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 条搜索结果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数》 / 688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顿写

又曰顿经,一日经。於一座疾书华经也。為追福而之。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切

又名一切万,一切诸。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略说有叁种:一者有為,二者无為,叁者不可说,此叁己摄一切。」梵Sarva-dharma。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数》 / 115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自得,谓佛自行证得之,与十方佛无增无减,是名自得。 二、本住,谓界之,本来常住,有佛无佛,性相常然,是名本住

《三藏数》 / 62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数》 / 376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净居天中。与诸天大众净居天王。伊首罗天王魔醯首罗天王。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及诸天众。宝莲华师子之座而说妙。逾如日光照明一切。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礼佛足已整理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罗尼。名不空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 4525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摩诃毗卢遮那如来金鼓说。口开舌举震界宫殿。莲华台藏世界诸如来出定。即以摧破地狱灭七遍之殃。起教菩萨说五字秘密。是五字者阿鑁览唅欠。阿字金刚部主肝。鑁字莲华部主肺。览字宝部主心。唅字羯磨部主胃。欠字虚空部主脾。山海大地从阿字出。江河万流从鑁字出。金玉珍宝日月星...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 3444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

一切

一切者,谓上根大智之人,全性起,了即性,性不二,事理互融。烧香散华,无非中道;习禅诵经,尽是真如。是故一行,则一切行无不焉。

《三藏数》 / 72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言说身,谓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身。 二、证得身,谓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身。

《三藏数》 / 96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毘婆尸

Vi aśyin,又作毘鉢尸,微鉢尸,鞞婆尸,毘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瑜伽像

真言瑜伽经者观想之尊像也。瑜祇经曰:「若作曼荼罗,及画瑜伽像。」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数》 / 3053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多罗

Sūtra,又作单罗,妒路,多阑,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字文殊

即五髻文殊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鸟

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常相即而不离也。南本涅槃经鸟喻品曰:「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捨离。是苦无常无我等亦復如是,不得相离。」章安会疏八曰:「云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佛眼曼陀罗

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拏罗: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水懺

神僧传云:唐懿宗朝有悟达师知玄,膝上生人面疮,依神僧之告而懺悔,以叁昧之水洗之。疮乃癒。因着慈悲水懺叁卷。名水懺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七常住果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

《三藏数》 / 40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数》 / 1127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数》 / 2629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达磨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方广经云:轨则,名。成唯识云: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南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每月十斋日

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

《三藏数》 / 515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依此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无所之净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住地惑

五住者,谓叁界见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者,即叁界分别见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尘,...

《三藏数》 / 409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摩訶萨埵以身施虎

释迦如来往昔菩萨大行时,以身投饿虎。见金光明经捨身品,贤愚经一。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牛头禪

以牛头山融為祖之禪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禪宗也。初,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自是席大盛。融下,智巖,慧方,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七贤

又曰七方便位。亦曰七加行位。小乘见道以前之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為贤位,见道以后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谓之叁贤位,四、煗,五、顶,六、忍,七、世第一,谓之四善根。此中有通别二名,通者,皆称為七贤,皆称為加行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质直

质者正也,正直之心,无諂曲也。佛道在悟达眾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质直是净土。华经寿量品曰:「眾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眾僧,俱出灵鷲山。」又曰:「诸有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维摩经佛道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种忏悔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叁宝,不于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受戒之...

《三藏数》 / 359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部护摩

佛部為息灾,莲华部為增益,金刚部為降伏。见悉地经一,大日经疏叁。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画像

尊胜佛顶瑜伽仪轨上曰:「其所画布[(畾/(冗-几+互))毛]等,大小随意。(中略)於莲华臺上结跏趺坐,白肉色,两手脐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莲华,於莲华上有金刚鉤,如上顶轮王等,种种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图,皆於白莲华座结跏趺坐(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融叁世间十身

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叁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叁世间之十身者:一眾生身,六道之眾生也。二国土身,六道眾生之依处也。叁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叁身属於染分)。四声闻身,观四諦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六度而求菩提...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羼提仙人

佛往昔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数》 / 125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宝中有四种:一教,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教所詮之义理也。叁行,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行满所得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於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二者理,叁者行,四者果。」 又菩萨行之四也:一不捨菩提心,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专,二杂,唐善导於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於礼讚,举此二以料简其得失。即专為专正行,杂為杂杂行之谓,二行就所行之而言。二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二行章引礼讚文毕曰:「私云:见此文须捨杂专,岂捨百即百生专正行...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八不共

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种

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谓一切性无改易,皆可轨则而,故名性。 一、实性,谓一实之理,离虚妄相,本性平等,无有变易。一切诸佛莫不轨此之而成正觉,是名实性。 二、事性,谓世间种种诸,皆依于理,施设建立。所谓地水火风五阴等,随俗所知所见,...

《三藏数》 / 15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胎相

一、正知入不正知住出,谓转轮王宿世曾广大之福,其业最胜,但知入胎,不能正知住胎出胎也。(正知,犹明知也。) 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谓独觉之人,久习多闻,其智最胜,但正知入胎住胎,不能正知出胎也。 叁、俱正知入住出,谓菩萨旷劫行,福德智慧俱胜,故能正知入胎...

《三藏数》 / 248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佛伏苦行外道

因果经叁曰:「即於尼连禪河侧,静坐思惟,观眾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苦行。於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四正断

一、断断,谓所起恶不善,断已复生,更须精进摄受,令不生起;断而又断,是名断断。 二、律仪断,谓坚持戒律,慎守威仪,断一切恶,是名律仪断。 叁、随护断,谓于无漏真实叁昧相中,随顺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四、...

《三藏数》 / 144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七斋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得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為亡者追福,则转劣而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叁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眾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眾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胎宫

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他力而自力念佛之人,虽往生极乐,而五百岁间不能见闻叁宝,犹如此界四生中胎生者在母胎内不能见日月,故名之為胎生,其胎生者所生之七宝宫殿,谓之胎宫。為於佛抱疑惑者之生处,故亦名疑城。是為无量寿经所说。依观无量寿经所言则此宫殿谓之...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数》 / 2142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财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以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諦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资。叁、戒财,谓戒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為成佛之资。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也。令病者南向,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菩萨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皆...

《三藏数》 / 855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十二相

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一切染净之,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四藏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数》 / 26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数》 / 1460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蕴论

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為九十四,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息半步

自定起而经行时之步行。即静起座,先於呼吸之间,举左足,进於右足之半,於次之呼吸,举右足,与左足相并,次自左足始,进十步乃至二十步,则转右而返,就原座云。如净禪师语曰:一息半步,此古佛之也。近来之长老,曾无知者。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雪山大士

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菩萨道时,於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菩萨行。(中略)我於尔时住於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於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繫...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部护摩

护摩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种性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数》 / 201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部都会

与[叁部都]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五种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谓禅之人,由先数息而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定,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定,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

《三藏数》 / 43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华严家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相而立四界,天台家為差别尘沙之事相而立十界,对配之,即横竪之二门也(四横十竪)。十界者:一、佛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二、菩萨界,為无上菩提六度万行之境界也。叁、缘觉界,為入涅槃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四、声闻界,為...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数》 / 545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退菩提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大慈之心,谓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

《三藏数》 / 337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黄衣

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僧衣不如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一转而為褐色,是如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数》 / 859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数》 / 814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十五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十一,心一,心所有四十六,心不相应行十四,无為叁也。 第一色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依灌顶道场经。说陀罗尼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心。从师亲受念诵则。后于净室。山林流水最为上胜。建立道场安置本尊。真言者面向东方。应以瞿摩夷涂拭其地。以白檀香磨为香泥。以用涂坛。或方或圆随意大小。而于坛上散诸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937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数》 / 24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无碍智

义无碍智。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义名下所以。称之为义。自义之名。称之为。辞说之言。名之为辞。乐说随欲善授。名为乐说。善通无滞。故言无碍智。

门名义集》 / 6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贤

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四煖,五顶,六忍,七世第一。即通叁贤与四善根(后之四)而為七贤。见玄义四下。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种意生身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叁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叁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叁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叁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叁、第四、第五地菩萨叁昧...

《三藏数》 / 289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因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 又凡有為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為生,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

《佛学大辞典》 / 84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行五门

一、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施也,是名行...

《三藏数》 / 35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阿僧祇劫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叁僧祇,且约释迦如来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叁?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

《三藏数》 / 36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舍利

Śāri,鸟名。 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见[舍利弗]条。 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所成者。元鎦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叁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行

(亦名叁种业,出大智度论并王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梵语阿罗,华言无酒。) 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

《三藏数》 / 216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檀特

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為往昔须大拏太於菩萨行之处。西域记二曰:「昔苏达拏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旧曰檀特山,讹也。(中略)跋虏城东北二十餘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拏太子...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数》 / 1131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六妙门

一数息门,善调身息,数息自一至十,以摄乱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為妙门。二随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谓為随息。若强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数息而随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诸禪自发,以随為妙门也。叁止门,息心静虑名之為止,行者虽依随息...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如来唄

如来妙色身等二偈八句,讽梵唄之调子,故云如来唄。简称之曰梵唄。胜鬘经曰:「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復然。一切常住,是故我归依。」第一偈,嘆佛之应身,次二句,嘆佛之报身,一切常住一句,嘆佛之身。会之常式,多唱此文...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净口业真言

即「唎。摩訶唎。唎。萨婆訶。」十四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诵此真言者,一切口业悉皆清净。不诵真言,以恒河水漱,亦不净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