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善寂静,光明显照曜,
严仪独游步,犹若大众随。
道逢一梵志,其名忧波迦,
执持比丘仪,恭立于路傍。
欣遇未曾有,合掌而启问:
“群生皆染着,而有无著容,
世间心动摇,而独静诸根,
光颜如满月,似味甘露津,
容貌大人相,慧力自在王,
所作必已办,为宗禀何师?”
答言:“我无师,无宗无所胜,
自悟甚深法,得人所不得。
人之所应觉,举世无觉者,
我今悉自觉,是故名正觉。
烦恼如怨家,伏以智慧剑,
是故世所称,名之为最胜。
当诣波罗㮈,击甘露法鼓,
无慢不存名,亦不求利乐。
唯为宣正法,拔济苦众生,
以昔发弘誓,度诸未度者。
誓果成于今,当遂其本愿,
当财自供已,不称名义士。
兼利于天下,乃名大丈夫,
临危不济溺,岂云勇健士?
疾病不救疗,何名为良医?
见迷不示路,孰云善导师?
如灯照幽冥,无心而自明,
如来然慧灯,无诸求欲情。
钻燧必得火,穴中风自然,
穿地必得水,此皆理自然。
一切诸牟尼,成道必伽耶,
亦同迦尸国,而转正法轮。”
梵志忧波迦,呜呼叹奇特,
随心先所期,从路各分乖,
计念未曾有,步步顾踟蹰。
如来渐前行,至于迦尸城,
其地胜庄严,如天帝释宫,
恒河波罗㮈,二水双流间。
林木花果茂,禽兽同群游,
闲寂无喧俗,古仙人所居。
如来光照耀,倍增其鲜明,
憍邻如族子,次十力迦叶,
三名婆涩波,四阿湿波誓,
五名跋陀罗,习苦乐山林。
远见如来至,集坐共议言:
“瞿昙染世乐,放舍诸苦行,
今复还至此,慎勿起奉迎,
亦莫礼问讯,供给其所须,
已坏本誓故,不应受供养。
凡人见来宾,应修先后宜,
且为设床座,任彼之所安。”
作此要言已,各各正基坐,
如来渐次至,不觉违要言,
有请让其坐,有为摄衣钵,
有为洗摩足,有请问所须,
如是等种种,尊敬师奉事,
唯不舍其族,犹称瞿昙名。
世尊告彼言:“莫称我本性,
于阿罗呵所,而生𧃳慢言。
于敬不敬者,我心悉平等,
汝等心不恭,当自招其罪。
佛能度世间,是故称为佛。
于一切众生,等心如子想,
而称本名字,如得慢父罪。”
佛以大悲心,哀愍而告彼,
彼率愚騃心,不信正真觉。
言先修苦行,犹尚无所得,
今恣身口乐,何因得成佛?
如是等疑惑,不信得佛道,
究竟真实义,一切智具足。
如来即为彼,略说其要道:
“愚夫习苦行,乐行悦诸根,
见彼二差别,斯则为大过,
非是正真道,以违解脱故。
疲身修苦行,其心犹驰乱,
尚不生世智,况能超诸根?
如以水燃灯,终无破闇期,
疲身修慧灯,不能坏愚痴。
朽木而求火,徒劳而弗获,
钻燧人方便,即得火为用。
求道非苦身,而得甘露法,
着欲为非义,愚痴障慧明。
尚不了经论,况得离欲道?
如人得重病,食不随病食;
无知之重病,着欲岂能除?
放火于旷野,干草增猛风,
火盛孰能灭,贪爱火亦然。
我已离二边,心存于中道,
众苦毕竟息,安静离诸过。
正见逾日光,平等觉观佛,
正语为舍宅,游戏正业林,
正命为丰姿,方便正修涂,
正念为城郭,正定为床座,
八道坦平正,
免脱生死苦。从此涂出者,
所作已究竟,不堕于此彼。
二世苦数中,三界纯苦聚,
唯此道能灭,本所未曾闻,
正法清净眼,等见解脱道,
唯我今始超。生老病死苦,
爱离怨憎会,所求事不果,
及余种种苦,离欲未离欲,
有身及无身,离净功德者,
略说斯皆苦。犹如盛火息,
虽微不舍热,寂静微细我,
大苦性犹存,贪等诸烦恼,
及种种业过,是则为苦因,
舍离则苦灭。犹如诸种子,
离于地水等,众缘不和合,
芽叶则不生。有有性相续,
从天至恶趣,轮回而不息,
斯由贪欲生,软中上差降,
种种业为因。若灭于贪等,
则无有相续,种种业尽者,
差别苦长息。此有则彼有,
此灭则彼灭,无生老病死,
无地水火风。亦无初中边,
亦非欺诳法,贤圣之所住,
无尽之寂灭。所说八正道,
是方便非余,世间所不见,
彼彼长迷惑。我知苦断集,
证灭修正道,观此四真谛,
遂成等正觉。
谓我已知苦,已断有漏因,
已灭尽作证,已修八正道。
已知四真谛,清净法眼成,
于此四真谛,未生平等眼。
不名得解脱,不言作已作,
亦不言一切,真实知觉成。
已知真谛故,自知得解脱,
自知作已作,自知等正觉。”
说是真实时,憍怜族姓子,
八万诸天众,究竟真实义,
远离诸尘垢,清净法眼成。
天人师知彼,所作事已作,
欢喜师子吼,问憍怜如来。
憍怜即白佛:“已知大师法。”
以彼知法故,名阿若憍怜,
于佛弟子中,最先第一悟。
彼知正法声,闻于诸地神,
咸共举声唱:“善哉见深法。
如来于今日,转未曾所转,
普为诸天人,广开甘露门。
净戒为众辐,调伏寂定齐,
坚固智为辋,惭愧楔其间。
正念以为毂,成真实法轮,
正真出三界,不退从邪师。”
如是地神唱,虚空神传称,
诸天转赞叹,乃至彻梵天。
三界诸天神,始闻大仙说,
展转惊相告,普闻佛兴世。
广为群生类,转寂静法轮,
风霁云雾除,空中雨天华,
诸天奏天乐,嘉叹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