。言湿婆者,此云徧一切也。部,自在也。言徧一切皆得自在,或翻為一切有也。」...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子满果

或云石榴。然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把微惹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金刚智註曰此间无,岂石榴?不空译之。同经曰:「第五手掌俱缘果。」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时

巴利语翳迦叁昧Ekaṃsamayaṃ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為一时。」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如来叁昧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叁昧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眾生及诸佛故,是故此叁昧,名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赤袈裟

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广严城

梵语曰舍离Vaiśali,译曰广严。在中印度,佛在此说药师经维摩经等。药师本愿经曰:「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同古迹曰:「言广严者,梵云舍离,或云离。」行宗记二上曰:「广严城者,广谓土境之大,严即风物之美。昔波罗国王夫人,生一肉团,羞...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舍闍

Piśācā,又作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舍闍,又作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皮衣

僧衣之异名。盖取悉多太子入山时,着鹿皮衣之故事。瑞应经上曰:「行数十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慾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中略)车匿悲泣,随路而啼。顾视太子,已被鹿皮衣。」异出菩萨本起经曰:「太子行十数里,道逢猎...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憍奢

Kāuśeya,又作憍舍,憍尸,高世。绢衣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衣。西域记二曰:「憍奢者,野蚕丝也。」玄应音义一曰:「憍奢,此译云虫衣,谓以野蚕丝线作衣也。应云俱舍,此云藏,谓蚕藏在茧中,此即野蚕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憍奢,五分律云:野蚕所作绵,捻织為...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频婆娑罗

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娑罗。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处真言

谓加持五处之入佛叁昧真言。见青龙轨上。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帝释与修罗战

法华义疏二曰:「问:何故常与帝释战?答:婆沙云:修罗有美女而无好食,诸天有好食而无美女。互相憎嫉,故恒斗战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宫中,為夺其女,起此斗諍。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為求四种苏陀味故,共相战諍。」长阿含经二十曰:「有大阿修罗王名罗呵...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婆沙

佛名。见[婆尸]条。 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一曰:「者名為广,或名為胜,或名為异,婆沙名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婆沙,或言鼻婆沙,随相论作颇沙。此云广解,或言广说。亦云种种说,或言分分说,同一义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周利槃特

Śuddhi anthaka又Kṣudra 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常啼菩萨

梵名萨陀波伦Ssadā ralā a,智度论九十六曰:「问何以名萨陀波伦(萨陀,秦言常,波伦名啼),是因缘得名字?答有人言其少时喜啼故,名常啼。有人言此菩萨行大悲柔软故,见眾生在恶世贫苦老病忧苦,為之悲泣。是故眾人号為萨陀波伦。有人言是菩萨求佛道故,忧愁啼哭,七日七夜...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蕤呬

又曰瞿醯坛哆罗经,玉呬经。慧琳音义作掬呬亶怛罗经。叁卷,唐不空译。所谓瞿醯经是也。见[瞿醯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微瑟纽

Viṣṇu,又作瑟纽、纽、韦纽、瑟笯、瑟怒、搜纽、瘦纽。那罗延天之别名也。又為自在天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同十七曰:「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瑟纽。」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瑟笯天,旧云搜纽,或云纽,皆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於罗阅祇大城中时穀贵飢饉,(中略)其时罗阅祇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於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採鱼着岸上,在於陆跳。我尔时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空见

拨无因果之理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又着於空法之见。无上依经上曰:「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怖,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髮作十六分,我不许可。」楞伽经叁曰:「我说寧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止观十上曰:「天竺诸见,空见最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犍稚

Ghaṇtā,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鐘,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舍(陀)比丘,於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宿作外道

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眾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於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眾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不异,然以一切归於宿作不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為邪执也。婆沙论百九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羯刺諵,又云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日经义轨

一、摄大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心裁

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富兰那等为大?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韦陀等法为胜?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智

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叁昧,名為法界体性智,主...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毕陵慢心

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毕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佛告毕陵伽婆蹉,懺谢恒神。毕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懺谢汝。是时大眾笑之。云何懺谢而...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修罗界

阿修罗之世界。叁界义曰:「若依十地经妙高山(须弥山)北,大海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阿修罗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勇健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华鬘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摩质多罗王宫。若依起世经,须弥东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摩质多罗宫,纵横八万由旬。又云修罗...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弃罗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加罗条。(CBETA註:疑為见[伽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