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藏教者,经律论叁藏之教也。生灭者,此教诠因缘生法,有生有灭也。四谛者,谛即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用析空观,谛审苦集灭道之法一一不虚,是名藏教生灭四谛。(因缘生法者,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所起之心,名为生法。析空者,析即分析,谓分析五阴等法皆空也。) 一...
《三藏法数》 / 322字 / 1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尔时,输头檀王还宫未久,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从其前众来至佛所。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牵捉其子优波离手,将以奉佛,唱如是言:“此优波离,曾为世尊,剃除须发。”时优波离,即为世尊而剃发须。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白佛言:“世尊:优波离童子,剃佛须发,善能已不?”佛告优波离童子母...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065字 / 1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1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经》 / 1534字 / 1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一实境界者,即一实相之理也。不变不异,无灭无生,自性清净,离虚妄相,犹如虚空,平等普遍,诸佛众生无二无别也。
《三藏法数》 / 58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无常偈也。」私志记四曰:「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為无常之义,故云四无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又于一时,长老阿难,被诸梵行大德人辈劝请,令彼奉侍世尊。从尔已来,尽心尽力,意行调适,如来所说,悉皆受持。从如来口所闻之事,或世间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来咨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以是因缘,世尊集众,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357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舍利弗有五百波离婆阇迦删阇耶弟子,已堕邪见旷野险道,行颠倒行,其舍利弗乃能教化将诣佛所,佛见彼已,教舍邪见旷野险难,于诸苦中而得解脱?”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汝诸比丘!是舍利弗,非但今日将五百删阇耶弟子波离婆阇迦,堕大邪见旷...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144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尔时,彼帝释王作如是念:‘我于今者,亦可下生彼阎浮提人间受生,教化彼等,教诲成就。’作是思惟已,唤四天王言:‘善哉仁者!汝于今者,可就我所听我教令,我今意欲共汝等辈生于人间,教化人故,教诲彼等。我于彼时,当作师子王身,汝等当作师子而守护之,将多眷属而围绕之。作是...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131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跋陀罗迦卑梨耶女以不得善师,遂至外道波离婆阇迦所出家学道,精勤修习,成就彼法,克获四禅,具足五通。于彼法中,得大名称,成就威力。 尔时,世尊已开女人听其出家。于时摩诃波阇波提,为五百释女,皆悉出家,光显佛法,建立比丘尼众。于彼时间,长老大迦叶作是思惟:...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501字 / 1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去彼王舍大城,不近不远,有于一村,名新竖立。 (别有一师作如是言:“摩诃僧祇。”复作是说:“摩伽陀国王舍大城,有一聚落,其聚落名摩诃娑陀罗(隋言大泽田),彼处有一娑罗门村,其村还名摩诃娑陀罗。”) 而彼村内,有一大富婆罗门,名尼拘卢陀羯波(隋言堪用树)。彼大...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315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又于一时,输头檀王白佛言:“世尊!愿佛及僧,受我明朝所设饮食。”于时世尊,默然而许。输头檀王既见世尊默然许已,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围绕三匝,辞退而去。至本宫已,即于彼夜,办具微妙多种饮食,所谓餐食啮食唼食𠲿食,办具已讫,过夜至朝,洒扫铺设。即遣使人,白世尊言:“...
《佛本行集经》 / 6089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彼等亲友二人,见辟支佛飞腾虚空游行无碍,心大欢喜,遍身踊跃不能自胜,合十指掌,敬礼尊者辟支佛足,乞如是愿:‘愿令我等!于未来世,恒常值遇如是教师,或更胜者,彼所说法,我等闻已,速即知解,不生恶道。’作是愿已,时彼一人又别乞愿,愿言:‘藉此功德之力,于未来世...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888字 / 1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善觉大富长者,以诸亲族数数殷勤共相晓喻,乃至第三,苦切劝谏,而彼长者意中不已,即将家僮,赍持大斧、簸箕锨锄,及诸锹钁、种种刀锯,诣彼树所,既到彼已,立于树前而作是言:‘汝树当知!我从他闻,汝是神树,名所求愿一切皆得,若有人来求乞男女,悉皆果遂,而我无有一个...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568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王舍大城去城不远,有一山,名祇离渠呵。于彼山中,常有一时施设大会,其会即名祇离渠呵;复有山,名离师祇离,亦常设会,其会亦名离师祇离;复有一山,名倍呵罗;如是般涂山,如是毗富罗山,各有一会,其会亦名毗富罗等,如是彼山。祇离渠呵,随节设会,于彼会处,聚集大众...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895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波罗㮈国去城不远,于中有一尼拘陀树,彼树扶疏蓊蔚滋茂,其城内外,一切人民,或诸王子、宰相百官,皆悉以时祭祀承事供养彼树。其树所有人来乞愿:‘愿我此愿,皆得称可,我有所作,皆当得成。若我成就如是事时,我当祭祀奉报恩福。’而彼等人,或复先世业种清净,或福力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61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过去久远,在迦尸国,于彼聚落,近有一山,名郁蒸伽。其山南面,有一园林,其园杂树,数过十万,华果茂盛,枝叶扶疏,遥远瞻望,如青云队。于其园内,处处皆有莲华池沼,其数众多,庄严园林,其林高大空闲寂静(或有师说郁蒸伽山近波罗㮈...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807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汝等比丘,若有心疑,彼时童子剃发师者,莫作异想,即优波离比丘是也。然优波离,昔于尊者辟支佛边剃须发已,乞如是愿:‘愿我生生世世之中,若得人身,恒常生在剃发师家。’复于彼时,更乞愿言:‘愿我莫生恶道之中。’由彼发愿果报力故,不生恶道,从尔已来,流转天人,多受快乐,...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46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经》 / 479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尔时,长老提婆达多见其阿难往向佛所,而告之言:“长老阿难!欲何处去?”尔时,阿难而报之曰:“我于今者,欲往见佛。”尔时,长老提婆达多报阿难言:“阿难!汝今若必然者,少时相待,我亦欲往咨优波陀,共汝相随俱往佛处。”尔时,提婆达多即至跋㖿瑟吒僧伽之所,顶礼其足,却住一面...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71字 / 1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跋陀罗身正着睡眠,其夫起立经行之时,彼地方所有一黑蛇欲得行过。时跋陀罗既着睡眠,而其一手悬垂床梐,毕钵罗耶见于黑蛇欲从彼过,跋陀罗手既垂下悬,心作是念,畏彼黑蛇蜇螫其手,即衣裹手,擎跋陀罗臂安床上。 尔时,跋陀罗以触臂故,睡眠即觉,心生恐怖,愁忧不乐,...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411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叁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叁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尔时,佛复告舍利弗作如是言:“汝舍利弗!我今当行游历国土,初欲往到本自生地微妙之处,亦当如是。”时舍利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臂,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何时当欲游历国土观看聚落?”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汝舍利弗!我于今月,过半月已,布萨事讫,然后当...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379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长老优波离波多作是思惟:“世尊今者既不听许彼人出家,我若辄尔放出家者,是我不善。”如是念已,寻即告彼提婆达多作如是言:“如世尊教,汝必应当作如是事。” 提婆达多如是次第,处处至于大德上座诸比丘所,而诸大德上座比丘,亦皆语彼提婆达多作如是言:“世尊既有如此之...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465字 / 1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摩诃陀聚落去王舍城不远,有一村棚,名那罗陀。彼村之中,有一巨富大婆罗门,名曰檀娘耶那(隋言吉至),住在彼村。(又有师说:“彼婆罗门,名曰檀那达多(隋言财与)。”)彼婆罗门,甚大巨富,多有资财,如毗沙门,一种无异。彼婆罗门,具有八子,其第一子,名曰优婆低沙;其第...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735字 / 1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尔时,输头檀王将自宫内诸眷属等,前后围绕,复将悉达太子宫内一切眷属,及将其余外眷属等,并释童子及诸左右;复将四兵百官大臣将帅僚佐,及诸居士城邑聚落长者耆年,以显大王威势之力,并显大王神德自在,将大亲族兵众左右前后围绕。尔时,释种宗族士众,一切合有九万九千,及迦...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548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佛告长老难陀:“如是如是。若人亲近诸恶知识,共为朋友,交往止住,虽经少时共相随顺,后以恶业相染习故,令其恶声名闻远至。” 尔时,世尊因斯事故,而说偈言: “犹如在于鱼铺上,以手执取一把茅, 其人手即同鱼臭,亲近恶友亦如是。” 尔时,世尊又共长老难陀,...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124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尔时,世尊教化难陀释种之子,舍家出家,数数为说出家因缘,亦复赞叹出家因缘,而作是言:“汝来难陀!当就出家。”作是语已,释子难陀白言:“世尊!我不出家。所以者何?我以四事,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乃至尽其一形,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如是世尊第二第三,教化难陀,赞叹舍家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247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涅槃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无生,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涅槃一名,是为一名。
《三藏法数》 / 113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尔时,提婆达多释种童子,见诸五百释童子等舍家出家,心发是念:“我今亦可于世尊所舍家出家。”作是念已,至父母边,白如是言:“善哉父母!我今发心将欲佛边舍家出家,愿垂许我。”作是语已,父母即告提婆达多释童子言:“我等今者作是思惟:‘我等须依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复须依我。’...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093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10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谓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欢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于一子。是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宗者,要也。谓诸大乘经所说虽异,莫不同乎一理。如华严之谈法界,般若之谈佛母,法华之谈实相等,皆以一理为其宗要。钞云:一宗容具多经。是也。
《三藏法数》 / 68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昔者菩萨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尚慈母,悲彼艰苦情等亲离,睹众禀道喜若己宁,爱育众生犹护身疮。有虎食兽,骨柱其齿,病困将终。雀睹其然,心为悲楚曰:“诸佛以食为祸,其果然矣。”入口啄骨,日日若兹。雀口生疮,身为瘦疵,骨出虎稣。雀飞登树,说佛经曰:“杀为凶虐,其恶莫大;...
《六度集经》 / 235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之后,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能于一心中行于五行,具足而无缺也。(五行者,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也。)
《三藏法数》 / 95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法数》 / 429字 / 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等,用佛语者,皆得涅槃天人之道,用提婆达多语者,悉堕地狱,受大苦恼。佛言:“非但今日奉我教者,得大利益;用提婆达多语,获于大苦。往昔亦尔。过去之世,有二贾客,俱将五百商人,到旷野中。有夜叉鬼,化作年少,着好衣服,头戴花鬘,弹琴而行,语贾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23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