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 条搜索结果

衣裓

长方形之布帛,男女多掛於肩,用以拭手,或盛物。法华经譬喻品曰:「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阿弥陀经曰:「各以衣裓盛眾名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义疏曰:「衣裓者,衣衿也。」玄赞曰:「裓者,孤得反,衣襟也。(中略)天仙之衣,应是彼类。」案悬於肩,则宜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优楼频螺迦叶

Uruvilvā-kāśya 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毘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叁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叁人,居长者也...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佉陀尼,佉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曰:「时药者,谓是种珂但尼,种蒲饍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饍尼,半者河但尼。蒲饍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也。半者蒲饍尼,应译為噉食。旧云...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六观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眾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諦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部大论

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叁、大乘庄严经论,十叁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於夜分从知足天降於禪堂...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百雁

百之雁,闻法而生天上。又有百之雁,為百之罗汉。见[雁]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一灯

以一灯明喻智慧破迷闇。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一灯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大集经一曰:「譬如百年闇室,一灯能破。」楞严经六曰:「身然一灯,烧一指节。」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臺山在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峦巍然,故谓之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七宝狱

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於西方极乐之边地懈慢界者,百岁间,不见叁宝,不能得法乐,故譬之繫於七宝所成之牢狱也。无量寿经下曰:「譬如转轮圣王别有七宝宫室,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繒繙。若有诸王子,得罪於王,輒内彼宫中,繫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褥华香妓乐如转轮...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七僧

英俊记曰:「一咒愿师、二导师、叁唄师、四散花师、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堂达。」捨芥钞曰:「一讲师、二读师、叁咒愿师、四叁礼师、唄师、六散华师、七堂达。」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阴盛苦

八苦之一。又曰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阴而眾苦炽盛,故曰盛。又阴之器盛眾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阴,眾苦炽盛,名盛阴苦。又此阴,盛贮眾苦,名盛阴苦。」次一义,為阴之作用炽盛,故名為阴盛或盛阴。旧译之经常呼阴而言為盛阴...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兜率天

兜率,此翻知足,谓於欲境知止足故。此天依空而居。人间四百年,為此天一昼夜。则人间十四万四千年,方為此天一年。若此天寿四千岁,则该人间十七亿六百万年矣。参照[兜率]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729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一增

由人之定命十岁起,每百岁增一岁,达於八万四千岁之定命间。俱舍论光记十二曰:「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佛祖统纪叁十曰:「以人寿八万四千岁,百年命减一年,至十岁,復增至八万四千岁。」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富楼那

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六种意乐

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法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眾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叁大会说法,九十...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法数》 / 429字 / 8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盖

经云: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百盖者表阴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显阴之法,全是一心也。(梵语毗耶离,华言广博严净。阴者,色阴、受阴、想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秘密曼荼罗

又名十七尊曼荼罗。於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於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於右后,爱金刚安於左侧,慢金刚安於右...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上经

佛勅舍利弗使说法,舍利弗因说十上法:一成法、二修法、叁觉法、四灭法、退法、六增法、七难解法、八生法、九知法、十证法也。此之十法,於第一法说十法,各各增十,而说十法。出长阿含经九。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 《十上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一伏忍。二信忍。叁顺忍。四无生忍。寂灭忍。地前叁贤菩萨得伏忍。初地二地叁地得信忍。四地地六地得顺忍。七地八地九地得无生忍。十地与佛地得寂灭忍。

《法门名义集》 / 63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土糗

阿输迦王前世為童子,戏以土為麨奉佛,因受佛灭后二百年為大王之记别。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瀋淀而位登支佛,童子进土麨而福受轮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十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戒之中,各有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戒者,有二十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善财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所亲...

《三藏法数》 / 254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华严之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土麨

阿输迦王前世為童子,戏以土為麨奉佛,因受佛灭后二百年為大王之记别。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瀋淀而位登支佛,童子进土麨而福受轮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化佛

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僧祇部

Sāṁghikāḥ,摩訶僧祇部之略。译言大眾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於窟外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眾部。此二部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於优婆毱多下,自律藏上分部,其中之一,有大眾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殑伽

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大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之德分為方者。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俱伦

佛最初所度之比丘也。此人自过去世以来俱為同伦,故曰俱伦。案俱伦或作拘邻,拘邻者,比丘第一阿若憍陈如之别译也,然则俱伦,与俱邻,皆為梵语,比丘中以拘邻為首,故略称之谓俱伦也。无量义经曰:「我起树王诣波罗捺鹿野园中,為阿若拘邻等人,转四諦法轮。」应...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佛经入中国

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大辞典》 / 654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我,谓眾生有实我,非即蕴,非离蕴,即不可说藏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散支

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叁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佛法隐没龙宫

摩訶摩耶经曰:「千百岁,(中略)恶魔波旬及外道眾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鳩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於是佛法而灭尽也。」莲华面经下曰:「佛言阿难:此阎浮提及餘十方所有佛鉢及佛舍利,皆在婆伽罗龙王宫中。」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净居天

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多宝塔

释迦佛於灵鷲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叁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之一宝塔出现於空中,塔中发声讚嘆释迦,证明法华,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百由旬,纵广二百十由旬,从地涌出。(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欢言,...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一持,二住,叁愿,四摄,行。以此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大集经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上分结

上分结者,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 一、色爱结,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色界众生,虽无欲界粗染贪爱,而于上妙欲取着无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

《三藏法数》 / 318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乘结集

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於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眾。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叁部,於其菩萨藏结集八藏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百阿罗汉,打揵...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略十广

摩訶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种分科,谓為略。摩訶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求珠

法华经百授记品所说求衣里之珠也。以衣珠譬自己之佛性,见[衣珠]条。广弘明集二十曰:「导求珠之心,开观象之目。」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种之魔力也,即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力,所谓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根增长,有治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多罗果

其果如石榴,可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华白而大,若捧两手,果熟即赤,状如石榴。生经百年方有华果,旧言贝多讹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车帝

石窟名。法显传曰:「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百阿罗汉结集经处。」梵Sa ta arṇaguhā。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僧护

舍利弗弟子名。与百商人共入海,归路迟同伴,於海边歷见十叁地狱。归而问之於佛。佛一一答之。见因缘僧护经。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不落因果

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耶,彼不落因果之一句既得百生狐身。」百丈野狐之因缘也。见[百丈]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大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鈷金刚杵

又作智金刚杵,峰金刚杵,峰光明。略之鈷金刚,又云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智。中鈷表佛之实智,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事非法

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於律者。见[秘法]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半者珂但尼

Pañ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闍尼,半者佉但尼。译言嚼食,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物也。寄归传一曰:「呵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谓也。(中略)半者呵但尼应译為嚼食:一根,二茎,叁叶,四华,果。」饰宗记末曰:「种佉闍尼(此谓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剑树地狱

十六小地狱之一。长阿含第十九地狱品曰:「久受苦已,乃出豺狼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剑树地狱。剑树地狱,纵横百由旬,罪人入彼剑树林中,有大暴风,起吹剑树叶,堕其身上。着手手绝,着足足绝,身体头面,无不伤坏。」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又曰荤。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眾生求叁摩提,当断世间种辛菜。此种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驱龙

持戒之罗汉,依戒力而驱逐毒龙也。婆沙论四十四曰:「昔此迦湿弥罗国中有一毒龙,名无怯惧(梵云阿利那),稟性暴恶,多為损害。去彼不远,有毘訶弥(译曰寺),数数為彼龙所嬈恼。寺有百大阿罗汉,共议入定,欲逐彼龙,尽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罗汉自外来,诸旧住僧為说上事。时...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一杀多生

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為贪财故,或復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復欲造多无间业,我寧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於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二十种外道冥谛

二十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天

摩訶提婆Mahādeva,译曰大天,比丘名。出於佛灭后百年,於大眾部中出家,小乘部中初创异见,更称為大眾部。先是虽有上座大眾二部之名,但结集之场处不同,其宗义实為一昧,至此而上座大眾初生宗义上之区别也。时国王阿输迦党於大天,欲悉杀上座部之圣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湿弥罗国云...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乘之别。其中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百小乘

小乘分百部。见[百部]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八大地狱

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无记

谓不能记别当来之果,又于善恶法中,无所记别,故名无记。 一、能变无记,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法者,一作意、二触、叁受、四想、思,是名遍行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二、所变无记,谓根身、...

《三藏法数》 / 284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天人将死时,现种之衰相。经论所说不一。涅槃经十九曰:「释提桓因,命将欲终,有相现: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花萎,叁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出,者不乐本座。」佛本行集经曰:「尔时护明菩萨大士,天寿满已,自然而有衰相现。何等為?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七难

仁王经受持品,佛為十六大国王说,若国土中有七难,则宜讲读仁王经,灭七难,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难,二、星宿失度难,叁、灾火难,四、雨水难,、恶风难,六、亢阳难,七、恶贼难。药师经谓国起七难时,国王宜发大赦,依前所说之供养法供养药师如来,则国土安稳。一人民疾疫难...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分半座迦叶

佛為示叁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訶迦叶在韦提訶山帝释石室,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於彼石室忽然不现,现於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