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昔有一贫人少有财物,见大富者意欲共等,不能等故,虽有少财欲弃水中。傍人语言:“此物虽鲜,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舍弃掷着水中?”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虽得出家少得利养,心有悕望常怀不足,不能得与高德者等,获其利养。见他宿旧有德之人,素有多闻多众供养,意欲等之不能等故,...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39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无常偈也。」私志记四曰:「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為无常之义,故云四无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8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 603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吼也。旧译仁王经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叁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叁、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等而谓己等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二过慢,於等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等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修多罗藏。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藏。唯诠戒学。摩德勒伽藏。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藏。此叁藏约大小乘分为二藏。所谓声闻菩萨藏。
《法门名义集》 / 54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名叁界。亦名叁有。欲界始从地狱上至六天。皆有六欲之情。通为欲界。色界总有四禅。合十八天。初禅梵天已上无有女形。色身清净故曰色界。非是散善所能惑也。要修禅定得生其中。无色界有四天。此众生过去时厌患色碍。修无边虚空叁昧生在其中。无有身形。但有...
《法门名义集》 / 127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 5918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餘缘。」探玄记叁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有一清信士,有子聪明,智慧辩才,在在所兴,无所不博,能自竖立,而无懈怠,明了殊绝;又晓家业买卖之利,多获财宝,供养父母;佛威神护诸天宿卫,无央数人,所共爱敬。不可父意,不爱念之,常憎恶见,驱使出舍,...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75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告诸比丘:“昔有兔王,游在山中,与群辈俱,饥食果蓏,渴饮泉水,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教诸眷属,悉令仁和,勿为众恶,毕脱此身,得为人形,可受道教。时诸眷属,欢喜从教,不敢违命。有一仙人,处在林树,...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626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等...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 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 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亦...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04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33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仁王经护国品说若国有灾难,设百座讲座讲讚仁王经,可以禳之。唐代宗朝将不空叁藏新翻之仁王经行百座仁王会,祈雨有验,是為仁王会之始。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此经,宋藏题为起世因本经,阇那崛多译,却之为后经,编入取函,丹藏题为起世经,进之为前经。今检《开元录》,丹藏为正,故今题中除因本二字,进之为澄函焉。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罗石室。时,诸比丘食后皆集常说法堂。一时坐已,各各生念,便共议言:“...
《起世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 5881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6日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道者,一实之道,即佛所说最上乘之法也。若依此道而修,则能顿断诸惑,顿出生死,非如二乘等次第超出。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是也。(二乘者,缘觉乘、声闻乘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爱欲品者,贱淫恩爱,世人为此,盛生灾害。 心放在淫行,欲爱增枝条, 分布生炽盛,超跃贪果猴。 以为爱忍苦,贪欲着世间, 忧患日夜长,莚如蔓草生。 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 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 夫所以忧悲,世间苦非一, 但为缘爱有,离爱则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428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称為正。魏改之,称為统。有沙门统,僧统,沙门都统叁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僧统。孝文帝世初任曇曜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曇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 忍为最自守,泥洹佛称上, 舍家不犯戒,息心无所害。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 泥洹最快;饥为大病、行为最苦, 已谛知此,泥洹最乐;少往善道, 趣恶道多,如谛知此,泥洹最安。 从因生善、从因堕恶,由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996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明哲品者,举智行者,修福进道,法为明镜。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 终吉无忧。故世有福,念思绍行, 善致其愿,福禄转胜。信善作福, 积行不厌,信知阴德,久而必彰。 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友, 押附上士。喜法卧安,心悦意清, 圣人演法,慧...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16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愍,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二、不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叁、不淫戒,...
《三藏法数》 / 350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无名无字,超心意识,离性离相,无作无示,非诸众生所能思议,惟佛如来究尽明了。经云:法惟一字,所谓无字。是也。
《三藏法数》 / 69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菩萨於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处,对於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為观受悉是苦也。叁心念处,观心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处,法為意根所起之法,於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於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处,...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中。尔时贤者舍利弗在那罗聚落,得疾困劣,寝在于床,与诸贤者沙弥俱。于时舍利弗,寻般泥洹,侍者谆那供养奉事,如法已讫,取钵衣服,就王舍城。到竹树间,已日昳时,从燕处起,取钵衣服,至阿难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谆那沙弥白阿难曰:...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203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四分律四十叁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衣。」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菩萨一时济度眾生之权谋為权,其方法,能适於便宜,為方便。无量寿经上曰:「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最胜王经一曰:「或时见有般涅槃者,是权方便。」净影大经疏曰:「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Bhadra ā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象喻品者,教人正身,为善得善,福报快焉。 我如象斗,不恐中箭,常以诚信, 度无戒人。譬象调正,可中王乘, 调为尊人,乃受诚信。虽为常调, 如彼新驰,亦最善象,不如自调。 彼不能适,人所不至,唯自调者, 能到调方。 如象名财守,猛害难禁制, 系绊...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76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无间修。长时修。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者。恶及无记不得间隔。故名无间。长时修者。叁大阿僧祇。其时长久。恭敬修者。敬人重法。尽于至心。无余修者。修大慈悲。利他之行。遍法界众生。修妙智慧。自利之行。彻无生法忍。备尽满足。无所不周。故曰无余修。
《法门名义集》 / 96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 何解善言?随正意行,开解清明, 不为妒嫉,敏...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135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天名。旧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斗瑟哆、珊覩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天。...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