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条搜索结果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记论。关於五中声,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娑罗迦邻提

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叁,作「娑罗娑鸟迦邻提。宋,元,叁本之涅槃经叁,作「娑罗迦邻提。」见[沙罗邻提]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底沙

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丈六

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叁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餘国皆长丈叁尺。」行事钞下曰:「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真空观四句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 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 二、空即色,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法数》 / 26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二宗

一、龙树提婆宗,龙树即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也,作大庄严、大智度等论,号法性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等皆当作佛。梵语提婆,华言天。即龙树弟子,禀承其道,传流于世,是为龙树提婆宗。(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二、无着天亲宗,翻译名义引叁藏传云:无着夜升睹史...

《三藏法数》 / 19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天台宗

隋智者大师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师。天台大师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為本经,以智度论為指南,以涅槃经為扶疏,以大品经為观法,因而一心叁观之妙理也。先是本宗第一祖北齐慧文,依中观论始发此妙理,以授第二祖南岳之慧思,慧思传之第叁祖天台之智者。智者曰:传道...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藏法数

具名大叁藏法数,五十卷,一如等撰。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菩萨戒经

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圆觉经

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藏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大疏钞科叁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心乘

佛教以心观為主,故曰心乘。神宗续入藏经序曰:「坐换昇平,密契心乘。」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执爨

之婆,近寺居,人无测之,慈乘闲必至彼。一日罢粥当参,久不闻槌鼓。杨岐為监寺。曰:今日当参,何不击鼓?云:和尚出未归。直往慈处,见执爨婆煮粥。岐云:和尚今日当参,大眾久待,以何不归?云:儞下得一转语,即归。下不得,东西去。杨岐以笠子盖头上行数步,大喜...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蕴论

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為法九十四法,又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钝使

五钝者,钝即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叁界,故名为使。(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即忿怒,谓诸...

《三藏法数》 / 290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住心品

入真言门住心品之略,大日经品名,真言行者之心相。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部

佛部之妃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為多罗菩萨,金刚部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王与妃,其叁摩地相异,王安立其种子,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经疏九曰:「復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妃和合共生毘富罗种子,為大...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在佛曰叁达。在罗汉曰叁。智之知法显了,故名為,又曰智,又曰智证,证智之境而显了分也:一、宿命,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叁、漏尽,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為宿住智证,死生智证...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密教叁叁昧门

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速喝

杨岐问慈,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云:我行荒草裡,汝又入深村。杨岐云:官不容针,更借一问得否?便喝。岐云:好一喝。又喝。岐亦喝。速两喝。岐便礼拜。云:这事是箇人正能担荷。岐拂袖去。见普灯录叁。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杨枝

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嚙小枝之头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论师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智,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叁佛

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薄伽梵六义

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甘露

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口栗]多即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楞伽经

有四译,今存叁本: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有四卷,名四卷楞伽。二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有十卷,名十卷楞伽。叁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有七卷,名七卷楞伽。本经各家之着述如下: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楞伽经註卷二卷五,唐智儼註,残缺...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迦絺那

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但空

大小乘所见之空理有二种,小乘分析诸法,但见空而不见不空,故云但空。大乘之菩萨,分析诸法,不使归空,诸法如幻如梦,其当体见空,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理,故谓之不但空。天台分配之於二教,以但空為藏教,以不但空為通教。法华玄义一曰:「叁藏二乘,但空為极。譬颇梨珠,一往似...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叁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6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种通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地

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无所畏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叁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

《三藏法数》 / 51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种色

一、可见有对色,可见有对色者,即一切色尘也。谓世间之色,眼则可见,有对于眼故也。 二、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者,即五根、四尘也。谓眼识不可见而能对色,耳识不可见而能对声,鼻识不可见而能对香,舌识不可见而能对味,身识不可见而能对触,皆言胜义根也。四尘,即声...

《三藏法数》 / 21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一陀罗尼也。為真言陀罗尼之异名。此从佛口所出之陀罗尼,犹佛身所出之光。故以為名。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烦恼之闇故,名之為,然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為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法四依

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

《三藏法数》 / 401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一心叁观

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额上珠

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餘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叁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叁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叁宝记,丽宋元之四大藏经目录,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智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声,声,即声教;,即了。谓世间文章算数建立之法,皆悉了通达,故曰声。 二、因,因,即万法生起之因。谓世间种种言论,及图书印玺,地水火风万法之因,皆悉了通达,故曰因。 叁、医方,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

《三藏法数》 / 27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法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叁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294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又曰安由山。须弥山之译语。天台之维摩经疏会本二曰:「须弥山者,此云安,亦云妙高。」垂裕记叁曰:「须弥者此云安,入水最深,故名為安。出诸山上,故名為。」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八大经

又云十八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毘伽论,释诸无常之法。叁、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竪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六成就

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通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六段者,以如是為信成就,信者,阿难之信也。阿难指本经一部而為如是我闻,示自己之信顺也。智度论一曰:「如是者即是信也。」二以我闻二字為闻成就。阿难自闻也,叁以一时二字為时成就,说法之时也。四以佛之一字為主...

《佛学大辞典》 / 757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如实论

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諦译。道理难无道理难且二十二种之堕负处。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随经律

於律藏之中,定慧之法,谓之随律经,於经藏之中戒律,谓之随经律。如涅槃经说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如涅槃经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经随经之律。」又曰:「餘二藏律相处,皆名眾律,故论云随经律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十叁尊观音

二中歷叁云:「颂曰:不空羂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大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剎、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水吉祥、大吉祥变、大势至、大白身、毘俱胝、大吉大,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王经

一卷。赵宋法护译。此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徧照法界之大力,故名。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