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广化毕,而生涅槃心,
发于王舍城,诣巴连弗邑。
到已住于彼,娑吒利支提,
彼是摩竭提,边邑附庸国。
国主婆罗门,多闻明经典,
瞻相土安危,国之仰观师。
摩竭王遣使,敕告彼仰观,
命起于牢城,以备于强邻。
世尊记彼地,天神所保持,
于中起城郭,永固不危亡。
仰观心欢喜,共养佛法僧,
佛出彼城门,往诣恒河滨。
仰观深敬佛,名为瞿昙门,
恒河侧人民,皆出迎世尊,
兴种种供养,各严船令渡。
世尊以船多,偏受违众心,
即以神通力,隐身及大众,
忽从此岸没,而出于彼岸。
以乘智慧船,广济于众生,
缘斯德力故,济河不凭舟。
恒河侧人民,同声唱奇哉,
咸言名此津,名为瞿昙津。
城门瞿昙门,津名瞿昙津,
斯名流于世,历代共称传。
如来复前行,至彼鸠梨村,
说法多所化,复至那提村。
人民多疫死,亲戚悉来问:
“诸亲疫死者,命终生何所?”
佛善知业报,悉随问记说。
前至鞞舍离,住于庵罗林。
彼庵摩罗女,承佛诣其园,
侍女众随从,庠序出奉迎。
善执诸情根,身服轻素衣,
舍离庄严服,自沐浴香花。
犹世贞贤女,洁素以祠天,
端正妙容姿,犹天玉女形。
佛遥见女来,告诸比丘众:
“此女极端正,能留行者情,
汝等当正念,以慧镇其心。
宁在暴虎口,狂夫利剑下,
不于女人所,而起爱欲情。
女人显恣态,若行住坐卧,
乃至画像形,悉表妖姿容,
劫夺人善心,如何不自防?
现啼笑喜怒,纵体而垂肩,
或散发髻倾,犹尚乱人心。
况复饰容仪?以显妙姿颜,
庄严隐陋形,诱诳于愚夫。
迷乱生德想,不觉丑秽形,
当观无常苦,不净无我所。
谛见其真实,灭除贪欲想,
正观于自境,天女尚不乐。
况复人间欲,而能留人心?
当执精进弓,智慧锋利箭,
被正念重铠,决战于五欲。
宁以热铁枪,贯彻于双目,
不以爱欲心,而观于女色。
爱欲迷其心,炫惑于女色,
乱想而命终,必堕三恶道,
畏彼恶道苦,不受女人欺。
根不系境界,境界不系根,
于中贪欲想,由根系境界。
犹如二耕牛,同一轭一鞅,
牛不转相缚,根境界亦然。
是故当制心,勿令其放逸。”
佛为诸比丘,种种说法已,
彼庵摩罗女,渐至世尊前。
见佛坐树下,禅定静思惟,
念佛大悲心,哀受我树林。
端心敛仪容,止素妖冶情,
恭形心纯至,稽首接足礼。
世尊命令坐,随心为说法:
“汝心已纯静,表彻外德容,
壮年丰财宝,备德兼姿颜,
能信乐正法,是则世之难。
丈夫宿智慧,乐法非为奇,
女人情志弱,智浅爱欲深,
而能乐正法,此亦为甚难。
人生于世间,唯应法自娱,
财色非常宝,唯正法为珍。
强良病所坏,少壮老所迁,
命为死所困,行法无能侵,
所爱莫不离,不爱而强邻,
所求不随意,唯法为从心,
他力为大苦,自在力为欢。
女人悉由他,兼怀他子苦,
是故当思惟,厌离于女身。”
彼庵摩罗女,闻法心欢喜,
坚固智增明,能断于爱欲,
即自厌女身,不染于境界。
虽耻于陋形,法力劝其心,
稽首而白佛:“已蒙尊摄受,
哀受明供养,令满其志愿。”
佛知彼诚心,兼利诸群生,
默然受其请。令即随欢喜,
视听转增明,作礼而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