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 条搜索结果

罗邻提

娑罗為娑罗娑之略。邻提為迦邻提之略。二鸟名。二鸟皆如鸳鸯,双游不离,故以譬菩萨之一行,一切行共行也。涅槃经长寿品四迦叶菩萨之问曰:「云何共圣行?如娑罗娑鸟迦邻提。」佛於鸟喻品举迦邻提鸟与鸳鸯答之。是娑罗娑,即类似鸳鸯之鸟,故译者特举翻名。古师或解娑罗為娑罗双...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一卷,东晋曇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法爱梵志

名义集颂曰:「雪山大士求半而施身,法爱梵志敬四句而折骨。」智度论所谓爱法梵志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天五事妄语

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叁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利

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小乘之行,唯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赞阿弥陀佛曰:「自利利他力圆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雪山

诸行无常之四句也,雪山大士於雪山闻此,故有是名。辅行五曰:「兴皇以雪山消不生生,是诸行无常。」见[雪山大士]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皆成

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叁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叁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箇法要

一梵唄,先於法会之初,讽咏如来妙色身之,讚嘆佛德,且静止外缘也。二散华,梵唄之次,唱愿我在道场等之,而散花供养佛也。叁梵音,散华之次,唱十方所有胜妙华等之。以净音供养佛也。四锡杖,梵音之次,唱手执锡杖之而振锡杖也。此四事為法会中之最要者,故曰法要。又云...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雪山半

雪山童子為半捨身也。见[雪山大士]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宿因力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

《三藏法数》 / 24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乌逋

U avasatha,巴U osatha,译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见[布萨]条。梵文多用Poṣ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会

叁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已,出家学道,坐於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於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於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於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说般若波罗蜜经於叁乘法,皆当摄受。 (CBETA註:原书条目為「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其中「罗波」二字倒置,应為「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业处

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禪定麤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餘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於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涅槃论

大般涅槃经论之略名。一卷,婆藪盘豆菩萨造,元魏达磨菩提译。译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不生

龙树菩萨造中观论云:因诸外道,计一切法,或从自生,或从他生,或从自他共生,或从无因生,故说破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一、不自生,自即六根。谓根尘相对,则有一念心起,若无所对六尘,则一念之心毕竟不生,故名不自生。(六根者,眼根、...

《三藏法数》 / 275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恃多伐底

Ajiravati,旧称阿利罗跋提,阿夷罗拔提。新称阿恃多伐底。阿夷罗婆底。阿尔多嚩底。阿脂罗婆提。译曰无胜。别名[口尸]罗拏伐底。译曰有金。世尊於此河边入灭。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曰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言谓之[口尸]剌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语曰缚嚕迦Bālukā。见梵语杂名。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说般若波罗蜜经於叁乘法,皆当摄受。 (CBETA註:原书条目為「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其中「罗波」二字倒置,应為「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故新增本条目。)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智慧风

智慧能吹人入法性之海,故譬以风。六波罗蜜经曰:「眾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波,愿得智慧风,吹入法性海。」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天使

老病死也。起世经四曰:「有叁天使在於世间,所谓老病死也。(中略)尔时世尊说此言:眾生造作恶业巳,死后堕於恶趣中,时阎魔王见彼来,以悲愍心而訶责,汝昔在於人间时,可不见於老病死,此时天使来告示,云何放逸不觉知,纵身口意染诸尘,不行施戒自调伏。」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慈悲十力无畏起

谓诸佛如来之慈悲由十力与四无畏而起也。无量义经曰:「戒定慧解知见生,叁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眾生善业因缘出。」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提谓波利

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敕修百丈清规

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本行经

一名佛本行讚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讚佛一代行状之文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粉骨碎身

為法恩碎其身粉其骨也。证道歌曰:「粉骨碎身未足酬。」止观五曰:「香城粉骨,雪岭投身。」粉骨者,如常啼菩萨於香城学般若时。大品般若菩萨陀波崙品曰:「常啼既得法已,自恨无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长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药,即时敲骨出髓,卖与长者,以所得金,买种种花香供养...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四德

四德者,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也。谓如来心体本空,应用无染,离凡夫、二乘、菩萨偏邪之颠倒,故称为德。(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常德,常者不迁不变之谓也。性体虚融,湛然常住,历叁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故名常德。(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二、乐...

《三藏法数》 / 33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法身

有四种(一)菩萨瓔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叁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為胜应身,法相谓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曼殊顏

Mañjuṣaka,花名。见前条。(CBETA註:见[曼殊]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譬经之散文曰散花。其颂曰贯花。又曰花。见[贯花]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朅伽毘

又作佉伽婆,渴伽婆,佉伽毘拏。译曰犀角。见[渴伽]条。Khaḍga-viṣṇa。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

一卷,婆藪槃豆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论经义者為优婆提舍,是论无量寿经经义而造之愿生也。愿生者,愿生於安乐国之文也。又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净土论。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轮清净

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於叁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说无相之叁轮故云叁轮清净。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参照[叁轮相]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无常经

一卷,唐义净译。说老病死叁法之不可爱,后附五言颂十二首,七言颂四首,谓之无常。西天僧葬时颂之。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迦旃延无常经》 / 本站介绍:生经

十二礼拜

依十二礼文之十二而作十二番礼拜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对扬

於佛之说法会坐,对佛发起问答等,以扬发佛意,而成办利益,谓之对扬。佛亦以其对扬者為一会之代表而说法,则谓之对告眾。光明文句五曰:「诸佛说法,必有对扬。」 又(仪式)於法会行散华式时,散华之终后,举希望佛法世法常住安稳之文,谓之对扬。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后出阿弥陀佛

后汉失译。有十四。讚往生净土之胜妙。贞元录曰:「后出阿弥陀经一卷(或无经字),一纸(后汉失译两译一失)。」日本未知此為何人所造,别云一切经中弥陀,令人取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后出阿弥陀佛偈》

四种颂

一、阿耨窣睹婆,梵语阿耨窣(苏骨切)睹婆,华言颂。谓此颂不用长行与,但字数满叁十二字,即为一颂也。(长行者,即经中散文也。) 二、伽陀,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或名不颂颂,谓不颂长行也;或名直颂,谓直以说法也。 叁、祇夜,梵语祇夜,华言应颂。谓应前长行而颂也...

《三藏法数》 / 156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字

涅槃经圣行品所说之生灭灭已寂灭為乐八字也。谓之雪山八字。叁教指归二曰:「雪山八字者,即圣行品,雪山大士从罗剎求半而捨全身也,八字即生灭灭已寂灭為乐。」涅槃经十四曰:「谁当信汝如是之言,為八字故弃所爱身。」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种行观一切法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念珠

念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念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有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云:念珠功德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念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设...

《三藏法数》 / 51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朱利槃特诵一

见[半託迦]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利

Ārṣa,旧作阿黎。译曰古圣主。演密钞五曰:「梵语阿利,秦言古圣主。即自利利他殊胜功德,古仙圣道也。」(即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药师

具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称。梵名鞞杀社窶嚕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 rabhāsa,為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发十二誓愿,救眾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剋伽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特欹拏伽陀

Dakṣiṇāgāthā,译言施颂,对於施物祈愿施主之福之伽陀也,旧曰噠嚫是也。寄归传一曰:「特欹拏伽陀,是持施物供奉之仪。特欹尼师,即是应合受供养人。是故圣制,每但食了,必须诵一两陀那伽陀报施主恩。」慧琳音义六十曰:「特欹拏,此云将施物供养叁宝之义。伽陀,即颂也。是咒...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乌瑟腻

Uṣṇiṣa,又作嗢瑟尼,鬱瑟尼,鬱尼,坞瑟腻。译曰佛顶,肉髻。佛之顶骨隆起成髻形者。叁十二相之一。可洪音义一上曰:「乌瑟腻,此云佛顶。」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瑟腻,或作嗢瑟尼,或作鬱瑟尼,此云髻。案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义四...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有同名异译二经:一、叁卷,為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叁),是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通常所说之金刚顶经,即指本经。一、二卷四品,设修习供养之方规。此乃仪轨也。皆為唐不空译。然金刚顶之全本,有十万十八会。其第一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善

法华经云:初中后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叁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叁分者,一序分,谓序述一经之由;二正宗分,谓正说一经之旨;叁流通分,谓流传此经,使后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经序品,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说分...

《三藏法数》 / 181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分别业报略经

一卷,大勇菩萨撰,宋僧伽跋摩译。一经皆為颂,分别五趣之业报。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分别业报略经》

如如佛

觉悟如如理体之佛也。又佛体即如如之理也。宗镜录九曰:「古云:识心达本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古灵神讚禪师录曰:「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僧伽跋陀罗

Saṁghabhadra,译曰眾贤。萨婆多宗之名匠也。对於世亲之俱舍论,造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大张其宗。婆藪槃豆法师传曰:「遣人往天竺请僧伽跋陀罗法师,来阿踰闍国造论破俱舍论。此法师至即造两论:一光叁摩耶论,有一万,止述毘婆义,叁摩耶译為义类。二随实论,有十二万,救毘...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四句

四句所成之一文也。心地观经二曰:「劝诸眾生,开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施眾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為真实波罗蜜多。」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华

一、曼陀罗华,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二、摩诃曼陀罗华,梵语摩诃,华言大,即大适意,亦云大白华。 叁、曼殊华,梵语曼殊,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四、摩诃曼殊华,梵语摩诃曼殊,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

《三藏法数》 / 99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转轮王為半剜身燃千灯

昔有转轮圣王為婆罗门剜身燃千灯,以供养之,闻半曰:夫生輒死,此灭為寂。见大方便佛报恩经叁,经律异相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波底

U ateja,阿罗汉名。译曰大光。解脱道论之着者。见解脱道论一。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字名号一遍法

日本时宗之开祖一徧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託宣而為颂曰:「六字名号一徧法,十界依正一徧体,万行离念一徧证,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徧之法也(周徧法界之一如之法,一徧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徧无二之体性...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提舍

又作底。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底。依西域训字云:底谓底逻那,此云度也。谓皤,此云说也,言说法度人也。」梵Tirṇa-bhāṣya。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津送

禪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义:一,本為送生人之语,送人至津而止,今準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发津,而人送之也。勅修清规尊宿迁化曰:「但举无常,同亡僧津送。」送其生人之例证,如传灯录会通传曰:「帝厚其所赐,勅有司津送。」禪林宝训曰:「迎待连日,厚礼津送...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肉髻

梵名乌瑟腻Uṣṇīṣ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叁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叁十二。」玄应音义叁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鬱瑟尼,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弘经大士

谓於佛经造论释而弘通之之龙树天亲等诸菩萨也。正信曰:「弘经大士宗师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雨眾

Vārṣya,数论派之别称。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迦毘罗,讹也。此云黄赤,鬢髮面色,并黄色故。今西方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其后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部主者,名伐里,此翻為雨,雨时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党,名雨眾外道。」见[数...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坚慧

菩萨名。梵名囉末底Sthiramati,佛灭后七百年出现。作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等,显扬大乘。见法界无差别论法藏疏。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妙音

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梵云惧,旧云瞿,讹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长行

谓经文中,直宣说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数长故也。是对於颂之称,十二分教之中第一修多罗是也。故诸经自能詮之文体分之,则惟长行与颂之二者而巳。百论疏上曰:「总谈设教,凡有叁门:一但有长行,无有颂,如大品之类。二但有颂,无有长行,如法句之流。叁...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沤呵

Okas,佛土名。译曰明闢开。见阿闍世王经上。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白真

又曰嘆真。祖师忌迴向文之首,唱儷语或文,谓之白真。表白於真影之义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曰:「维那白真宣疏。」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槃特神变

增一阿含经叁曰:「以神足力能自隐翳,所谓槃特比丘是。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梨槃特是。」法句譬喻经二曰:「贤者槃特解一义,精理入神,身口意寂如天。」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依正无碍六句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 733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拘那罗陀

Guṇarata,又作拘那罗他。真諦叁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波之误)罗末陀Paramārtha,此云真諦,亦云拘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禪尼国人。」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云波罗未陀,译云真諦,并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清净本然

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言下领悟。」是依楞严经四富楼那之问所谓「世尊!若復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為相?次第迁流修而復始」也。而此问意...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叁昧

佛华严叁昧之略。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叁昧。是华严大经及梵网经所说。无量寿经上曰:「得佛华严叁昧,宣畅一切经典。」六十华严经叁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叁昧,其叁昧名佛华严。」瓔珞经曰:「我先於第叁禪中,集八...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婆底

见[优波底]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祇夜

Geya,旧译曰重诵,重颂。新译曰应颂。前段所说经文之义,更為颂者,即重说其义故云重颂。与前段之经义相应故云应颂。是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曰:「祇夜,此翻名為重诵也。以重诵修多罗中所说法义,故名祇夜。」玄义六上曰:「祇夜者,诸经中,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楼罗炎

火燃之状如开迦楼罗鸟之羽。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曰:「威容极忿,右持智剑,左执羂索,坐金盘石,光焰炽然,其焰多有伽楼罗状。」同曰:「猛焰从心生,状如金翅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来

见[十来]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安饍林

在中印度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莲华在水

法华经涌出品曰:「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是弥勒菩萨嘆地涌菩萨之文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行森

叁十二祖传曰:「行森号[卄/卬]溪,又号慈翁。博罗人,俗姓黎氏。参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秀,洞明心要。秀令分座说法,接引海眾。一时目為大鹏劈海,又称為森铁棒。清康熙十六年,游华巖曰:此中修篁奇石,可以卧数江帆,吾老此画图中矣。乃自刻化期,手书封龕而寂。世寿六十...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尼犍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為说无我之义,有颂。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香集

佛国名。虚空藏菩萨之本土。虚空藏菩萨经曰:「西方过八十恒河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彼国有佛,名胜华敷藏如来。彼佛今正為诸大眾转妙法轮。彼有菩萨,名虚空藏。已从彼佛,闻深妙法,得诸禪定。时虚空藏菩萨,即与八十亿菩萨俱顶礼佛足,身昇虚空,诣娑婆世界。」陈文帝...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语,波嚕拏。譬物之无常。金刚经曰:「如露亦如电。」涅槃经叁十八曰:「如朝露势不久停。」原语,金刚经作Avaśyāya。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诸恶莫作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於此一。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叁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之中,便出叁十...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利

谓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经疏曰:「所说阿利,名為自然成就真言。」供养法疏下曰:「阿利,嘆佛功德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祖相承

天台宗叁种相承之一。龙树、惠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顺次承继天台教也。盖天台宗虽為智顗所创,而顗承慧思,思承慧文,文由龙树大智度论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并叁论四諦品之,而了悟叁观相即之旨,故以龙树為同宗之高祖。又智顗以下,次第相承,及...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诞生

释尊降诞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宣「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之。上文出於西域记六。长阿含一记下句為:「要度眾生,生老病死。」诸经殊不一致。常用「叁界皆苦我当安之」之下句。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根清净

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顿教一乘

唐善导判净土之法门,為顿教一乘,速疾成佛,故谓為顿教,一切眾生悉得乘此乘,故谓為一乘。观经疏叁宝曰:「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归叁宝。」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补卢

Puruṣa,又作富楼、补娄、富娄、浮溜、布路、逋、甫、晡。译曰丈夫,或人。瑜伽论二说男声之八囀,用补卢之语,以之為第一囀(即体声)之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旧言富楼。此云士夫。或云丈夫。谈体也。」慧琳音义四十五曰:「浮溜,唐言丈夫也。...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字名号一徧法

日本时宗之开祖一徧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託宣而為颂曰:「六字名号一徧法,十界依正一徧体,万行离念一徧证,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徧之法也(周徧法界之一如之法,一徧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徧无二之体性...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叉手

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韵曰:「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礼,合掌交叉中指者,单曰叉手,亦曰合掌叉手。方等般泥洹经上记阿难礼空无菩萨曰:「叉十指说是言:其雄根為寂定,空无出大光明,我為勇猛叉手,為师子大吼礼。(中略)佛告阿难...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六罗汉

以宾头卢尊者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勅,永住此世,济度眾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於法住记。此法住记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諦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為汝麤更宣说。」则原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

《佛学大辞典》 / 534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斑足王

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净圣

清净之圣者也,圣者虽无不净,然此称其上位之人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观世音净圣,於苦恼死厄,能為作依怙。」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第五十

谓人闻法华一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於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於一,随喜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於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眾。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皱。齿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道伽陀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颂也。与六趣轮迴经类似。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六道伽陀经》

圣语

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叁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諦。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作毘陀罗...

《佛学大辞典》 / 643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自然成就真言

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萨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叁身讚

西土贤圣撰,心行之文也,赵宋法贤译。法报化之叁身各二行,回向二行。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

一卷,失译。有百二十章,记当来法灭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饮食叁时供

苏悉地经曰:「晨朝时,日中时,及日没时。」不动使者轨曰:「旦时,午时,黄昏时。」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香严击竹

师出家,依溈山禪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於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调御丈夫

佛十号之一。梵语,富楼曇藐婆罗堤Puruṣa-damya-sārathi,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虽亦化女人,今从尊而唯谓為丈夫。智度论二曰:「復名富楼曇藐婆罗提,富楼秦言丈夫,曇藐秦言可化,婆罗提秦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分僧戒本

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文,使於说戒之日诵之。或称為戒经,或称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唐南山道宣加註,称為四分含註戒本。后又有道宣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怀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皆由四分律抄出者也。本书之注释如下:四分...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阐陀

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见[车匿]条。 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阐陀论释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说名首卢迦。」 又婆罗门读诵之法也。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鞞陀书,后於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九大士

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眾。」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獼猴婬鱉

摩訶僧祇律五曰:「过去世时,香山中有仙人住处,去山不远有一池水。时池水中有一鱉,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张口而眠。时香山中有诸獼猴,入池饮水已。上岸,见此鱉张口而眠,时彼獼猴更欲作婬法,即以身生内鱉口中。鱉觉合口,藏六甲里时鱉急捉獼猴,却行欲入水。獼猴急怖,便作是念...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育王最后施半菴摩勒果

王卧病,施心益强,日夜送黄金於鸡园寺不止。时邪见之大臣,劝太子叁波地,勒守库藏,使王命不行。王竟无施物,唯有半菴摩勒果在手中。王大悲恼,说曰:「今我阿育王,无復自在力,唯半阿摩勒,於我得自在。」乃遣侍臣施与鸡园寺。鸡园寺上座碎為粉末,置羹中徧分与眾僧。见阿育...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光叁摩耶论

眾贤着。显宗论之异名。光者光显之义,叁摩耶者梵语,义类之义,即光显自宗义类之意也。婆藪槃豆法师传曰:「光叁摩耶论,有一万。止述毘婆义,叁摩耶,译為义类。」梵Samaya radi ika(宗显之义)。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歌叹他德之颂。智度论叁十五曰:「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而讚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甄迦罗

Kamkara,数量名。法华经药王品曰:「甄迦罗,频婆罗Bimbara,阿閦婆Akṣobhya等。」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其中第十六曰:「矜羯罗。」玄应音义六曰:「甄迦罗,或云恒迦罗,此当千万亿。」法华玄赞十曰:「甄迦罗等者,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六十,妄失餘八。以十渐积至第十六名...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同性经

具名大乘同性经,二卷,宇文周闍那耶舍译。佛在大摩罗耶精妙山顶,楞迦大城之毘毘那罗剎王供佛问法,而受菩萨之记。海龙王问其往因,佛為说之。次有海妙探自在智通菩萨从东方来,以大宝殿供佛问法。佛為说如来十地之名,及声闻十地之名,辟支佛十地之名,菩萨十地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鄔婆婆

见[优波婆娑]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音乐

作乐以供养叁宝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铜鈸。如是眾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百缘经曰:「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而作妓乐,出城游戏,入城门值佛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妓乐供养佛,发愿而去。...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贯花

譬经之散文,谓之散花。其颂谓之贯花。文句一上曰:「佛赴缘作散花贯花两说。」嘉祥法华义疏叁曰:「龙树十住毗婆云:一者随国法不同。如震旦有序铭之文,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也。」宋高僧传曰:「释灵幽,诵习惟勤,偶暴终,魂為冥府引之见王,问修何业?曰:素持金刚般若。王...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吉庆阿利

行灌顶时,贺受者吉事所唱之伽陀名。又曰吉祥伽陀。阿利者,古圣主所作伽陀之通称。见[阿利]条。大日经疏八曰:「经云吉祥伽陀等广多美妙言者,此颂凡有叁种:一名曰吉庆,二名曰吉祥,叁名曰极吉祥,皆是阿利。用之庆慰其心,仍有加持用,阿闍梨当自说之。次於次文,且...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衣钵

叁衣与鉢也。二者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观出家受戒之时,最初即以衣鉢具足為条件可知也。后為袈裟与铁鉢之意。禪家以道授受,谓為授受衣鉢。传灯录一曰:「尔时世尊,说此已,復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六祖坛经曰:「五祖忍大...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耨窣都婆颂

Anuṣṭubh,数经论之文字充叁十二也。华严疏钞二曰:「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都婆颂,此不问长行与颂。数字满叁十二,即為一。」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乘无上法

大乘法中最上之法门也。语出楞伽经。对於权大乘之法而指实大乘之法,又对於自力圣道之大乘而指他力本愿一乘之法。正信所谓「宣说大乘无上法。」為后者。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前燃香时所唱之。亦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臺徧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证寂灭。」四句。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菩萨名经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之略名。一卷,失译。说六菩萨之名与嘆佛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罗双树

佛入灭处之林也。為罗树之并木,故谓之双树。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池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见[娑罗林]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屏莎

Bimbisāra,又作萍、洴、瓶。见[频婆娑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吉日良辰

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為印度之古法,宿曜经,摩登伽经,舍头諫太子二十八宿经等详说之。大日经疏四曰:「良日辰者,谓作法当用白分月,就中一日叁日五日七日十叁日,皆為吉祥,堪作漫荼罗。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胜,至此日常念诵,亦应加功也。」宿曜经上以说:「一叁五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缘起颂

与[缘起]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婆婆瑟

Ṣaḍ-vaśa,法会名。译曰六岁会。十诵律五曰:「婆婆瑟会。」注:「六岁会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仙避死

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却后七日,皆当命终。共相议言,我等既得五通,以己神力,何所不办,岂不能避此难也。四人虽各往避,死终不免。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梵语梵志,华言净裔。五通者,...

《三藏法数》 / 33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恒河之略。见[恒河]条。 又台宗所立叁惑中尘之惑亦云恒。净名经叁观玄义上曰:「见思恒无明之惑。」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无常

仁王经所说之四非常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万藏

法藏六万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曰:「提婆达多,虽復随佛出家,嫉妒情深,窥望利养,虽復能多读诵六万香象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智度论十四曰:「调达诵得六万法聚,与闍王共造五逆,生入地狱。」天台观经疏曰:「调达有叁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菴罗果熟少

智度论四曰:「帝释以答曰:菩萨发大心,鱼子菴树华,叁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往生要集上本曰:「鱼子难长,菴罗少熟。」以比信法之难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部般若

又以八部总该般若。金刚仙论一曰:「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放光是),第叁部一万八千(光讚是),第四部八千(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文殊是...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恒河

见[恒河]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摩[少/(兔-、)]

Mānuṣa,又作摩奴闍,末奴,摩[少/(兔-、)]赊。译曰人。人类之总称。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尘剎

尘数之世界也。剎為梵语国土之义。往生要集上末曰:「普入一切尘剎作诸佛事。」正信曰:「超日月光照尘剎。」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诸行无常

万物常变转之意。涅槃经十四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此名诸行无常。亦曰雪山。此一為总佛法之大纲,各依其宗义,所释不同。今明通途之一义,则诸叁世迁流之有為法,名為诸行。诸行為无常,是生灭之法,此生灭之法,是苦。此半是流转门。灭此生与...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虚堂和尚语录

十卷,门人等编。编录临济宗扬岐派虚堂智愚之法语颂诗文者。前七卷,虚堂在世已被刊行,续集叁卷,係妙源所辑集刊行者。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叶受记

迦叶於法华会座捨小乘而归於大乘。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法华经授记品曰:「尔时世尊,说此已。告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叶,於未来世当得奉覲叁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讚嘆,广宣诸佛无量大法,於最后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密庵

五灯会元曰:「明州天童密庵禪师,名咸杰,应庵曇华禪师法嗣,幼颖悟,出家徧参知识,后謁应庵於衢洲之明果,应庵孤硬难入,屡遭呵叱。一日应庵问如何是正法眼?师遽答曰:破盆,应庵頷之。未几辞去省亲,庵送以曰: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相从今四载,徵詰洞无痕,虽未付鉢...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颂

四卷,尊者毘舍佉造,唐义净译。摄略有部毘奈耶之颂。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那利迦

Ṣaṇṇagarika,小乘十八部之一。译曰密林山部。见开宗记一本。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药师经轨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玄奘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义净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一卷,金刚智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不空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一卷,失译人名。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二卷,囉巴译。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梨吒

Ariṣṭaka,巴Ariṭṭhaka,木名。翻梵语九曰:「阿梨吒,应云阿梨瑟吒,译曰无环。」木槵子也。 又比丘名。阿梨吒,亦名阿利吒。此云无相。是人生邪见,言须陀洹斯陀含皆有妻室,亦不障道。牵此自比,故生邪见。言婬欲非障道法也。萨婆多论云:此人先是外道弟子。外道邪见师遣入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宝海

功德之宝珠,甚多无数,不可测量,喻之以海。海土论曰:「功德大宝海。」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哉解脱服

讚嘆袈裟德之文。出於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為着袈裟,当正着时依善见论復说讚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眾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心迷法华转

六祖坛经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言开悟心性者,能运转利用法华。迷惑心性者,為法华所运转利用。即成主从之别。盖释迦之说法华,是运转利用法华而济度眾生也。眾生之听法华,是為法华所运转利用而被济度也。楞严经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凡夫被转物,菩萨能转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劝发诸王要

一卷,龙树撰,刘宋僧伽跋摩译。与龙树菩萨為禪陀迦王说法要及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同本,说种种之劝诫。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一卷,唐不空译,阅藏知津谓之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先有颂,次说种种之印咒,终说如意轮之根本与心及随心之叁印咒。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须陀须摩

又作须陀摩。国王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诸王中。须陀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立颂八意

一、少字摄多义,谓于一字中包摄多义也。如圆觉经,长行文中,佛为普眼菩萨说四大和合,各离之相,文义甚长,至于重颂,则以四句,收摄多义。云: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等是也。(长行者,经之散文;重颂者,经之文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

《三藏法数》 / 381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界唯一心

古来华严经之曰:「叁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叁十七卷十地品曰:「叁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恒河

涅槃经六说眾生信解大乘教典,於熙连河与八恒河之诸佛所闻法之功德。道绰之安乐集上明此中初之熙连河及叁恒河发心曰:「如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眾生於熙连半恒河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於一恒河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济颠僧

宋天台人,名道济,李氏子。就灵隐剃度,狂嗜酒肉,人称济颠。居净慈寺,火发寺燬。济行化严陵,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尽拔,浮江而出。报寺眾曰:木在香积井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盖六甲神也。见清一统志。师临终,作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勒那跋提

Ratnamati,译曰宝意,中天竺人。诵一亿之,尤明禪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既通此土之音,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那、梵唄、法事所须,咸已备具。讲序之眾僧皆同见之。言讫,便隐。勒那及都讲...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分别功德论

叁卷,失译人名。释增一阿含经序品中之及念佛等十种之一法,次释各弟子品称為第一之因缘。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受菩提心戒仪

一卷,唐不空译。说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归命,次供养,次懺悔,次叁归,次受菩提心戒,总為五法。各有长行颂与咒。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受菩提心戒仪》

法身舍利

与[法身]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瓔珞繒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讚叹。」西域记...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摩訶曼珠

梵音Mahāmañjūsaka,译曰大柔软,大赤团花。天华名。见曼珠条。(CBETA註:疑為见[曼殊]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宝性功德草

庄严净土之七宝,柔软如草,故云宝性功德草。以草為喻也。净土论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隣陀。」同论註曰:「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為草耶?当以其葻能荣[卄/眇]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波罗夷

Pārā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严重罪也。新作波罗闍已迦,波罗市迦。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於内法而弃於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於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阎王

又作燄王。阎魔王也。秘藏宝钥中曰:「释帝诵之,摧修罗之军。阎王跪之,礼受持之人。」法苑珠林曰:「阎罗王者,昔為毘国王。常与维陀如生王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悉忿懟,同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十八人即主领十八地狱也。」阎罗王五天使者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念佛正信

日本亲鸞着。在净土文类钞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与正信念佛少异,而义意则全然相同。正信由第十八之因愿文「叁信十念」而题為正信念佛。此由其成就之文「闻名欢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寒山诗集

一卷,唐閭丘胤撰,寒山之遗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法师

法华文句云: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谓师于妙法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于他,故称法师。 一、信力故受,信,信向也;受,领纳也。谓以信向之力,听闻正法,乃至一句一,领纳在心,故名信力故受。 二、念力故持,念,忆念也;持,执持也。谓所闻之法,由忆念之力,执...

《三藏法数》 / 246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宝塔

严饰珍宝之塔也。法华经宝塔品曰:「尔时多宝佛,於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佛祖统纪四十一曰:「无着禪师入五臺,至金刚窟见山翁。翁说曰: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恆七宝塔。宝塔毕竟化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目瞿

又云毘目多罗。如来所出之音声也。慧苑音义下曰:「毘目瞿,具云毘摩乌多罗毘目瞿,言毘摩者,此云无怖畏也。乌多罗者,最上也。毘目瞿者,出声也。」探玄记十八曰:「毘目多罗者,天竺本名毘目多罗涅惧,此翻為最上无恐怖声。」梵Vimuktaghoṣa。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曹洞五位

洞山良价禪师為广接上中下之叁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為重离卦,第二取重...

《佛学大辞典》 / 1038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以泥欲煮成饭也。首楞严经曰:「犹如煮,欲成嘉饌。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湿婆窶

Aśvaghoṣa,马鸣菩萨之梵名。见释摩訶衍论一,西域记八,名义集一。见[马鸣]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身

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说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颂也。而常约於其说苦諦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為缘生,又曰缘起,智度论十八引[虫毘]勒论中所说曰:「佛於四...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懺悔品

金光明经一曰:「懺悔品。」金光明最胜王经二曰:「梦见金鼓懺悔品。」妙幢菩萨,梦金鼓出大音声而说懺悔之颂。次日述之於佛前。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缘生

与[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达磨鬱多罗

Dharmottara,阿罗汉名。玄义释籤六曰:「达磨鬱多罗者,此云法尚,是阿罗汉。佛灭后八百年中於婆中取叁百以為一部,名杂阿毘曇。」他处多作达磨多罗。见[达磨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布袋和尚

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入鄽,见物则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师拊其背。僧回首。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福曰:為祇如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