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条搜索结果

胜论宗

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甘露

梵语Amṛ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註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為不死药也...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檀那

Dāna,又作那。译曰施。那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那鉢底,译為施主。那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那鉢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為檀,去鉢底留那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月光童子

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帝释巖

又云帝释窟。在摩伽,帝释尝於此请问疑事於佛,佛演释之,即佛说帝释所问经是也。弥勒菩萨今在窟中。西域记九曰:「因罗势罗窶訶山,唐言帝释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鬱。岭有两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昔如来尝於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事画石请问,佛...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频婆娑罗

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毘娑罗。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祇儞

Agni,又作阿祇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千二十八偈颂中,因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那婆

Dānavat,神名。译曰有施。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那婆神:那此云施,婆言有,此神得有施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字章句罗尼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罗尼咒经所说。叁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鸣

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崙,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於各地时,摩哂传至此岛之叁藏尚存,新再翻為巴利语,於是施註释。彼又為其翻译,至缅甸,传将来佛典。锡崙之佛徒,服其学德,以為弥勒再来,尊崇之极深。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Ḍā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 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銖。见大乘法数二。 又(术语)阿那(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那微细识。」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毘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毘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数珠

梵名鉢塞莫。是念叁宝名时记其数之具也。牟黎曼咒经曰:「鉢塞莫,云数珠。」木槵子经曰:「佛告王(毘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林中,婬女弃一小儿於路边,眾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摩訶鱼

即[摩竭鱼]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善慧

东阳乌伤居士,傅翕,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生二子,云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头知往因,结菴松山之双檮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苦行七年,宴坐之间,见释迦金粟定光叁佛。翕有神异,梁武帝敬重之。尝创轮藏,令转之者得大利。后世作轮藏者安父子叁人之像。陈大建...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竭

Magadha,又作摩訶摩竭提,摩伽。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訶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国,旧曰摩伽,又曰摩竭提,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提,或云...

《佛学大辞典》 / 543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周利槃特

Śuddhi anthaka又Kṣudra anthaka,又作周利槃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Veda,又曰薛。旧作皮,韦,鞞。婆罗门之经书也。见[韦]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罗尼

Dhāraṇi,又曰罗那,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罗尼。二义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Caṇḍā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為业者。男曰旃罗。女曰旃利。玄赞九曰:「旃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為自标故。」玄应音义叁曰:「旃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外道六师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那迦叶,梵语富兰那,字也(无翻),迦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藏法数》 / 546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七流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洹果、斯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 684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波利质多罗

Paricitra,又曰波利质罗,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罗拘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徧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罗,具云波利耶怛罗拘罗,此云香徧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徧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徧也,亦曰周匝。质多罗,云间错庄严也。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鲸鱼

梵云摩竭。一译鲸鱼。见[摩竭]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懈慢国

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耶戏笑,瞿毘耶耶输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周那自宅供旃檀耳羹

据长阿含经叁,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之所见也,大小感见之不同不可和会。涅槃经疏四曰:「若见佛自行乞食,到纯舍食旃檀耳羹,中夜入灭,轝向双林以火焚身。此小缘劣见,若见纯悲感但献八斛四斗不思议供,...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八学人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叁、二果向,...

《三藏法数》 / 753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Srota-ā auna,具称须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阿鉢囊。旧译入流,至流,逆流,沟港等。新译预流。声闻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圣道之义,逆流者,违背於生死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即得此果。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叁:一当名正翻。名修无漏...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天亲

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天,毘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起尸鬼

罗法所用之鬼名。菩萨戒疏咸註中曰;「毘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七净华

不染曰净,华乃对果而言,即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言七净华也。维摩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漏业者,谓修戒定慧之业,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戒净华,戒净华者,谓摄律仪等戒,即正...

《三藏法数》 / 535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知事

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禪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為东班,称此等僧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那,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稽其佛世,饮光位眾於灵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僧那

具名僧那僧涅。旧译,僧那為弘誓,大誓。僧涅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僧那僧涅。或言僧那為鎧,僧涅為着,着鎧也。是以鎧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為被甲。辅行一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叁曰:「僧那僧涅,应云摩訶僧那僧涅。旧译云摩訶言大,...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对出家送丧

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毘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芻,可令能者诵叁啟无常经并说伽為其咒愿。事了归寺,便不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不净洁,身近死尸身不洗浴。佛言:不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不...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胜林

旧作祇洹、祇树、祇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讹也。」中阿含经四十叁曰:「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梵Jetavana。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伽

Magadha,新曰摩竭。旧曰摩伽。中印度之国名。见[摩竭]条。 又第十一月之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伽(Māgha)月,当此间十一月。」西域记二曰:「摩祛月。」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拘鞞

Kovidāra,又作俱毘罗,拘毘罗。黑檀之一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訶罗

Mahallaka,又作摩迦罗,莫訶罗,莫喝洛迦。译曰无知,老。玄应音义四曰:「摩訶罗,此译云无知也,或言老也。」俱舍光记十五曰:「莫喝洛迦,此云老,谓老苾芻。」饰宗记二末曰:「梵云莫喝洛迦,此云大愚钝者,旧言摩訶罗讹也。」毘奈耶杂事十曰:「忽见一摩訶罗苾芻,以衣覆头...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持地

菩萨名。佛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為作叁道之宝阶。观佛叁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訶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叁...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鸚鵡

梵云臊。或云叔迦Śuka,能作人言。见名义集二。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拘母

花名。见[拘物头]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说十二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精舍。与八千比丘僧菩萨万人。皆着衣持钵游行乞食。食已至阿兰若处。加趺而坐。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时长老摩诃迦叶。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未曾见佛无缘而笑。愿见哀愍告示我等。 佛告迦叶。见阿兰若处。十方诸佛...

《佛说十二头经》 /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213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9日

良药名。智度论六曰:「有妙药名苏,病人眼见,眾疾皆愈。」梵Sudhasyanda。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寒八热

八寒地狱与八热地狱也。梁武帝文曰: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囚。按翻译名义集地狱篇云:八大狱外附十六小地狱。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地狱者:一炭坑、二沸屎、叁烧林、四剑林、五刀道、六铁刺林、七咸河、八铜橛。八寒冰地狱者:一、额浮,寒生疱;二、尼罗浮,疱裂;叁、...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檀越

Dāna ati,谓施主也。越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寄归传一曰:「梵云那鉢底,译為施主。那是施,鉢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音转名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捨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资持记曰:「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天五事妄语

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叁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墨竭提

又作默竭提。国名。与摩竭提Magadha同。见[摩竭]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Ajitakeśa-kambara,又作阿耆多颈舍甘婆罗。新称阿末多。外道六师之一人。执现世受苦则来世為乐之外道也。维摩经什註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同肇註曰:「其人着弊衣,自拔髮。五热炙身,以苦行為道。」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向

一、须洹向,梵语须洹,华言入流,谓此人将入须洹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初果也。 二、斯含向,梵语斯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叁、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

《三藏法数》 / 195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偈颂

梵语偈,此译為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吴音也。梵之偈如此方之诗颂,字数句数有规定,以叁字乃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加行

(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

《三藏法数》 / 293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目真邻

Mucilinda,又作目邻山。龙王名。取所住之龙王以名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目脂邻山,旧言目真邻,或作牟真邻,此云脱也。」慧苑音义下曰:「目真或作牟真此云解脱,是龙名也。邻此云处,谓有龙於此窟中因闻法解脱龙苦,故名解脱处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秘密结集

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為正,阿难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叁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小乘五位

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Veda,又作围,毘,皮等,新称吠,吠駄,薜,鞞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论。曰毘,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半託迦

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迦,般,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於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汉曰路边生。般之母,為大富长者女,与其家奴通,逃於...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大弟子

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訶迦叶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諍定,為行空第一,摩訶迦叶行十二头,為头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輒得如愿。 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盋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Nanda,比丘名。译曰善欢喜。亦名牧牛。对於孙罗难而谓為牧牛难。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根本律云:「难鐸迦尊者,佛遣彼為尼眾说法教诫时,五百苾芻尼闻法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於世,為眾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呵昼

又作犍呵昼。见[乾訶提]项。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拘物

又作拘勿。花名。见[拘物头]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散华

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见[贯华]条。文句一曰:「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 又(仪式)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无量寿经下曰:「悬繒燃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又显密法要之式,有散华之仪,在显為四箇法要之一、在密為二箇法要之一。於梵唄之后行之,盛...

《佛学大辞典》 / 385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褒洒

Poṣadha,见[布萨]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此经与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共為大宝积经九十七卷优延王会之异译,优填王之正后归佛,得须洹果,王信无比夫人之譖欲杀之,发叁箭,而箭还住於王顶上之空中。王大惊悔,与无比夫人共来佛所懺罪。佛為说大夫及夫人之道。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 《优填王经》

五藏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毘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毘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竭

十二宫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南方。摩竭鱼之形也。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Pa,又作波、簸。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一。金刚顶经曰:「跋字门,一切法第一义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跋字时是胜义声。」智度论曰:「若闻波字,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諦中。波罗末(Paramārtha),秦言第一义諦。」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阿含

一长阿含。二中阿含。叁僧育多阿含。四鸯堀多罗阿含。五屈伽阿含。见善见律毘婆娑一。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珂梨罗

又作軻梨罗,可梨罗。朅地罗,佉罗。木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佉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佉罗,南地多饶此木。」罗尼集经二曰:「佉罗木,唐云紫薑木也。」详见[軻地罗]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须菩提

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叁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於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迦罗

见[摩竭]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戒

一、解脱戒,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戒。 二、定共戒,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皆色界天也。) 叁、道...

《三藏法数》 / 190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字文殊法

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為闇婆计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訶萨咒曰:闇,於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徧,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徧,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延命地藏

对於延命普贤而说延命地藏。延命地藏经谓:「时佛住佉罗山,告帝释曰:有一菩萨名延命地藏,见此菩萨体,闻此菩萨名,眾病悉除,寿命长远,尔时帝释白佛曰:世尊!何故名延命地藏?佛告天帝释,心无生灭,故名延命。时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调御法性;一名掌恶,在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梵志

以吠為主之梵志,即韦论师也。大日经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梵志形,為说瞿曇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毘卢遮那身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帝释為佛造讲堂

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毘罗国,彼诸民眾,稟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於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眾。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逝多林

Jetavana,旧称祇林,祇洹林。本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须达长者买之而建精舍,以献於佛。即祇洹精舍是也。西域记六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讹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犍度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祇园精舍

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曼

又名叁万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叁曼,晋云其香普熏。」称讚诸佛功德经中曰:「叁万犍提如来,晋言围绕香熏。」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华言抖擞。) 二、阿难,多闻第一,梵语阿难,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Vidhāra,山名。慧苑音义上曰:「鞞,此云种种也。梨,亦曰罗。此云持也。谓此山中能持种种眾宝及诸华叶故名之。」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曇无竭

菩萨名,具名达摩鬱伽。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伽,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頞部

Arbuda,又作頞浮,或安浮。疱或肿物之义。八寒地狱之一。严寒逼身,其身生疱,故名。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韦駄天

又作违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Skanda天之误,译曰阴天。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风水诸神,韦天神,及毘纽天。」大方等大云经叁曰:「见事韦駄作韦駄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经七曰:「梵天,大自在天,违天,迦旃延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违天,...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Cunda,又作准、淳、周那,译曰妙义。拘尸那城工巧师之子。佛自此人受最后之供养。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准,此云妙义。旧云纯,讹也。」涅槃经二曰:「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拘尸城工巧之子,名纯。」涅槃经纯品与一切大眾所问品详记之。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弭曼差

Mimāṁsā印度六派哲学中兴起最初者。Jāimini所开此派之目的,在解释吠為正当说明其仪式。佛经中谓之声论师。见[声论师]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金毘罗

鬼神将名。见[金毘罗神]条。梵Kumbhiraba’。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论师

奉事梵天,受持围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於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叁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