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 条搜索结果

伊罗钵龙王

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遍处定

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叁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色相外观色、叁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想处背舍、八灭受想...

《三藏法数》 / 601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

《三藏法数》 / 183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

《三藏法数》 / 405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念

第一念佛。佛是众生上慈父。第念法。法是众生烦恼良药。第叁念僧。僧是众生叁乘福田。第四念戒。戒是众生防非止恶。第五念舍。舍是众生除悭杂着。第六念天。天是众生清净果报。此天非叁界之天。谓第一义也。净故名为天。

《法门名义集》 / 89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八、子分财喻

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子:“死之后善分财物。”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分,兄言弟分不平。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分。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分,槃瓶亦复中破作分,所有瓫瓨亦破作分,钱亦破作分,如是一切所...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318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光明真言秘印

金刚合掌,中指立合,头指置於中指背,大指附於中指中节,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慢

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等而谓己等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过慢,於等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等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慢,执有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者人者法。人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亦名法空。众生五阴空。乃至佛五阴空。是法空。五阴是成众生之法。五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法门名义集》 / 81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学人

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进趣之学。故名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归宗寺

在江西卢山。西晋咸康六年,右将军王义之捨其故宅為西天达摩多罗所建。唐元和中,常住此而復兴,白乐天,李渤等,时来访道。尔后為禪院,经第世澹权,第叁世怀惲,第四世弘章,而策贞慧超又居之。宋太平兴国九年,道詮住之為第十世,义柔嗣之。淳化四年,柔寂而慧诚补第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凡是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执着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益...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心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餘缘。」探玄记叁曰:「一心者,心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言一念者,信心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自然

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同义疏六曰:「自然者,功用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部中,方广、授记、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不具有十部也。(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善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品曰:「佛自讚言: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色界

叁界之一。此界一可谓為色法之物质,亦身体,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谓之為色界。此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為色体实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麤色而谓為色,非谓全色也。此界中分四地,...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上正真之道,故有十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四弘誓愿

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諦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眾生边誓愿度,是缘苦諦而度边眾生之愿也。烦恼数誓愿断,是缘集諦,而断尽烦恼之愿也。叁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金刚界血脉

谓金刚界法师资相承之血脉也。据日本密家之说,其所传不一準。华严寺海云阿闍梨之所传者,其次第為大日,金刚萨埵,龙猛,龙,金刚,不空,惠果,义操,海云。慈恩寺造玄阿闍梨之所传者,其次第為大日,普贤金刚萨埵,曼殊室利,龙猛,龙,金刚,不空,惠果,义操,法全。...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谓真理之绝眾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量义经曰:「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相也。」涅槃经叁十曰:「涅槃名為相,以何因缘名為相?善男子!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如是相。故名相。」...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亦名四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慧明了,通达滞,故名四。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碍辩。 一、义,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滞,故名义、法,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滞,故名法。 叁、辞,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断凡夫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执身外之自在天等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外。执自之身心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内。大日经疏七曰:「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禪,必当计着自心以為内义,彼见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生,设令不依内必依外,即是自在梵天等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丑恶之相也。 、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切畏。漏尽畏。说障道畏。说尽苦道畏。一切畏。佛作是诚言。是一切正人。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畏。佛作诚言。一切漏尽。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畏。佛作诚言。说障法。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决定疑。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五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主

四主者,谓世间轮王应运之时,赡部洲地有四主焉。(梵语赡部,又云阎浮,华言胜金。) 一、东人主,人主之国,风俗机变,仁义昭明,其地和畅多人,故名人主。 、南象主,象主之国,人则躁烈,多习异术,亦能清心释累,出离生死。其地暑湿宜象,故名象主。 叁、西宝主,宝...

《三藏法数》 / 169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颠倒

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颠倒,於世间之法而起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真身,真身者,真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眾部

: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十部之根本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种涅槃

一者性净涅槃。者方便涅槃。性净天真之理。体通叁世。其德圆备。本增减。虽隐显从缘。而体染累。故就实彰名。称曰性净涅槃也。方便净。含灵禀识。虽有真性。烦恼惑覆心莫能自反。要须籍善知识开示。有方顺教传修理鉴理事。解观渐增。烦惑捐尽。尔乃体用行成报用方便。是以果...

《法门名义集》 / 167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骨人

图绘枯骨使坐禪者观之。即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曰:「大论供给坐禪法、禪杖、禪毱、禪镇、骨人。」资持记下之叁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假彼色相以助禪法。」释氏要览下曰:「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禪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波罗蜜

檀戒忍精禅慧为六。第七方便波罗蜜(回善施物为他求果。名为方便胜)。第八愿(要期起行名之为愿)第九力(伏戒断障名之为力)第十(能知六度法门。名之为)。

《法门名义集》 / 72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器世间,叁、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有实体。谓之之相,人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六祖坛经曰:「贡高贪爱执着為离欲尊。」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有边,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皆自性;虽自性,不得言,故名有边。 边,谓世间一切事物,既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本自性;若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边。

《三藏法数》 / 92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心道人

想之真人也。四十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心道人者,...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胜处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人见

固执实有人之见也。又名人见,或单云见。楞伽经叁曰:「是故说,寧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所得增上慢空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名

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涅槃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生,亦名作,亦名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相,亦名,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涅槃一名,是为一名。

《三藏法数》 / 113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与人也。之四名之。圆觉经曰:「一切眾生,从始来,妄想执有人眾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為实体。」同宗密略疏下一曰:「统唯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初者谓取自体為,计展转趣於餘趣為人。」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实相印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十七

是亦观十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叁慧有漏也。十一支各有七,故合為七十七。七者,先於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观。谓观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顺观,与观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观之也。如是过现之老死亦尔。故叁世合而有六。此六缘理如实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实。...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胜处

一者内有色想。外观色少。者内有色想。外观色多。叁者内色想。外观色少。四者内色想。外观色多。五者内色想。外观青色少。六者内色想。外观色黄多。七者内色想。外观赤色少。八者内色想。外观白色多。

《法门名义集》 / 85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切

之名。叁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对於一切种,有总别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与[一切种]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為视差别界事相之。一切為视平等界空性之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佛、自然。」同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转

一者示相转。者劝相转。叁者证相转。示相转者。谓显示有作作四谛之相。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名示相转。劝相转者。谓劝知劝修四谛之相。经言。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是之劝相转也。证明转者。佛言。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是名证相转。经云。叁转法...

《法门名义集》 / 125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允若

元绍兴人,幼依云门元剃度,后謁大恢山,习天台之教观。湛堂性澄主南竺演福,往依之,精究不尽。澄甚器重之。英宗至治元年,澄奉詔入燕都,校正大藏,奏若行业,赐慈光圆照之号。泰定年间,主杭州兴化寺,与天岸弘济,菴本,玉庭罕,叁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為钱塘之四依。...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大自在

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净之,具此八义,故称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生死苦也。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相住(七地是)。开发相住(八地是)。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涅槃四种大乐

一、苦乐,苦乐者,谓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有苦。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尊形

金刚仪轨曰:「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着白衣,衣上有花文,身着轻罗绰袖之天衣,以綬带繫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宝庄严,一一手上着指环,都十八臂,面有叁目,上手作说法之相,右第手施畏,第叁手剑,第四手数珠,第五手微若布罗迦果(...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浮尘根,浮尘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虚假不实,故名浮。见闻觉知之用,故名尘。经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是也。 、胜义根,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

《三藏法数》 / 14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漏。既有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妙法莲华经》者,破明一之指归也。降神五浊,弘道三乘,权不思,大悲难极,先设化城之迹,后示系珠之本,车虽有异,雨实差;记以正觉之名,许以真子之位,同入法性,归之于此。昔炖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后秦姚兴,更请罗什译《妙法莲华》。考验译,定...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仁寿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 / 460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有一人

谓寂然不动自证独悟之佛也。与赵州所谓屋里之真佛同。圆禪师问石霜和尚曰:有一人出入息,速道将来。霜曰:不道。圆曰:因何不道?霜曰:不将来。又问鲁祖:出息不涉眾缘,入息不居阴界,住此意时如何?祖曰:有一人出入气息。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处

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他适也。修行之人,若能摄心敛念,不涉余缘,则所修行业,决可成办。经云:制之一处事不办。是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闻至欢喜奉行。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胎藏界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菩提

Bodhi,旧译為道,新译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是通叁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者,故谓之大菩提。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真如

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生灭。然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 98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法。叁世。四他心。五苦。六集。七灭。八道。九尽。十

《法门名义集》 / 32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