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8 条搜索结果

九种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数》 / 2473字 / 1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何耶揭唎婆

Hayagrīva,又作贺野紇哩嚩,译曰马头,明王名。日经疏五曰:「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為瓔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髮。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髮如师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歷四洲,於一...

《佛学辞典》 / 223字 / 1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筏喻

佛之教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名為筏喻之。示不执着於也。五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

《佛学辞典》 / 232字 / 1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一句投火

菩萨為闻一句之而入火坑也。佛祖统纪智礼传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华严经叁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火坑,受极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净菩萨行故。假令叁千千世界,火满中,尚欲从於梵天...

《佛学辞典》 / 133字 / 1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辞典》 / 1729字 / 1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意,使知教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数》 / 2102字 / 1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六根功德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所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叁世四方,宛转十二,流变叁迭,一十百千是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四方者,东西南北也。宛转十二者,以四方涉叁世,叁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

《三藏数》 / 737字 / 1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数》 / 452字 / 1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威德明王

明王之一。配於西方,本地為阿弥陀。叁面六臂。乘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49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那罗延

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辞典》 / 365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威德尊

威德明王也。

《佛学辞典》 / 7字 / 1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藏教生灭四谛

藏教者,经律论叁藏之教也。生灭者,此教诠因缘生,有生有灭也。四谛者,谛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用析空观,谛审苦集灭道之一一不虚,是名藏教生灭四谛。(因缘生者,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所起之心,名为生。析空者,析分析,谓分析五阴等皆空也。) 一...

《三藏数》 / 322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供养,谓依佛所说教,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是以供养诸佛、菩萨,是名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数》 / 197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阿弥陀种子

字為莲华之种子,亦為阿弥陀之种子,盖据中图之次第,阿弥陀者涅槃也。见护身钞。

《佛学辞典》 / 36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数》 / 1095字 / 1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数》 / 1655字 / 1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辞典》 / 2612字 / 1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摩醯

Mahā,又作莫醯。译曰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 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摩祇]条。

《佛学辞典》 / 94字 / 1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一心叁惑

见思尘沙无明叁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体叁惑。止观辅行六之叁所谓「见思尚乃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叁惑既,叁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叁惑,其体各别,次第為隔歷叁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麤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叁惑。迷...

《佛学辞典》 / 242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黑夜神

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辞典》 / 219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南岳磨砖

传灯录五南岳章曰:「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院,常日坐禪,师知是器。往问曰:德坐禪图什麼?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菴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麼?师曰:磨為镜。一曰:磨砖岂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禪岂作佛?一曰:如何是?师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

《佛学辞典》 / 197字 / 1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乘九部

谓佛所说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乘直说,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数》 / 852字 / 1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辞典》 / 684字 / 1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尚闍梨

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迦牟尼佛原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常修第四禪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有鸟见如此,谓之為木,於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禪觉,知顶上有鸟卵,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復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还入禪至鸟子飞去,乃起。此谓之禪波...

《佛学辞典》 / 135字 / 1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八觉

觉,犹念也。因此八种,引起一切烦恼,恶觉也。 一、欲觉,欲,贪欲。谓贪欲心起,常念可意之事,故名欲觉。 二、嗔觉,嗔,嗔恨。谓嗔恚心起,常念忿恨于他,故名嗔觉。 叁、恼觉,恼,恼害。谓憎嫉心起,常念恼害于他,故名恼觉。 四、亲里觉,谓常忆念亲戚乡里,...

《三藏数》 / 228字 / 1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一藏

含藏之义。谓界之理,竖穷叁际,横遍十方,无德不备,无不摄,一一该罗,重重无尽。若世间,若出世间,无不含藏,故名一藏。(叁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藏数》 / 74字 / 1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本无生,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数》 / 1193字 / 1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无相,悉皆空寂,以显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能所合成,以...

《三藏数》 / 411字 / 1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辞典》 / 762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二十种随烦恼

谓诸昏烦恼乱心神之,随逐众生,造无量业,故名随烦恼也。 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 二、恨随烦恼,恨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 叁、覆随烦恼,覆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

《三藏数》 / 735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陀罗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咒与中咒与心咒也。火界咒。咒曰: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忿怒)欠(空)佉[[口皿]](引)(...

《佛学辞典》 / 267字 / 1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威德陀罗尼除灾难。若有国王及诸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辞典》 / 139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多龄路迦也吠闍也

又作帝隶路迦也吠闍也。帝隶者叁,路迦也者世,吠闍也者降。降叁世明王也。日经疏十曰:「帝(入声)隶(二合)路迦(二合此是叁世也)吠闍也(此是降胜之义也)。」

《佛学辞典》 / 73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是日...

《佛学辞典》 / 591字 / 1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毕竟空

一切之有為与无為,毕竟為空,名為毕竟空。智度论叁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為空无為空破诸无有遗餘,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為无有遗餘。性空者名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賁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究竟不...

《佛学辞典》 / 192字 / 1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多龄路迦

降叁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辞典》 / 11字 / 1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五力明王

不动等之五明王也。此五明王為五力菩萨之变身,故云五力明王。见[五力菩萨]条。

《佛学辞典》 / 39字 / 1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唯识论

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叁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乘唯识论。叁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辞典》 / 546字 / 1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二十八宿

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数》 / 442字 / 1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习种性有十住菩萨

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曰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性理寂种...

门名义集》 / 270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七有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润生七有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二十九有),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畜生也。叁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

《佛学辞典》 / 147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门名义集》 / 831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圆通,须依种种之,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答之,有二十五种,六尘六根六识七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辞典》 / 545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多龄路迦也

降叁世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辞典》 / 11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世尊陞坐

「世尊一日陞座,文殊白槌曰:諦观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长老之说前白槌,「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已,...

《佛学辞典》 / 192字 / 1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爱染王

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菩提之意也。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

《佛学辞典》 / 258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楞严经所说。七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经叁)。「如一见根见周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徧周界。圆满十虚。寧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

《佛学辞典》 / 271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数》 / 1802字 / 1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施,谓...

《三藏数》 / 877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辞典》 / 1774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之各初章所说,与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日经二曰:「...

《佛学辞典》 / 2278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数》 / 1025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半只迦

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辞典》 / 426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於过去為波罗奈国王,称為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諫,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佛学辞典》 / 96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乘经悉谈叁諦,故云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辞典》 / 442字 / 1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冰揭罗

又作冰伽罗。訶哩底母(鬼子母神)爱子之名。又曰冰揭罗天童子。新曰毕哩孕迦。爱子成就曰:「其母左手於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中略)时欢喜母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说爱子毕哩孕迦陀罗,為利益护持诸有求者。(中略)我今復说毕哩孕迦刻像,取白旃檀香木...

《佛学辞典》 / 291字 / 10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初果也。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流,故名入流。(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叁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数》 / 286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五纳衣

纳衣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衣篇解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同资持记曰:「五纳五色碎段重纳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佛学辞典》 / 100字 / 10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

《三藏数》 / 438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白衣观音

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处名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囉嚩悉寧,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日经疏五曰:「半拏囉嚩悉寧,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亦戴天...

《佛学辞典》 / 318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叁光天子形像

画叁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萨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天人形,置於左右,学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叁光像,明星為菩萨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叁光俱依其本,宜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為天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於日月后列明星。今...

《佛学辞典》 / 233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经供养

不限何经,书写之,為作佛事。谓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於叁宝中之宝。供养经者,供养宝也。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眾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繫於病比丘之颈,...

《佛学辞典》 / 143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无能如实难言。受障...

门名义集》 / 197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白象

象有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辞典》 / 379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四种心

一、肉团心,肉团心者,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二、缘虑心,缘虑心者,缘持思虑之心,此通第八识而言,谓眼缘色乃至第八缘根身种子器世间故也。(通第八识者,此缘虑心以第八藏识为体故也。根身者,根眼等诸根,身色身也。种子者,善恶...

《三藏数》 / 226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爱染明王种子

吽。

《佛学辞典》 / 2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形像

日经一曰:「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执莲在鹅上。」日经疏五曰:「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

《佛学辞典》 / 142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圣六字增寿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疾病。佛自知已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

《圣六字增寿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勤行

勤行善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辞典》 / 278字 / 10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数》 / 1224字 / 10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辩才天

又曰:辩天、辩功德天、辩才天、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辞典》 / 450字 / 10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数》 / 901字 / 10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娑罗娑

鸟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娑罗娑鸟,此云共行,亦云白鹤。」日经疏叁曰:「鴈非正翻,梵本云娑罗娑鸟,状如鸳鸯而。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梵Sarasa。

《佛学辞典》 / 72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小乘九部

部类。谓佛所说经,有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华经云:我此九部,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数》 / 919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阎曼德迦

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威德明王,六足尊。五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钞叁曰:「威德密号也,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93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光明佛

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辞典》 / 55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无相菩提

无相者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故曰无相寂灭菩提。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故无诸相。坐谓安处,是处於寂灭道场,故华云。诸空為座,是也。」

《佛学辞典》 / 98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数》 / 1008字 / 9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二果

一、增上果,谓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识所依,根增胜,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识,前念为后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识为第七识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识者,分别识也。第八识者,藏识也。) 二、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

《三藏数》 / 200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厕神

乌芻沙摩明王有解秽真言,遂以為厕神。

《佛学辞典》 / 17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有部所说,十四不相应中有名者,使一切之有情,繫於人身中不离,因而譬為绳。如善恶诸业,一旦所造之业,既入过去,有繫彼之诸业於身,故至未来而使受其果也。止观七曰:「笼以四,繫以绳。心在色笼,无处不至。业绳未断,去已復还。」见[]条。

《佛学辞典》 / 105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月黶尊

降叁世明王之别名。日经疏五曰:「次復於执金刚下,置忿怒持明,降伏叁世一切作障者,号月黶尊。面有叁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笑之形。以金刚宝為瓔珞,此是持金刚者,以无量门势威猛摄护眾生叁昧也。」此尊半月轮中现黑色忿怒也。故似月黶。故云尔也。秘藏记末...

《佛学辞典》 / 158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涅槃四种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乐。此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故,以寂静,名为乐,此涅槃之...

《三藏数》 / 199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一切諦不可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一切諦不可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辞典》 / 104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四无碍智

(亦名四无碍辩,出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数》 / 190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五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数》 / 429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矜羯罗

又作金伽罗Kiṁkara,不动明王童子之第七,与制吒迦侍不动明王之左右者。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曰:「矜者问事也,羯逻者驱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两种:一名矜羯逻,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难共语恶性者是。」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童子秘要品曰:「波罗蜜慈...

《佛学辞典》 / 215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眾满中。初会说,九十六亿人阿罗汉。第二会说,九十四亿人阿罗汉。第叁会说,九十...

《佛学辞典》 / 295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