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条搜索结果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德。而此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点,首罗之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神我

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為灵妙不思议,称為神我。数论外道二十五之第二十五,称為神我Puruṣa,又曰Ātman。以思為体。远离二十而以神我独尊為涅槃。唯识述记一末曰:「金七十论。神我以思為体。」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蕴、离蕴等差别,而要之於诸种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开显

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十餘年之方便说,开示此為方便。不开示之,谓為闭方便门。至於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為方便,而知...

《佛学大辞典》 / 611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安陀会

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禪僧,遂至被着於法衣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阿尾捨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中观

观之一。观中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為观道之至极,法相宗以观徧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為中观,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為中观,天台宗以观千诸法一一绝待為中观。然天台所立之中观,有隔歷圆融之二法,别教所说,為隔歷之中,圆教所说,為圆融之中。隔歷之中...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门

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不定观

台家所立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谓之不定观,天台大师為陈尚书令毛喜所着,修禪六妙门是不定观之法也。法华玄义十曰:「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证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无始无明

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离理性,故名间。依此无明之间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净居天真言

(归命语上略)摩拏囉摩达摩婆嚩费婆嚩迦他那。。莎訶。第一句摩拏囉摩為意悦之义,受种种乐,故意悦也。第二句达摩婆嚩為法生之义,此為佛所化生,不关於世天之垢,自法而生也。第句,费婆嚩為随有之义,第四句迦他那為说之义,通上句曰随有所说,随彼法而生,以之解...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无间道

二道之一。方断惑而不為惑间之无漏智也,旧译谓之无碍道。已断惑已正证理之智曰解脱道,即无间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脱道乃后念之果道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别见

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见。真言宗所言无始之间隔是也。别教之菩萨入初地始断其一分。四教仪集註下曰:「初地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故云见道。(中略)两教乘,别教地前,未见中道,未断别见,皆名邪见人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隔歷

空為但空,破见思之惑。假為但假,破尘沙之惑。中為但中,破无明之惑。又自空观而入於假观,自假观而入於中观,如此空假中者,次第各别。名為隔歷,别教之分际也。玄义一上曰:「隔歷,麤法也。圆融,妙法也。」四教仪集註下,明别教之理智曰:「理则隔歷,智...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智

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徧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开示悟入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眾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见道...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无间地狱

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於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於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离生

离生死也。乘之人,入於见道,而见理断见惑,永离界之生,是云正性离生。俱舍论十曰:「得世第一法,虽住异生位而能趣入正性离生。」万善同归集六曰:「齐登解脱之门,咸阐离生之道。」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因佛性

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佛...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教

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藏教,经律论之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使通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為正机,二乘為傍机。、别...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种世间

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

《三藏法数》 / 323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才配世间

世间者,别名世,间差名间。谓诸法间不同也。 一、天配正觉世间,正觉即佛也。谓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余。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世间也。 二、地配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谓地有含藏之能,亦有负载之义,而为世界所依;十方世界无边刹土,亦为一切有...

《三藏法数》 / 210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含中教

谓密含中道之理之教,即天台四教中之通教也。藏通二教虽皆唯詮界内真空之理,无当面明中道之义。然通教於其所说如幻即空之理内,自含有非有非空中道之理,故别圆接通之利根,得看取之而接入於后教。此其理所以亦名含中真也。见法华玄义释籤二等。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境

空假中,融即於一境之意。又曰圆融,不思议。是天台圆教之说。诸法无自性,故為空,因缘所成,故為假,即空即假,故為中。如是一一之境,之理,鎔融相即,一一,无碍圆融,為绝对不可思议也。法华玄义第一,谓此妙為天然之性德。盖此意也。但就千即空假中...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常念

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於有所依之义。论之嘉祥依种之所依立种之二。一、本於二,佛出世先有空有二之理,是為佛二根本之二。故曰本於之二。二、教於二,依佛之言教,而说二。即佛之言教,為二之所依,故曰教於之二,一代佛教是也。、末於二,於佛灭后,迷於教於,执為有,...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优楼频螺聚落

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东南七里许,以佛於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為优楼频螺迦叶之生地而有名。优楼频螺说见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心

又曰圆融观,不可思议观,或不次第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无间

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如聋如哑

华严顿教之座,舍利弗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讚一语,故谓之如哑。六十华严经四十四曰:「尔时诸大声闻舍利弗目犍连,(中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如是等诸大声闻,在祇洹林,而悉不见如来自在如来庄严。(中略)所以者何?无明障曀覆...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善巧

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為五蕴。二、处善巧,為十二处。、界善巧,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為十二因缘。五、处非处善巧,善之因果為处恶之因果為非处。六、根善巧,信等五根总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為世之道理,八、善巧,為四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為二乘...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十里水

须陀洹人观四,一时断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餘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渐渐断之故也。涅槃经十六曰:「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横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八大经

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毘伽论,释诸无常之法。、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竪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自性

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 又数论师二十五中第一為冥性。又称自性。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见[数论外道]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智

於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之智也。...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智

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

《佛学大辞典》 / 67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灭法智

八智之一。照了欲界灭之解脱道智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祇夜

Geya,旧译曰重诵偈,重颂。新译曰应颂。前段所说经文之义,更為偈颂者,即重说其义故云重颂。与前段之经义相应故云应颂。是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曰:「祇夜,此翻名為重诵偈也。以偈重诵修多罗中所说法义,故名祇夜。」玄义六上曰:「祇夜者,诸经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我知者

谓数论二十五中,第二十五之神我。述记一末曰:「我知者神我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虎丘山

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大天五事妄语

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是為旧称,新称云摩地,译曰定,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昧,无漏定谓之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捨,无漏曰八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 68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安息

波斯地方之古王国名。案史记大宛列传,后汉书西域传,此国古时强盛。而安世高,安玄,曇无,安法钦,先后来自彼国,尤可见彼国传播佛教甚盛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一门

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门有总别之二,告命是总,后十门是别。总举有缘之类,若有眾生愿生彼国...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圆教二种

一、名随德用。於空假中之各有一功能。空有破情之用,假有立法之用,中有绝待之功能。二、体一互用本為圆融而一相一味,非可见其界畔之法。即各具能之说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鉢罗若鉢多曳

Prajā ati,梵天名。即其真言也。鉢罗若為一切生之义,鉢多為主之义,曳ye為助声。所谓一切眾生之主也。一切眾生因梵天而生,故名一切生主。而实眾生无始,是非梵天所生,如来亦如是。以世间一切善,皆自佛心生之故,又不见如来之终始,故名為世间之父。然实眾生之佛性,前际无始...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凡师

凡夫之法师,未见者。法华玄义七曰:「凡师弘经。」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诸家说观,以天台之观為最普通:一、空观,观诸法之空也。二、假观,观诸法之假也。、中观,此有二。观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谓為双非之中观,观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谓為双照之观。又就性德之理而谓為,就修德之智而谓為观,以吾人凡常之一心為所观之境...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诸法实相

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种结界

一摄僧界,二摄衣界,摄食界。摄僧界中又有种:一、大界,一伽蓝地之外界為小极限,广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结此大界者,欲令為说戒等僧事时,一聚之僧尽和集,无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则其事不成就。夫无结界之法,阎浮提界僧眾,不尽和集,不...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无為

小乘立无為:一择灭无為,旧云数灭无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法数(有為之法,诸数多故,总名為数),与择同。盖依智慧简择力断烦恼所显之一种灭,谓之择灭,其灭依择而得也。此灭体即為涅槃。名之為灭者,以其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為诸相寂灭也...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坚法

出於本业经。一、信坚。别教菩萨於十住位修习空观,知一切之法皆為真而无毁坏者。二、法坚。别教菩萨於十行位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皆為俗而无毁坏者。、修坚。别教菩萨於十回向位修习中观知一切法皆為中而不毁坏者。四、德坚。别教菩萨於十地位修习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即空

中之空。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止观一曰:「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拾遗记下曰:「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隔历,即是次第谛;一无碍,即是圆融谛。(隔历者,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后中,即别教谛也。圆融者,举一即,全是一,即圆教谛也。) 一、真谛,真即真空,...

《三藏法数》 / 296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迦毘罗

Ka 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毘梨,劫毘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之义。百论疏上中曰:「迦毘罗,此云黄头仙,亦云金头。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毘罗,此云赤色仙,劫初时,从空而出。」玄应音义二十曰:「迦比罗,此云赤色,谓赤色仙人...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种:一涅槃,译為灭。涅槃之体,无為寂灭。故名灭。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无為恬泊,名灭。」二尼弥留陀,尼楼陀Nirodha,译為灭。四中之灭也,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之灭,通於因果。大乘义章一曰:「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灭义通因果,是故灭有灭皆收。...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跋致

Sam atti,又曰。译曰发趣。见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非得

使法於吾身获得成就之一种实物,名為得。反之而使法自吾身捨离间之一种实物,名為非得。假令断烦恼,则所断之烦恼与我身之间,生一种之非得,以间二者,故烦恼永不能会於吾身也。是為俱舍论之法相。彼七十五法中不相应法摄得与非得。梵A rā ti。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真

又云四圣。苦集灭道之四也。其理真正,故云真,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是故又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则得断生死。」知度论二曰:「佛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法苦集灭道。」见[四圣]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圆教

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教,第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眾生应受化者,而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圆教,华严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大萨遮尼犍子

尼犍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繫,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大有离繫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為鬱闍延城严炽王,说世出世之法,遂与王共诣佛所受记别。慧苑音义下曰:「萨遮,此云有也。」翻梵语九曰:「萨遮者实,亦云。」梵Mahāsatya-nirgrantha。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马祀

以马為牺牲之外道修法也。梵语Aśvamedha,百论疏上之下曰:「為求常天故,修马祀。取一白马,放之百日,或云年,寻其足迹,以布黄金用施一切,然后取马杀之。当杀马时唱言:婆藪杀汝。马因祀杀,亦得生天。」(此下举真藏之说引韦陀中马祀之法)。 又外道之邪法,杀马除去...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鼠搂栗

搂者揽取也。[序-予+(袌-〦)]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名宗,谓诸法之性实,虽為空无,而假之非為全无也。不空假名宗者,对於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不空也。大乘玄论一曰:「不空假名者,但无性实有。假世不可全全,如鼠嘍栗。」...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性相二宗十异

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乘异,法相宗以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慧愷

又作智愷。乡贯未详。姓曹氏。陈天嘉四年,奉真藏对译摄大乘及释论,当笔受之任,寻助俱舍论之翻业,两论皆作其疏。梁承圣二年,真译起信论,又陈光大二年,译律二十二明了论,师亦并当笔受之任。年五十一寂。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牟提耶

Samudaya,译曰集。四中之集。说见贤愚经十二。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鍐鍐鍐

佛顶尊之真言也,以最初之鍐字為真言之体。缚者是心智不行之处,言语不及之处,又加大空者,即是徧於一切处而无边际也,以乘万行究竟归会之处故,转而言之。又於部為最无上故,於中最真实际故,在德之顶故,转而言之也。见大日经义释七。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对於二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同。涅槃经第十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不,世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者,即第一义。有善方便故,随顺眾生,说有二。」是世即第一义,言有二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惑

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為於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故谓之见惑。二、思惑。新译谓之修惑。為凡夫之思念,对於事事物物而起之惑,谓之思惑,贪瞋痴等是也。又此等之惑,為修道之位,屡屡思惟真理而断之惑,故谓之思惑,或名修...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瀑流

一,欲瀑流。欲界之贪瞋痴,各有五种(四修道),合為二十。疑有四(除修),加之以十经,為二十九物,此名欲瀑流。二,有瀑流。色界无色界之贪与慢,各有五种,故為二十(上界总无瞋),疑有八,故总有二十八物,谓之有瀑流。,见瀑流。界之见惑也,先於欲界苦下有身见等...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苦空无常无我

是即有漏果报之四相,谓之苦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者旧译。新译谓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苦圣有四相:一非常,二苦,空,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