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条搜索结果

叁弃罗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毘加罗条。(CBETA註:疑為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拘那含牟尼

Kanakamuni,又作拘那牟尼。新称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於人寿四万岁时出生。演密钞八曰:「梵语迦诺迦牟尼,此云金色,即是七佛中第五俱那含牟尼如来,俱那含不正也。」见[迦那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摩竭陀

Magadha,又作摩訶陀,摩竭提,摩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訶陀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陀国,旧曰摩陀,又曰摩竭提,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提,或云...

《佛学大辞典》 / 543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又作阿,Arghya之略,译曰水。名义集二曰:「阿,此云水。」但内典特指奉佛之水而言。即於水入香花者。大日经疏十一曰:「閼水,此即香花之水。」如意轮仪轨曰:「由献閼香水故,行者叁业清净,洗染烦恼垢。」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羯[飢-几+夌]

见[羯陵]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Magadha,新曰摩竭陀。旧曰摩陀。中印度之国名。见[摩竭陀]条。 又第十一月之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陀(Māgha)月,当此间十一月。」西域记二曰:「摩祛月。」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羯随

鸟名。与[迦陵频]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Kalaviṅka,迦罗频迦或迦陵频迦之略。鸟名。於义為妙音鸟。此鸟常住极乐净土。酉阳杂俎曰:频,共命鸟,一头两身。旧唐书曰:元和十八年,訶陵国献五色鸚鵡频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耶舍

Saṁghayaśas,论师名。译曰眾称。因明大疏一曰:「僧耶舍,此云眾称,特善萨婆多及因声明论。」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七真如

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摩睺罗

一作摩护囉誐。见[摩呼洛]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论师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心意识

心為集起之义。意為思量之义。识為了别之义。唯识论於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於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餘六识。俱舍论以之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叁种别义:集起名...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恒河

河之略。长阿含经曰:「阿耨达池东有恒阿(玄奘记作殑),从牛口出。从五百河入於东海(玄奘记作东南海),池南有新头河(玄奘记作信度),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於南海(玄奘记作西南海)。」新婆沙论曰:「殑河从池东面金象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东海。」西徼水道篇...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毘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毘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梵六义

梵语薄梵,亦云婆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槃太子

四卷楞经谓之槃太子。七卷楞经谓之石女儿。盖盘所生之太子,石女所生之儿,槃与石女非情之义同。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那牟尼

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天台五时

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大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四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等诸大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大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

《三藏法数》 / 730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天冠

殊妙之宝冠,非人中所有,故云天。观无量寿经曰:「顶上毘楞摩尼宝以為天冠。」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秘密结集

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為正,阿难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叁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衣名义

一、僧梨,梵语僧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义净法师云:梵语僧胝,华言重复衣。宣律师云:此叁衣名,皆无正翻。今以义译之: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也。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衣,又曰入聚落衣;谓于王宫说法时着,及聚落乞食时着也。萨婆多论云:大衣分叁...

《三藏法数》 / 262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识

经所说:一,真识,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识不立此识。二,现识,又名藏识。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识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识之业转现叁细也,唯识论所谓阿赖耶识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叁,分别事识,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路迦耶底迦

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耶,路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经谓之恶论,七卷楞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讚咏外书,及路耶陀,逆路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又作衲加梨,衲衣之僧梨也。九条乃至二十五条谓之僧梨。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伞盖,履盖,真陀摩尼,安饍那,药卢遮那等。」是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朅唐云剑。」大日疏十一释朅曰:「刀以鑌為骨柄。」 又(动物)翻译名义集曰:「朅此云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鬱多罗僧

Uttarāsaṅga,又作嗢多罗僧,优多罗僧,郁多罗僧,嗢怛罗僧等。袈裟名。叁衣之一。译曰上衣。玄应音义十四曰:「鬱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或云优多罗僧,或作沤多罗僧亦犹梵言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散华

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见[贯华]条。文句一曰:「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 又(仪式)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无量寿经下曰:「悬繒燃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又显密法要之式,有散华之仪,在显為四箇法要之一、在密為二箇法要之一。於梵唄之后行之,盛...

《佛学大辞典》 / 38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门宗

谓禪宗也。无门乃佛心之异名。宗镜录五十七曰:「楞经云:一切诸度门,佛心為第一。又云:佛语心為宗,无门為法门。所言宗者,谓心实处。」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达罗毘荼

古国名,在南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麻打拉萨西南一带之地。西域记曰:「达罗毘荼国,周六千餘里,都城号逮志补罗。周叁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丰盛,多华果,出宝物,气序温暑,风俗勇烈,深篤信义,高尚博识。而语言文字,少异印度。蓝百餘所,僧徒万餘人。」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雁塔

西域记九曰:「有窣堵波,谓亙娑Haṁsa,唐言雁。昔此蓝。习翫小乘,小乘渐教也。故开叁净之肉。而此蓝,遵而不坠,其后叁净,求不时获。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鴈飞翔,戏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鴈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gha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字时,是摧稠密无明闇冥声。」庄严经曰:「唱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黑闇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 又ga悉曇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雪山中良药名。见慧琳音义十叁。梵Vigama。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妄想

不当於实曰妄,妄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註维摩叁:「生曰:妄想妄分别之想也。」大乘义章叁本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谬执不真,名之為妄。妄心取相,目之為想。」楞严经一曰:「一切眾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Kāya,译曰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耶,二设利罗,叁弟訶,四应,此云积集。」 又Gaya,译曰象。本行集经十二曰:「耶,隋言象王,仙名也。」名义集二曰:「耶,或那(Nāga),或那先,此云象。」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入楞

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復有旧译四卷,题為楞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僧用六物

一、僧𥠖,梵语僧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穿耳僧

印度之僧,多繫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眾吼集指达磨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蓝,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叁同志礼诵餘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蓝,轻其边鄙,莫之见舍...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如来禪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梵语,那Nāga,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眾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智度论曰:「那,秦言龙。」梵语杂名曰:「龙,梵名曩誐。」善见论十七曰:「龙者长身无足。」慈云之天竺别集上曰:「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為洪流。」辅行四曰:「龙得小水以降大雨。」五...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业处

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禪定麤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餘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於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种补特

梵语补特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一、不种善根,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惟作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未修福业,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未曾修习布施...

《三藏法数》 / 456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优楼频螺聚落

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隔耶城东南七里许,以佛於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為优楼频螺迦叶之生地而有名。优楼频螺说见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除盖障菩萨印明

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於掌中也。真言曰:归命阿萨埵係多(阿是能除义,萨埵即眾生,係多是利益义,谓利益眾生也),驃也嗢多(是除义,亦是开发其善性,令显现也),怛囕怛囕囕囕(怛览真如无垢义,览无垢也,上所谓除者,除何事,谓除四垢也,凡夫爱见垢一...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Nāga,译言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為摩訶那,喻其有大力用也。玄应音义叁曰:「那,此云龙,或云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叁曰:「那有叁义:一云龙,二云象,叁云不来。孔雀经名佛為那,由佛不更来生死故也。」智度论叁曰:「摩訶那,名阿罗汉。摩訶...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曇无竭

菩萨名,具名达摩鬱陀。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香芻

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座。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為座,诸比丘并於草上坐。(中略)随意即自恣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婆罗

Saṁgha- āla,译曰眾养。扶南国僧,来齐都,住於正观寺,為求那跋陀罗之弟子。梁天监五年,勅召於杨都,译出大育王经解脱论等十一部。普通五年寂於正观寺,寿六十五。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提谓波利

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耶山顶经

有二经:一秦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又名耶山顶经。一元魏之菩提留支译之耶山顶经,一卷。此二本,与隋毘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之大乘耶山顶经一卷,合為四译同本。佛初成道在耶山时,最初文殊菩萨问佛发菩提心之深义,次应诸天子等交相...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 《伽耶山顶经》

阿育王石刻文

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誥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於四方,故於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誥文,法显传及西域记等,处处记石柱之事,谓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后湮没者多,世人遂无知者,至近代欧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发见几多之磨崖等,经普林摄Prinse 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读破...

《佛学大辞典》 / 901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腻色迦王结集叁藏

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於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叁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劫比他国

Ka 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餘里,城西二十餘里有大蓝。蓝之大垣内有叁宝阶之遗趾。释尊自忉利天下时,帝释所化作者。见西域记四。旧名曰僧佉尸Saṅkāśya。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和合僧

梵语僧Saṁ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叁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芥子供

修駄都法时於本尊供白芥子也。盖駄都法即如意宝珠之法,其宝珠边,诸魔必伺,故為辟除之,乃行此供也。若无白芥子,则用菜种。又,降伏者,用芥菜之子,其作法於小土器或铜器等,盛芥子,后供养时,於华傍置閼以前,取其芥子器,以字供之,后置本处,不令他人见,若人多时,以时...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福田

一、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二、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叁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僧,梵语具云僧,华言和合众。) 叁、...

《三藏法数》 / 16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忧承

鸟名。见[优禪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火轮

旋火轮之异名。回转火作轮形者。此虽见轮形,然无轮之实体。以譬有為法之念念相续,虽见有种种之形,然无其实体也。楞经二曰:「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陵

迦陵频之略。鸟名。见[迦陵频]条。楞严经一曰:「迦陵仙音,徧十方界。」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毘沙拏

又作佉婆沙,渴婆沙,佉毘沙拏。译曰犀角。见[渴]条。Khaḍga-viṣṇa。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大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陀那陀或特欹拏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罗那,四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七闍陀,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陀、优陀那、伊帝目多、闍陀、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陵

又作羯陵,迦陵迦。鸟名。见[迦陵频]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忧树

梵名阿输迦Aśoka,阿述迦。佛生於此树下。见阿输迦条附录。(CBETA註:疑為见[阿输])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树提往昔给病道人缘

树提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大灵塔

八大灵塔名号经曰:「一、佛生处,迦毘罗城龙弥儞园。二、成道处,摩迦陀国泥连河。叁、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园。四、现神通处,舍卫国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桑尸国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宝宝阶降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眾分离...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弹宅迦林

為弹宅迦王所领有,故曰弹宅迦林。昔有仙人名摩灯。得五通,入山禪坐。其妻有容色,侍仙奉食。弹宅迦王游行入山,将妻还。曰:仙既离欲,何用妻為?仙大忿,雨大石,压杀国王及国人。弹宅迦林遂為空墟。见二十唯识述记下,饰宗记叁末。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药师

具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称。梵名鞞杀社窶嚕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 rabhāsa,為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发十二誓愿,救眾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剋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鸡园

Kukkuṭārāma,梵名屈屈吒阿滥摩之译。在摩揭陀国波吒釐子城之侧,无忧王(即阿育王)建立之处。西城记八曰:「故城东南,有屈屈吒阿滥摩(唐言鸡园)僧蓝,无忧王之所建焉。无忧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殖善种,召集千僧凡圣两眾,四事供养,什物周给。」或曰鸡头摩寺,鸡头...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羯诺迦牟尼

佛名。见牟尼条。(CBETA註:疑為见[迦那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般荼迦

Pāṇḍaka,又曰般吒、半托、半择迦、半释迦。译曰黄门,不男。男根之不具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吒,此讹略也,应言般荼迦,此云黄门。其类有五,般荼迦总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半释,此云黄门。」此有五类,见[五种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提婆击鐘

西域记八曰:「摩揭陀国波吒釐子城边有故蓝,蓝中有窣堵波,名建犍稚声。初城内蓝数百,僧徒甚盛,后渐殂落,外道益滋,白王令二者对论,败者不击犍稚。王允之。而诸僧取败。十二年间不能击犍稚。提婆闻之,白其师龙猛菩萨直入城内,晨朝时,大击犍稚。王乃召集学人使论议。...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特欹拏

Dakṣiṇāgāthā,译言施颂,对於施物祈愿施主之福之陀也,旧曰噠嚫是也。寄归传一曰:「特欹拏陀,是持施物供奉之仪。特欹尼师,即是应合受供养人。是故圣制,每但食了,必须诵一两陀那陀报施主恩。」慧琳音义六十曰:「特欹拏,此云将施物供养叁宝之义。陀,即偈颂也。是咒...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相应阿笈摩

四阿含之一,即杂阿含也。旧云杂阿含,新云相应阿笈摩。经与他相应之义。毘那耶杂事叁十九曰:「若经与他相应者,此即名為相应阿含摩,旧云杂者取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经四曰:「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护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实心。」楞严经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復观指以為月体,此人岂亡失月体,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為明月故。」圆觉经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纳加梨

见[衲梨]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羯毘迦罗

又作羯鞞罗,羯脾迦罗,鶡鵯迦罗。鸟名。见[迦陵频]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羯闍尸利沙

Gajaśirṣa,又作揭闍尸利沙。山名。译曰象头山。旧称耶,种。有二处:一在灵鷲山附近,提婆成破僧罪之处。一在佛成道处附近。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去鷲峰山北可叁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中略)旧云耶山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跋陀罗

Saṁghabhadra,译曰眾贤。萨婆多宗之名匠也。对於世亲之俱舍论,造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大张其宗。婆藪槃豆法师传曰:「遣人往天竺请僧跋陀罗法师,来阿踰闍国造论破俱舍论。此法师至即造两论:一光叁摩耶论,有一万偈,止述毘婆沙义,叁摩耶译為义类。二随实论,有十二万偈,救毘...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毘

鸟名。见[迦陵频]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教

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那先

比丘名。那為那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於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那先。生於佛灭后,应宿愿而出家,得阿罗汉果。那先前世有故旧,是亦应宿愿而為边小之国王,名弥兰陀。国王善问难,那先一一解答之。那先比丘经上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叶传衣弥勒

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於鸡足山入定,以传之於弥勒。毘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為粪扫衣,西域记以為金襴衣。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世尊告大迦叶,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世,(中略)弥勒当取迦叶僧梨着之。」智度论叁曰:「迦叶即着从佛所得僧梨,持衣鉢捉杖,如金翅鸟现上昇虚...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毕陵

又作必陵。毕陵婆蹉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理事二和

梵语僧,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路迦惫

Lokavit,又作路惫。译曰知世间,世间解。佛十号之一。解知世间之性相也,智度论二曰:「路,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大品般若经疏六曰:「路备,世间解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大师

唐时西域人。姓何氏。龙朔中南游江淮,於泗州建寺。中宗亲书额為普光王寺赐之。世称观音大士化身。见太平广记。李白有僧歌。参照[僧]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风铃

第十八祖耶舍多,就十七祖僧难提出家,他时闻殿前铜铃风吹声,难提迦耶问曰:铃鸣耶?风鸣耶?耶答曰:非风,非铃,我心鸣耳。见传灯录二僧难提章。此事与六祖之风幡同意。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娜娜

Siṁhanāda,译曰师子吼。见良賁仁王经疏上二。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着

无执着於事物之念也。 又(人名)菩萨名。梵名阿僧Asaṅga,天亲菩萨之兄也,皆為法相宗之祖。见[阿僧]条。 又禪师名。唐杭州无着禪师,名文喜,年七岁出家,习律听教,宣宗初,往五臺礼文殊。遇一老翁牵牛而行,迎师入寺。翁纵牛引师陞堂,翁曰:近由何处来?师曰:南方。翁...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贫女施叠衣生天

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叁宝劝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畾/(冗-几+互))毛],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於天上。后来至佛边,佛為说法得须陀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二妄想

一,言说妄想。二,所说事妄想。叁,相妄想。四,利妄想。五,自性妄想。六,因果妄想。七,见妄想。八,威妄想。九,生妄想。十,不生妄想。十一,相续妄想。十二,缚不缚妄想。详见楞经二。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又作朅。译曰剑。或名大慧刀。见慧琳音义叁十六。见[竭誐]条。梵Khaḍga。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蓝神

见[蓝]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福田

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叁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

《三藏法数》 / 569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郁多罗僧

Uttarāsanga,上衣,大衣,七条衣也。饰宗记五末曰:「郁多罗僧,译云上着衣也。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也。」见[鬱多罗僧]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象头山

梵名耶Gayā,竭夷。讹略也,具名羯闍尸利沙Gaya(ja)śirsa,译作象头。有二处,一在灵鷲山北叁四里,同一界内,提婆於此行破僧罪。二在尼连禪河傍,佛度叁迦叶之所。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在鷲峰山北可叁五里,同一界内,天授住...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陵毘

鸟名。见[迦陵频]项。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瞿摩帝

法显传曰:「僧蓝名瞿摩帝。」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金刚座

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餘依及餘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叁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虚誑业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犍度论

具名阿毗曇八犍度论,叁十卷,迦旃延子造,苻秦僧提婆等译。為阿毗达磨发智论之旧译。以所说之法聚名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鬱陀

仙人名。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踰城,至鬱陀阿罗罗等大仙人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鬱陀,古音云胜也。亦名盛也。」见[鬱头蓝弗]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尾罗

鸟名。见[迦陵频]条。七佛经曰:「言音甚深妙,如迦尾罗声。」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牟呼洛

旧称摩睺罗。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见[摩呼洛]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时衣

佛法準於时药时食等,亦有时衣。如入王宫聚落时,着僧梨。居房时着安陀会,谓之时衣。智度论二十二曰:「如佛说有时药时衣时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鳩摩逻多

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摩罗逻多,鳩摩罗陀,鳩摩罗驮。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论师名,有二人:一為经部之鳩摩逻多。出於阿输迦之时。西域记叁(呾叉始罗国下)曰:「昔经部拘摩罗逻多(唐言童受)论师,於此製述诸论。」同十二(竭盘陀国)曰:「无忧...

《佛学大辞典》 / 490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摩揭梨

Maskāri,外道名。见[末梨]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智积菩萨

中吴纪闻曰:「灵巖寺,乃智积开山之地。智积当东晋末。自西土来刱立蓝,泗州僧至无锡,闻智积在苏即回。曰:彼处已有人矣,由是名遂显,有贫嫗持角黍為献,智积受之,嫗因得度,至今上已日号智积生日,聚数百嫗為角黍会。」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经义疏

四卷。明释智旭撰述。其后序曰:「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於禪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着述颇多。独此楞,拟於阅藏毕后方註。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叁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於长水南郊之冷香堂,谨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叁易地而稿始脱。」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