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略名。大方广為所证之法,佛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略策曰:「大方广者,所证法也。佛华严者,能证人也。大以体性包含,方广乃业用...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加,即加被。佛于华严会上,以叁业神力,或冥或显,加被法慧等诸菩萨各各说法,故有此二加也。(叁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一、显加,显加者,谓佛以平等大慈,常鉴众生,若有宿世善根成熟者,即以神力加被菩萨,为其说法,如身业摩顶,以增其威;口业劝说,以益其辩。显...
《三藏法数》 / 184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丈六之释迦在摩揭陀国菩提树下成佛时,小机所感见,谓之化身佛。大机所见,為报身之毘卢舍那佛,於十八圆满之莲华藏世界成正觉也。但菩提树下与莲华藏世界并非异处,秽土即净土也。探玄记二曰:「或云:此界唯是娑婆。此约叁乘说。或云:即是华严,约别教一乘辨。」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着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盛行於世。世称其人為海东师,疏曰海东疏。见宋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日本慧若所着释迦传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於钦明天皇十叁年,百济供佛像及经论之役。其后佛教殷兴,计分十数宗派:若俱舍,成实,律,法相,叁论,华严,南都之六宗,则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种,则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与中国之天台异。相承圆密禪戒四者之法门,以...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所说,為世之则者,谓之法,此法為眾圣入道之通处,故云门。又诸法并通於一实,故名為门。又為如来圣智游履之处,故名為门。华严大疏二曰:「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同演义钞一曰:「并通一实,故得称门。」註维摩经八曰:「肇曰:言為世则谓之法,眾圣所由谓之门。」起信论义...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明菩萨乘之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如大日经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经明十地之十位,胜天王般若经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论明叁乘合说之十位,金光明经明十地妙觉之十一位,唯识论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觉之四十一位,智度论加入等觉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门是也),仁王般若经明十...
《佛学大辞典》 / 649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禪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涅槃经十叁曰:「实諦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大日经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名,具名达摩鬱伽陀。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其菩提树。根深坚固。善植于地。如栴檀柱。树身佣长。傍无枝叶。坚实圆满。名阿湿波他。所有诸鸟。不能飞过。皮肤细软。文象如绫。无量枝条。妙饰间错。其叶表里。素绿庄严。叶脉显现。如绀青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 5295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於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為理密,以真言部诸经為事理俱密。苏悉地经疏中曰:「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為理密;若叁世如来身语意密,是為事密。问:华严维摩般若法华等诸大乘教於此显密何等摄耶?答:如华...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肉眼,见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见一切眾生之心故。叁慧眼,见一切眾生之诸根境界故。四法眼,见一切法之实相故。五佛眼,见如来之十力故。六智眼,见诸法故。七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涅槃故。九无碍眼,所见无碍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出於华严...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称赤栴檀。栴檀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叁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於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有四种(一)菩萨瓔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叁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為胜应身,法相谓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妙名不可思议,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也。此之二妙,正论法华开权显实之意。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则显法华出前四时叁教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圆妙也。(开权显实者,开者,发也,拓也;声闻、缘觉、菩萨叁乘之法是权,佛乘是实。佛说法华,正为开叁乘之权,显一...
《三藏法数》 / 299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謁贤首,稟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后日本求华严经未渡之章疏时,更自彼地得一本,為宋朝传来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贤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讹谬。宋之净源举其叁失。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Śila,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口意叁业之罪恶,能使行人焚烧热恼,戒能消息其热恼,故名清凉。又,旧译曰性善。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為戒,叁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為戒。」义林章叁...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禪家之说法也,普说者,普说正法开宗眾之意。象器笺十一曰:「旧说曰:普说即陞座也。上堂亦陞座也。但普说不炷祝香、不搭法衣,以為异。自真净始,叁佛亦行之,到大慧方盛,普说须是知见广博人而始得。」华严经离世间品曰:「普说正法,智慧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善财童子从天宫下。向迦毗罗城。至善知众艺童子所。头顶礼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时彼童子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善知众艺。我恒称持入此解脱根本之字。 a 阿(...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216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叁教,第叁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眾生应受化者,而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圆教,华严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真实之宗旨,是各称自所信之宗也。又明真如法相实理之宗旨,如云性宗,天台之别教,华严之终教已上是也。观经散善义曰:「真宗难遇。」五会法事讚本曰:「念佛成佛是真宗。」慈恩传八曰:「臣等夙敬真宗,幸窥天藻。」广百论释论曰:「重显真宗,遗彼餘疑。」教行信证化卷曰:「钞...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於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訶萨亦復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天台宗分别佛一代之说法為五时。第一华严时。佛成道后,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与名。第二鹿苑时。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中於鹿野苑等说小乘阿含经之间。是就地而与名。第叁方等时。说阿含后八年说维摩胜鬘等诸大乘经。广(方之义),谈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之义),被眾机之...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udatta,又作须达多。新称苏达多。译言善与,善给,善授,善温等。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本名,祇园精舍之施主也。玄应音义叁曰:「须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慧苑音义下曰:「须达多,此云善给,施无依怙也。」华严疏钞六曰:「须达多,正言賑济无依,义云给孤独也,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密教立叁处之华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经立叁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叁行者身。今约此叁身而成义,则加持身即他受用报身,是阿弥陀佛也,其住处名华藏世界。由是过西方十万亿净土即有其处。青龙轨名弥陀為莲华藏。是五部中莲华部报身之土也。本地身即大日如来也,此佛之住处名...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Āgama,小乘经之总名。新称阿笈摩。旧称阿含,阿鋡,阿含暮。译曰法归。万法归趣於此而无漏之义。又译曰无比法,谓无类之妙法也。或译曰趣无,所说之旨毕竟无归趣之义。长阿含经序曰:「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名义集四曰:「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以十数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臺八叶院最少之极,為十六指,其十六者眾生肉团心之八叶曼荼罗也,此八叶开人法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法。以成十六之数也。大日经疏五曰:「内心白莲华,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眾生之烦恼深广,譬之於海。华严经二曰:「眾生没在烦恼海,愚痴见浊甚可怖。」大坚固波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大乘之教法。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所说。满六度之行而成佛之法门也。法相之叁时教,第二时空教已上也。叁论之二藏教,菩萨藏也。天台之四教。通教已上也。华严之五教,始教已上也。真言之十住心,他缘大乘心已上也。参照[大乘]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隋天台智者大师,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叁者而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 一、单人立题,单人者,如佛说阿弥陀等经是也。谓释迦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佛为所说之人。此经以两土果人立名,故云单人立题。(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两土果...
《三藏法数》 / 459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摩耶夫人。复告善财童子言。善男子。于此世界三十三天。有王名正念。王有童女。名天主光。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敬受其教。头面作礼。绕无数匝。恋慕瞻仰。却行而退。遂往天宫。见彼童女。礼足围绕。合掌前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 362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华严[五十叁知识]之一、楼阁城之船师也。疏钞六十七曰:「婆施罗者,此言自在。谓於佛法海已善通达,於生死海能通达。」梵Vairocana。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相宗与法性宗也。此為大乘之宗别,华严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以万法之生起归於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為一切染净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义,故名法相宗。如深密经唯识论之所明是也。华严之大乘始教,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当之。二、法性宗,略曰性宗...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十种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现之佛,谓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华严经五十二曰:「应知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楞严经七曰:「如来无间顶相,无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门之宗派也(一)华严宗有五教十宗之说。即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是也。(二)律宗一名南山宗,俱舍宗一名有宗,成实宗,叁论宗,一名性空宗,天台宗一名法华宗,贤首宗一...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叁、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之补陀落山Potalaka,在印度之南海岸。千手经曰:「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十一面观自在菩萨仪轨经上曰:「一时,薄伽梵,住补陀洛山大圣观自在宫殿中。」八十华严经六十八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西域记十(秣...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於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欲取,欲即贪欲,取即取着。谓于彼欲界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贪欲取着,故名欲取。 二、见取,邪心分别,名之为见。所谓身见、边见等。因见取着,故名见取。(身见者,于五阴等法,妄计为身也。边见者,于断、常二见中,随执一边也。) 叁、戒取,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
《三藏法数》 / 26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於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為性,对治懈怠满善為业。」辅行二曰:「於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昇进不懈怠故。」华...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经疏四十四曰:「华严经中以大海十相,譬十地菩萨修行: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叁餘水入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后汉支娄迦讖译。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兜沙之梵语未详。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兜沙经》天台别教,华严终教以上,真如随缘為诸法,诸法即真如也。是云真俗不二。然是就诸法之实法真如边,得言不二者。於诸法之当相,不得言真如,故非真不二。天台之圆教或真言之如,性具十界叁千之诸法而為真如之诸法,是乃真不二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眾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华严叁昧之略。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叁昧。是华严大经及梵网经所说。无量寿经上曰:「得佛华严叁昧,宣畅一切经典。」六十华严经叁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叁昧,其叁昧名佛华严。」瓔珞经曰:「我先於第叁禪中,集八...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鉢喇底木叉。戒律叁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眾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為定共戒道共戒,称之曰别解脱戒。又翻曰随顺解脱。以戒律随顺有為无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戒本疏...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所立。说一切眾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谓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叁乘等,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华严法华所说之圆教是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又曰:「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叁藏法数叁十二曰:「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眾...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所乘。五灯会元九(文喜章)曰:「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狮子往来。」李长者华严经论四曰:「文殊乘狮子者,為明创证法身佛性根本智断惑之骏故。普贤乘香象王者,表行庠序為威德故。」 又(本生)世尊因位為金毛狮子,為猎师捨身。贤愚经十叁(坚誓师子品)记此事曰:「有一...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叁观。法界者所观之境,叁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為虚空,於口...
《佛学大辞典》 / 428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人成道即万人成道。一事成就即万事成就。一切例皆然。名之為事事无碍法界。此為华严经所明。华严大疏二曰:「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徧法界。(中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眾生成正觉。(中略)理徧事故,一成一切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之清凉国师澄观,原為天台宗荆溪尊者湛然之弟子,后入法华严宗分顿教為渐顿,顿顿,分圆教為渐圆,顿圆,以华严经為顿顿顿圆,以法华经為渐顿渐圆。其故以為法华者,诸声闻人自小乘来,经歷诸味,至法华之会方开圆顿,故知法华是渐顿渐圆也。华严最初未经诸味,直开顿圆,故...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Tuṣāra,又作都沙罗,译曰霜。华严经七十八曰:「兜沙罗色光明。」慧苑音义下曰:「兜沙罗色,具云兜沙兜罗色。言兜沙者,此云霜也。兜罗,冰也。」梵语杂名曰:「霜,覩沙罗。」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十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华严疏钞一上举叁解中,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如同学钞一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66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二十卷,贤首撰。华严经之註释,第一卷开教起之所由,藏部之所摄,立教差别,教所被之机,能詮之教体,所詮之宗趣,具释题目、部类、传译、文义之分齐,随文解释之十门,以说玄义,二卷以下逐本经之文而解释。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藏,即含藏之义。谓佛灭度后,阿难结集如来所说经法。以此八藏,类摄无遗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胎化藏,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二、摩诃衍藏,梵语摩诃衍,华言大乘。摩诃衍藏者,即佛所说法华、涅槃、华严等诸大乘经。是也。 叁...
《三藏法数》 / 36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叁国佛教略史曰:「现时支那之佛教,大别二派:一黄衣派,即喇嘛也。一青衣派,即旧来之诸教也。(中略)青衣派中,尚存天台、华严、禪宗、真言、法相、净土诸宗典型。」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Lañkā,新作[飢-几+夌]伽,又作[马夌]伽。在师子国(即锡兰岛)之山名(今之Adam s eak)。楞伽為宝名,又曰不可到,难入之义也。即山以有楞伽宝得名。又以险绝常人难入得名。佛尝在此说大乘经,名楞伽经。西域记十一师子国曰:「国东南隅有[飢-几+夌](勒登反)伽山,巖谷幽峻...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贤首着。為答唐则天武后之问:借庭前之金狮子為喻,以显华严之教观者。初明法界缘起,次论五教,最后说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徧,功德圆满。后毘沙门天王现身曰:师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师曰:何谓也?天王曰:迴所我唱,融通於眾人;眾人所唱,融摄於我;是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叁生配於过现未之叁世,於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谓之叁生成佛,是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於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海岛名。译曰踊出。探玄记十五曰:「枳怛者,具云眤枳多,此云踊出。即海岛山之名。」华严疏钞四十五曰:「枳怛那。」慧琳音义六十曰:「枳吒。」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华严初祖终南杜顺着。明叁重之法界观,是华严宗观门之创始。文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叁重:真空第一,理事无碍第二,周徧含容第叁。」此本之全文,今依圭峰之註法界观门可见之。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之教典為内典,世之教典為外典,佛者之自称也。二教论曰:「救形之教称為外,济神之典号為内。智度有内外两经,仁王辩内外二论,方等明内外两律,百论言内外二道。」南山道宣作大唐内典录。册府元龟引唐会要曰:「开成二年二月,王彦进准宣索内典目录十二卷。」南史何胤传曰:「...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Anuṣṭubh,数经论之文字充叁十二也。华严疏钞二曰:「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都婆颂,此不问长行与偈颂。数字满叁十二,即為一偈。」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普贤菩萨十大愿之第九。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言恒顺眾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中略)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於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於诸病苦為作良医...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Jetavana,旧称祇哆槃那。新称逝多饭那,誓多饭那。译作胜林。祇洹精舍所在之处。见[祇树]条。翻梵语九曰:「祇洹林,应云祇哆槃那,亦云祇哆槃林。译曰:祇多者胜,槃那者林。华严经叁十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U āyakauś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傴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称傴和拘舍罗,沤和称為方便,拘舍罗称為胜智。」可洪音义五曰:「沤和拘舍罗,亦云忧波憍舍罗,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放光般若经行瑫音义曰:「沤和上乌候反,下或作惒...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亦名别体叁宝,出释氏要览) 谓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故名别相叁宝。 一、佛宝,谓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现为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佛宝。(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法宝,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
《三藏法数》 / 200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身上之毛穴也。华严经一曰:「得於一毛孔现不思议佛剎无障碍解脱门。」法华经如来神力品曰:「一切毛孔放无量无数色光。」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依时,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叁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
《三藏法数》 / 72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来迎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形像善悦慈爱,相好端严缠天衣天冠,以瓔珞庄严,手持銈鸣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Vajragarbha,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之一。华严经说金刚藏菩萨十地品。此菩萨明王,现忿怒身,或持金刚杵以伏恶魔,谓之金刚藏王。见[金刚藏]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作咄吒迦,喜悦之音声名。又為鸟名。入楞伽经一曰:「以都吒迦音讚叹佛。」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咄吒迦音,梵语不求字义,唐云喜悦之音也。经作都吒迦。」华严疏钞十四曰:「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眾音合和,微妙最胜。」梵Tutak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华经有叁周说法,而华严经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於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经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过去因人普庄严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谓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為行者所信也。二差别因果,由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间有二十八品,此中前二十五品明...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世界最下底之虚空也。轮為圆满之义。佛祖统纪叁十一曰:「华严经云:叁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大地依於水轮风轮空轮,空无所依,眾生业感,世界安住。」俱舍论十一曰:「诸有情业增上力,先於最下。依止虚空,风轮有生。」 又(术语)空大曰空轮,五轮之一。 又(物名)...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经之说时,天台宗与华严宗所说各异。天台宗谓华严经一部八会,别為前后二分,前分七会為佛成道后叁七日间之说法,第八会之后分為其后之说法,华严宗谓為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法,八会一时说者。法相宗谓是第二七日之说法,同华严宗,别前后二分,后分华严為后时之说法,与天台宗...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摩醯首罗宫。大自在天之宫殿也。在色界之顶。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於此。又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於此处变现净土。自十方诸佛施成佛之灌顶。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自在故。」同述记七末曰:「大自在宫者,净居上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香聚山,应是在北香山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曰优波提舍U adeśa,此译论议。又名摩怛理迦(註)Mātṛka,此译本母。本母者取出生之义。以集诸经之义而论议之,出生别趣之义理故也。华严玄讚叁曰:「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亦名摩怛理迦(註),此云本母。」瑜伽伦记五上曰:「摩怛履迦云本母(註),集诸经义论义明之,出生诸经别所...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眾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一行一切行,则四叁昧。」探玄记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出离生死证入於涅槃也。华严经五曰:「调伏眾生,令究竟出离。」心地观经四曰:「深着世乐,不乐出离。」仁王经中曰:「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佛地论五曰:「言出离者,即是涅槃。」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之愿事深广,譬如海也。江总诗曰:「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八十华严经六曰:「显示一切大愿海。」万善同归集六曰:「超叁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往生要集上本曰:「闻一实道,入普贤之愿海。」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卐字之音。卐字不入经传。惟释藏中有之。释家谓佛再世生,胸前隐起卐字文,后人始识此字。华严音义谓卐本非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着於天枢。音之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宣城梅氏不入字汇。自钱塘吴任臣作元音。统韵末卷。始行补入。参照[万字]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真諦叁藏依金光明经而立叁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於七年中转小乘四諦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叁、持法轮。叁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 又叁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叁...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於圆教行位叁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叁生成佛之义,叁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於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是华严经无尽藏品所说十无尽藏中第一信无尽藏之十种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无相。叁信一切法之无愿。四信一切法之无作。五信一切法之无分别。六信一切法之无所依。七信一切法之不可量。八信一切法之无有上。九信一切法之难超越。十信一切法之无生。见唐华严经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叁乘,法华以前说声缘菩叁乘,有证道之别是也。此叁乘中声缘二乘摄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法华一切眾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会叁乘而归於一佛乘者是也。配於天台之四教,则藏通二教為叁乘,别圆二教為一乘,配於华严之五教,则小始二教為叁乘,终顿...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Uttarakuru,又作鬱多罗鳩娄、鬱多罗拘楼、郁多罗鳩留、鬱怛罗究琉、鬱怛罗越、鬱单越、鬱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嚕、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鬱单越或言鬱怛罗越,或言鬱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鳩留,正言鬱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