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 条搜索结果

光明真言曼荼罗

又曰光明真言破地狱曼荼罗。以光明真言二十叁字,自右方旋书為圆形者。或於图之中央书(金轮)之种子,又有记亡者之戒名者。是盖取光明真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徧照眾生界,破无明烦恼黑暗之意。為此真言之字轮观时,画此曼荼罗於心内顺逆旋转观其字义等。又於此曼荼罗中书等五字...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鐸佉

Piṭṭaka,又作鐸佉。伽蓝名。译曰嚼杨枝。西域记一曰:「象坚窣堵波北山巖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罗汉,於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為茂林。后人於此建立伽蓝,名鐸佉,唐言嚼杨枝。」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未罗

Āmalaka,果名。新称末罗,摩洛迦,菴摩洛迦等。旧称菴摩罗,磨勒,菴摩勒。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旧言菴摩罗,亦作摩勒。其叶似小枣,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药分。经中言如观掌中者也。」西域记八曰:「摩洛迦,印度药果之名也。」慧琳音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9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金毘罗神

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智真言

即五佛之种子,恶(不空)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六大力

佛赴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胜鬘夫人

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母云末利,译為鬘。夫人之梵名尸利摩罗Mālyaśṛl,尸利,译曰胜。摩罗,译曰鬘。嫁踰闍国為王妃。胜鬘宝窟上本曰:「胜鬘者,外国名尸利摩罗。尸利,此翻為胜。摩罗名鬘。」案是乃女声。故摩罗当言摩利。与母之末利同。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毘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毘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陀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仁王尊

或作密迹菩萨,密修力士,执金刚神,那罗延金刚。寺门左右所置之吽二像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Hūṁ叁个种子各别项解。以此叁字书於木佛之叁处。安像叁昧仪经曰:「诵此真言已,復想如来如真实身诸相圆满,然以唵吽叁字,安在像身叁处,用唵字安顶上,用字安口上,用吽字安心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陵频伽

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毘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毘伽罗,羯陵伽罗,迦毘伽罗,鶡鵯伽罗,羯脾伽罗,羯伽罗,迦毘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劫比罗天

又作金毘罗天,俱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金毘罗者Kumbhira,俱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微

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為单简者,亦称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為分离,是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菟色Anu,...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又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道

一、难行道,论云: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粗强,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于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177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顶尊胜心

尊胜佛顶尊之心咒也。尊胜陀罗尼经以「唵没隆莎訶。」之叁语為心咒,佛顶尊胜心仪轨以「鍐览唅欠。」之五字為心咒,说有破地狱之功能。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六大力

佛趣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遮罗

Ācala,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见[遮]条。 又菩萨位名。是十住中第八住也。出叁藏记九曰:「遮罗,晋曰八住。(中略)第八住名不动。」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遮攞Acala之略。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金刚般若经开题曰:「不动者,梵遮攞。」秘藏宝钥上曰:「遮一睨业寿之风定,多[(匕/禾)(企-止+米)]叁喝无明之波涸。」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月光童子

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毘婆尸

Vi aśyin,又作毘鉢尸,微鉢尸,婆尸,毘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醯勒

又云醯勒,毘梨勒,新云毘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得迦,旧云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舍浮

Viśvabhū,又作毘舍符,毘湿婆部,恕婆附,毘摄罗,毘恕沙付,毘舍婆,舍,随叶,浮舍。第叁十一劫中第二佛之名。智度论九曰:「恕婆附,秦言一切胜。」慧苑音义上曰:「毘舍浮,正云毘湿婆部。言毘湿婆者,此云徧一切也。部,自在也。言徧一切皆得自在,或翻為一切有也。」...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妙喜世界

维摩居士之国土也。维摩经见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詰於彼国没而来生此。」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空王佛

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於去此东方千佛剎,出现於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於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於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閦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於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弥陀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罗睺修罗

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修罗。四种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祇儞

Agni,又作祇尼,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金刚爱菩萨

Vajrarāga,位於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月轮五尊中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爱大悲箭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閦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於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无上觉

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二火天真言

南麼叁曼多勃驮喃。哦娜曳。莎訶。初句归命诸佛如常,第二句哦娜曳者是火之义,以此中最初之字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与金刚智体相同,哦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万行,亦无所行,是故名為无师自觉,若是為无师自觉,即是与大空之徧一切处相同。故娜字之...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婆沙

佛名。见[毘婆尸]条。 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婆沙,毘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一曰:「毘者名為广,或名為胜,或名為异,婆沙名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毘婆沙,或言鼻婆沙,随相论作毘颇沙。此云广解,或言广说。亦云种种说,或言分分说,同一义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欢喜国

又作妙喜国。东方閦如来净土之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东方有二佛,一名閦在欢喜国。」维摩经见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伽陀

一作揭陀Agada,药名。译曰普去,无价,无病,或作不死药,丸药。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竭陀药,又言竭陀,或云伽陀。梵言讹转也,此云丸药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揭陀药,云普,竭陀云去。言投此药,普去眾疾。又言无,竭陀云价,谓此药功高,价直无量。」慧苑音...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藏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法数》 / 267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智

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叁昧,名為法界体性智,主...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吠陀

Veda,又曰薛陀。旧作皮陀,韦陀,陀。婆罗门之经书也。见[韦陀]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光明山

观音之住处,补多罗山Potalaka之别名。六十华严经五十一记善财童子之南询曰:「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徧推求,见观世音住山西。」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山在南印度南边,天竺本名逋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喜菩萨

具名金刚喜菩萨,閦如来四亲近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涅槃夜闍世王梦

闍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不知如来涅槃。於涅槃夜,梦月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陨,復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於天上,復见天上有大火聚。徧空炽燃,而堕於地。见后分涅槃经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弟子

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闍梨等拟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闍梨弟子。陀罗尼集经十二曰:「闍梨把香炉出,领六弟子,一一弟子各执一事,一人执华水,二人共舆煮熟五穀,一人擎食盘,一人擎蜜水盏,一人执炬火,随闍梨后行。普施与一切陪从,并及守...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