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大仙欲依自在叁昧之力,安一切眾生,以出生自在胜叁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眾生,即由其叁昧出生二十二门也。如供养如来门、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禪定寂静叁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於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肉团心,肉团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二、缘虑心,缘虑心者,即缘持思虑之心,此通第八识而言,谓眼缘色乃至第八缘根身种子器世间故也。(通第八识者,此缘虑心以第八藏识为体故也。根身者,根即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种子者,即善恶...
《三藏法数》 / 226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空、有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 一、法陀罗尼,谓诸菩萨得念慧力,持所闻法,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法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谓诸菩萨持所闻无量义趣,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义陀罗尼。 叁、咒陀罗尼,...
《三藏法数》 / 192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须弥山一四天下。下阿鼻地狱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此为一段。叁界众生如是次第有千须弥山四天下。乃至千非想非非想天。有一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小千世界。即以小千铁围为数至千。复有大铁围绕之。名为中千世界。亦名二千世界。即以中千名数数之至千。复有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叁千大千...
《法门名义集》 / 287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叁十叁天,帝释天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叁十叁天。叁、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於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西域记云:姓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也。佛祖统纪云:世人皆知如来为刹帝利之主种,而不知瞿昙释迦前后立姓之由。瞿昙之义有四,或云纯淑,或云地最胜,此从本德而称也;或云甘蔗,或云日种,此就本缘而言也。释迦之义有叁:据德立号则曰能仁,依处称名则曰舍夷直林。然释迦立姓之...
《三藏法数》 / 613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摩訶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為五略。摩訶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五,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婆哩惹儞Parijñ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於境而了别,名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為自性。」大乘义章叁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筹量,名為意,了了别知名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
《佛说无量寿经》 /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 9421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29日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欲界六天。第一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第叁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第四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第五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天(威力...
《法门名义集》 / 365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叁、大乘庄严经论,十叁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於夜分从知足天降於禪堂...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昔道人于山中学道。山中多有蝮蛇,道人畏之,便依一树下,高布床耨坐禅念定;而但苦睡,不能自制。天人则于空中笑,觉之,遂睡,不解天人因作方便,欲恐令不睡极。夜,天人言:“咄咄道人,毒蛇来矣!”道人大怖,便然灯火,遍求之不见。天人数数不止,道人乃更恚曰:“天人何以犯两...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21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
《三藏法数》 / 147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四恶趣(为四)四天下天(并前为八)六欲天(并前为十四)梵天(并前为十五)无想天(并前十六)五净居天(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有。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菩提旧译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罗Sura,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一分在须弥山中,其一分远在苍空,总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处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谓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华谓之天华...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名十七尊曼荼罗。於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於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於右后,爱金刚安於左侧,慢金刚安於右...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尔时,太子自手执刀,割于头髻,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即时无量百千诸天,生大欢喜,遍满其体,不能自胜,以喜欢心,齐出声叫,大歌大啸,弄诸衣裳,口大唱言:‘悉达太子!今已出家。悉达太子!今已出家。其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已一切生法众生,当得解脱于彼生法,乃至应...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084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智净相,谓依真如内熏之力,及教法外熏之力,如实修行,满足方便,破识心生灭之相,成纯净圆常之智,是名智净相。 二、不思议业相,谓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种种示现,令得利益,是名不思议业相。
《三藏法数》 / 105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
《三藏法数》 / 445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弘经叁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以為因喻。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上分结者,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 一、色爱结,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色界众生,虽无欲界粗染贪爱,而于上妙五欲取着无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
《三藏法数》 / 318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叁和尚(受戒本师)、四闍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了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谓菩萨...
《三藏法数》 / 625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如来藏,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藏,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藏法数》 / 280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
《三藏法数》 / 247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利即快利之义,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使即驱役之义,谓诸众生,为此五种妄惑,驱役心神,流转叁界,无有出期,故名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身见使,身见者,谓诸众生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中,妄计为身也。由此身见,驱役心神,流...
《三藏法数》 / 472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轮藏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叁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藏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芻涩摩,乌芻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芻摩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在舍卫国。尔时世尊,而作是言:“恭敬宿老,有大利益:未曾闻事而得闻解,名称远达,智者所敬。” 诸比丘言:“如来世尊!而常赞叹恭敬父母耆长宿老。” 佛言:“不但今日,我于过去无量劫中,恒恭敬父母耆长宿老。” 诸比丘白佛言:“过去恭敬,其事云何?” 佛言:“过去...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452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禪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為禪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叁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禪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禪之体也。(中略)惟禪与心异名同体。...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善财童子,一生之内,圆成佛果。故慈氏菩萨赞善财言:余诸菩萨,于无量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此长者子,于一生内,能净佛土,能化众生,是名一生。(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