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条搜索结果

叁不退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叁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转也。此叁不退配於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復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谓之行不...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四身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叁、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

《三藏法数》 / 221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筏罗痆斯大城广博大园。与苾刍众五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逮得已利断诸有结。复有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满月十五日而坐说法。其众会有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有情。婆罗门刹利梵志尼乾子等。及余外道戏论幻术居尸林纳衣持牛戒者居...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0153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五分法身

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為叁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叁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叁、慧,如来之真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繫缚,谓之解脱法身。即...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三藏法数》 / 317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苾刍名曰莎底。出家未久新受近圆。学毗奈耶教为众破薪营澡浴事。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两目翻上。 尔时具寿阿难陀见彼苾刍。为毒所中极受苦痛。疾往佛所礼双足已。而白佛言世...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9254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四印

印也,於金刚界五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谓其餘阿閦如来之大圆镜,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无量寿如来之妙观察,不空成就如来之成所作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经曼荼罗品第二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多罗菩萨言。若女人为欲成就一切种。及欲满足世间胜愿。应当修习如是秘要。其曼荼罗。一如今日释迦如来在净居天宫。与诸菩萨集会之位。其修行者先应择地。或于山峰或于河岸。或近大海华果泉池。寂静之处离诸危难。及蔑戾车怨贼毒虫。旃陀罗等杂秽之处。...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746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经画像品

尔时释迦牟尼佛。又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汝今次应为多罗菩萨说画像法。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从坐而起。礼佛双足复遍观察净居天宫。而敕天龙夜叉健闼婆阿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及一切世界持明咒仙。作是誓言。汝等应当听受忆本三昧耶勿生疑惑。若当...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62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佛陀之慧也。梵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ñā,旧译一切种,是佛之别号也。其真正而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正。於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度论四十六曰:「佛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名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二...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如理,如佛菩萨真諦之理之实也。或名根本,无分别,正体,真,实。二、如量,如佛菩萨俗諦之事量之也。或名后得,有分别,俗,徧。十八空论曰:「如理,即是无分别;如量,即是无分别后。」佛性论叁曰:「此二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不护

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叁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為叁不护。诸罗汉之叁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来与彼异,故立叁不护。」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文句七曰:「知道谓意不护,开道谓身不护,说道谓口不护。」同记曰:「叁不护者,常与俱。」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难陀

Nanda,比丘名。译曰善欢喜。亦名牧牛。对於孙陀罗难陀而谓為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出家获阿罗汉果。根本律云:「难鐸迦尊者,佛遣彼為尼眾说法教诫时,五百苾芻尼闻法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於世,為眾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一切,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即声闻、缘觉之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

《三藏法数》 / 203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世间解

佛十号之一。梵语曰路迦惫Lokavid,或译知世间。又译世间解。知世间有情非情之事也。度论二曰:「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知二种世间:一眾生,二非眾生。」净影大经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善解世间,名世间解。」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十叁过

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末法成就品第七

尔时世尊。复次为利益说此事业成就。说伽他曰。 当于未来世 劣慧之有情 为彼作利益 说此小悉地 若具于仪则 必定而成就 不择时宿曜 不择念诵处 应当请本尊 而求诸悉地 及钩召于他 或取于六分 应如是加持 及说念诵相 当于念嚩时 若阙加护法 夺人...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4319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念佛免摩竭难

五百贾客,入海採宝。值摩伽罗鱼王开口,海水入其中,船去驶疾。船师问楼上人,汝见何等?答言:见叁日出,白山罗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师言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也。一日是实日,两日是鱼目,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将了,宜各各求其天神,以自救济。中有五戒之优...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后得

正冥符真如之,离无分别之念故谓之无分别,又曰根本,后分别一切差别相之,谓之分别,又云后得。以是為根本后所得之也。又俗,如量等。佛陀起大悲救眾生者,此后得也。真諦译摄大乘论释十二曰:「根本依非心非非心,后得则依止心故。二於境有异:根本...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毘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毘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第二画像品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告多罗菩萨言。若修行人复欲成就第二画像法者。先于中台画无量寿佛。倚菩提树。左边画离垢菩萨白色种种庄严衣纱縠衣。手持白拂侧顾向佛。右边画四臂观自在菩萨。右第一手作无畏印。以中指大指捻数珠。展手作摩顶势。第二手作执杖形。左第一手持红莲华。第...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101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制 皇矣至觉,子于元元。截有海以般若之舟,剪稠林以慧之剑。绵络六合,罗罩十方。弘宣也深,志应也大。自权舆天竺,泳沫汉庭,行无缘之慈,纳常乐之域。信其博施,倾芥城而逾远;仰夫湛寂,超言象之又玄。五始不究其初,一得罔根其本。以彼取此,何其辽哉!朕忝嗣鸿...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67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七佛

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欲界定

欲界所属之禪定也。然欲界為散地不当有禪定,谓欲界定乃未至定之异名,是一义也。或谓欲界虽為多分散心,亦非无少分之定心,取其少分之定,故名欲界定。其定心不永续,灭去甚速,故又谓之电光定,是一义也。见七帖见闻叁末。若依成实之义,则欲界有确然之禪定,能发无働。见止观...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四种信心

一、信根本,谓真如之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能爱乐者,即是信于根本,故云信根本。 二、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故云信佛。 叁、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四、信僧,谓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三藏法数》 / 128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菩提树下。与大菩萨众。所谓金刚幢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得大势至菩萨摩诃萨。金刚手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寂静慧菩萨摩诃萨。金刚慧菩萨摩诃萨。坚固慧菩萨摩诃萨。虚空无垢菩萨摩诃萨。无垢慧菩萨摩诃萨。普贤菩萨摩诃萨。无尽慧菩萨摩诃萨。虚空库...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057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依灌顶道场经。说修陀罗尼法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心。从师亲受念诵法则。后于净室。山林流水最为上胜。建立道场安置本尊。修真言者面向东方。应以瞿摩夷涂拭其地。以白檀香磨为香泥。以用涂坛。或方或圆随意大小。而于坛上散诸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937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叁身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法聚名报身者,即能契法性之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

《三藏法数》 / 282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犍度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身华梵

(亦名叁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那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

《三藏法数》 / 334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心叁观

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度论二十七所谓叁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如来

金刚界五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所成。叁宝生如来,平等性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所成。见[五]条。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亦名金刚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亦名灌顶...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莲华合掌

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為理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转识

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识体门谓之转识。业识之根本无明,一转而為能见之识者。 又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谓之本识,其餘七识,谓之转识。七转识是也。以此為本识转生之末识故也。 又转有漏之八识而得无漏之四,谓之转识。见[转识得]项。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尔时善财童子从天宫下。向迦毗罗城。至善知众艺童子所。头顶礼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时彼童子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善知众艺。我恒称持入此解脱根本之字。 a 阿(...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216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大云初分宝藏健度第三十二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宝藏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示。有善持宝藏法门。法持法门。恭敬法门。心持法门。调王法门。正精进法门大海宝藏法门。乐吉法门。果法门。大吉法门。成就功德法门。端正法门。持...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19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十事功德

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阿提佛陀

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 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毘卢遮那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 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為跋折囉陀...

《佛学大辞典》 / 544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五戒配五常五行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邪正明了曰,五行之水亦主于则不盗,故以不盗配也。 叁、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

《三藏法数》 / 178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无碍

谓佛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大集经一曰:「无碍慧无有边,善解眾生叁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為人演说。」胜鬘...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如来庄严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二卷,元魏曇摩流支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光明壮严经同本而支出者。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无漏

谓叁乘之人,离烦恼无染之清净也。断惑证理,即此之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度脱诸眾生,入佛无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调伏一切障毗那夜迦天王品第七

尔时曼殊室利童真菩萨摩诃萨。于世尊说法知究竟已。合掌亲近世尊。头面礼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曼殊室利童真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有情生于四生长养。无始生死于六道。世尊此有情聚有情海。有情增减尽不可得。云何世尊如来三摩地。应见色相加持如世尊说持此真言王菩萨摩诃萨。得不退...

《一字奇特佛顶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89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1日

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叁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叁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叁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分别秘密相品第六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诰金刚手秘密主言。汝听金刚手。此佛顶王真言成就修行。一切如来之所说。成就佛顶故。以不坏伽他句行教。金刚手略说一切如来所说成就次第。说伽他曰。 屏处集圣众 令获威灵处 于宅及天室 空舍与窟中 迥树或尸林 树林于山谷 成就或念诵 心在于本...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47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四种变易

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修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叁种也。 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

《三藏法数》 / 230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菩萨修行九种差别

一、善行生死,菩萨成就道业,为化导有情,虽出没于生死中,不为生死染着。譬如病人服苦涩药,但为除病,不生嫌弃也。 二、善行众生,菩萨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譬如良医,亲近病者,心无厌舍也。 叁、善行自心,菩萨能调伏自心,破除烦恼,增长...

《三藏法数》 / 404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修习止观坐禪法要

一卷,天台顗撰。一名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因佛性

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叁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不增不减,非变非迁,一切众生,无不具此叁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叁德妙果也。(叁者,一切、道种、一切种也。叁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

《三藏法数》 / 251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种世间

一、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乃是释迦如来所化之境,即叁千世界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叁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众生世间,谓五阴和合,众共而生,间隔不同,故名众生世间,即释迦如来所化之机众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叁、正...

《三藏法数》 / 158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二种我见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

《三藏法数》 / 121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世间,谓凡夫外道之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着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 二、出世间,谓声闻、缘觉之也。声闻、缘觉以一切,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一切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171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心真见道

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於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断分别起二障之位為无见道,於次一念证所显真理之位為解脱道,此二道称為真见道。次生后得分别思想所证之真理,谓之相见道。此有叁心相见道,十六相见道之二。而真见道有无间解脱之二道,虽涉於多...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二乘异同

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根

又曰叁无漏根。谓见,修,无学叁道之无漏也。一未知当知根。在於见道,无漏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道四諦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名為未知当知根。盖在见道者為苦法忍至道类忍之十五心,於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諦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未曾知之境界,...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染心

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 一、执想应染,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着,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叁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520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所生叁身

莲华叁昧经谓依五而生叁身:一、法界体性之身业為毘庐遮那佛,口业為普贤菩萨,意业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之身业為阿閦佛,口业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為降叁世金刚。叁、平等性之身业為宝生佛,口业為虚空藏菩萨,意业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之身业為阿弥陀佛,口业為...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转五蕴成五分法身

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也。 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

《三藏法数》 / 506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种无上

如来有七种之无上:一、身无上,具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二、道无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眾生也。叁、见无上,以正戒正见正命成就其身也。四、无上,具四无碍也。五、神力无上,如来神通之力,不可思议也。六、断障无上,断惑业苦之叁障也。七、住无上,住於大寂灭定也。见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修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族姓敬法者 多人所敬爱 慧而勇进 决定毗离耶 觉慧常不舍 尽孝于父母 净信于三宝 乐修菩提行 于四无量心 刹那无有间 常乐大乘法 住于菩萨戒 恭敬阿阇梨...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865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密印品第八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一切菩萨众。善男子汝等应受一切如来出生大三摩地。无比力超胜一切如来。住真言身一切如来族真实大印真言。无比威光神通。流出无边奇特。现威神力能生一切菩萨。能摧一切俱胝魔。摄伏一切菩萨。令难调之人起于慈心。善男子能成办一切事业。我今说大印。尔时金刚...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361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牟尼大仙之灵言也。总持真句悲救要门。绾悉地之玄宗。息波澜之苦海。二十八部之神众。同誓护于斯经。罗刹吞毒之都军。发慈心而警卫。药叉大将数穷百垓。动石擎山散支为首。捧香花于舍卫。起净念于祇林。礼明行之牟尼。忻所谈之深法。乐餐禅悦。希甘露以洗心。...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432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一心叁

於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修假观得道种,修中道观得一切种,由如是次第之叁观,次第发得叁。而在天台圆教,则叁观融於一心,故即所发之叁,亦同时於一心证得,无前后并别云。原出大度论二十七,彼文自為问答曰:「一心中得一切,一切种...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Vaṁ,慧之标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也。叁种悉地轨曰:「鍐字即大日如来海,水大种子。神通自在法,名為法身。」秘藏记本曰:「阿字者毘卢遮那理法身种子,鍐字者法身种子。」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

佛告阿难陀。汝当称念大药叉王。及诸大药叉将名字所谓。 矩吠啰长子 名曰珊逝耶 常乘御于人 住弭痴罗国 以天诚实威 众皆从乞愿 彼亦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拥护我(某甲)并诸眷属。为除忧恼寿命百岁愿见百秋即说真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一)嚩黎(二)嚩勒迦(二...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406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一道无為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离诸造作及有為无為之别执,名為无為。是盖谓真言行者,超叁劫中,於第二劫虽了达万有唯心,心外无别法,而恐沈没於真如无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坏因缘,而证法界...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陀园林给孤独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一切漏尽离烦恼缚。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神用变化。诸所应作无所未办。除去重担逮得己利。心解脱诸法自在。善能修习到彼岸行。复有尊者阿难。多闻利根而为上首。复有五百菩萨摩诃萨。...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诏译 / 3462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金刚拳菩萨

Vajrasaṅdhi,金刚界曼陀罗叁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之一。持结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标以拳之叁摩耶形。秘藏记末曰:「金刚拳菩萨,青色,二手作拳,扬当心,腕稍屈垂。」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拳契故,能得一切诸契,获得悉地。」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大乘

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极果,故名运。) 二、随乘,谓随理境,如盖随函,随理荷运,故名随乘。 叁、得乘,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

《三藏法数》 / 124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行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

《三藏法数》 / 702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八识

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為成所作,八识為大圆镜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五教

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心数

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大日如来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身寿量

一、法身寿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强指法性为法身耳。言寿量者,此非报得命根,亦非连持之寿,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经云: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等。是也。 二、报身寿量,报身者,以如如契如...

《三藏法数》 / 274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曼茶罗仪轨品第三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以佛威神之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于世尊前合掌礼已而白佛言。我请世尊说真言不思议。世尊诸佛世尊明王佛顶不思议。设住十地菩萨不能瞻睹。何况余释梵护世天等。今请世尊应供正遍知。唯愿说三昧耶曼茶罗。过去先佛世尊已说。由入此曼茶罗。即成入一...

《一字奇特佛顶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206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1日

阿弥陀曼荼罗

以阿弥陀佛為八叶莲台中央之主体,秘密之曼荼罗也。其法以弥陀為普门万德之中央法界体性,以弥陀四亲近菩萨中第一之金刚法菩萨(即观音)為东方大圆镜,第二之金刚利菩萨(即文殊)為南方平等性,第叁之金刚因菩萨(即弥勒)為西方妙观察,第四之金刚语菩萨(即维摩居士)...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圣性

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唯识以无漏之种子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為正性。唯识述记九末曰:「即依无漏分别等俱行五蕴种子為圣性体。」俱舍论十曰:「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餘断,瞋无餘断,痴无餘断,一切烦恼皆无餘断,是名正性。」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土体五重

一、真如,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二、真,真者,乃根本无分别,即实报土之体也。此是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由实功圆,万德成就,体无分别,境一如,故以真...

《三藏法数》 / 398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见道中之四諦及法六者,若法歷四諦,则為十六,即见道之十六心也。仁王经上曰:「有学六。」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二十五部

金刚界之五為五部,五互具五。则為二十五部。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一所互具五,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且约阿閦佛言之,则阿閦佛為中台之法界体性,萨王爱喜之四菩萨為其餘之四。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為中台之法界体...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观自在

法藏之心经略疏曰:「於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又机往救,自在无关,故以為名。前释就,后释就悲。」见[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仪轨品第五

尔时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修佛顶真言行者。住清净轨则作本尊观行。唯愿世尊说以一支速疾成就佛顶等悉地。佛言是故持金刚谛听众生利益故。小众生缓慢精进者。差别而说。一切真言教中。三时住清净轨则。不放逸。常住观佛三摩地。不应以散动心观。不以贪染扰乱其心。应一心观佛。...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588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金刚杵之异名。有独鈷叁鈷五鈷等,皆标帜内证之德者,故名杵。性灵集六曰:「实相杵,摧破邪山。」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行品第四

尔时金刚手秘密主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为勤修求成就者。略说修习佛顶王真言行威德功能炽盛方便。于众生世尊求悉地者。由住如来佛顶王真言明。一切真言悉皆速疾令得成就。佛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能问如是义。秘密主汝今谛听。我为汝说一切佛所说行行方便法句伽他。极微妙此法眼。无...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88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於小乘立十,以摄一切之。一世俗,见諦以前一切凡夫之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二法,证欲界苦集灭道之也。叁类,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也。四苦,知上下界苦諦之也。五集,知上下界集諦之也。六灭,知上下界灭諦之也。七道,知上下界道諦之也。...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九祖相承

天台宗叁种相承之一。龙树、惠文、南岳、天台、章安、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顺次承继天台教也。盖天台宗虽為顗所创,而顗承慧思,思承慧文,文由龙树大度论叁一心中得之文,并叁论四諦品之偈,而了悟叁观相即之旨,故以龙树為同宗之高祖。又顗以下,次第相承,及...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憍陈那

Kāuṇḍinya,巴Koṇḍaññ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以最初悟无生而得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於成...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灭法

之一。照了欲界灭諦之解脱道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平等性

如来四之一。凡夫第七识之我见,转而得此慧,以证自他平等之理,对於初地以上之菩萨,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也。心地观经二曰:「平等性,转我见识得此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各為平等性。」佛论叁曰:「平等性者,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世成就品第十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入一切真言教照曜入不思议佛境界力游戏三摩地。由入是三摩地。恒河沙数佛世界诸佛菩萨。亦入是三摩地。尔时金刚手。见释迦牟尼如来应等正觉入是三摩地。绕佛七匝。于佛前持金刚杵。不瞬目观佛世尊。尔时世尊从三摩地而起。及彼一切佛亦从定出。尔时释迦牟尼佛从...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700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商主天子所问经

一卷,随闍那崛多译。佛在灵山,商主天子,请文殊说法,文殊為说一百十九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 《商主天子所问经》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一千人俱;菩萨八万四千,皆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所谓慈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而为上首;复有七十二俱胝诸天众俱,皆悉住于菩萨之乘;复有天帝释,娑诃世界主大梵天王,与其眷属四万天众俱,亦...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7680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迹门十妙

(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妙,即全境而起之。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五后得

后得者,菩萨行满化他之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

《三藏法数》 / 29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金刚手者。瑜伽经释云。手持金刚杵。表内心具大菩提。外表摧伏诸烦恼。故名金刚手。又释云。不被三种魔破坏。菩提心自体坚固成金刚。一切如来之所建立。能破断常二边。是故金刚杵破邪见山。证金刚定常持于掌中。故名金刚手。 云何菩提萨埵义。觉悟真实法。觉已住生死。令觉...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25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十一

一、世俗,谓世间有漏之,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亦云名字,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法,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藏法数》 / 560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金刚法菩萨

Vajradharm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西方无量寿如来四亲近之上首。手持莲华。标清净之妙法。秘藏记末曰:「肉色,持一莲华」。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华契故,能见金刚法。」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法清净无染叁摩地,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法菩萨形,住观自在...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方便

梵语傴和U 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

《佛学大辞典》 / 88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见道

叁道之一。初生无漏照见真諦理之位也。道者道路之义,学人进取之道路也。积叁贤四善根之加行而生於世第一法无间之无漏真也。又大乘之菩萨於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二障,谓之见道。於其时之无漏,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之十六心:一苦法忍,...

《佛学大辞典》 / 91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表四印。于初品中有六曼茶罗。所谓金刚界大曼茶罗。并说毗卢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此...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4102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金刚利菩萨

Vajratīksn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西方无量寿如来四亲近之一。主如来之德,标断一切之苦,以剑為叁昧耶形。秘藏记末曰:「金色,左手华上有篋,右手持利剑,由结金刚藏剑故,彼能断一切苦。」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剑般若波罗蜜叁摩地,自受用故。(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金刚嬉戏菩萨

Vajralāsi,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第一。是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心中流出之嬉戏叁摩地女菩萨也。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嬉戏法乐标帜叁摩地,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嬉戏天女菩萨形,住毘卢遮那如来东南隅月轮。」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苦法,苦是欲界生死之苦,法是所证真如之理,是能证之。谓观欲界生死之苦,真发而证真如之理,是名苦法。 二、苦类,谓观欲界苦谛之后,复观上二界苦谛,真明发,是欲界苦法之流类,是名苦类。(上二界者,谓色界、无色界也。) 叁、集法,谓观欲界集...

《三藏法数》 / 490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诸成就法品第九

尔时释迦牟尼佛。观察大众。为未来世有情。诰金刚手秘密主言。秘密主当来后世懒堕懈怠。不精进于善法。无余暇有情。贪爱染着。不能于广大愿而求成就。愍念利益彼有情故。或婆罗门生于胜族。或刹利族姓者。有清信及发菩提心者。爱乐修真言行者。利益如是等有情。我为略说真言明王佛...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4606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五种甚深

甚深者,即如来所证真如理境界也。以此五法深妙难解,非声闻、缘觉之所能知,故也。 一、义甚深,义甚深者,谓如来所证种,性义微妙不可思议也。 二、实体甚深,实体甚深者,谓如来所证实相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也。 叁、内证甚深,内证甚深者,谓如来所证...

《三藏法数》 / 265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為四。一大圆镜,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是转...

《佛学大辞典》 / 67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印契品第二

尔时金刚手菩萨。无量俱胝持明众围绕。往诣世尊头面礼足。白佛言。世尊大有持明者。于佛教真言行修行彼不具方便不善知仪则。为彼有情利益由此方便速得成就。唯愿世尊演说佛顶真言教。佛告执金刚。持明者先当受三归发菩提心。清净澡浴大悲愍念一切有情。于寂静处应结契印。亲承禀而...

《一字奇特佛顶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364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1日

画像仪轨品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佛眼观一切众生界。告金刚手秘密主言。秘密主为有情利益故。我今说大明王仪轨。一切佛所说。一切世间出世间真言明像中上上。佛顶轮王本身形状。能灭一切罪。令一切有情得大涅槃。以殊胜三摩地。佛色身变化而现。我今说世尊佛顶轮王画像法。修行者先应入曼茶罗。...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93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仪轨

归命释迦牟尼佛 宣说方广大乘典 为诸菩萨而开示 甚深最胜真实教 我今依于大教王 遍照如来成道法 若能依此胜义修 现世得成无上觉 归命缘起初序品 光中能显因果事 福德慧至究竟 一乘实相胜义门 归命善巧方便品 甚深难测如来 言语道断离心境 是故方...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0647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示现真言大威德品第二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从三摩地起。以佛眼观一切佛刹彼一切天集会。如师子奋迅。而顾视诰金刚手秘密主言。金刚手汝今谛听。一字佛顶大明王及四大佛顶及毫相等。作大利益成就者明妃。如来手。如来钵。如来唇。如来口。法轮等大明王。所有一切众生界。于一切有情勤修佛顶真言行菩萨等。...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223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度论所说:一、一切,声闻缘觉之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菩萨之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叁、一切种,佛也。佛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叁諦之观。然叁就人分别,虽如上各别,而就法之胜劣分别...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护摩品第十三

复告金刚手 远离于秘密 成就不可得 于此经教中 成就故说密 护摩炉差别 应秘密而作 息灾等三种 一处不应作 若一处护摩 护摩炉必谬 若于调伏炉 不应作息灾 如器中有毒 盛乳必当坏 审观三种事 故说三种炉 余教亦说三 炉作是分别 于此应用之...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145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