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而含赤之色,為佛之毛髮之色。又云紺琉璃。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长,紺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玄应音义叁曰:「紺古闇反,青赤色也。释名云:紺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往生极乐者,有九品之差别。其上品上生之人,生即坐於七宝之开莲华,得闻妙法。上品中生已下者经一宿,乃至下品下生之人,经十二大劫而花方开。含於其花中,不能见闻叁宝,谓之含华。观经定善义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堕边界,或堕宫胎。」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地大為方。一切形中四方均等之貌,有安住不动之势力。故维持诸法而使止住,是為方形。次水大為圆。圆形者,轮圆具足不住一性之形也。盖水於一切法中,形体不定,随器而為种种之形者也。故其形相為圆。次火大為叁角。叁角者,炽盛猛利之形也,其故如剑戟等,猛利能破坏一切事物,且...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二果,即斯陀含,华言一往来,而有二义焉。 一、一往天上,谓第二果人,犹有欲界下叁品惑,共润一往来身。若于人中得第二果,则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证第叁果,是名一往天上。 二、一往人间,谓第一果人,若在天中得第二果,则一往人间,一来天上,便证第叁果,是名一往人间...
《三藏法数》 / 11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六百四十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根——未知当知根、知根、无知根。”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觉知学地时,随顺直道进, 精进勤方便,善自护其心, 如自知生尽,无碍道已知, 以知解脱已,最后得无知, 不动...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3988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梨师达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餘。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富那罗,又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或云宿旧。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於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与等者,而能於佛及四部眾等共受用,不计我所。杂阿含经曰:「富兰罗耑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华,...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
《三藏法数》 / 233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九百四十、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于意云何?若此大地一切草木,以四指量,斩以为筹,以数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所依父母;筹数已尽,其诸父母数犹不尽。诸比丘!如是无始生死,长...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3843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七百四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圣弟子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1347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三十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1958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Yamunā,又作蓝牟尼那,摇尤那。恒河之支流,至鉢逻耶伽Allahabad而合於本流。翻梵语九曰:「蓝牟尼那,应云盐牟那,亦云摇尤那,译曰缚也。」大智度论第二十八卷曰:「河名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五卷,唐玄奘译。此為法相宗所依之本经,有前后总别四译。第一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又一卷,名相续解脱如来所随顺处了义经。二者对於唐译為地波罗蜜品第七与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之二品。二元魏菩提留支译,五卷,名深密解脱经。与唐译对分胜义諦相品...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南方佛教之对。纪元前叁世纪阿育王传道师派遣后,发达於印度北部,传播於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总称。此等处所现存之经典,与锡崙,缅甸等所谓南方佛教国之经典為小乘教者相反。含大乘经典為多,两者显有相异之点,故从地理上之区分,称為北方佛教。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八百六十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兜率陀天寿四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590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Vandana,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毘奈耶杂事一曰:「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若见苾芻,便云敬礼。」同十五曰:「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田弟],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鄔波离,於我法律,有二种敬礼。云何為二?一者五轮着地,一者两手捉腨。而...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百八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心正解脱者,能...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662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百三十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何所著?何所见我,若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34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六百〇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共诸比丘僧入城乞食,如偈所说: 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行步如鹅王,面如净满月, 世尊与众俱。 时,世尊以足践城门限地,作六种震动,如偈所说: 大海及大地,城郭并诸...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3097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百一十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有流。云何名有流?云何名有流灭?” 佛告罗陀:“善哉所问!当为汝说。所谓有流者,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799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〇二十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 尊者阿难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如是病比丘多有死者。善哉!世尊!愿至东园鹿母讲堂尊者叵求那所,...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4724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百〇三、 如是我闻: 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拘舍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弥国跋陀梨园,身得重病。 时,有陀娑比丘为瞻病者。时,陀娑比丘诣诸上座比丘,礼诸上座比丘足,于一面住。 诸上座比丘告陀娑比丘言:“汝往诣差摩比丘所,语言:“诸上座问汝...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2333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五百〇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 时,释提桓因有上妙堂观,于夜来诣尊者大目揵连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释提桓因光明普照耆阇崛山,周匝大明。尔时,释提桓因坐已,即说偈言: 能伏于悭垢,大德随时施,...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900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第五诵道品第一 六百〇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百〇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88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五百七十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不处难陀林,终不得快乐, 忉利天宫中,得天帝名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592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七百九十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1237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五十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观此五受阴,是生灭法。所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云何色集?云何色灭?云何受、想、行、识集?云何受...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887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一、见道,谓声闻因断叁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
《三藏法数》 / 24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九百〇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住耆阇崛山中。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言:“云何?舍利弗!如来有后生死耶?” 舍利弗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1430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闍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於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曇,而為无上至真等正觉。於摩竭陀国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八百三十、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崩伽阇崩伽耆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法。 尔时,尊者迦叶氏于崩伽聚落住,闻世尊说戒相应法,赞叹是戒,极心不忍不喜,言:“此沙门极赞叹是戒,极制是戒。” 尔时,世尊于崩伽聚落随所乐住已,向舍卫国去,...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652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学人田,小乘见道位已后,修学圣道之圣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叁信解,四见到,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八向须陀洹,九得须陀洹,十向斯陀洹,十一得斯陀洹,十二向阿那含,十叁得阿那含,十四中般涅槃,十五生般涅槃,十六行般涅槃,十七无行般涅槃,十八上流色究...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於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叁贤四善根),二须陀洹(即预流果),斯陀含(即一来果)之人,叁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诸...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Vandana,又云婆南。新称伴谈,伴题,烦淡,槃淡,盘荼味,槃那寐,畔睇,畔弹南等。译曰稽首及敬礼,度我。义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中略)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云和南。」寄归传叁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弹南,译為敬礼...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千〇八十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时,有异比丘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于其路边,住一树下,起不善觉,以依恶贪。 尔时,世尊见彼比丘住一树下,以生不善觉,依恶贪嗜,而告之曰:“比丘!比丘!莫种苦...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423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如来塔,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九百九十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诸上座比丘随佛左右,依止而住。所谓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揵连、尊者阿那律陀、尊者二十亿耳、尊者陀罗骠摩罗子、尊者婆那迦婆娑、尊者耶舍舍罗迦毗诃利、尊者富留那、尊...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338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五百三十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而能至此?” 尊者阿那...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250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三百二十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 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 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 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 我昔数咨问,世尊作是说。 尔...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318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八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 佛告郁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93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六百四十、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此摩偷罗国,将来世当有商人子,名曰掘多,掘多有子,名优波掘多,我灭度后百岁,当作佛事,于教授师中最为第一。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不?” 阿难白佛:“唯然,已见。世尊!” “阿难!是处名为优留曼茶山,如来灭后百岁,此山当有那...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6378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贤者舍利曰:“请诸比丘听,说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净除至竟说行,听从一增至十法,听向意着意,听说如言。”诸比丘从贤者舍利曰:“请愿欲闻。”舍利曰:“便说从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无为。从苦得要出,一切恼灭。...
《长阿含十报法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456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一千一百〇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能受持七种受者,以是因缘得生天帝释处。谓天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及家诸尊长,和颜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言;于悭吝世间,虽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行施,施...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88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一百七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弥絺罗国庵罗园中。 时,有婆四吒婆罗门尼,有六子相续命终,念子发狂,裸形被发,随路而走,至弥絺罗庵罗园中。 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吒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耻,敛身蹲坐。 尔时,世尊告...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1425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九百一十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有三种良马。何等为三?谓有马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如是于此法、律有三种善男子。何等为三?有善男子...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2342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一百二十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时,有众多释氏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释氏:“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 诸释氏白佛言:“世尊!我等于诸斋日有时得受斋戒,有时不得;于神足月有时斋戒...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25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〇六十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善生,新剃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当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处端严:一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二...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522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教者,谓华严一乘圆顿之法也。盖毗卢遮那如来演说此经,化被群机,通有十类,故云教被十机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被无信机,谓邪见众生,无有善根,不能信受。或时闻已,反生诽谤,堕诸恶道。虽堕恶道,由闻名故,熏成其种,是名被无信机。 二、被违真机,...
《三藏法数》 / 72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千一百四十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应施何等人?” 佛言:“大王!随心所乐处。” 波斯匿王复白佛言:“应施何处,得大果报?” 佛言:“大王!此是异问。所问“应施何处?”此问...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424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二百九十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大力自在乐,所求无不得, 何复胜于彼,一切所欲备?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548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二百二十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斗战,阿修罗胜,诸天不如。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乘车北驰,还归天宫。 “须弥山下道迳丛林,林下有金翅鸟巢,多有金翅鸟子。尔时,帝释恐车马过...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946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二百六十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驶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1115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千一百九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阿腊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腊毗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持尼师坛,着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
《杂阿含经(五十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805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於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果之圣者,有五种七种九种之差别。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叁藏之一。类集一切之论部,谓之对法藏。诸论之通名也。 又(书名)世亲所造之俱舍论也。梵名,阿毘达磨俱舍,译曰对法藏。对法指发智六足等之诸论,藏指俱舍论,此论含摄彼发智六足等之妙义。故名此论曰:「对法之藏」。俱舍论一曰:「由彼对法论中胜义入此摄故,此得藏名。」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现又作见。现之义也。不借造作安排现成就之公案也。此中含褒贬二意。传灯录十二(睦州章)曰:「师见僧来云:见成公案放汝叁十棒。」碧巖第九则着语亦有见成公案之说。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是成实论之所明。一、现般,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二、转世,谓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即得罗汉者。俱舍无之。叁、中般,五种不还中之中般也。四、生般,五种不还中之生般也。五、有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有行般也。六、无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无行般也。七、乐定,...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丹本第十一卷第五张准) 二百九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天子名曰因陀罗,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云何不知寿?云何觉了寿? 云何贪着寿?云何系缚寿?...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12774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Saṁdhinirmocana,解深密经之梵名。唯识演秘叁本曰:「此经梵本名曰删地涅謨折那。涅謨折那,此翻名解。删地之声含於叁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叁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叁种并名删地。(中略)前后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為优矣。」此经有四译,...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Bhojaniya,又作蒲饍尼。译言正食。新译噉食。米饭等可噉食之五种正食也。行事钞下二曰:「四分中有五种蒲闍尼(此云正食),谓麨、饭、乾饭、鱼、肉也。」玄应音义四曰:「蒲闍尼食,译云可食。」有部毘奈耶叁十六曰:「有五种蒲饍尼食(是含噉义也)成足食。云何為五?一饼,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為预流向。為断见道十五心间叁界见惑之位。是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叁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叁品之位。...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丹本第十卷初准) 二百六十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尼山中。有一天女,名求迦尼娑,本是波纯提女,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晖曜,普照此山,悉皆大明,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即说偈言: 口意宜修善,不应作诸恶, 身不以小恶,加害于世间。...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1026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丹本第六卷十二张后准) 二百一十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尼名曰旷野,于其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将欲向彼得眼林中。时魔王波旬作是心念:“瞿昙沙门今在舍卫得眼林中,其弟子旷野比丘尼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将...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11336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丹本第十八卷初准) 一百九十、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犊子梵志往诣佛所,慰问如来,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将欲请问。汝若多闻,愿垂听察。” 佛告犊子:“若有所疑,随汝所问。” 犊子问曰:“身之与我为是一耶?” 佛言:“...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7001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丹本第七卷六张已后准) 二百五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长者,请佛及僧施设大会。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围绕,至彼大长者家。时彼尊者婆耆奢,于僧直次守于僧坊。当于尔时,有多女人诣彼僧坊,时,女人中,有一端正美色之者,时,婆耆奢见斯事已...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9948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丹本第十九卷准) 一百九十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时有梵志,厥名优陟,来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即问佛言:“瞿昙!一切世界为有边耶?为无边耶?” 佛告优陟:“如斯等问,吾初不答。” 优陟言:“瞿昙!我问世界有边无边,悉不见答。若然者,汝常...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9572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寺之别称。以紺琉璃為佛之毛髮,又為佛国土之色相故也。祖庭事苑四曰:「紺园即紺宇也。释名曰:紺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内教多称紺目紺髮,取此义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丹本第九卷初准)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来诣佛所,身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不生欢喜园,终不能得乐。 是三十三天,名称满世间, 常是彼天人,之所居住处。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汝如...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10716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一百三十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住阿练若处,寂灭修梵行, 日常食一食,颜色极和悦。 尔时,世尊...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13262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丹本第十七卷初准) 三百三十、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猕猴陂岸大讲堂中。时有四十波利蛇迦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在学地,未离欲法,咸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作是念:“此诸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是学人,未断诸结,吾当为...
《别译杂阿含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9906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探玄记八曰:「依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叁声闻,四轮王也。真諦叁藏引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起塔:一如来,露盘八重已上,是佛塔。二菩萨,七盘。叁缘觉,六盘。四罗汉,五盘。五那含,四盘。六斯陀含,叁盘。七须陀洹,二盘。八轮王一盘。若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也(...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切含婬意不正之言词也。旧译綺语。新译杂秽语。十恶之一。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闺阁者,皆谓之綺语。云笈七籤曰:「叁者无色界天,其中人寿命亿劫岁,若人一生之中,不恶口两舌妄言綺语,当来过往得居此天。」大乘义章七曰:「邪言不正,其犹綺色,从喻立称...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Anāgāmin,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於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大乘义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还。小乘法中,更不还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小乘四果之第二一来果也。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 又一、习气果,由宿世修习善恶之气分,而今生感善恶之果也。如往昔修善,故今生善心强,往昔修恶,故今生恶心强。二、报果,依宿世善恶之因而感今生之苦乐感。前之习气果為等流果,后之报果為异熟果。见阿毘曇论一。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又名五种那含,五种般。般者般涅槃之略,為入涅槃之义:一、中般,不还之圣者,死於欲界而往色界,於其中有之位,断餘烦恼而般涅槃也。二、生般,谓生於色界已,不久断餘惑,而般涅槃也。叁、有行般,生已,而於其天处长时加行勤修,以断餘惑,方般涅槃也。四、无行般,生已,而於...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有叁说:(一)成实论之说。於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為二,与此同。是俱舍七圣中之前二也。叁无相行。前二人入於见道,空观相续而无相之间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别观四諦之行相),此叁為须陀洹行(新作向),四须陀洹果,五斯陀...
《佛学大辞典》 / 454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第一八法,行者为增本行,未得慧法八因缘。何等八?一为若行者依受教诫行,亦依慧者同学者,是本行,未得慧便得慧。是为一法因缘。 已依佛亦余慧者同学者,得时时闻微法经,是增本行,不得本慧便得本慧。是为二法因缘。 已闻法,却身却意,从是本行因缘,不得慧便得慧。是为...
《长阿含十报法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6656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第一毘婆尸佛Vi aśyi,第二尸弃佛Śikhi,第叁毘舍浮佛Viśabhā,第四拘留孙佛Krakucchanda,第五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第六迦叶佛Kāśya a,第七释迦牟尼佛Śākyamuni也。此中前叁佛出於过去庄严劫之末。拘留孙佛以下,出於现在之贤劫。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叁十。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律宗之语。佛成道以后十二年间,唯说诸恶莫作等教,制弟子之行法,谓之略教,十二年已后,弟子中,非法渐多,為广说戒律,示一一持犯,谓之广教。南山戒疏一上曰:「言广教者,由略名含,未晓前相,虽造诸非,不谓有犯。故须广张纲目,收摄罪聚,钝根之流,闻便得解。因广说故,名...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 (一)叁藏之一。对於律及论而言。即佛所说之教法也。涅槃经第十五所谓:「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大毘婆沙论第一等所谓律及论,詮戒及慧,而经则詮定者,即是也。论其字义,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谓:「能...
《佛学大辞典》 / 137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如法相叁论於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為体,万物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為实大乘,於真如立二相,一為不变真如。二為随缘真如。...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一阿练若,二乞食,叁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叁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塚间。若有人於十一年中,学此苦法,即於现身成阿那含,转身即成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寂灾法(息灾法)白。白是寂灾之色,如来部之义,故為最初。增益法黄。黄是增益之色,莲华部之义,故為第二。降伏法赤。赤是降伏之色,金刚部之义,故為第叁。求财法青,青是成办所事,亦出生随类之形,故為第四(青色含五色)。摄召法(鉤召法)黑。黑是摄召之义,即诸奉教者忿怒...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见体空之观法也。為大乘菩萨之观法,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依之而证空寂之涅槃,故同於小乘之觉,利根之菩萨,依之而达观中道(体空之里含中道,於体空之下辨之)。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又作瞿。衢之声含十名。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言衢十名,羊也、眼也、地也、天也、水也、说也、方也、金刚也、光也、箭也。」俱舍论五曰:「且如古者,於九义中,共立一瞿声,為能詮定量。故有颂言: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於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翻译名义集叁曰:「宋僧传云:译场经馆;设官分职,可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斋叶书之叁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是也,次则笔受者,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西晋偽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含玄賾,姚嵩聂(女涉切)承远父子。至於帝王执翰,即兴梁...
《佛学大辞典》 / 45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经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种:一者体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於极微,分拆心而至於一念,分拆之结果,始观空,谓之拆空,是一切小乘教之空理也。体空者,无须分拆之,真押法之体而观如幻如梦是空,存体随显之空理也。如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薄者逼也逼於下地也。為诸苦所逼迫之地位也。言凡夫之境界。净心戒观下曰:「薄地凡夫臰身鄙陋,果报卑劣。」同发真钞中末曰:「文选注云:薄逼也,谓逼下地而居耳,此通收四洲人也。」弥陀经元照疏曰:「薄地,凡夫业惑缠缚,流转五道百千万劫。」同戒度记下曰:「薄音博,逼也。...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Anāgāmin,阿那含之旧称。智度论叁十二曰:「阿那名不,伽弥名来,是名不来。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无色界中,於彼漏尽,不復来生。」见[阿那含]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