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 条搜索结果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Ajitakeśa-kambara,又作阿耆多颈舍甘婆罗。新称阿末多。外道六师之一人。执现世受苦则来世為乐之外道也。维摩经什註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同肇註曰:「其人着弊衣,自拔髮。五热炙身,以苦行為道。」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我,谓眾生有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即不可说藏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大施会

又曰无遮大会。不择贵贱上下。会一切之人而以物施与之也。约五年行一度。维摩经菩萨品曰:「我昔自於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注曰:「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生曰:婆罗...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六字章句陀罗尼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龙树入龙宫齎华严经

龙树传云:龙树已出家,入灵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经典授之。诵持爱乐,虽通实义,然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餘经,不得。自念言:佛经虽妙,犹有所未尽。我欲推未尽而演之,以悟后学。於此欲更造衣服,立教戒,附於佛法而小异。独在静处水精房中,思惟此事。大龙...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四空定

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捨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缘内识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吉河

外道指恒河而云。百论疏上中曰:「外道谓恒河是吉河,入中洗者,便得罪灭。彼见上古圣人入中洗浴,便成圣道故,就朝暝及日中叁时洗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大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大辞典》 / 604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闍提首那

涅槃经所说十仙之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闍提首那,此翻為愿勇。远法师云:邪见外道,以执涅槃是无常也。」了义灯二本曰:「有云:涅槃经云:上古有仙,名闍提首那。彼仙造论,名叁弥叉,此云观察。广明二十五諦,準此观察即无智慧,与数论名同,数即智慧故。」梵Jati-sena。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建爪

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叁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经疏二曰:「建立净,不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不相应。乃至长爪梵尼诸大论师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天口

婆罗门之法以火為天之口,火烧供物则诸天得食之云。是护摩供之所由来。百论疏上之中曰:「再供养火為欲生福,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瞑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法天口耶?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正烧苏等千八种物,令香气...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日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出世,能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改恶迁善,舍迷就悟;如日出现世间,照临万物,一切幽暗之处,悉皆明朗,故取为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破无明暗,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之光,破除一切有情无明黑暗,如日行空,威光燀(昌善切)赫,能令世间一切...

《三藏法数》 / 614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婆私吒

又作婆私瑟搋。婆罗门名。此婆罗门之母丧六子而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而还本心,受叁归戒(杂阿含经叁十四,经律异相二十叁)。俱舍论十五曰:「愁毒缠坏。心遂发狂。如婆私等。」俱舍光记十五曰:「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经说。婆私瑟搋婆罗门女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法退菩提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

《三藏法数》 / 337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梵志

Brahmacārin,婆罗门四时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伦记十九曰:「梵者西国音,此翻為寂静,谓涅槃也。志是此方语,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论叁十四曰:「婆罗门至彼王所,王言:梵志从何所来?」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鉢多罗

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囉,鉢呾罗,播怛囉,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宿作外道

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眾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於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眾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不异,然以一切归於宿作不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為邪执也。毘婆沙论百九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外道七种无常

一、作已而舍无常,作,即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相。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造,后见四大相异,如地坚、水湿、火暖、风动,各各不同,遂执为无常,故云作已而舍无常。 二、形处坏无常,形处,即形状也。谓外道计四大造色,能造所造,色体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变坏等相,...

《三藏法数》 / 37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神我

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為灵妙不思议,称為神我。数论外道二十五諦之第二十五,称為神我諦Puruṣa,又曰Ātman。以思為体。远离二十叁諦而以神我独尊為涅槃。唯识述记一末曰:「金七十论。神我以思為体。」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蕴、离蕴等差别,而要之於诸种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空尘

外道观空,则必存空相,而堕於空见,此空见尘,属於六尘中之法尘,故曰空尘。即示外道之空观為法尘而非正观也。止观五下曰:「观心推画,发一分细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见法尘,与心相应,何关无生?」次文曰:「即是向者,所发空尘,谓為涅槃。」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口力外道

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虚。谓万物本為由一虚而生者。中论疏叁本曰:「口力外道,计太虚能生四大,四大能生药草,药草能生眾生,此从无生也。」参照[口力论师]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观音顶戴弥陀

观无量寿经述观音之相曰:「毘楞伽摩尼宝,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曰:「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顶礼弥陀尊。」般...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外道四执

又云四宗。叁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毘曇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叁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叁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叁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毘曇...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使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嗔使。 叁、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

《三藏法数》 / 55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菩萨十戒

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见

一、身见,谓于五阴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是名身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执我、我所者,计执一阴为我,余四阴为我所也。) 二、边见,谓计我身或断,或常,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名边见。 叁、邪见,谓邪心取理,颠...

《三藏法数》 / 21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婆蹉

Vatsa,一云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犊子部外道也。 又Vatsa,比丘名,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经叁曰:「苦身露坐不避风雨,所谓婆蹉比丘是。」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胜论师

尊之曰胜论师,斥之曰胜论外道。以胜论十句义為宗之徒也。见[胜论宗]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数论

萨婆多部之诸论也。彼之部宗為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谓之数论。大部补注十一曰:「诸文或云数人,又云数论,即萨婆多论师也。涅槃疏云:数人宗萨婆多,纯明无我,破诸外道。」又迦毘罗仙所造之论,亦称為数论。即金七十论是也。见[数论外道]条。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冥初外道

中论所说八计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目犍连為执杖梵志所杀

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体

凡礼敬叁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叁、右手,疏云:愿我右手着地之时...

《三藏法数》 / 24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娑毘迦罗

又作劫毘罗Ka 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毘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毘罗迦所归冥諦。」同长水疏曰:「娑毘罗迦,亦云劫毘罗,此云金头,或云黄髮。」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种见

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

《三藏法数》 / 565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提婆為天

西域记五记提婆到中天竺鉢罗耶伽国一伽蓝,与外道為循环论而服之。见[我天尔狗]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树提伽在火中生

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為男,长年具德。六师闻之,心生嫉妒,以菴罗卑和合毒药使服之,服已寻死。长者多积薪火葬。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犹如鸳鸯处於莲华臺。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儿来...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如是我闻

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傴(有之义)二...

《佛学大辞典》 / 447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因佛性

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叁、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叁佛...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路迦耶底迦

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讚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先尼

Seuika,又作西儞迦,霰尼。外道名。译曰有军,胜军。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西儞迦,此云有军,外道名也,旧云先尼讹也。」可洪音义十一上曰:「西尼亦云先尼,梵志名,唐云胜军。」楞严经十曰:「霰尼。」涅槃经二十九曰:「尔时眾中有梵志名先尼,復作是念:瞿曇有我耶?如来默然...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动不动法

欲界之法,无常迅速,故為动法,上二界之法长久,故名不动法。遗教经曰:「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维摩经五曰:「什云:欲界六天為动法。上二界寿命劫数长久,外道以為常,名不动法。」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古来实有宗

外道十六宗之一。谓过去及未来為实有而非假。胜论,时计之二外道也。义林章一曰:「去来实有宗,谓胜论外道及时计外道等,亦作此计。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虽通小乘,今取外道。」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摩奴闍

Mānusa,又作Manuṣya,末奴沙,摩[少/(兔-、)]沙,摩[少/(兔-、)]赊,摩奴沙,摩努娑摩[少/(兔-、)]奢,摩奴晒,摩努史也。略曰摩[少/(兔-、)]。又曰摩拏赦,摩[少/(兔-、)]舍喃。译曰人,意。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末奴沙亦云摩[少/(兔-、)]沙,此云人。」法华文句四曰:「人者,...

《佛学大辞典》 / 38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钦婆罗

Kambala,衣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钦婆罗衣,毛丝杂织,是外道所服也。」西域记二曰:「頷(墟严反)鉢罗衣,织细羊毛也。」叁德指归二曰:「钦婆罗,此云麤衣。善见云:此衣有二种:一髮钦婆罗,织人髮作。二毛钦婆罗,织犀牛尾作。」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波吒利弗城结集

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座,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外道

又曰时散外道,十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此执有真实时体以生一切万物之外道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外道婆罗门授记品第二十五

尔时会中有外道婆罗门,名钵哩没啰惹迦,与其眷属六万人俱,见诸阿修罗王、迦楼罗王,诸大龙王、夜叉、乾闼婆等,及璎珞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光音天、遍净天、广果天等,作供养已,蒙佛授记,及闻净居诸天子众以妙音声,说偈...

《父子合集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4461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