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2 条搜索结果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乘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能运众生从因至果。故名为乘。

《法门名义集》 / 26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善法堂

帝释天讲堂名。须弥山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叁十叁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藏

修多罗藏。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藏。唯诠戒学。摩德勒伽藏。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藏。此叁藏约大小乘分为二藏。所谓声闻菩萨藏。

《法门名义集》 / 54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金刚般若波罗蜜

如是我闻: 一时佛婆伽婆,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于日前分,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国而行乞食。于其国中次第行乞,还至本处。饭食事讫,于中后时,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加趺安坐,端身而住,正念现前。时诸比丘俱往佛所,至佛所已...

金刚般若波罗蜜 /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 7466字 / 1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 / 855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菩萨摩诃萨乘

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此人发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乘别教中。此是大乘。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1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佛灌印明

五佛行者授灌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五如来印契,各如叁昧耶(言叁昧耶之印),徧照灌於,不动佛於额,宝生尊右,无量寿后,不空成就佛,应之左。」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十门释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前,悬谈一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叁十叁天

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叁十叁天。為欲界之第二天须弥山上。中央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叁十叁天也。佛地论五曰:「叁十叁天,谓此山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叁十叁天城。」胜鬘宝窟下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不空

叁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摄

布施摄。爱语摄。利益摄。同事摄。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故名四摄。

《法门名义集》 / 26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金刚般若波罗蜜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婆提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礼佛足,右...

金刚般若波罗蜜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6995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金刚则即二字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金刚中有即则二字。高丽大安六年,以义天之祖名稷,故易即為则。寿昌元年,刊於大兴王寺。后从沙门德詵则喻之请,仍还本文,而以则音呼之。愚按则即二字,声近义通,儒书亦有互用者,详见高邮王氏传释词。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十二见

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忍辱五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叁、能忍所嗔,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嗔呵,而能...

《三藏法数》 / 211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世自

又曰世饶王。佛名。饶即自之义。无量寿存此二名。阿弥陀佛因位时,於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愿。无量寿钞二曰:「义寂云:旧本名楼夷亘罗Lokeśvararāja,此存梵音,翻之名為自王。憬兴云:於一切法得自故。玄一曰:世间利益自,故言世自,亦言世饶,即自义為王也...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不净金刚

Ucchuṣma,乌芻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刚。此明王為不动明王所化现,调伏一切之不净鬼者,故於东司安置之,上东司时,诵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下曰:「乌枢瑟摩明王教法不拘净秽,恒示忿怒相,诵满叁十万徧得验。」大日疏九曰:「时,不动明王,受佛教命召...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1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不轻

不轻比丘又云不轻菩萨。作出家沙门之形相,故云比丘,為大乘菩萨之根性,故云菩萨。具名常不轻。此比丘常修不轻之行,因受常不轻之称,即释迦佛往古之前身也。见[常不轻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四摄菩萨真言也。参照[四摄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八供养

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也。内供者,从中央大日如来流出,為供养四方如来之菩萨,约於能现之佛而谓之内供。外供者,从四方如来流出,為供养中央大日如来之菩萨,是亦约於能现之佛而谓之外供。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叁摩地之德,故供养之於四方如来,四方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道行般若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 / 835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佛说菩萨曾为鳖王

昔者菩萨,曾为鳖王,生长大海,教化诸类,子民群众,皆修仁德。王自奉正,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愍于众生,如母抱育爱于赤子,游行海中,劝化不逮,皆欲使安,衣食充备,不令饥寒。其海深长,边际难限,而悉周至,靡不更历,以化危厄,使众罪索。于时鳖王,出海于外,边卧...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56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梵网

梵网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本与[华严]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论於最后译出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何耶揭唎婆

Hayagrīva,又作贺野紇哩嚩,译曰马头,明王名。大日疏五曰:「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為瓔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髮。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髮如师子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歷四洲,於一...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无尽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沽酒。六不说出家菩萨过失。七不为贪利自赞毁他。八不故悭。九不故嗔。十不故谤叁宝藏。从今身至佛身不得犯。若有犯失。四十二贤圣法此是菩萨戒。

《法门名义集》 / 79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金刚菩萨

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东方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具名金刚鉤王。标如来四摄之德,持鉤之叁昧耶形。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叉拳。」略出曰:「由结金刚鉤契故,能速鉤引一切如来。」圣位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鉤四摄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菩萨形,住阿...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住

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叁、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药王菩萨本事品

尔时宿王花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尔时佛告宿王花菩萨:...

《添品妙法莲华》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973字 / 1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来诣佛所,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金刚般若波罗蜜 /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 5918字 / 1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长阿含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 / 544字 / 10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婆斯仙

六火天之一。位於胎藏界外金刚部之东方,又侍於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下,或於补陀落山下结草庵奉观音云。赤肉色,仙人形,右持莲华,左持数珠,立左膝,坐於筵。虚空藏院之像,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弹指形,左手持仙杖而立。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二部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0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马头观音

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师子无畏观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為自性身,以马置於头,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头大士。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為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戴马者,如转...

《佛学大辞典》 / 474字 / 10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0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

归命一切佛菩萨海等!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闻者游行胜林中,无亲搏施与园中,大比丘众共半三十比丘百。尔时,世尊前分时,上裙着已,器上给衣持,闻者大城搏为入。尔时,世尊闻者大城搏为行已,作已食,作已后食,搏堕过器上给衣收摄,两足洗,坐具世尊施设,如是座中跏趺...

金刚般若波罗蜜 /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 8046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叁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大力菩萨

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吼也。旧译仁王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叁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叁、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世饶王佛

世自王佛之异名。见[世自王]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金刚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

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文殊菩萨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0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部净居炎摩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略曰五部净。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曰:「我遣梵摩叁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即是。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0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如意轮观音

Cintāmanicakra,六观音之一。此观音,手持如意宝珠,以表满眾生祈愿,持轮宝,表转法轮,故名如意轮。密号名持宝金刚。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曰:「观世音莲华如意摩尼转轮心陀罗尼。」此菩萨有六臂。右第一手捧颊為思惟之相。观自如意轮菩萨瑜伽曰:「手持如意宝,六臂身...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日如来

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少林寺

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為天竺佛陀禪师建之。初祖达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叁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所说之摄一切佛轮王,即金轮佛也。瑜祇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一心叁惑

见思尘沙无明叁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体叁惑。止观辅行六之叁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见思外,岂有无明二观后,叁惑既即,叁观必融。」是也。盖别教,此叁惑,其体各别,次第為隔歷叁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麤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叁惑。即迷...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观音

法华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為观音。法华传记一曰:「唯有什公普门品,於西海而别行。所以者何?曇摩罗懺,此云法丰,中印人,婆罗门种,亦称伊波勒菩萨。弘化為志,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语菩萨。即云:观世音此土...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10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如是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叁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叁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10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叁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叁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戒贤

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叁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叁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金刚般若波罗蜜

如是我闻: 一时佛婆伽婆,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于日前分,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国而行乞食。于其国中次第行已,还至本处,饭食事讫。于中后时,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跏趺安坐,端身而住,正念现前。时诸比丘俱往佛所,至佛所已,...

金刚般若波罗蜜 / 元魏留支三藏奉诏译 / 7240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10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一切如来宝冠叁界法王灌

金刚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叁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叁界法王灌。」同疏二曰:「如来因位而入叁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叁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啼哭佛

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二忍

一、众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一切众生以种种恶而加于我,心不嗔恚;以种种恭敬供养于我,心亦不喜,是名众生忍。 二、无生法忍,理本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故名无生。谓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三藏法数》 / 119字 / 10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色云

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菩萨秘密法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照

台依华严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说小乘化声闻缘觉。叁、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乃至涅槃,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10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股印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轨中之本据,如瑜祇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一实境界

一实境界者,即一实相之理也。不变不异,无灭无生,自性清净,离虚妄相,犹如虚空,平等普遍,诸佛众生无二无别也。

《三藏法数》 / 58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叁十七尊礼懺文

金刚金刚界大道场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叁摩地礼懺文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四

是时如来令普明菩萨。说无尽法藏真际观门。三者有东方无极日耀世界普明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对于如来大众前。复为现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陈说秘密真如性净法藏真际观。亦令当来一切菩萨及一切众生。修入诸佛一切般若波罗蜜海藏三摩地。尔时普明菩萨。同共一切诸佛说殑伽沙世界十...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10134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他方道俗菩萨

祇园精舍中。他方世界家出家之菩萨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萨家出家二种,故曰道俗菩萨。见祇园图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爱染王

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即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即菩提之意也。大日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大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法具。瑜祇爱染王品曰:...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金刚菩萨

Vajrakotu,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之一。以宝幢之叁昧耶标注宝雨。秘藏记末曰:「肉色,二手持幡幢。」略出曰:「由结金刚幢契故,能注杂宝雨。」圣位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宝幢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菩萨形,住宝生如来左边月轮...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红莲华

梵名优鉢罗Ut ala之译,谓赤色之莲华也。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红莲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求生诸天宫者,当於红莲华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隶](二合)萨嚩(二合)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9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9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股

又作五鈷、五古、五[月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刚杵。股為枝之义,独头之杵,谓之独股;分為五头,谓之五股。股通作[月古],杵以金作鈷,借字也,餘為略字或当字。凡金刚杵,西土之战具也,以表退治烦恼之金刚智。其中五股表金刚界之五部,合两头而為十枝,以表十波罗蜜也。诸部要...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菩萨行品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行、菩萨行者为何事?”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者,道行也,是故名为菩萨行。”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者为何处行?” 佛言:“于五阴行,空于内外法,于六波罗蜜行,于内外空及有无空作四禅行,于四无形禅行,于四等行,于三十七品行,...

《放光般若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083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仙道王

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胜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胜,夫人名胜身,太子名未生怨。影胜王以佛之画像赠仙道王,仙道王拜像生信心,以国让太子。至王舍城,与影胜王共诣佛所為比丘,得圣道。后髻信佞臣谗,弒仙道比丘。」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佛钵印

释迦印相之一。大日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同疏曰:「左手执袈裟两角,仰脐前,右手重其上。」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闻名灭四重罪,為菩萨影响释迦耳。」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七善

佛所说大小乘之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品曰:「佛自讚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乘四向四果

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青面金刚

药叉神也。大青面金刚咒法说其坛法及画法,陀罗尼,画像之法,画五药叉。中央者,身色青,一身四手,此即青面金刚药叉也,右边二药叉,一赤一黄,左边二药叉,一白一黑。像之两脚下,各蹈一鬼。各像左右两边,有青衣童子,髮髻两角。手执香炉。有陀罗尼,诵之日别六时,每时各一百...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第一义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形像

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六

尔时释迦如来。当与大众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埵。次第则说如来金刚圣性平等观门。第三云何次第得入平等门。一者入跛字观本真无染着离垢义。宝生如来说法界真如平等门。就此门中演有二品。一者说秘密归止观照法性决择心地第五品。已上一品教法。于此教法观照决择心地品者。合于道场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908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妙音菩萨

法华妙音菩萨品谓释迦如来放肉髻白毫二光,照东方八万亿世界,过此有国名净光庄严,佛名净华宿王智如来。妙音菩萨自彼世界,与八万四千菩萨,共来灵鷲山,时雨七宝莲华,百千音乐自鸣。花德菩萨问佛:此妙音菩萨植何善根,有此神力?佛言:过去有云雷王佛,此时妙音菩萨以十万种...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9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卷四游行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