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断,谓所起恶不善法,断已复生,更须精进摄受,令不生起;断而又断,是名断断。 二、律仪断,谓坚持戒律,慎守威仪,断一切恶,是名律仪断。 叁、随护断,谓于无漏真实叁昧相中,随顺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四、...
《三藏法数》 / 144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心定於一行而修叁昧也。又名真如叁昧或一相叁昧。叁藏法数四曰:「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叁昧者。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叁昧。(中略)入一行叁昧者,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财首菩萨自说往因,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教我入塔拜佛像,且称南无佛。依是因缘,我值九百万亿那由他佛,得甚深念佛叁昧。以来无数劫不堕恶道,今日遂得甚深首楞严叁昧。见观佛叁昧经九、安乐集上,往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
《三藏法数》 / 109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之略。药王菩萨之前身,尝為供养法华经而烧身者。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眾生菩萨,乐习苦行,於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得现一切色身叁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訶萨於梦中入叁叁昧空无相无作叁昧,寧於般若波罗蜜有益耶?」须菩提报舍利弗:「若菩萨於昼日入叁叁昧,则於般若波罗蜜有益,夜梦中亦当有益。何以故?昼夜梦中,等而无异。」见大品般若经梦行品,智度论七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蕴魔,色等五蕴,為眾恶之渊藪,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叁,业魔,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五,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称大空叁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叁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為大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叁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多。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如来叁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叁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眾生及诸佛故,是故此叁昧耶,名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引弟子入坛场内之印也。胎藏界用入佛叁昧耶之印,金刚界用萨埵之叁昧耶印,苏悉印用合掌,此即以叁部之叁昧耶生在佛家之意也。或总用大鉤召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大日如来五智中妙观察智之所现也。胎藏界在中臺八叶中,西方之叶上,当大日之前面。以字為种子,其主德叁昧耶形,密号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罗大钞一,叁所记。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佛之威力,二、叁昧之力,叁、行者之本功德力。此叁力和合,能於定中见佛谓之般舟叁昧。般舟译作佛立。见止观二。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二卷,失译人名。佛於灵山入金刚叁昧说一乘真实之法。摄法华部中。註述有二种,金刚叁昧经解四卷,明圆澄註。金刚叁昧经通宗记十二卷,诛震述。 又佛说金刚叁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又曰越叁昧耶罪。违越叁世诸佛秘密之法之罪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此大乘密教当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专擅自恣而越法则,故云住不放逸也。」演密钞十曰:「若传受失宜,专擅自恣,即是放逸,违越叁世诸佛秘密法则。得越法罪,越法罪者,此中所谓犯叁昧耶四波罗夷中第叁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义林章表无表章曰:「定道得缘者,经中说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又万善同归集曰:「经曰: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谓戒行不清净,心身不安稳,则禪定不成就也。天台之止观四反之,而谓「尸罗清净叁昧现前。」又,唐高僧传廿二曰:「释真慧隋开皇十二年出家,受具大通寺诸禪师。禪...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障即障碍。如金刚经中,须菩提得无诤叁昧,盖由离此二障故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 一、烦恼障,烦恼即见、思惑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阿罗汉果时,见、思二惑,俱已断尽;心空寂静,诤从何起?是故得于无诤,实由离此烦恼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叁昧障,...
《三藏法数》 / 176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胎藏界八叶中南方之尊,经云华开敷,疏云沙罗树王开敷佛。金色放光明住於离垢叁昧之相也。為平等性智之所成,司五德第二修行之德,长养大悲万行,开敷万德,故名华开敷。其种子為第二点之。其密号曰平等金刚。以是為平等性智之所成故也。於金刚界云宝生如来,其密号同。是四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经云:譬如大海,有四炽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注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减。以譬如来大智慧海,亦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竭爱欲流,破愚痴暗,故以此四宝喻之。 一、日藏光明大宝,日藏光明大宝者,譬如来有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
《三藏法数》 / 32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新译去寻伺,旧译云觉观。麤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智度论二十叁曰:「是觉观挠乱叁昧,以是故说此二事。虽善而是叁昧贼,难可捨离。(中略)麤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往生要集中本曰:「愿除灭我麤动觉观心。」 又觉与观者為发言...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叁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叁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叁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叁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叁、第四、第五地菩萨修叁昧...
《三藏法数》 / 289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菩萨名。佛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為作叁道之宝阶。观佛叁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訶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叁...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八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即大方等大集经中宝幢分之同本别译也。说调伏魔王护持国土。宝星者叁昧之名,旧经谓之宝幢叁昧。得此叁昧,则观见一切法如宝星,犹如在高幢而下观,故云宝星,宝幢。经四曰:「时光味仙人,即得菩萨叁昧,名曰宝星。所得叁昧於菩萨叁昧一切观见,如在高幢...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於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為舍利弗等。佛入叁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於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剎,於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於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叁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证得此叁昧之福德因缘。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是為旧称,新称云叁叁摩地,译曰叁定,叁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叁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叁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叁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叁叁昧,无漏定谓之叁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捨,无漏曰八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 680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叁昧示现之叁十叁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叁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毘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叁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见者,乃名真见。故云十种见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550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叁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叁宝中之法宝也,又叁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於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復次叁法印名為宝印叁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诵习经文先苦后乐,谓人不辞劳苦,口诵经文,心习其义;其义习熟,则能如说修行,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诵习经文...
《三藏法数》 / 249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佛母尊之名。又云佛眼。於胎藏界定叁部之母主时以金轮佛顶尊為佛部之部主,以虚空眼尊為佛部之部母。在旧译仁王经有「观空品」。在新译仁王经為「观如来品」。是证大空叁昧為佛故虚空即佛也。此虚空眼尊以大空叁昧為本体,主生佛部一切功德之母之德,故称佛母。大日经疏五曰:「次...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於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徧。暉发犹净金...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念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
《三藏法数》 / 310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叁宝感应录中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叁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月星明佛,龙树名妙云自在王如来。」(金刚正智经并大庄严叁昧经今不传)。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罗Mahā-jñāna-mudrā五相成身之佛也。二叁昧耶印,梵名叁昧耶岐若勿他罗Samaya-jñānā-mudrā诸尊所持叁昧耶形五鈷刀莲华之类也。又结於诸尊手之印契也,又结於行者手之印契也。叁法智印,梵名陀罗摩岐若勿他罗Dharma...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一、分修叁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叁昧。(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叁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叁昧。 叁、圣正叁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
《三藏法数》 / 15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