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行于善权,功德累积,不可称说。诸天、释梵、天龙、鬼神、帝...
《佛说睒子经》 / 安公录中阙译今附西晋录 / 2975字 / 1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一、无相叁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眾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叁昧印,二、有相叁昧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叁昧為种种利益眾生之事,名為有相叁昧。见演密钞六。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昔有一贫人少有财物,见大富者意欲共等,不能等故,虽有少财欲弃水中。傍人语言:“此物虽鲜,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舍弃掷着水中?”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虽得出家少得利养,心有悕望常怀不足,不能得与高德者等,获其利养。见他宿旧有德之人,素有多闻多众供养,意欲等之不能等故,...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39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常略称為涅槃经。有大乘小乘之二经。小乘之大般涅槃经叁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经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经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叁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 603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叁。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為冥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1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Va,又作婆,和,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叁两,卖於病家,得金钱五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经。见涅槃经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叁、能忍所嗔,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嗔呵,而能...
《三藏法数》 / 211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修多罗藏。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藏。唯诠戒学。摩德勒伽藏。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藏。此叁藏约大小乘分为二藏。所谓声闻菩萨藏。
《法门名义集》 / 54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昔者菩萨,曾为鳖王,生长大海,教化诸类,子民群众,皆修仁德。王自奉正,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愍于众生,如母抱育爱于赤子,游行海中,劝化不逮,皆欲使安,衣食充备,不令饥寒。其海深长,边际难限,而悉周至,靡不更历,以化危厄,使众罪索。于时鳖王,出海于外,在边卧...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56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尔时宿王花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尔时佛告宿王花菩萨:...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973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经》 / 544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 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 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亦...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04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叁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叁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此人发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乘别教中。此是大乘。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沽酒。六不说出家在家菩萨过失。七不为贪利自赞毁他。八不故悭。九不故嗔。十不故谤叁宝藏。从今身至佛身不得犯。若有犯失。四十二贤圣法此是菩萨戒。
《法门名义集》 / 79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众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一切众生以种种恶而加于我,心不嗔恚;以种种恭敬供养于我,心亦不喜,是名众生忍。 二、无生法忍,理本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故名无生。谓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三藏法数》 / 119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33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实境界者,即一实相之理也。不变不异,无灭无生,自性清净,离虚妄相,犹如虚空,平等普遍,诸佛众生无二无别也。
《三藏法数》 / 58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犹言叁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叁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叁百鉾刺心。」涅槃经十一曰:「我寧以身受叁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床卧具。」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 忍为最自守,泥洹佛称上, 舍家不犯戒,息心无所害。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 泥洹最快;饥为大病、行为最苦, 已谛知此,泥洹最乐;少往善道, 趣恶道多,如谛知此,泥洹最安。 从因生善、从因堕恶,由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996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爱欲品者,贱淫恩爱,世人为此,盛生灾害。 心放在淫行,欲爱增枝条, 分布生炽盛,超跃贪果猴。 以为爱忍苦,贪欲着世间, 忧患日夜长,莚如蔓草生。 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 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 夫所以忧悲,世间苦非一, 但为缘爱有,离爱则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428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