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 条搜索结果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秘密曼荼罗

又名十七尊曼荼罗。於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於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於右后,爱金刚安於左侧,慢金刚安於右...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佛六十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种意乐

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长阿含经

阿含经之一。二十二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见阿含经条。(CBETA註:疑為见[阿含经]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涂香

六种供具之一。涂香於身手以供养佛也。智度论九十叁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叁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擣以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颠倒

有二种之倒:一,凡夫之倒。二,二乘之倒。凡夫之倒:一,常颠倒,於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我颠倒,於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一卷,唐不空译。造般多罗道场,中央安置如意轮王菩萨,周围安置七星之像,及訶利低母,禳灾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陀罗尼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空、有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 一、法陀罗尼,谓诸菩萨得念慧力,持所闻法,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法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谓诸菩萨持所闻无量义趣,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义陀罗尼。 叁、咒陀罗尼,...

《三藏法数》 / 192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根本印

或為坚实合掌,或為智拳印。此中以智拳印习為灌顶之秘密印。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

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徧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叁、数珠观自在菩萨。、鉤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云施无畏)。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观自在菩萨。八、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六大力

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上乘密宗

上乘之名,通於诸大乘,為显秘密宗之上乘,而云上乘密宗。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悉檀

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

《三藏法数》 / 247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如

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秘密

具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也,解之者有浅深二释。若依浅略释,则秘密主為夜叉王之异名。夜叉之身口意。隐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谓為秘密主,今金刚萨埵现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刚,常為诸佛侍卫,故谓為金刚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释,则诸佛之叁业秘密。金刚萨埵执持其秘密,故...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安乐行

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天王

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头,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為护世天王。其所居云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為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 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大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念处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观,以除倒,故名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

《三藏法数》 / 445字 / 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雪山伽王那兰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大目犍连舍利弗。摩诃迦旃延波多。阿难陀摩诃迦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复又菩萨万八千。皆得不退转陀罗尼辩才。如是等恒河沙数众中转大法轮。尔时迦夷城宫内使。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波斯匿王使我咨...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 三藏不空译 / 1736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胎藏界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六大力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上分结

上分结者,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 一、色爱结,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色界众生,虽无欲界粗染贪爱,而于上妙五欲取着无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

《三藏法数》 / 318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胜处

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利使

利即快利之义,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使即驱役之义,谓诸众生,为此五种妄惑,驱役心神,流转叁界,无有出期,故名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身见使,身见者,谓诸众生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中,妄计为身也。由此身见,驱役心神,流...

《三藏法数》 / 472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韦陀院

天竺祇洹精捨之中,有韦陀院,以许佛徒之研究。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韦陀院。」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持

受持一佛名及一经文曰一持。不动经曰:偈文:「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护,随逐不相离,必送华藏界。」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不动使者秘密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以心灌顶

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叁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般...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难

仁王经受持品,佛為十六大国王说,若国土中有七难,则宜讲读仁王经,灭七难,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难,二、星宿失度难,叁、灾火难,、雨水难,五、恶风难,六、亢阳难,七、恶贼难。药师经谓国起七难时,国王宜发大赦,依前所说之供养法供养药师如来,则国土安稳。一人民疾疫难...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十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二乘

一、临门叁车,临门叁车,喻小乘权教也。谓法华经譬喻品中,叁乘之人,于火宅门外,索羊鹿牛叁车,求出火宅,以喻叁乘之人,依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修行,得出生死,是名临门叁车。(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

《三藏法数》 / 225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福田

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叁和尚(受戒本师)、闍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大日经疏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大辞典》 / 604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味

如来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无二。故名一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名為一味。」深密经曰:「徧一切一味相胜义諦。」叁藏法数曰:「一味者喻法华一乘叁教也。」法华经义疏八曰:「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帝释巖

又云帝释窟。在摩伽陀,帝释尝於此请问疑事於佛,佛演释之,即佛说帝释所问经是也。弥勒菩萨今在窟中。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窶訶山,唐言帝释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鬱。岭有两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昔如来尝於中止。时天帝释以十二疑事画石请问,佛...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一卷,唐玄奘译。有异译者,谓之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佛告金刚手菩萨,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广大之威德易成,秘密之神用无损,故说八名咒。八名者神咒之八种德名也,一功德宝藏,二庄严象耳,叁善勇猛,胜諦云,五成炽然,六微妙色,七严饰,八金刚。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十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昔有贤者奉法精进,得病奄亡,妻子嗥恋无聊有生,火葬收骨埋去既讫,废忘经道香灯不设,家财饶富月旦晦朔烹杀馔啜上冢集会,相哭哀摧悲悼断绝。亡者戒德终乃升天,天眼遥见愍其笑之愚痴之至,便作小儿于边牧牛,牛便卒死。儿便嗥哭,刈草着前晓喻令食,复打呼起对泣自传,如此终日...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247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每月十斋日

初一日,此日,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

《三藏法数》 / 515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大神将

轮藏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叁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曰:「今轮藏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天王也,异正统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称赞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功德品第十

尔时尊者舍利子。前白佛言。世尊。所有十方世界。贤劫诸菩萨众。现于诸佛世尊所修梵行者。彼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于是诸菩萨众中。常随何等菩萨之后。佛言。舍利子。止止此是不思议行。世间天人于菩萨行。不生信者返招迷乱。若有众生。为善知识所摄受者。即于是中闻已净信不生惊怖...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奉诏译 / 512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十六鬼

正法念经十六举叁十六种曰:「一,鑊身饿鬼。二,针口饿鬼。叁,食吐鬼,,食粪鬼。五,无食鬼。六,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髮鬼。十二,食血鬼。十叁,食肉鬼。十,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毒蛇

毒蛇喻地水火风之大也。涅槃经一曰:「自观己身如毒蛇。」同二十叁曰:「有王以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赡养。」最胜王经五曰:「如毒蛇居一篋,此大蛇性各异。(中略)地水二蛇多沈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异眾病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昔海边有国王行射猎,得一沙门,持作使沙门夜诵经作梵声,王言:“此伎大工歌,有客辄伎歌。”时有异国优婆塞贾,往到其国,王请之,出沙门令歌。优婆塞闻说深经,内心踊跃即去,国人以千万往赎,至三千万王乃与之,贾人作礼曰:“我以三千万相赎在所到。”道人即弹指踊在空中,曰:“...

《旧杂譬喻经》 /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 200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贤

又曰七方便位。亦曰七加行位。小乘见道以前之修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為贤位,见道以后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谓之叁贤位,、煗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谓之善根。此中有通别二名,通者,皆称為七贤,皆称為加行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王天

详见[天王]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虚空藏菩萨经轨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虚空孕菩萨经,二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已上叁部同本异译)。观虚空藏菩萨经,一卷。大集经虚空藏品(已上方等部)。大虚空藏菩萨念诵经,一卷。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一卷。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一卷。佛说虚...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不动使者法

祈念不动使者之法。即说於不动使者秘密经者也。 又仪轨之名。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十七道品

念处。正勤。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总而合数为叁十七道品。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念处。正勤。恶法未生方便令不生。名一正勤。恶法...

《法门名义集》 / 246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无量心

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也。通名无量者,谓菩萨利他之心广大也。所缘众生既无量,而能缘之心亦无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慈无量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故名慈无量心。 二、悲无量心,悲名愍...

《三藏法数》 / 241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正道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叁界有漏生死也。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

《三藏法数》 / 426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白伞盖神咒

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罗。译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為白,徧覆一切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白云宗

宋白云庵清觉,於禪门立一宗,取所居名為白云宗,其徒眾谓為白云菜。释门正统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寺僧孔清觉,称鲁圣之裔,来居杭之白云庵。涉猎释典,立果十地以分大小两宗,造论数篇传於流俗,从者尊之曰白云和尚。名其徒曰白云菜,亦曰十地菜。」释氏稽古略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法戒

七眾中,学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触,以染污心触於男子之身也。二、盗人钱,盗他人之金钱钱也。叁、断畜生命,杀畜生之命也。、小妄语,自称我為圣者而贪供养,為大妄语,其餘不实之言為小妄语。五、非时食,过午而食也。六、饮酒也。行事钞下之叁曰:「式叉摩那...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十二相

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摄法

通言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故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

《三藏法数》 / 296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字陀罗尼

八字文殊之真言也。有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一卷。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明

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 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叁、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使者法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心塔

密教之深旨,以眾生之心直為塔婆,故曰心塔。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為塔也。如第叁曼荼罗以自心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结胎五位

一、揭逻蓝,梵语揭逻蓝,华言杂秽。谓人于胎位中,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是名揭逻蓝。 二、頞部昙,梵语頞部昙,华言疱。谓人于胎位中,二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疮疱,是名頞部昙。 叁、闭户,梵语闭户,华言凝结。谓人于胎位中,叁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厚肉,是...

《三藏法数》 / 214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