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条搜索结果

校量数珠功德经

有二:一曼殊室利咒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為同本,校量数珠之体质而以菩提子為至极者。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成就使死尸取伏分第九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取伏之法。若有欲取地中伏。其持咒人先当诵咒防自身已。即往冢间取丈夫尸。身形之上无疮瘢者。应与洗浴洗浴尸已。即取香华涂其两足而供养之。而便诵咒咒尸令起。作如是言。尊师今者与我何事。彼尸即从索纸笔墨。其持咒人即赍纸等而与死尸。彼尸即如法。抄...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514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大日经义轨

一、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毘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秘密

秘密之法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石地

石造之地像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一切文理,故名也。 一、经,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法数》 / 267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善慧

东阳乌伤居士,傅翕,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生二子,云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头陀知往因,结菴松山之双檮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苦行七年,宴坐之间,见释迦金粟定光叁佛。翕有神异,梁武帝敬重之。尝创轮,令转之者得大利。后世作轮者安父子叁人之像。陈大建...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傅大士

姓傅,名翕,字玄风。南齐建武四年生,陈宣帝大建元年卒。為有髮之道士。取於姓曰傅大士,又取於地曰东阳大士,自称為善慧大士。大士乃菩萨之翻名,此大士创始轮,因之今安於内。有傅大士传,附龙华懺法之后,又有傅大士录四卷,现行於世。见[善慧]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於大层龕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復次诸方梵剎立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於此道颇知信向,然於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為他缘逼迫不暇...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恶鬼神

夜叉,罗剎之类,恼害人者。药师本愿经曰:「不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大集月经五曰:「诸恶鬼神得敬信品。」又為狱卒。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品,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胜军地

对於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莲华叁昧经谓胜军地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着随求陀罗尼一鎧,佩金刚智大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身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身塔

书法身偈而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為聚,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為业。(中略)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参照[法身偈]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高丽

高丽国彫刻之大经也。又称丽,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经,如前后凡有叁幅:一、显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叁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轴。於符仁寺。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戒经

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龙树本跡

龙树菩萨之本地,谓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叁宝感应录下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叁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月星明佛,龙树名妙云自在王如来。」弘法之付法传上曰:「寻本则妙云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之大眾部立四。加杂也。杂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律二,阿毘曇经為叁。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者所谓阿含、阿毘曇、毘尼、杂。」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根清净位

於天台所立别教五十二位之阶位,十信之位也,於圆教六即之阶位,相似即之位也。断见修二惑得六根之清净,与通二教之佛相齐。四教仪曰:「六根清净位,即是十信也。」辅行四曰:「能修四安乐行,一生得入六根净。极大迟者不出叁生,若為名闻利养,累劫不得。」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妙

妙為法华经题之妙,故有二义:一、相待妙,通别圆之四教,相对而判麤妙也。尔前所说诸经通别之叁教為麤法,法华经所说之圆教為妙法,如斯就教体之上彼此相待,以今经名為妙,是曰相待妙。二、绝待妙,开会叁教麤法,為一妙法,妙法之外无麤法可待望,是曰绝待妙。是今经独特之...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涅槃界

界者之义,涅槃能无為之万德故曰界。又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於生死界,则谓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法数》 / 125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十四梵音

如来之音声。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梵者清净之义。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七曰: 「一、流泽声,Snigdhā。二、柔软声,Mṛdukā。叁、悦意声,Manojñā。四、可乐声,Manoramā。五、清净声,Śuddhā。六、离垢声,Vimalā。七、明亮声,Prabhāsvarā。八、甘美声,Valgu。九、乐闻声,Śravaṇiy...

《佛学大辞典》 / 1233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阐提

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 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者,即含也,谓诸大乘经典含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证之法,故名菩萨。) 二、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

《三法数》 / 188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婆毱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妙心

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四教仪曰:「妙心体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则别教以如来之真心名為妙心。圆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称為妙心。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元代所刻之大经也。又曰元本。刻於杭州路餘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寧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於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总计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胜敌毘沙门

对於胜军不动,胜军地而有胜敌毘沙门。以毘沙门為战神故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如来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也。 一、空如来,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法数》 / 183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显密

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拈花微笑

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眾皆默然,唯迦叶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古今禪宗以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所收之经论不记...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刚

金刚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在大眾中即...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空

一、人空,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法空,谓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犹计五蕴之...

《三法数》 / 152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象

龙斗而生之香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人中有香名大象,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兴大光网云,覆甘露味,周七日七夜,降香雨水。」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胜军地

对於胜军不动而有胜军地。见[地]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法

佛所说之法,八万四千之法是也。胜鬘经曰:「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眾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观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 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诸法即佛法也。大宝积经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惑

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為叁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叁界,声闻缘觉以之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叁乘之...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假

叁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禪,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假之义也。二随缘假,如随叁乘之根性说叁乘之教门是也。叁对缘假,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缘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婆鞠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观虚空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佉陀罗山。依正觉仙人所住之处。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贤劫千菩萨弥勒为首。尔时长老优波离。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白佛言。世尊。先于功德经中。说虚空菩萨摩诃萨名。能除一切恶不善业。治王旃陀罗乃至沙门旃陀罗诸恶律仪。如此恶事若欲治。当云何观虚空...

《观虚空菩萨经》 /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4745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一切诸佛秘之法

法华经為甚深秘密之要法。非為小机劣慧所容易开演,故名。同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之法。但為菩萨演其实事。」同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同品曰:「是法华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文句八上曰:「秘要之者。隐而不说為秘。总一切為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心乘

佛教以心观為主,故曰心乘。明神宗续入经序曰:「坐换昇平,密契心乘。」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临济瞎驴

临济临迁化时,据坐云: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叁圣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师云:已后有人问儞,向他道什麼?叁圣便喝。师云:谁知吾正法眼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然示寂。见临济录,会元十一,从容录一(十叁则)。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允堪

宋昭庆律师允堪,钱塘人,依天台崇教大师慧思出家。学无不通,尤精通律部,着会正记等之文十二部,以继绍南山宣律师之律。后作灵芝律师元照资持记,会正资持相对而分派。见释氏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教所诠,实有生...

《三法数》 / 49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教外别传

禪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印也。是即教内之真传。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无门关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又(书名)十六卷。明黎眉等编。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焙经

设火炉,焙经,去其蒸湿也。勅修清规知曰:「函帙目录,常加点对。缺者补完,蒸润者焙拭,残断者粘缀。」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云初分解脱有德转健度第九

尔时大云密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云见流不可思议功德宝法门。唯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有乐慈法门。乐悲法门。乐喜法门。乐舍法门。宝水流法门。大海行法门。如来所说法流法门。时入法门。想意宝入...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叁乘共十地

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叁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乾慧地,此為外凡之位,与教五停心别总念处总相念处叁贤之位相当。乾者乾燥之义也。此位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乾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润之,故云乾慧。二、性地,此為内凡之位,...

《佛学大辞典》 / 530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法数》 / 77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毘奈耶,阿毘达磨,杂集禁咒,别為五。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一、契经,二、毘尼,叁、阿毘曇,四、杂,五、菩萨。此中前四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缘生识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法数》 / 1082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昙谶二教

昙谶二教者,西秦昙牟谶叁立此二教也。 一、半字教,半字教者,谓声闻,谈理未遍,若字之有半也。 二、满字教,满字教者,谓菩萨,谈理满足,若字之圆满也。

《三法数》 / 75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不净物

佛在世时,诫诸弟子乞食自活,少欲知足,不许畜此等物,以其能生贪恋计着之心,染污梵行。故有此八不净之名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种植根栽,谓比丘...

《三法数》 / 43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立文字

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巖第一则评唱曰:...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识

楞伽经所说:一,真识,如来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為心,亦名如来。性宗唯识不立此识。二,现识,又名识。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识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识之业转现叁细也,唯识论所谓阿赖耶识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叁,分别事识,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处,免野干之难。以喻比丘六根而免魔害。见[龟]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万

八万四千之法也,举大数而言,故曰八万。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赖耶

Ālaya,又作阿剌耶。心识名。八识中之第八。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新称阿赖耶。译曰。含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之种子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外界)、正(身体...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难八不思议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法数》 / 474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离合释

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

《三法数》 / 539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信心含一切之功德,故云信。华严经一曰:「信解脱门。」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殿

之异名。置经之楼殿也。释门正统叁曰:「诸方梵剎立殿。」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长生库

贮长生钱之库。今俗呼典当為长生库。老学庵笔记曰:「今僧寺輒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梁甄彬尝以束苧就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苧还,於苧束中得金五两,送还之。」则此事亦已久矣。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