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表白,终后唱礼,师登礼盘,唱五悔五大愿等之文。谓之唱礼。其唱礼初所唱奉请之佛名,有金、胎、合之叁种差别。胎藏界唱礼南无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南无东方宝幢佛、南无西方无量寿佛、南无南方华开敷佛、南无北方天鼓雷音佛(已下诸菩萨等省略)。金刚界唱礼南无常住叁世净妙...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具云风奋迅叁昧。起大风之禪定也。止观一曰:「阿难入风叁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叁昧,名风奋迅。」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叁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禅定叁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亦犹轮之义也。 一、地轮叁昧,地有二义:一住持不动,二出生万物。谓行者修习禅定叁昧,若证未到地定,顿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动,由未到地,出生...
《三藏法数》 / 567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十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叁諦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叁昧。此法华叁昧之名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叁昧之异名。法华叁昧者,天台之意,叁諦圆融為一实,譬之权实不二之花(花实為实,花瓣為权法),摄一切法使归一实相也。嘉祥云於叁一自在,长短无碍,谓之法华叁昧。慈恩云...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叁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叁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叁昧,名风奋迅,分身四派。」法华文句二曰:「於恒河中入风奋迅叁昧,分身為四分。」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 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 叁、僧持,谓如来应化菩萨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四、业持,谓如来...
《三藏法数》 / 545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叁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於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懺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叁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大日如来加持法界眾生有自在不思议妙力之叁昧也。大日如来住於此叁昧而现种种之身,说种种之法。此谓加持身说法。大日经疏一曰:「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叁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现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叁昧,心行正直,故名叁昧。 一、有觉有观叁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叁昧。(空、无相、无作,即叁解脱门也。)...
《三藏法数》 / 222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禪為梵语禪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為梵语叁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静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禪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禪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曰:「过去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彼佛為一切眾喜见菩萨及大眾说法华经,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乐修苦行,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入此叁昧雨诸妙华妙香,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作是供养已,自念不如以我身供养,服诸妙香,身涂香油。於日...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从容录二十一则曰:「云巖扫地次,道吾云:太区区生。巖云:须知有不区区者。吾云:恁麼则有第二月也?巖提起扫帚云:这个是几月?吾便休去。」是示忙中有闲,不更涉第二头,扫地之时為扫帚一本之王叁昧,即森罗万象悉為一本之扫地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叁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叁、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
《三藏法数》 / 412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楞伽经云: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听受问义。(建立,犹加被也。) 一、现身面言说神力,经云:初菩萨地住佛神力,入于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是也。(初菩萨地者,即十地中初欢喜地菩萨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加被,...
《三藏法数》 / 272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於吾人之肉团心(心臟)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於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此心即是莲华叁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依时,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叁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
《三藏法数》 / 728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叁昧,以叁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叁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于道场叁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
《三藏法数》 / 295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如来之本誓名叁昧耶,违越如来之本誓曰越叁昧耶。漫授受秘法者之罪名也。不得传授,私诵真言,又授未灌顶人以秘法,皆得越叁昧耶之罪。又名越法罪。大日经四曰:「若异此者同谤诸佛菩萨,越叁昧耶,决定堕於恶趣。」同十四曰:「不尔者即得越叁昧耶罪,叁昧耶者是自誓也。一切如来...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叁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叁十天,共有七十叁尊。皆画其叁昧耶形。如大日為塔,宝生為五股杵,金刚歌為箜篌。杲宝抄曰:「叁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璽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梵语Anantanirdeśa ratiṣṭhāna samādhi。佛说法华前,先说无量义,次入此叁昧也。无量者叁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也,义处為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也,生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叁昧,谓之无量义处叁昧。佛既说无量义后,将说实相,於中间入此定,依所出之无量义故為无量义经之...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叁昧之一。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解一切语言叁昧者,得此叁昧解眾生语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叁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叁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叁昧已,入金刚叁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叁昧者,金刚最坚至利...
《三藏法数》 / 253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梵音samādhi,旧称叁昧,叁摩提,叁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於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於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為本不生,空之边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於有之边,亦不动於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叁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輒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叁年金刚叁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谓卢舍那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Samaya,叁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眾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眾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於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眾生如我之誓愿。若有眾生归依...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Samādhi,旧称叁昧、叁摩提、叁摩帝、叁摩底;新称叁麼地、叁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见[叁昧]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叁叁昧,新作叁叁摩地,译曰叁等持:一空等持,二无相等持,叁无愿等持。见[叁叁昧]条。 又更有一种叁等持,一有寻有伺等持,二无寻唯伺等持,叁无寻无伺等持。见[叁摩地]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与[叁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為身。法报应之叁身。密教如其次第谓為种子,叁昧耶,尊形之叁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鈷等為大日之叁昧耶身。当於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乃至以莲华為弥陀之叁昧耶身等,各有别...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禪定之名。六祖坛经曰:「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捨,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閒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心不乱,唱佛名也。又,依称名之功而发得叁昧,故谓之口称叁昧。叁昧者,谓心性清澄如明镜,以至能照万像之位,且為得此位,心修行,亦曰叁昧。盖叁昧之名,通於因果也。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叁昧及口称叁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妙音品曰:「解一切眾生语言叁昧。」同药王品曰:「解一切眾生语言陀罗尼。」陀罗尼者,总持不失之力用也。就体言则為叁昧。就用言则為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超越者,谓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而具二义焉。 一、超入叁昧,超入叁昧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入色界初禅,从初禅起,超入无色界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
《三藏法数》 / 48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如人有印则得入国,以般若之智為印,则得入实相之理,故曰智印。又如印契判物之真偽,以智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曰智印。又如大日拳印不动之剑印,各证明内证之智德者,故曰智印。法华经妙音品曰:「智印叁昧。」法华义疏十二曰:「如人入安稳国,有印得入,无印不得入。菩萨得...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Svāhā,又作苏婆訶,娑婆訶,莎缚訶,萨婆訶,率缚訶,娑嚩贺,苏和訶,馺婆訶,馺皤訶,沙訶,娑訶,莎訶等。真言之结句也。仁王经仪轨下曰:「娑缚贺,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依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於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洞山大师所作。比心於明镜也。会元十叁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叁昧,事穷的要,今付示汝。」宝镜才命论曰:「心彻宝镜。」注曰:「夫心以鑑物,庶品不遗。洞彻幽明,同乎宝镜。」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Dhāraṇisamādhi,发无量陀罗尼之禪定名。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是叁昧力故,闻持等诸陀罗尼皆自然得。」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日经心目立体宗用之叁重,日本弘法之秘藏记,亦立体宗用之叁重。此体宗用即体相用之叁大也。弘法以曼荼罗為体,以叁叁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以曼荼罗為体者,即六大。据叁种悉地仪轨五论皆号為曼荼罗也。叁叁昧者為心佛生,自语意等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密教之略戒,為叁昧耶戒之译名。见[叁昧耶戒]条。大疏演奥钞十叁曰:「叁业平等,是為此戒。叁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眾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洞山良价禪师為广接上中下之叁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為重离卦,第二取重...
《佛学大辞典》 / 1038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隶字也。攞者一切法相不可得之义,於此加叁昧声,即离相叁昧也。大疏十曰:「罗是相,加此翳声,即是叁昧,离相叁昧也,具一切相而离诸相。」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佛大品般若经,摩訶衍品说百八种之叁昧:「一首楞严叁昧,(中略)百八离着虚空不染叁昧。」智度论五曰:「般若波罗蜜摩訶衍品中略说则有一百八叁昧,初名首楞严叁昧,乃至虚空不染不着叁昧,广说则无量叁昧。」同四十七曰:「百八叁昧佛自说其义,是时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则不...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体而具速疾力之叁昧也。大日经疏一曰:「毘卢遮那,本行菩萨道时,以一体速疾力叁昧,供养无量善知识,徧行无量诸度门。」大疏六曰:「一切如来一体速迅叁昧者,谓入此叁昧时,则证知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於一念中,能次第观察,无量世界海,微尘数等诸叁昧门。知如是如是...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令远处见闻神力,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使他方异土之眾生,皆得见闻也。二令各各见佛神力,佛在一处说法,能使一一眾生各自在佛前见说法,如日出而影现於眾水也。见智度论九。 又一现身面言说神力,初地之菩萨,住於佛之神力,入於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十方世界之一切诸...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支娄迦讖译之般舟叁昧经劝助品曰:「佛告颰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訶摩提,有大国名颰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说是叁昧(念佛叁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种子,二印塔,五鈷宝珠等叁昧耶形。叁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為法报化之叁身。是密教之叁本尊也。大日经本尊叁昧品曰:「诸尊有叁种身,所谓字印形像。」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略称普现叁昧。如妙音观音自在示现一切眾生色身之叁昧名。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中略)得现一切色身叁昧。」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解脱者叁昧之异名也,叁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於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繫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五种交杂之禪也。对一味禪而言。即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之五种。禪源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曰:「禪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密教之深旨,以男女為智慧禪定之标帜。大日经疏叁曰:「如本尊形,女是禪定,男是智慧。」同五曰:「女人是叁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诸尊色类种种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种:谓男及女。男是智慧故為首,女是叁昧為次之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世间禪,此有二种: 一,根本味禪,此有四禪,四无量,四空之叁品。合為十二,称為十二门禪。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禪,欲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证而為观慧,故名隐没。於其禪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
《佛学大辞典》 / 1365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菩萨得此叁昧,则得现种种色身化益眾生,故名普现色身叁昧。如妙音观音之现诸身,即依此叁昧之力用。法华经名曰现一切色身叁昧。同经妙音菩萨品曰:「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菩萨,深种善根,世尊住何叁昧,而能如是在所显现度脱眾生?佛告华德菩萨:善男子!其叁昧名现一切色身...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眾德火光聚,及与捨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眾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繖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為叁昧耶形之佛顶尊也...
《佛学大辞典》 / 835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叁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訶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 又叁叁昧门也。但有通别之差。解脱门之名,局於无漏,叁昧门之名通於有漏无漏。同良賁疏中一曰:「若叁叁昧门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普贤菩萨之叁昧也。大疏十谓佛境界是诸佛自证真实境界,非声闻等所能及,如法华方便品中所说,庄严者,即是如来自证体,有无量德自庄严云。义释七谓此佛境界,即是诸佛自证不思议平等心地之庄严,谓从大悲胎藏曼陀罗,普现色身,徧满虚空法界,一时行菩萨行,庄严种种佛剎,成就一...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在密教為佛智之称,此有总别二者:一、总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则金刚智以平等之义而译為平等性智。不空译理趣经之叁昧耶智,金刚智译理趣经以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义,译為誓智。谓此智如显教不许自得自证,必就灌顶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译之理趣经曰:「薄伽梵,成就...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他不折伏,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成就,则不为一切邪论妄计之所折伏也。 二、得佛所摄,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为诸佛之所摄受而不舍也。 叁、为非人护,非人,即鬼神之类。谓菩...
《三藏法数》 / 448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Samaayamṇḍala,四种曼陀罗之一。以塔婆,宝珠,五鈷,刀剑等形,及印契,為诸尊内德之标帜者。叁昧耶者,平等之义,内德外相平等之义也。亦释本誓之义。表其尊之本誓也。秘藏记本曰:「叁昧耶曼荼罗,尊等所执持器杖印契,平等义。」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佛菩萨以神力变化造作种种之身,又种种之事物也。法华经妙音品曰:「於是妙音菩萨,不起於座,身不动摇,而入叁昧。以叁昧力,於耆闍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眾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於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於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於叁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於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叁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叁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叁昧耶曼,叁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卷,秦罗什译。先明形疾轻微,心病深重,次明四无量观法,白骨观法,观佛叁昧法,法身观法,十方诸观法,观无量寿佛法,诸法实相观法,法华叁昧观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所说十六叁昧之一。灭尽定之异名。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缘之禪定也。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无缘叁昧即灭尽定。」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叁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叁昧。宝积叁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名宝积?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復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无不见者。(中略)住是叁昧中,无不见诸法本际,其有住者以為得印。」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為不动尊之叁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叁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徧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叁昧。」 又「此真言行人,亦於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无动尊,住於火轮中,亦名火生叁昧也。」义释七曰:「囉字门,是毘卢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餘,今不动尊...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叁:一须善明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叁於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又作降叁世叁摩耶会。叁昧耶者,本誓之意。表降伏叁界主大自在天之本誓,故有此称。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先舒左五指,安於脐轮之前,次舒右五指,安於左掌上。结此印已,入於西方无量寿如来之叁昧。当观字,其字及我身十方悉皆為红莲华色。能使行者诸眾生除散乱之心,入於叁昧之位。见摄真实经中。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依佛之加被而觉力如佛之叁昧也,阿难得此叁昧。法华文句一曰:「旧解云:阿难得佛觉叁昧力,自能闻。」同记曰:「言佛觉者,只是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往生要集中本曰:「应念愿令我得佛觉叁昧。」大部补註四曰:「準净名疏云:舍利弗问经说,阿难修不忘禪,得佛觉叁昧,以叁...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谓如来之出现於世也。金刚叁昧经一曰:「佛言:善男子!汝能问出世之因,欲化眾生令彼眾生获得出世之梁,是一大事不可思议。」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復奇特,令一切眾生皆获利益。」心地观经七曰:「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如是名為出世法要。」金刚叁昧经一曰:...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文殊乘师子,以表智慧之狞猛,且文殊以所居清凉山有五百毒龙,為降伏之故也。胎曼中之两文殊,皆坐白莲臺。儿文殊亦不乘狮子。乘狮子為八字仪轨之说也。盖乘狮子者,乃金刚界之文殊,坐白莲者乃胎藏界之文殊也。申言之。即胎藏界之文殊以青莲华為叁昧耶形,且坐於白莲臺,金刚界之...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密教之阿弥陀,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於大日成道之外,不说阿弥陀成道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道者总有四处。 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叁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
《佛学大辞典》 / 123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大乐金刚不空叁昧也。大日如来所入之叁昧也。金刚顶经出生义曰:「住自受用身,据色究竟天,入不空王叁昧,普集诸贤圣,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又曰火光叁昧,火生叁昧等。佛曾為伏毒龙入此叁昧,自身出猛火。释氏要览中曰:「长阿含云:佛在摩竭国毘陀山中,入火焰叁昧。」又,诸罗汉入灭时,多入此叁昧,灰烬其身。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二愿,使他方国土菩萨眾皆住於叁昧得供养十方诸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眾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叁昧,住是叁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定中得供佛,是定散并行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往昔具至诚,如来涅槃后,此比丘能受持般舟叁昧,今之释迦佛於彼时生於王种,出家為沙门,就此比丘学般舟叁昧。见般舟经至诚佛品。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总言真言宗一切之灌顶法。别之则為五种叁昧耶中第五之叁昧耶。是受传法阿闍梨位后之秘密灌顶也。此灌顶為见諦阿闍梨之灌顶。於今时断无之云。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Trisamaya,底哩者,叁之义。佛部金刚部莲华部叁种之叁昧耶也。希麟音义五曰:「底哩,此云叁,谓此经中说叁种叁昧,即金刚莲华佛部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陀罗尼之别称也。陀罗尼有能破烦恼之闇之德,故云明,能增长一切之功德,故云妃。亦单称云明。大日经疏九曰:「明是大慧光明义,妃者梵云囉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為妃。妃是叁昧义,所谓大悲胎藏叁昧也。」同十二曰:「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略曰叁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叁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叁昧耶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叁业平等不二、為戒之本义,故曰叁昧耶戒。异於显教之诸戒,故曰秘密。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梵语毗婆舍那,华言观。谓以寂静之慧,观察根尘内外诸法,令叁昧成就,进趣菩提,故行有叁焉。(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相,相即观境也。谓修观之时,于此心观之中,分别了知叁昧境界之相...
《三藏法数》 / 22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见思之烦恼也。见[四住地]条。 又四种之住处也。一天住,為六欲之住处,即布施持戒善心之叁事也。二梵住,為色界无色界诸天之住处,即慈悲喜捨之四无量心也。叁圣住,為叁乘圣者之住处,即空无相无作之叁叁昧也。四佛住,為一切诸佛之住处,即首楞严等之无量叁昧也。见智度论叁。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八叁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叁昧,迴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叁昧。又佛名人师子,师子游戏叁昧者,佛游戏叁昧也,佛入此叁昧时,使此大地有六种震动,使一切地狱恶道之眾生,皆蒙解脱,得生於天上。见智度论八。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是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庄严住心。得除盖障叁昧,初地分证之位也。大日经疏一曰:「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萨住此道时,从妄想因缘所有烦恼业苦皆悉清净除灭。譬如有人暗中為利宝所伤,谓為蛇毒,以作毒想故...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禪那Dhyāna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卢。属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於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於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此叁昧之力,能如龙之奋迅,现勇猛之威势也。正宗记龙树章曰:「即入龙奋迅叁昧,据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復本座示寂。」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叁昧為唯心念為亦口唱?答如止观第二云: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又威禪师云: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所说十六叁昧之一。法华义疏十二曰:「妙幢相叁昧者,入是叁昧於诸叁昧中最為尊长。譬如军将得幢,表其大相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传灯录曰:「南泉扣大寂之室,顿然忘筌,得游戏叁昧。」叁昧,梵语,专心也。诸佛菩萨,以专心救济眾生為游戏,故云。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叁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
《三藏法数》 / 583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五种叁昧耶中前四种之叁昧耶也。义释十二指秘密印而言曰:「假令已入曼荼罗者,尚不得於前輒尔而作,况餘人耶?」演奥钞五十五曰:「入曼荼罗者,指前四种叁昧耶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叁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叁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於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叁有相念佛,即上之...
《佛学大辞典》 / 542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Kalā,又作哥罗,歌罗。分量名。慧苑音义上曰:「哥罗分,正云迦罗,此云竪,折人身上一毛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之一分。谓西域风俗,以十六升為斗,如此土以十六两為一斤。义译為校量分。」玄应音义四曰:「折一毛以為百分,一分為歌罗分,论以义翻名為力胜。以无漏善法...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不捨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捨离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叁不应慳吝法戒,诸胜法為大圣之遗财,若慳吝不与,则与盗叁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所说十六叁昧之一。入此叁昧,则发智慧之灯炬,照世之险难,故谓為慧炬叁昧。法华嘉祥疏十二曰:「慧炬叁昧者,如执炬夜行,不堕险处。」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阿闍梨所传曼荼罗徧知院之一尊也。画如来顶相為其标帜。大疏六曰:「叁昧耶当作御顶相,如来顶相具摄一切功德。」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传法正宗记曰:释迦以化期為近,乃命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胁而卧。泊然大寂。内之金棺。待迦叶至。而后叁昧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烛天地。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即入佛叁昧耶真言。大日经密印品曰:「尔时薄伽梵即便住於身无害力叁昧,住斯定故,说一切如来入叁昧耶徧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力叁昧耶明妃。」义释十曰:「叁力者,谓叁世力,或是叁平等也。无等力者,即此叁力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天台译叁昧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叁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九种之大乘禪也。此為不共於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禪定:一、自性禪,二、一切禪,叁、难禪,四、一切门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烦恼禪,八、此世他世乐禪,九、清净净禪是也。原出於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於法...
《佛学大辞典》 / 1519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叁、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飢渴等之大行也。四、毘梨耶波罗蜜。毘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ā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叁昧耶Samaya,是以名剎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為假时。唯识论所谓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经论之二藏,多说叁昧耶假时。律藏多说迦罗之实时。见[叁昧耶]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诵读理趣经式。一心行此法,故名叁昧。有显密之二行。显行者,读玄奘译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读不空译之理趣经。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佛住此叁昧说降伏四魔之真言,金刚戏者,以佛之降伏四魔,乃佛之神通游戏之一端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刚戏叁昧,说降伏四魔解伏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其金刚字句為之五字。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五轮叁昧之一。水有润渍生育与体性柔软之二德。了此叁昧则定水润心,增长善根,身心柔软,高慢之心,随顺善法。释禪波罗蜜次第法门曰:「行者修习禪定叁昧于地轮中,若澄水轮,叁昧即发。诸禪相种功德定水润心,善根增长,即润渍之义。由得定故身心濡软折伏高慢,随顺善法,即柔软...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又曰五种叁昧:一、世间叁昧,有漏之四禪八定也。二、声闻叁昧,四諦之法也。叁、缘觉叁昧,十二因缘之法也。四、菩萨叁味,六度万行之法也。五、佛叁昧,一佛乘之法也。五种叁昧即為五乘,是胎藏界叁重曼荼罗之总体,如来秘密加持之法门也。故各修其法而与理相应,则皆得到於佛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法华经普门品,无尽意菩萨奉佛勅以珍宝之瓔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天台解之云若约事而解,则无尽意奉佛命為供养,我未奉命,何可輒受,若就理而解,则是不受叁昧广大之用也。观音义疏下曰:「不肯受者,事解者,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须逊让...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欲使初心之行人厌女色,故经论中常毁斥女人。密教以女人為叁昧之标帜。涅槃经九曰:「一切女人皆是眾恶之所住处。」智度论十四曰:「大火烧人,是犹可近。清风无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犹亦可触。女人之心,不可得实。」文句八曰:「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百八叁昧之一。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不见一法之叁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破相叁昧,得是叁昧,不见一切法相,何况诸叁昧相?即是无相叁昧。」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