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条搜索结果

九十九、尼乾子投火聚为佛所度

佛在舍卫国。尔时如来降化外道邪见六师,及其眷属,悉使破尽。五百尼干作是念言:“我等徒众,都破散尽,不如烧身早就后世。”即集薪草,便欲烧身。如来大悲,欲拔彼苦,使火不然。佛在其边,入火光三昧。诸尼乾子,见大火聚,心生欢喜,而作是言:“我等不须然火,皆共投中。”既到火...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63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一十四、老比丘得四果

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福不唐捐。如往昔时,有老比丘,年已朽迈,神情昏塞,见诸年少比丘,种种说法,闻说四果,心生羡尚,语少比丘言:“汝等聪慧,愿以四果,以用与我。”诸年少比丘,嗤而语言:“我有四果,须得好食然后相与。”时老比丘,闻其此语,...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7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微

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為单简者,亦称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為分离,是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三十九、八天次第问法

昔佛在世,于夜分中,忽有八天次第而来,至世尊所。其初来者,容貌端政,光照一里,有十天女,以为眷属,来诣佛所,至心顶礼,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娱,快获安乐。”于时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心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时,于...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001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十七、大力士化旷野群贼

尔时佛在王舍城。于王舍城、毗舍离二国中间,有五百群贼。频婆娑罗王,慈仁宽善,以恩法治世,不害物命,即出募言:“谁能往化五百群盗,使不作贼,当重爵赏。”时有一力士,来应王募,往彼旷野,绥化群贼,即能令其不复作贼。既能调伏,作大城池,而安置之,渐渐聚集,多人依附,遂...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244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十四、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

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便睡眠。诸婇女等,以王眠故,即共游戏,于一树下,见有比丘坐禅念定,往至其所,礼敬问讯。尔时比丘为其说法。王后寻觉,求觅婇女,遥见树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75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五、迦尸国王白香象养盲父母并和二国

昔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复生疑。父母以佛及弟子,远来之人,远去之人,病人,看病者。” 诸比丘白佛言:“如来世尊!甚奇甚特!于父母所,常赞叹恭敬。” 佛言:“我非但今日,过去已来,恒尊重恭敬。” 诸比丘问言:“尊重赞叹,其事云何?” 佛...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779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六、波罗㮈国弟微谏兄遂彻承相劝王教化天下

昔者世尊,语诸比丘:“当知往昔波罗㮈国,有不善法,流行于世。父年六十,与着敷屡,使守门户。尔时有兄弟二人,兄语弟言:“汝与父敷屡,使令守门。”屋中唯一敷屡,小弟便截半与父,而白父言:“大兄与父,非我所与。大兄教父使守门。”兄语弟言:“何不尽与敷屡,截半与之?”弟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6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十四、月氏国王与三智臣作善亲友

时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与三智人,以为亲友,第一名马鸣菩萨,第二大臣,字摩吒罗,第三良医,字遮罗迦,如此三人,王所亲善,待遇隆厚,进止左右。马鸣菩萨,而白王言:“当用我语者,使王来生之世,常与善俱,永离诸难,长辞恶趣。”第二大臣,复白王言:“王若用臣密语,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55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九、弗那施佛钵食获现报

昔佛在世,有梵志兄弟五人,一名耶奢。二名无垢,三名憍梵波提,四名苏驮夷;四兄入山学道,得五神通。其最小弟,名曰弗那,见佛乞食,盛好白净饭,满钵施佛。尔时弗那,恒以耕种为业,时耕种讫,还归于家。后于一日,出到田中,见其田中,所生苗稼,变成金禾,皆长数尺,收刈已尽...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10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一十一、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

昔难陀王,聪明博通,事无不练,以己所知谓无酬敌,因问群臣:“颇有智慧聪辩之人,咨询疑事,能对我不?”时有一臣,家先供养一老比丘,履行清净,然不广学,即谈于王。王问之言:“夫得道者,为在家得,为出家得乎?”时老比丘,即答之曰:“二俱得道。”王复问言:“若二俱得,何用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00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八、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

昔佛在世时,有长者子,早丧父母,孤穷伶俜,客作自活。闻有人说忉利天上,极为快乐,又闻他说供养佛僧,必得往生,即问他言:“用几许物,可得供佛及以众僧?”时人语言:“用三十两金,可得作会。”便来向市,求客作处。市边有一大富长者,雇其客作,长者问言:“汝今能作何事?”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19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一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十七、舍利弗摩提供养佛塔

频婆娑罗王,已得见谛,数至佛所,礼拜问讯。时宫中妇女,不得日日来到佛边,王以佛发,宫中起塔,宫中之人,经常供养。频婆娑罗王崩,提婆达多共阿阇世王,同情相厚,生诽谤心,不听宫中供养此塔。有一宫人,名舍利弗摩提,以僧自恣日,忆本所习,即以香花供养此塔。时阿阇世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32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十一、佛在菩提树下魔王波旬欲来恼佛

昔如来在菩提树下,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至如来所,而作是言:“瞿昙!汝独一身,何能坐此?急可起去。若不去者,我捉汝脚,掷着海外。”佛言:“我观世间,无能掷我着海外者。汝于前身,但曾作一寺,受一日八戒,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六天,为大魔王。而我乃于三阿僧...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52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五、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

昔乾陀卫国,有一屠儿,将五百头小牛,尽欲刑犍。时有内官,以金钱赎牛,作群放去,以是因,现身即得男根具足。还到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王言:“是我家人,自恣而行,未曾通白,今何故尔?”王时即唤问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见屠儿,将五百头小牛而欲刑治,臣即赎放。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53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分法身

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名五法身。戒者防非止恶。定者心住一境。慧者中决断。解脱身者。绝缚离羁。解脱知见身。解脱中。审之明白。此五分法身。是佛德体故。言为说身。

《法门名义集》 / 7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十七、长者子见佛求长命

昔佛在世,有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80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十四、度阿若憍陈如等说往日

佛在王舍城,说法度阿若憍陈如,释提桓因,频婆莎罗王,各将八万四千众,而悉得道。诸比丘疑怪,各有尔许人,拔三恶道。佛言:“非但今日,于往昔时,亦曾济拔。” 诸比丘言:“过去济拔,其事云何?” 佛言:“过去世时,有诸商贾人,入海采宝,还来中路,于大旷野,值一蟒蛇,...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2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十六、天女本以华散佛化成华盖

尔时舍卫国,有一女子,于节日中,采阿恕伽华,还入城来,遇值佛出,即以此华,散于佛上,化成华盖,欢喜踊跃,生敬信心。于是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即乘宫殿,至善法堂。帝释以偈问言: 汝昔作何业,得来生天中, 身如真金色,威德甚光明? 以何业行获?愿为我说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62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八、仇伽离谤舍利弗等

昔有尊者舍利弗、目连,游诸聚落,到瓦师所,值天大雨,即于中宿。会值窑中先时有一牧牛之女,在后深处;而声闻人,不入定时,无异凡夫,故不知见。彼牧牛女,见舍利弗、目连其容端政,心中惑着,便失不净。尊者舍利弗、目连,从瓦窑出。仇伽离善于形相,观人颜色,知作欲相不作欲...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40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定水

定心湛然,譬如止水。往生十因曰:「若定水澄净,自见满月尊。如净水為,见空中本月。」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十三、帝释问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王舍城南,有婆罗门聚落,名庵婆罗林,此聚落北,毗提醯山石窟之中。尔时帝释闻佛在彼,即告槃阇识企犍闼婆王子言:“摩竭提国,婆罗门聚落,名庵婆罗林,此聚落北,有毗提醯山,世尊在中,今与汝等可共诣彼。”槃阇识企犍闼婆王子,答言:“唯然,...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321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七、梵摩达夫人妒忌伤子法护

佛在王舍城,语提婆达多言:“我恒深心慈念于汝,及身口意于汝无恶,今可共忏。”提婆达多,骂詈而去。 诸比丘言:“云何如来慈心若此,提婆达多,反更恶骂?”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时,波罗㮈国,有王名梵摩达,夫人名不善意,有子法护,聪明慈仁,就师教学。时梵摩王,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49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十七、迦步王国天旱浴佛得雨

若种少善于良福田,后必获报。如往古昔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王,名曰迦步,统领阎浮提内八万四千国土。王有二万夫人,然无子息,祷祀神祇,经历多年,最大夫人,而生太子,字曰栴檀,为转轮王,领四天下,厌恶出家,得成正觉。时彼国中,诸相师等咸言:“大旱应十二年,作何方...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21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觉乘,乘十二因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日冷十叁

,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佛二种十身

一、融叁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叁世间也。言融叁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三藏法数》 / 161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法身塔

书法身偈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為聚,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為业。(中略)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尽,是大沙门说。」参照[法身偈]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奉加帐

又曰簿。记纳於神佛之金财之簿册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百一十九、婆罗门妇欲害姑

昔有婆罗门,其妇少壮,姿容艳美,欲情深重,志存淫荡,以有姑在,不得遂意,密作奸谋,欲伤害姑。诈为孝养,以惑夫意,朝夕恪勤,供给无乏,其夫欢喜,谓其妇言:“尔今供给,得为孝妇,我母投老,得尔之力。”妇答夫言:“今我世供,资养无几,若得天供,是为愿足,颇有妙法,可生...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5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藏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法数》 / 267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水喻真心有十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中乃指心之所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论二十一曰:「初学繫心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此是所之境。非中亦是境之名目。若中亦是境之名目。下当云及。不当用若字。小止观曰:「尔时当繫念鼻端,令心住在中,无分散意。」可知繫念鼻端,即是心住中。若谓中是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空定

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捨色想而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内识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轮藏

於大层龕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藏。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復次诸方梵剎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於此道颇知信向,然於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為他逼迫不暇...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断

一、缚断,谓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境不起贪嗔,于境虽,不生染着,故名缚断。 二、不生断,谓得法空之时,能令叁途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叁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

《三藏法数》 / 8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因,谓六根为因,六尘为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次第,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心、心所法者,心即心...

《三藏法数》 / 254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而独法尘,谓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念叁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叁千诸法也。一心叁观,北齐慧文禪师於中论发之。一念叁千,天台大师於法华经发之。叁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觉,菩萨,佛之境界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九住心

一、安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 二、摄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摄心宁静,则禅定可成;若觉一念稍动,即便摄持,令心安住也。 叁、解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解知觉观之心,攀外广,即当收...

《三藏法数》 / 346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经行

於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禪而欲睡眠时,為此防之,又為养身疗病。寄归传叁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种

华严宗之教理,以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起(但除顿教),曰业感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识住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发菩提心

一、见闻为增上,增上即增进之义。谓世间之人,或见或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之事,既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佛菩萨功行具足,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闻法为增上,谓世间之人,虽不见闻诸佛菩萨神通...

《三藏法数》 / 338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定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假

叁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假,如空有二禪,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假之义也。二随假,如随叁乘之根性说叁乘之教门是也。叁对假,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叁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

《三藏法数》 / 454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种子识六义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 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

《三藏法数》 / 488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菩萨苦行超胜以受食成熟众生品第十一

尔时寂慧菩萨摩诃萨。白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言。秘密主。汝可乐说菩萨苦行。诣菩提场降伏魔军。转正法轮。庄严佛土等事。我今欲闻愿为开发。此如是等希有之事汝现证知。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寂慧当知。菩萨苦行等事。具有无量功德庄严。假使住世一劫尽其寿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奉诏译 / 1038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天台山

在浙江省台州天台县之西,仙霞岭脉之东支也。形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接四明金华,蜿蜒东海滨,如衣之有。隋智者大师依此山而开闢一宗,因之有天台宗之名。观音玄义记一曰:「天台山者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辅行一曰:「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叁台,故以名焉。」大明一...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力

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徧眾生界。」以此偈中说叁力故称為叁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也。叁、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因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 又凡有為法之生,必依因与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為生法,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法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

《佛学大辞典》 / 84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三藏法数》 / 317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茶汤

茶与汤也。凡禪家之法,每日於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汤為恒例。又新住持晋山时等,有点茶点汤之礼。先点茶后点汤。 又有称观音等诸佛為茶汤日者,与日相类,其日参诣者,谓有特别之利益。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界九地

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识

楞伽经所说:一,真识,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识不立此识。二,现识,又名藏识。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识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识之业转现叁细也,唯识论所谓阿赖耶识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叁,分别事识,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无始无明

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空处定

此四通言空处定者,以其定体无形色,故名之为空,各依所证之境,名之为处。境法持心,心无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处定,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叁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叁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

《三藏法数》 / 33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南山叁观

南山叁观者,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 一、性空观,性即性分也,谓声闻、觉小乘之人,观因所生一切诸法,其性本空,皆无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观。(因者,六根为因,六尘为也。所生一切诸法者,即根尘相对所起诸心法也。) 二、相空观,相即相状也。谓藏...

《三藏法数》 / 21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佛十宿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优毕捨

U ekṣa,又作忧毕叉。译曰捨。平等。持心平等,不偏一方。捨者捨偏心也。涅槃经叁十曰:「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諍,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為捨。」慧琳音义二十六曰:「优毕叉,此云捨也。」大乘义章十曰:「止观捨者,经中亦名定慧及捨,此乃修中之差别也。修义不同,...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为乘,运载至其所至之处,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谓人以叁归五戒为乘,运出四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叁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

《三藏法数》 / 48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观行

(亦名唯识观,出宗镜录) 一、寻伺,谓推寻伺察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叁观观之,是名寻伺。(粗心在曰寻,细心分别曰伺。叁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真如,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 102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