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条搜索结果

六念

第一念佛。佛是众生上慈父。第二念法。法是众生烦恼良药。第叁念僧。僧是众生叁乘福田。第四念戒。戒是众生防非止恶。第五念舍。舍是众生除悭杂着。第六念天。天是众生清净果报。此天非叁界之天。谓第一义也。净故名为天。

《法门名义集》 / 89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

《三藏法数》 / 183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二因缘

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明。以明故发生于行。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大力菩萨

金刚吼,龙王吼,畏十力吼,雷电吼,量力吼也。旧译仁王经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叁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叁、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者人我。二者法我。人我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我亦名法空。众生五阴空。乃至佛五阴空。是法空。五阴是成众生之法。五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法门名义集》 / 8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种学人

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进趣之学。故名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自然智

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方广、授记、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不具有十二部也。(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心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餘缘。」探玄记叁曰:「一心者,心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言一念者,信心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色界

叁界之一。此界一可谓為色法之物质,亦身体,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谓之為色界。此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為色体实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麤色而谓為色,非谓全色也。此界中分四地,...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有相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于所破坏法、相法、所有法中,能具足六波罗蜜念?云何于是形法而知差别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于相法以一相而逮正觉?” 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五阴如幻、如响、如梦、如影、如热时焰、如化。持是五阴行六波...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2722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身

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品

尔时贤者阿难白佛言:“唯,世尊!世尊所说初不称誉五波罗蜜,亦不称誉佛十八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何以故?”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者,于五波罗蜜、佛十八法中最尊。云何,阿难!不为萨云若布施,宁可称誉檀波罗蜜不?” 报言:“不也。世尊!” “不为萨云若戒、忍、精进...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2636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四主

四主者,谓世间轮王应运之时,赡部洲地有四主焉。(梵语赡部,又云阎浮,华言胜金。) 一、东人主,人主之国,风俗机变,仁义昭明,其地和畅多人,故名人主。 二、南象主,象主之国,人则躁烈,多习异术,亦能清心释累,出离生死。其地暑湿宜象,故名象主。 叁、西宝主,宝...

《三藏法数》 / 169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切智畏。漏尽畏。说障道畏。说尽苦道畏。一切智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四颠倒

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於世间之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种涅槃

一者性净涅槃。二者方便涅槃。性净天真之理。体通叁世。其德圆备。本增减。虽隐显从缘。而体染累。故就实彰名。称曰性净涅槃也。方便净。含灵禀识。虽有真性。烦恼惑覆心莫能自反。要须籍善知识开示。有方顺教传修理鉴理事。解观渐增。烦惑捐尽。尔乃体用行成报用方便。是以果...

《法门名义集》 / 167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胜处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名

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涅槃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生,亦名作,亦名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相,亦名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涅槃一名,是为一名。

《三藏法数》 / 113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我。五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胜处

一者内有色想。外观色少。二者内有色想。外观色多。叁者内色想。外观色少。四者内色想。外观色多。五者内色想。外观青色少。六者内色想。外观色黄多。七者内色想。外观赤色少。八者内色想。外观白色多。

《法门名义集》 / 85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实相印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边

一、有边,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皆自性;虽自性,不得言,故名有边。 二、边,谓世间一切事物,既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本自性;若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边。

《三藏法数》 / 92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允若

元绍兴人,幼依云门元剃度,后謁大恢山,习天台之教观。湛堂性澄主南竺演福,往依之,精究不尽。澄甚器重之。英宗至治元年,澄奉詔入燕都,校正大藏,奏若行业,赐慈光圆照之号。泰定年间,主杭州兴化寺,与天岸弘济,我菴本,玉庭罕,叁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為钱塘之四依。...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切智

佛智之名。叁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於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师智。」同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涅槃四种大乐

一、苦乐,苦乐者,谓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有苦。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作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所作。” 佛报言:“有作者故。须菩提!乃至诸法亦所有。” “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云何行?”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痛想行识,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所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于...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4076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生,法亦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相住(七地是)。开发相住(八地是)。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处

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他适也。修行之人,若能摄心敛念,不涉余缘,则所修行业,决可成办。经云:制之一处事不办。是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相性。二名生性。叁性性。相性者。根尘等法据理本寂。名相性。生性者。本识等心据理不起。名生性。性性者。双泯前二名性性。性体一。以从诠故立其叁名。真法离相。名为性性。

《法门名义集》 / 7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一空

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圣凡因果之法,虽种种不同,求其体性,毕竟皆空。经云:如瓦器中空,宝器中空,俱同一空,别。是也。(依者,依报,即国土也;正者,正报,即众生身也。)

《三藏法数》 / 94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生灭。然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 98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四弘誓愿

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諦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眾生边誓愿度,是缘苦諦而度边眾生之愿也。二烦恼数誓愿断,是缘集諦,而断尽烦恼之愿也。叁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四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漏。既有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根

一、浮尘根,浮尘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虚假不实,故名浮。见闻觉知之用,故名尘。经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是也。 二、胜义根,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

《三藏法数》 / 142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十二门

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见,二、有对对,叁、善恶记之叁性,四、欲色色之叁界,五、有漏漏,六、有寻有伺伺,七、有所缘所缘,八、有执受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叁、能称所称,十四、五...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