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 条搜索结果

五股印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菩萨行品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行、菩萨行者为何事?”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者,道行也,是故名为菩萨行。”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者为在何处行?” 佛言:“于五阴行,空于内外法,于六波罗蜜行,于内外空及有无空作四禅行,于四无形禅行,于四等行,于三十七品行,...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083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叁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9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尸毘迦

王名,释尊因位為尸毘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叁十五曰:「尔时毘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毘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叁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大乘四向四果

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明论

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功业明。内明者。佛所说者名教内论。因明能屈他论。自申己义。名为因论。声明显示一切音声差别巧便言辞。名为声论。医方明者有四种。一者显示差知病因。二者显示病因。叁者能显示除已起之病。四者显示已除之病令不重起。功业明显示种种世业成就。此五种...

《法门名义集》 / 118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菩萨降魔品上

“尔时魔众尽其威力,胁菩提树,不能惊动菩萨一毛。有偈说言: “‘天魔军众忽然集,处处打鼓震地噪, 吹螺及贝诸种声,唱言:“子欲作何事? 今见此魔大军众,何不起走离此中? 汝今妙色如铸金,面目清净天人仰, 如是身体不久坏,此大魔众难可当。 但看地上及虚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797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魔怖菩萨品中

“尔时,彼等魔诸女辈,善解妇女妖幻之事,更复别为余诳惑法,媚乱菩萨,而说偈言: “‘初春佳丽好时节,果木林树悉开花, 如此美景可欢娱。仁色丰盈甚端正, 现今幼年情逸荡,正是丈夫行乐时, 欲求菩提道甚难,仁可回心受世乐。 宜观我等天女辈,可喜形貌柔软身,...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7245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一地

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于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习因者,所作之因,习续不断也。五阴者,色阴、受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致

一致者,谓佛乘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叁乘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是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邃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得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于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今于此经具足得闻。是名不闻而闻。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142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槃不毕竟涅槃。是人不解如来意故作如是说。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诸仙人五万三千。皆于过去迦叶佛所。修诸功德未得正道亲近诸佛听受正法。如来欲为如是人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诸天闻已其声展转乃至香山。诸仙闻已即生悔心作如是言。云何我等得生人中...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505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

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善男子。譬如明时无闇闇时无明。若有说言明能破闇。无有是处。善男子。谁有智慧。谁有...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899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住地烦恼

见一切处住地(遍通叁界烦恼)欲爱住地(欲界烦恼)色爱住地(无色界烦恼)小乘叁果四向。渐断前四住地烦恼未尽。故在叁界中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地前叁贤菩萨。乃至十住已还。断四住地烦恼尽。故免叁界分段生死。仍有无明住地渐断未尽。故受叁界外变易生死。故经云。阿罗辟支佛大力...

《法门名义集》 / 133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执着。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从他闻。若自寻经若他故教。于所著事不能放舍。是名执着。迦叶复言。世尊。如是执着为是善耶是...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553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四无碍智

(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习种性有十住菩萨

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法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曰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法性理寂种...

《法门名义集》 / 270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子

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欢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于一子。是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默

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经中叁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默而说,即说而默也。(梵语文殊师利,华...

《三藏法数》 / 137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九字曼荼罗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四

善男子。如来复有随自意语。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359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菩萨降魔品下

“尔时,彼处别有地神,将于一瓶凉冷之水,洒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急起!走向自宫,今为汝故,当有种种器仗,欲来害于汝身,节节解汝。’而彼魔众,本时所作,杂类形容,殊异身体,变现而来,执持种种兵戈器械,如是怖已,不能复形。还如是归,至本来处,各相迷失,经...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799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萨陀波伦菩萨

佛语须菩提:“疾欲得佛者,索般若波罗蜜,当如萨陀波伦菩萨。于今在上方,过六百三十亿佛国,佛名揵陀罗耶,其国名尼遮揵陀波勿,萨陀波伦菩萨于彼间止。” 须菩提白佛言:“萨陀波伦菩萨本何因缘索般若波罗蜜?” 佛语须菩提:“乃往久远世有菩萨,名萨陀波伦,为前世施行功德...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5176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弥伽

Megha,善财童子[五十叁知识]中之第四知识名,良医也。晋华严经四十七曰:「於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自在,城名视药,彼有良医,名曰弥伽。汝诣彼问:云何菩萨菩萨行?」探玄记十八曰:「弥伽者,此翻名云,谓能注法雨润益眾生故名也。」慧苑音义下曰:「弥伽,此云能降伏,或翻...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魔怖菩萨品上

“尔时,菩萨在于菩提树下坐已。时菩提树所守护神,生大欢喜,心意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即解其身所有璎珞,并散头髻,速疾而向于菩萨所,以最胜妙吉祥之事,赞美菩萨。内心殷重,发大希奇,悉命诸亲及其眷属,守护菩萨,恭敬俨然。 “尔时,彼处四面林木,无问大小所有树神...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490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五

迦叶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众生佛性犹如虚空。云何名为如虚空耶。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亦尔。善男子。虚空非过去。何以故无现在故。法若现在可说过去。以无现在故无过去亦无现在。何以故。无未来故。法若未来可说现在。以无未来故无现在亦无未来。何以故。无...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757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六种意乐

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极

一极者,谓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也。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疏云:一极唱高,二乘绝听。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下

复次持诵者往于河岸。用白檀香作曼拏罗。献广大供养。时诵真言一阿庾多。至第七日复作广大供养。至夜半彼摩拏贺哩尼夜叉女。即来现身甚大苦恼。女言呼我何作。持诵者言汝为我婢女。即听允日给金钱一百。赡彼行人等八人丰足使尽复与。若不使尽不复与之。 复次持诵者往彼尼拘陀树...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7395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13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无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子不至芽。虽不至芽而能生芽。众生亦尔。云何缚解。善男子。谛听谛听我当为汝...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637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六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清净梵行。佛言。善男子。一切法是。迦叶菩萨言。世尊。一切法者义不决定。何以故。如来或说是善不善。或时说为四念处观。或说是十二入。或说是善知识。或说是十二因缘。或说是众生。或说是正见邪见。或说十二部经。或说即是二谛。如来今乃说一切法...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394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一切业不定得果。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应当修习八圣道者。何因缘故。一切众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即当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须修习八圣道耶。世尊。如此经中说有病人若得医药及瞻病人随病饮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众生亦复...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344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道种性有十回向

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僧无僧。有苦无苦有集无集有灭无灭有道无道。有实无实有我无我有乐无乐有净无净有常无常。有乘无乘有性无性。有众生无众生。有有无有有真无真。有因无因有果无果。有作无作有业无业有报无报者。今恣汝所问吾当为汝分别解...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240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不净能净。无归依者能作归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为大医师作大药王。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云何如来记说善星。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不可治人。如来何故不先...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163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中

尔时金刚手菩萨。说降伏诸部多观想成就之法。于十五日月圆之时。想彼月中有一吽字。字有光明圆满照曜。即诵真言曰。 唵(引)悉驮嚩日啰(二合)吽 此真言灭一切罪业。复想啰字如彼日轮光遍炽盛。作此观时即诵此真言曰。 唵(引)贺那尾特网(二合)娑野曩(引)舍野播(引)半吽发吒...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8417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13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魔怖菩萨品下

“尔时,魔众如是异形,或乘白象,或复骑马,或乘骆驼水牛犀牛诸车乘等,四面云集。或似修罗类迦娄罗,或复有如摩睺罗伽,及鸠槃茶、罗刹、夜叉,并毗舍遮伺命鬼等,或复身体羸瘦长大,犹如饿鬼。或有多种异状形容,或有面孔威德甚大,或头如索,或有大头,或有小面或有皱面,或有...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962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叁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瓔珞经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云何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通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所言外者...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172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0467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先所说庵罗果喻四种人等。有人行细心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亦正实。有人心不细行不正实。是初二种云何可知。如佛所说。虽依是二不可得知。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庵罗果喻二种人等实难可知。以难知故我经中说。当与共住...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580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五忍

一伏忍。二信忍。叁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地前叁贤菩萨得伏忍。初地二地叁地得信忍。四地五地六地得顺忍。七地八地九地得无生忍。十地与佛地得寂灭忍。

《法门名义集》 / 63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546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时诸六师心生嫉妒。悉共集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王之土境清夷闲静。真是出家住止之处。是故我等为斯事故而来至此。大王。以法正治为民除患。沙门瞿昙年既幼稚。学日又浅道术无施。此国先有耆旧宿德。自怙王种不生恭敬。若是王种法应治民。如其出家应敬宿德。大王善听。沙...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970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昙无竭菩萨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安隐从三昧觉起,并与五百女人,共至昙无竭宫门外,门外立自念言:“今我用经法起来,师入在内,我义不可卧、不可坐,须我师来出上高座说般若波罗蜜,尔乃坐耳。”及五百女人亦皆效萨陀波伦菩萨立。 是时昙无竭菩萨适教殿中诸女,说经道已,沐浴澡洗已,更着...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4865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

复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想非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垂尽三有还堕三涂。何以故。无善觉故。何等善觉。所谓六念处。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炽盛。善心羸故慧...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051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一音

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陀罗尼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空、有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 一、法陀罗尼,谓诸菩萨得念慧力,持所闻法,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法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谓诸菩萨持所闻无量义趣,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义陀罗尼。 叁、咒陀罗尼,...

《三藏法数》 / 192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何等为十。一者有五。何等为五。一者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212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六大力

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常不轻菩萨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1680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六妙门

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定,后叁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法数》 / 552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501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性种性有十行菩萨

此是叁贤位之中品。一欢喜行。前观解既满。今如解而得自行化人。离于邪倒庆子除得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既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叁无嗔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

《法门名义集》 / 304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常悲菩萨本生

八十一、 众祐自说,为菩萨时,名曰常悲。常悲菩萨,常流泪且行。时世无佛,经典悉尽,不睹沙门贤圣之众,常思睹佛闻经妙旨。时世秽浊,背正向邪,华伪趣利犹蛾之乐火;四等六度永康之宅,而世废佛斯法,就彼危祸,以自破碎也,故为愁荒哀恸且行。往昔有佛名影法无秽如来王,灭...

《六度集经》 / 1054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佉罗坻迦山古昔神仙所居之处。与大一切比丘众俱。度量已过皆悉漏尽诸大沙门。复有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恒河沙数诸大人俱。乃至世尊授功德天记莂讫已。尔时世尊默然而住。及诸大众亦复如是。尔时西方有一应珠。是摩尼宝忽然出现。复有百千帝释天宝。...

《虚空孕菩萨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7117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二智

一、如理智,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智,则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三藏法数》 / 95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妙音菩萨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释...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230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