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条搜索结果

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者以慧為性,慧能破闇故说為。有义无碍善根為性,翻无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為。」 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又佛放光於光中说故云。演密钞一曰:「咒,真言之别称...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慧愷

又作智愷。乡贯未详。姓曹氏。陈天嘉四年,奉真諦叁藏对译摄大乘及释论,当笔受之任,寻助俱舍论之翻业,两论皆作其疏。梁承圣二年,真諦译起信论,又陈光大二年,译律二十二了论,师亦并当笔受之任。年五十一寂。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种死生

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为婆罗门死还生婆罗门家,及刹帝利、毗舍、首陀家耶?佛言:当知死生,有四种不同。(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王种。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一、从冥入冥,冥即暗也。谓世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

《三藏法数》 / 35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教令轮身

行教令轮之身也。诸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叁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為正法轮身,现王忿怒之相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為正法轮身,不动王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為正法轮身,降叁世王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

《佛学大辞典》 / 458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不思善不思恶

绝善恶之思量也。无门关廿叁则曰:「六祖因上座趁至大庾岭,祖见至,即掷衣钵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躕悚慄。曰:我来求法,非為衣也,愿行者开示。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麼时那个是上座本来面目。当下大悟,徧体汗流。...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慧观五教

上元道场寺僧慧观,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约施化次第而立此五种之教,是为慧观五教也。 一、有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有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有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经之时也。) 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经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

《三藏法数》 / 312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尽灯

法门名。以一人之法展转开导百千人而无尽,譬如以一灯燃百灯,故云无尽灯。此為横之无尽也。维摩经菩萨品曰:「维摩詰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眾生,令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於其道意亦不...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沙门受食五观

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凡受食时,先作五观,然后方食,故名沙门受食五观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功多少者,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藏法数》 / 44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神佛前所奉之灯火也。六种供具之一。以标佛之智波罗蜜。菩萨藏经曰:「百千灯懺悔罪。」无量寿经下曰:「為世灯最胜福田。」同净最疏曰:「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羂索经十九曰:「如是真言,叁徧加持灯,献供养之,持法者,观蠲诸暗障。」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六事经意

经云:佛有叁达之智,来今往古,靡不通焉。佛经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弘深,以无造为原。经中所演,不可思议,或有反覆,难了难,粗以六事可知其意。(叁达即叁,宿命、天眼、漏尽也。) 一、正道,谓佛所说之经,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

《三藏法数》 / 36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大金刚轮印

加持虚空而结来徧一切大曼荼罗界之印与也,易言之,即成护行者,身心之结界轮坛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田喻叁种人

第一田,此田渠流便利,无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以喻菩萨根性猛利,智慧了,利益众生,无有穷尽,是为第一田也。(卤音鲁。) 第二田,此田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以喻声闻根性稍钝,虽得无漏,但能自利,不能度生,是为第二田也。(无漏者,谓声闻惑业...

《三藏法数》 / 20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金刚九喻

金刚九喻者,乃是金刚般若经中九种譬喻也。此经有叁译:一、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二、魏菩提流支法师译,叁、陈真谛法师译。此九种譬喻,乃是魏时所译之文,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818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天

佛教立叁身,婆罗门亦立叁身。中论疏曰:「叁天者,是彼家叁身。自在為本,如内法身。应為韦纽,如内应佛。韦纽脐中化為梵天如化佛也。」此与佛教之叁身稍异,其叁天即叁神一体观,由於时代而叁神有相违者。」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故云五处:一、声Śabdavidya,言语文字者(见声顶)。二、工巧Sil akarmasthānavidyā,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叁、医方Cikitsāvidā,医术者。四、因Hetuvidyā,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识规矩

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為嗢陀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叁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洞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兹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律仪

律者法律,仪者仪则,所制之法律,以防遏过非,恶律仪以防遏善事。因而立身之仪则也。通於善恶。善律仪者,大乘义章十曰:「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义。又復内调亦為律,外应真则,目之為仪。」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造作有相名仪。」...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波罗提提舍尼

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鉢喇底提舍尼,略曰波罗提舍尼,波罗舍尼,提舍尼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译曰向彼悔。此中有四戒,犯此戒者,必对餘一比丘懺悔,懺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钞中一曰:「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义语

义者义利也,无益之语谓之无义语。晋华严经二十四曰:「无义语罪,亦令眾生堕叁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说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所有言说不能了。」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刘虬五教

齐朝隐士刘虬,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始自成道,终至涅槃,亦约其渐顿浅深次第,立为五教,故名刘虬五教。(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人天教,谓如来始初成道,先为提谓长者,说人天戒善,乃是因缘果报,实有之法,是名人天教。 二、有相教,谓如来说阿含经时,广制众戒,皆...

《三藏法数》 / 325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莲池大师

杭州云栖寺僧。名祩宏,亦称云栖大师。俗姓沈,初业儒,后為僧,居云栖坞。融合志禪净土二宗,定十约,僧徒奉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禪师。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十一色

叁十一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闇、烟、云、尘、雾、空,此十叁种,名为显色,以其显现为色故也;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与不正,此十种,名为形色,以其形量为色故也;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种,名为表色,以其表彰为色故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真言陀罗尼

梵语曼陀罗,译曰真言,梵语陀罗尼,译曰总持。其他曰咒,曰,曰秘密号,曰密语,皆同体异名也。金刚顶分别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妙幢

菩萨名。最胜王经梦见金鼓懺悔品曰:「尔时妙幢菩萨诣鷲峰山,白佛言:世尊!我梦中见婆罗门击妙金鼓,声中演说微妙伽陀,懺悔法,我皆忆持。愿世尊听我所说,即於佛前说颂。尔时世尊闻此说已,讚妙幢菩萨曰:善哉善男子!如汝所梦,金鼓出声,讚叹如来真实功德并懺悔法。若有闻...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百法五位

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灭度后,阿难结集如来所说经法。以此八藏,类摄无遗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胎化藏,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二、摩诃衍藏,梵语摩诃衍,华言大乘。摩诃衍藏者,即佛所说法华、涅槃、华严等诸大乘经。是也。 叁...

《三藏法数》 / 36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药叉持

位於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南方,是增长天之眷属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小金刚轮印

正结轮坛之印与也。以此印成就坛场。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為梁之真諦,一卷,新译者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為叁分观之。起首叁颂為序分。从论下為正宗分。末后一颂,即是随行所起大愿,為流通分。兹将本论各家之着述列下。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卷(陈智愷作),起信论义疏上卷(缺下...

《佛学大辞典》 / 382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菩萨经

佛说月童子经。一卷,吴支谦译。此经為月灯叁昧经之一分。佛对月童男(即月光童子)说法财二施,及过去之智止太子以身肉疗比丘之病。月灯经以之作智意女。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 《佛说月明菩萨经》

庾岭

在广东省。六祖至此放置衣鉢。大一统志卷八十广东南雄府曰:「大庾岭在府城北八十里,汉兵击吕嘉,有禪将姓庾者戍此,故名。以其多梅亦曰梅岭。(中略)六祖塔在大庾岭上。」祖庭事苑叁曰:「六祖卢行者,自密授衣法,是夜潜遁。有道者,与数十人躡迹而追,至大庾岭,最先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彦琮

北齐赵郡柏人(直隶唐山县治)人。姓李氏。十岁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岁,游鄴都,参讲席。十四岁,入晋阳,齐后召赴宣德殿,讲仁王经。齐亡。北周武帝召為通道观学士,侍讲大易老庄之书。师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及隋文帝為相,佛教稍兴。便為朝士讲般若经。年...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月有十一事喻如来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大闇也。 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叁、令见道邪正,谓月盛满之时...

《三藏法数》 / 633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光喻智

一、日光喻佛智,谓日光照世,无幽不烛,以喻佛之智慧,无事不了,无理不照,故云日光喻佛智。 二、月光喻菩萨智,谓月之光,有亏有盈,以喻菩萨虽具智慧,而惑业尚未尽断,则其智慧或亏或,故云月光喻菩萨智。 叁、星光喻缘觉智,谓星虽有光,其照不远,以喻缘觉之人,虽...

《三藏法数》 / 262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色列次

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叁,略出经叁,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叁、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突吉罗

又云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Duṣkṛta,独柯多(巴)Dukkaṭa。戒律之罪名也。四分律分之為身口二业,而译為恶作(身业)恶说(口业)了论,合身口二业译曰恶作(恶作之作,以意名,以依意之作动而起身口二业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善见云:突者,恶也。吉罗,作也。声论正音突...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劝善行之教也。百论疏上中曰:「佛法大宗唯诫与劝,恶止诸恶莫作,谓诫门也。善行则眾善奉行,劝门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当阳

阳者也,当阳者谓向於而动作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利智

对於愚钝而言。智慧能分是非之别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智慧了。」往生要集上本曰:「利智精进之人未為难。」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罗什译,净土叁部经之一。此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為切要。此经所摄,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篤之机也。各家註述如下:阿弥陀经义记一卷,隋智顗说,灌顶记。阿弥陀经义述一卷,唐慧净述。阿弥陀经通赞疏...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 《佛说阿弥陀经》

七大

楞严经叁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周徧法界之义,周徧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徧,无不含容,此為大之实义。大小乘中虽说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徧於水大风大,水大不能容火大,岂成大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逆修

逆修吾死后之佛事也。又云豫修。灌顶随愿往生十力净土经曰:「四辈男女,能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未终之时,逆修叁七。燃灯续,悬繒幡盖。请召眾僧,转诵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不?佛言: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释氏要览下曰:「豫...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上座十法

十诵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处,言住处者,婆娑论云:道及果空,叁摩地,能引彼力殊胜,能使身心安住不动,故名上座之住处。二、无畏,叁、无烦恼,四、多闻,五、辩言具足,六、义趣了,七、闻者信受,八、善能安庠入他家,九、能為白衣说法令他捨恶从善,十、自具四諦...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修跋拏婆颇婆鬱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

Suvarṇa 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帝王经。金光玄义上曰:「真諦叁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因陀罗,此言帝。遮阅那,此言王。修多罗,此言经。都云金光帝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慈云

慈心广大,覆於一切,譬如云也。鸡跖集曰:「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 又(人名)宋杭州天竺灵山寺灵应尊者,名遵式,字知白,真宗赐号慈云。天台寧海人,宋太宗乾德元年癸亥生。於国清寺普贤像前烧一指,誓传天台之道。道元年壬申十月八日入寂,寿六十九。见佛祖统纪...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大乘百法

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唯识心要

十卷,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阿毘曇门

阿毘曇者,梵语,译言无比法等。即发智六足等小乘之诸论也。以之為宗通入涅槃谓之门。当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智度论十八於佛法蜫勒门阿毘曇门空门之叁门,其中曰:「阿毘曇门,或佛自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又智度论二曰:「阿毘曇叁种:一者阿...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底彦多

又作丁岸哆Tiṅanta,即Tin+anta,梵语文法二声之一。示动词之变化者,有十八转。彦多者后之义,底字為置於后之声。是以动词中第叁人称单数之语尾名,為动词语尾一般之名目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底彦多声有十八囀,辨此声中底字居后,彦多是后义,则是底字居后声也。」寄归传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毘婆娑罗王幽死

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闍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於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曇,而為无上至真等正觉。於摩竭陀国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真西山氏谓遗教经為瞿曇氏最后教弟子之语,以端心正念為首,而深言持戒,為禪定智慧之本。本经各家之论註如下: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天亲菩萨论,宋智圆疏,宋净源节要,袾宏补註。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宋元照述。遗教经论记叁卷,宋观復述。佛遗...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音

八音者,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令诸众生闻即解悟,而有此八种也。 一、极好音,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未足为极;唯佛音声,闻者无厌,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极好音。(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柔软音,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

《三藏法数》 / 40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法界观门

一卷,华严初祖终南杜顺着。叁重之法界观,是华严宗观门之创始。文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叁重:真空第一,理事无碍第二,周徧含容第叁。」此本之全文,今依圭峰之註法界观门可见之。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律五论

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 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曇无德部也。叁、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訶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护法录

十卷,宋濂蓍,祩宏集。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仁王经八喻

一,一切眾生心识之神本,神本者神髓根本也,般若一切眾生心识之实相,故称心识之神本,是实相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是也。二,一切国王之父母,般若生王慧解之心,故称国王之父母,是观照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眾生少离法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般若十种利益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通达无碍,故获十种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

《三藏法数》 / 553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偷兰遮

又曰偷兰遮耶,萨偷罗。梵音Sthūlātyayas,巴Ohullaccaya,译作大障善道,大罪,麤恶麤过等。六聚罪之一。初二篇之因罪(犯波罗夷与僧残而未遂者),及五篇不摄之诸果罪(就死尸而婬,盗五钱已下,不在五篇中者)也。故此中於罪体虽有因果之别,轻重之差,而就最重者列於波罗夷僧...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法离魔道

一、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二、无恼害心,谓菩萨修习慈善之行,于一切众生常怀悲愍,不起恼害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叁、了诸法,谓菩萨以智慧照察于一切法,了通达,正直无碍,是以邪魔之...

《三藏法数》 / 173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种僧物

一现前僧物,属於一结界中现在眾僧之眾物也。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之衣食等。二四方僧物,又曰十方僧物,亦曰僧祇物,属於四方僧之物件。寺之房舍饭米等也。此别由施者之意志而别者。 又由於物件之性质而区别者為重物轻物,堂舍田园等為前者,鉢锡杖叁衣等十八资具為后者。重物轻物之...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信五品

台家之名目。佛為法华之功德,於分别功德品,约在世之弟子,四信之功德,约灭后之弟子,五品之功德。四信者: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叁广為人说,四信深观成也。五品者:一随喜品,二读诵品,叁说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也(此五行品类差别,故名品,非篇章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智慧照了曰,威德不测云神。乃诸天鬼神之德称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宿命,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 二、天眼,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 叁、...

《三藏法数》 / 188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七辩

一、捷辩,谓菩萨智慧,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捷如影响,故名捷辩。(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迅辩,谓菩萨于事理,心无疑暗,善赴机缘,随问即答,语言迅疾,犹若悬河,故名迅辩。 叁、应辩,谓菩萨以一切文字名义,庄严种种法语,应时应机,无有差...

《三藏法数》 / 313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菩提资粮论

六卷,龙树菩萨造,自在比丘释,隋达摩笈多译。般若波罗密等為菩提之资粮者。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荐亡旛

名為命过旛。以命过之时所建故也。随愿往生经(灌顶经亦名普广经)曰:「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命未终日,当為烧香燃灯续,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悬命过旛,转读尊经竟叁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為修福。愿亡者神生十方无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开近显远

与[开迹显本]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高僧传

十四卷,梁慧皎撰。外有续高僧传叁十卷,唐道宣撰。宋高僧传叁十卷,宋赞寧等撰。高僧传八卷,如惺撰。已上谓之四朝高僧传。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咒陀罗尼

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谓陀罗尼也。佛菩萨从禪定所发之秘密言句也。陀罗尼者,总持之义,总持有二释:一就人,一就法。就人释者,佛菩萨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种中所释者是也。大乘义章十一末曰:「菩萨依禪能起咒术,為眾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

《佛学大辞典》 / 413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真言

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叁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為体性,故总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安士全书

周梦顏着。是书凡四种。印光法师曰:「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顏,一名思仁。江苏崑山诸生也。博通叁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厌仕进。发菩提心,着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於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故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业,唯此...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禪居

禪者之住居也。祖庭事苑八云:自达磨来梁隐居魏地,六祖相继至大寂之世,凡二百五十餘年,未有禪居。洪洲百丈大智禪师怀海始创意不拘大小乘,折中经中之法,以设制范堂布长床,為禪宴食息之具,高横椸架,置巾单瓶鉢之器。屏佛殿,建法堂,佛祖亲自属授,当代為尊也。行普请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爪镜

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艸,杨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蕅益梵网经合註六曰:「爪镜即圆光法。」或曰:「爪镜者,以药涂指上,咒之,光如镜,见人吉凶。」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智譬水

胎藏界之理譬如莲华。金刚界之智譬如月或水。譬於水者,以金刚界智法身之种子為水大,即鍐字故也,水有五德,恰与五智相当。秘藏记本曰:「以水譬五智者,水性清净,一切色相显现,譬大圆镜智。一切万象影现,无高无下,而為平等,譬平等性智。水中一切色相差别,显现了,譬妙观...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肇论

叁卷,唐肇作。以作者之名為题。物不迁论第一,不真空论第二,般若无知论第叁,涅槃无名论第四,首有宗本义之一章,冠於四论。疏註如下:肇论疏叁卷,晋惠达撰,缺下卷。肇论疏叁卷,唐元康撰。肇论疏科一卷,宋遵式排定。夹科肇论序注一卷,宋晓月注。注肇论疏六卷,宋遵式述。肇...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种死生

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於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业,名為冥。处此冥中,復於身口意行恶业,死而堕於恶趣也。二从冥入,处前述之冥中,於身口意行善业,身坏命终,而生於人天也。叁从...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憨山大师年谱

二卷,德清自着。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徧照大力王经

一卷。赵宋法护译。此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徧照法界之大力,故名。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多闻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

《三藏法数》 / 569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鹅王眼

如鹅王之能别水乳,喻学者之择法眼也。高僧传二曰:「直入正宗,可谓具鹅王眼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密教之五分法身

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叁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叁标注。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离愚痴云,离贪爱云脱。维摩经弟子品曰:「不灭痴爱,起於脱。」註「肇曰:痴灭而,爱解而脱。生曰:不復為痴所覆為,不復為爱所缚為脱。」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百法

菩萨於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门,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别,故曰门,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萨瓔珞经所说十信之百法,一百法门论所说五位之百法。十信之百法,菩萨於初住之位,修互具之十信,是名百法门。五位之百法,心心所...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部秘经

一、大日经,具名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七卷,善无畏译。二、金刚顶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叁卷,不空译。叁、苏悉地经,具名苏悉地羯罗经,叁卷,善无畏译。大日经胎藏界之法。金刚顶经金刚界之法。苏悉地经苏悉地法。苏悉地译曰妙成就,成就所...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事理二懺

以上叁懺中取作法与取相為事懺,无生為理懺。涅槃经十七闍王懺悔之相,耆婆所教者為事懺,如来所说者為理懺。止观二曰:「理事不出叁种懺法,理谓无生妙懺,事谓取相作法。」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助道人法

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叁:一须善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叁於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罗睺罗

Rāhula,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於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為和上,而彼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后於法华会上迴於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於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波罗颇婆底

Prabhāvati,阿修罗王之妹名,译曰妃。婆藪槃豆法师传曰:「阿修罗有妹,名波罗颇婆底(知履反)波罗颇,译為。婆底,译為妃。」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缘生论

一卷,圣者鬱楞迦造。十二因缘之义者。隋达摩笈多译。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种自在

一命自在,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也。二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调伏自心,能入无量之大叁昧,游戏神通,而无障碍也。叁资具自在,菩萨能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也。四业自在,菩萨随诸业,应时示现,受诸果报,无障碍也。五受生自在...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化行

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者真言之异名。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法普周徧。」义释十四曰:「者即真言之别名也,法普徧字轮。周徧者,谓从一字亦无量字生,无量周匝围绕如前所说字轮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太子叁妃

经云:太子十七岁纳妃叁人,以示同人法也。 一、瞿夷,梵语瞿夷,华言女。其父名水光长者。女生之时,日将没,余光照其室内皆,因名瞿夷,是太子第一妃也。 二、耶输,梵语耶输陀罗,华言华色。是太子第二妃,即罗睺罗之母也。其父名移施长者。 叁、鹿野,鹿野是太子第叁...

《三藏法数》 / 133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法相宗四重出体

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叁摄假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是虽為胜劣之次第。然说之,则宜逆次而依浅深之次第。一体用别论体。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见。则事体作用...

《佛学大辞典》 / 490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事

一卷,唐义净译。安居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甘露陀罗尼咒

一卷。唐实叉难陀Sikṣānanda译,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即阿弥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语。故名十甘露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韦陀论也。韦陀Veda,译曰者智也,又实事也。婆罗门立四论,佛教立五论。胜鬘宝窟中本曰:「五论此是智人之所造,又学此论者亦能生人慧,故称五。」唯识述记一末曰:「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也,诸实事故。」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金刚心殿

具名不坏金刚光心殿。金刚界大日如来所住之名。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徧照金刚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於本有金刚界坏,自在大叁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金刚手等十六大菩萨,及四摄行,天女使,金刚内外八供养,金刚天女使...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用刀半截一物体之象形也。彼此相对而為瞭之区别,使之显示判别也。法华经科註曰:「譬般若已后,判天性,定父子,会叁归一,付财与记。」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种无义语报

一、人不信受,人不信受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人亦不信受也。 二、不能了,不能了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而亦不了也。

《三藏法数》 / 8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大藏一览

十卷,居士陈实编。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半满教

涅槃经以梵书之悉曇章阿阿(引)等半体字譬小乘经,毘伽罗论之成字譬大乘之经典。曇无讖叁藏依之判一代教立半满之二教。谓小乘為半字教,大乘為满字教也。大乘义章一曰:「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华严玄谈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天眼

阿罗汉所得叁之一。天眼通之更為了者。天眼通凡圣皆能得之,天眼非圣者不能得。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菩萨

又与月童子,月童男,月光童子异称同人。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十九种庄严

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眾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 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叁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 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 叁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

《佛学大辞典》 / 772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禅定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叁无...

《三藏法数》 / 467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真言十地

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準於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

《佛学大辞典》 / 399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六十卷

法华玄义十卷,释法华之大意,文句十卷,正释经文,摩訶止观十卷,修行之方规,已上叁十卷,乃天台大师说,章安大师笔受。又释籤十卷,释法华玄义,疏记十卷,释文句,辅行传弘决十卷,释摩訶止观,已上叁十卷,乃荆溪大师湛然述。本末合成六十卷,称之谓天台之叁大部。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羯耻那衣事

一卷,唐义净译。功德衣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空法

观我空法空有為空无為空等空理之法。般若经说之。宝积经七十八曰:「欲除如是过,当离诸利养。远离在空闲,修习於空法。」中论二曰:「大圣说空法,為离诸见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於诸佛所说空法,了通达。」 又谓小乘之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悉除邪见,於空法得证...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佛藏

八藏之一,佛所说之大乘经,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及佛神通变现,利导眾生之事等者。 又总称一切之佛说。仁王经中曰:「恒沙佛藏一念了。」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布萨护

八戒斋之异名。就在家之人而言。以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受持八戒而為布萨故也。在心曰护。在身口曰戒。护即戒之别名也。智度论十叁曰:「受持八戒,是则布萨。」行事钞上四曰:「俱舍论名八戒為布萨护也,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迦罗沙曳

茶香室丛钞十叁曰:即袈裟也。朱国楨涌幢小品,引陈养吾象教皮编云:迦罗沙曳,僧衣也。省罗曳字,止称迦沙。葛洪撰字苑。添衣作袈裟。或从毛作毠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尼犍度

Bhikṣuṇī-khaṇḍ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比丘尼戒律之篇章名。犍度有聚之义,蕴之义。篇章之异名也。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放大光破眾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為咒。」又為咒之别名。佛於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為。大即大咒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迷津

迷之境界,即叁界六道也。西域记序曰:「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觉於迷津。」神宗续入藏经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殊胜

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 二、下合众生...

《三藏法数》 / 178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护身叁昧耶

十八道之一。被甲护身法之印与也。见[十八道]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极乐化生

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於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叁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於莲华中,身相光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经下曰:「若有眾生,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迴向。此诸眾生,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戒藏

戒律之经书。梵网经下曰:「諦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日月轮

真言行者约於果地之智德,以日轮观月心之形,约於因果之进修,以月轮观自心之形也。因果之进修者,如月有十六分之渐,渐修十六菩萨之十六叁昧,而从因至果也。菩萨心论曰:「诸佛大悲以善巧智说此甚深秘密瑜伽,令修行者於内心中观日月轮。」菩提心义一末曰:「一字佛顶瑜伽及爱...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摩

Śima又云四摩室。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礪四分疏七末曰:「了论西音名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餘住处各不相通,於此作法,不须取餘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了论疏...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种种胜解智力

十力之一。瞭眾生种种欲乐胜解之智力。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跋罗

Saṁvara,又名叁婆罗,叁嚩罗,译為禁戒,或护。禁戒护人不使堕於叁涂也。又名戒体之无表色。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叁婆囉,此译云禁,戒者亦禁义也。」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律仪护,此言护者,梵云叁跋罗,译為拥护。由受归戒护使不落叁涂,旧云律仪乃当义译。云是律法仪式,若...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西方合论

十卷。袁宏道撰。集古德之要语,述西方净土之教义者。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如是我闻元起

智度论二曰:「佛入灭时,阿泥楼驮比丘,使阿难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何為师?二诸比丘依何住?叁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法华文句记一曰:「通序元起由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私志记一曰:「摩耶、大悲、涅槃后分、...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种觉

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曰种觉。法华文句七曰:「求至种觉,故言至珍宝所也。」观经疏曰:「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同妙宗钞上曰:「於种种法证本圆觉。」观音玄钞上曰:「既成种觉,号正法。」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云栖

云栖大师,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初為儒生,叁十后,出家,行脚多年,住於杭之云栖,建创禪林,励念佛,严戒律,寿八十一、神宗,万历四十叁年示寂。着书叁十二种。见续稽古略叁。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显色

二色之一。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闇之十二,显然可见者。此中青黄赤白之四為本色,餘八色為此四色之差别。俱舍论一曰:「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赤白,餘显是此四差别。」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方诣

方者方所,诣者所至,谓事物之方针也。行事钞上之一曰:「薄知方诣。」同资持记曰:「方诣有所归,方谓方所,诣谓至诣。」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戒律藏

戒律之经典也。因其包含蕴积戒律之文义,故名藏。大乘义章一曰:「有包含蕴积名藏。」叁藏之一。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牵道八道行城

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毱,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蕅益梵网合註六曰:「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禪定十种利益

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禪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之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禪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是為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禪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於诸眾生,悉使安稳,...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