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条搜索结果

神种子

神之梵音云跛哩体毘,故以最后之字為种子,即是金刚昧之义,能持此道场之,使如金刚也。见义释七。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法数》 / 286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求那

Guṇa,由原质之意言之,原质者,必有活动,為作者之意,遂為德之意。胜论师六句义中之第二。译曰依,依止。水火风等实体之色声香味等之德也。因而十句义论谓為德句义,而求那之数有不同。百论疏上中曰:「求那此云依諦,有二十一法:谓同异合离数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住烦恼

见一切处住(遍通界烦恼)欲爱住(欲界烦恼)色爱住(无色界烦恼)小乘果四向。渐断前四住烦恼未尽。故在界中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贤菩萨。乃至十住已还。断四住烦恼尽。故免界分段生死。仍有无明住渐断未尽。故受界外变易生死。故经云。阿罗辟支佛大力...

《法门名义集》 / 133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昧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种结界相

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道种性有十回向

亦名解行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于闐

又名于殿,于填,于遁,谿丹,屈丹等。梵语瞿怚萨那Kustana,译曰乳。今Khotan,和闐也。离车族由尼波罗纵断西藏高原於此处建国,為大乘所行之,东来之经典多经此而来,西域记十二记关於此之歷史。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10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蛇

以喻水火风之四大也。仁王经下曰:「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為乐车。」智度论十二曰:「篋中有四蛇,王勅罪人令看礼养育。(中略)四毒蛇者,四大。」最胜王经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篋。於此四种毒蛇中,水二蛇多沈下...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善财五十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坚牢

一作坚牢神,坚牢祇,坚牢天。大神女之名。其解為之坚牢与神之不坏也。欲求资财珍宝伏藏,及神通长年妙药,并疗眾病降伏怨敌,制诸异论时,於净室安置道场,浴身,着鲜洁衣,踞草座之上,在有舍利尊像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烧香散花,饭食供养,白月八日布洒星合时请召...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来

一来者,谓二果斯陀含。于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虽尽,后品犹在,故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来。(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九品者,上中下品,每品中又分品也。)

《三藏法数》 / 76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分别悉时分品第三十三

复次我今解释如说吉祥成就时节。行者知已寻求悉。其时节者。八月腊月正月二月及四月。此等五月白十五日。应作上成就。其四月时。必有雨难。于二月时。亦有风难。于正月时。有种种难。但其腊月无诸难事。于八月时。应有雷雹霹雳之难。如上所说之难皆成就相。此五个月求但作成就亦...

《苏悉羯罗经》 /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 / 574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大衣

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為大衣,有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种意生身者

。名摩跋提乐意生身。四五六。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七八九十。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法门名义集》 / 43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末田那,末田鐸迦,末弹,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者,谓菩萨所证之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二见

一、住分见,谓十住等菩萨,破一品无明之惑,显一分德,从浅至深,故名住分见。(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二、究竟无见,谓等觉菩萨,断最后品微细无明之惑,净尽无余,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本有性德一时究竟显现,更无所见,故名究竟无见。

《三藏法数》 / 111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光音天下生人间

增一阿含经曰:「劫初光音天,相谓我等欲至阎浮提,即来下肥故。失神足,皆共号咒。自相谓言:我等穷厄,不能復还天上。」经律异相一曰:「天更始,盪盪空虚,了无所有,亦无日月。涌甘泉,味如苏蜜。时光音诸天,或有福尽来生,或乐观新,性多轻躁,以指尝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一生补处

见[弥勒]条。 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於初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昧总持门。乃至至於第十,更有第十一,即佛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发生无量无...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门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等觉、妙觉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

《三藏法数》 / 342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梦

一、四大不和梦,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不和梦。 二、先见梦,谓日间先见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梦,犹如日间所见,是名先见梦。 、天人梦,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梦,令其善根增长;若...

《三藏法数》 / 193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四心断结

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十四心断结也。(藏教者,即经律论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阿僧祇劫

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ṁkhyeyakal 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為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四十位,為第一阿僧祇劫,十之中,自初至第七,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至十為第阿僧祇劫。第十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色蕴有五种相

一、自相,自相者,即色身诸法自相,谓坚是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各别不同故也。 二、共相,共相者,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也。谓此色身皆从、水、火、风,和合为相也。 、所依能依相,所依能依相者,谓色身。四大种子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也。(四大者...

《三藏法数》 / 21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不拜

归為优婆塞优婆夷者,不得拜餘道之天神祇。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国王父母也。般舟昧经四辈品曰:「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梵网经下曰:「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唐彦悰所...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犍稚

Ghaṇtā,又作犍槌,犍,犍迟,犍椎。译曰鐘,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种自在

一、得无分别自在,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不动者,以无生智慧,舍于界,性无动移故也。) 二、得刹土自在,谓菩萨住不动,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得刹土自在...

《三藏法数》 / 258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宫胎

同疑城胎宫。為胎生者之宫殿,故云胎宫。為七宝宫中之胎生,故云宫胎。见[疑城胎宫]条。观经定善义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或堕宫胎。」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也。一欲界五趣,二离生喜乐定生喜乐,四离喜妙乐,五捨念清净,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欲界五趣者,或名五趣杂居。即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道

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凭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约行教道。二谓如来与住行向诸位菩萨说登十之法,是名约说教道。(十住者,发心住、治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

《三藏法数》 / 318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Mahiśā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為领有土之人,故名化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也。化上人庶,故言化。捨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為名,名化部。真諦法师云:正部本是王师,匡正...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好坚树

木名。智度论十曰:「臂如有树名為好坚,是树在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树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通教十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谓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谓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神证明

观佛昧经曰:「有王问佛:汝功德谁為证明?佛即垂无畏手指:一切大,六种震动,坚牢神涌出,唱言我是证明。」大日经疏四曰:「如释迦牟尼佛初坐道场时谓魔王言:由汝先世作一无尽施故,今得自在天主,我从无数劫以来如是修大施不可胜数,云何与我较优劣?魔言我所作之福汝...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