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条搜索结果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香严上树

「禪师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竇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金刚橛

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形,或作宝形等,随修法而不同。於坛上等结界设之,意使道场之地分,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恼害也。法见苏悉地羯罗经中,大日经疏六等。 又(术语)印契名。修法道场,结界...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根本密言品第三

复说根本轨仪法 想念奉请大圣王 诵此密言及结印 一一自想往彼山 存心顶礼而奉请 迎引尊者入道场 复用遏伽而授与 香华饮食及涂香 灯盖幢幡兼药等 如法供养彼明王 想念供养尊者已 随便持珠诵密言 悔先世过及发愿 至诚端坐观明王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1004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光趺

光者后光。趺者臺。又云光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海龙王

一时,佛在灵鷲山。无量之眾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紺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瓔珞七宝為栏楯。极為广大。又自海边通金银琉璃叁道宝阶,使至於龙宫。以请世尊及大眾。世尊乃率无量之大...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四众

一、发起众,发起众者,开端发起之众也。谓激扬发动,使如来有所说,使大众有所闻,乃至发起问答等是也。 二、当机众,当机众者,当之机众也。谓宿植德本,缘合时熟,不起于,闻即得道也。(植者,种也。德本者,众善之根本也。) 叁、影响众,影响众者,谓古往诸佛、菩萨...

《三藏法数》 / 270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女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天大五衰相

一、衣服垢秽,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是为大衰相也。(铢衣者,十黍重曰铢。诸天之衣,重六铢,故名铢衣。) 二、头上华萎,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是为大衰相也。 叁、腋下汗流,谓诸天众胜体微妙,...

《三藏法数》 / 212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持地

菩萨名。佛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為作叁道之宝阶。观佛叁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訶萨,名曰持地,即从起入首楞严叁...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梦虎

梦中之虎,以譬虚事。慧命法师详玄赋曰:「保一异之四邪,执断常之双计。怖梦虎於长眠,翫空华於久翳。」止观十曰:「今於观支忽发先解,梦虎空华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见律十二曰:「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不和,梦虚不实。」梁僧传佛图...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流水长者子品第二十一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病除故多设福业。修行布施尊重恭敬。是长者子作如是言。善哉长者。能大增长福德之事。能益众生无量寿命。汝今真是大医之王。善治众生无量重病。必是菩萨善解方药。善女天。时长者...

《合部金光明经》 / 北凉昙无谶译 / 1956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五体

凡礼敬叁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叁、右手,疏云:愿我右手着地之时...

《三藏法数》 / 246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炽盛光佛顶法

略曰炽盛光法。炽盛光者,金轮佛顶尊之别名,佛身之毛孔,放炽盛之光明,故名炽盛光如来。其本体為金轮佛顶,故曰炽盛光佛顶如来,其修法曰炽盛光佛顶法。其道场观曰:「前地结上金刚墙内有大海,海中有宝山,山上有宝师子上有宝莲华,华上有宝楼阁,阁内有无量庄严周匝悬列...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火天

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眾。大日如来為引摄事火梵志示现火神之形者。其形与[梵天王]同。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帝释拜畜

未曾有经上云:「有野干為师子所逐,坠井中,将死,说偈懺悔於佛。帝释闻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礼拜供养野干,听法要。」止观二曰:「上圣大人,皆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从鬼请偈,天帝拜畜為师。」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定者

大法会行道之时,执火舍前行之小僧也。谓為定者,沙弥或善财童子。又书定。以於导师之下定故也。善财童子者,為华严经入法界品歷询五十叁善知识之童子,其形為沙弥之相。故取今定者形為其异称。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须弥坛

又曰须弥。谓形象须弥山之中细臺也。上安置本尊。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钵罗佉哆

Saṁ 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眾僧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薄伽梵六义

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於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金鼓

梦有金鼓,说懺悔之偈颂。金光明经懺悔品曰:「尔时信相菩萨,即於其夜梦见金鼓,其状殊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復於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眾宝树下坐琉璃,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抱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懺悔偈颂。」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弘经叁轨

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子父共会经

闻如是: 佛在释国,从千弟子梵志、故道人皆老年,悉得应真六达,所求皆具。佛从教授县国,转到迦维罗卫城外尼拘类园中。迦维罗卫诸释,闻佛从老年应真千比丘,转行教授,已到是国,近在城外园中,便转相告语:“先鸡鸣悉当会。”自共议言:“诸贤者!正使太子不乐道,当作遮加越...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567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

手炉

有柄香炉也。唐语曰手炉。释氏要览中曰:「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於二兽头上别起莲华臺以為炉。后有师子蹲居,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臺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倣法焉。」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师子吼喻十一事

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

《三藏法数》 / 704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悲者

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眾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口出五色光莲华叶形舌,讚嘆大悲者调御师子法。」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释迦密教成佛

一切义成就菩萨,既依显教,经叁无数劫修行,坐於色究竟天金刚而证无上菩提,住於空观而作佛果圆满之思。然犹未见自心之本性,因是而徧空之诸佛来集,惊觉之使自禪定起,授五相之观门,使得五智圆满之佛果。见金刚顶经一。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乘共十地

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叁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乾慧地,此為外凡之位,与藏教五停心别总念处总相念处叁贤之位相当。乾者乾燥之义也。此位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乾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润之,故云乾慧。二、性地,此為内凡之位,...

《佛学大辞典》 / 530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本来面目

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示禪门法道极度之语也。显教之本觉,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则何物為本来之面目,请参之。六祖坛经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麼时,那个是明上本来面目。」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云初分师子吼健度第十九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甚深师子吼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一切味吼法门。一切味喜法门。时神通王法门。莲华法门。喜地法门。大喜地法门。四威仪法门。圣行法门。净法门。一切法体法门。善男子。...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狮子

猛兽名。產非洲及南美之巴西国。身长至七八尺。头圆而大。尾细长。毛黄褐色。雄者有鬣。雌者似虎。吼声达数里。群兽闻之。无不慑服。故称兽中之王。古亦作师子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之名,即上也。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曰也。寻唐世勅辩章,捡校修寺,宣宗赏其功,署叁教首。(中略)次復经论之学,或置首。叁教首,则辩章為始也。朱梁洎周,或除或立,今大宋有讲经讲论首,乃僧录之外则立耳。」是為官许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悉达太子二相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叁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

《三藏法数》 / 343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种语

佛有七种之语:一、因语,於现在之因中说未来之果也,如说此人乐杀為地狱之人是也。二、果语,於现在之果中说过去之因也。如见贫穷之眾生,顏貌丑陋,说此人定為破戒妒心瞋心之人是也。叁、因果语,於一事说因说果也。如说现在之六人,為过去之果,又為未来之因是也。四、喻语,如...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宝坊

大集经之说处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间。大集经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叁千大千世界。(中略)尔时世尊至宝坊中昇师子。」同五曰:「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上,与诸大眾围绕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玉琳国师

叁十二祖传曰:「通琇号玉林,毘陵杨氏子,顺治十五年世祖章皇帝詔入禁中万善殿焚修,封大觉禪师。庚子春遣使赐紫衣,加封大觉普济禪师。其冬復詔来京,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辛丑春南还,住天目山师子正宗寺。丙辰(康熙十五年)八月顺寂,春秋六十有叁,僧腊四十有四。」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波吒利弗城结集

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表白

表显法事之旨趣,白告於叁宝及大眾曰表白。有表白兼愿文者,有更设愿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讚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為表白之推轮也。」说法明眼论表白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水天

梵语曰缚嚕拏Varuṇa,译為水。是龙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於金刚界曼荼罗之四大神,及外金刚部二十天,又胎藏界曼荼罗之外金刚部院各占一位。是為水神。故属於西方。為西方守护之天。大日经曰:「缚嚕拏龙王,羂索以為印。」同疏曰:「缚嚕拏,是西方护方龙王。持羂為...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菩提道场

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禪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是也。释尊於此成道,故谓之菩提道场。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叁事入城

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种观法

叁种观法者,谓修行用观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法华经时,为下听众,有修观行者,随历一事,皆以观法表对,令其修习,名托事观;或遇一切法相处,亦附彼法相立其观法,令其修习,名附法观。后之一种,专约行门。复说摩诃止观,兼明诸经所有行法,名约行...

《三藏法数》 / 310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梵语阿萨曩Āsana。诸佛以莲华為。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復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百菩萨俱。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蜜多,游竹园间缘树上下,声如猿猴,或捉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看之,众人集时,身到空中,跳上树端作猕猴声。耆阇崛山八万四千金色猕猴集菩萨所,菩萨复...

师子月佛本生经》 / 新为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 3504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香芻

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伽為,诸比丘并於草上坐。(中略)随意即自恣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四无所畏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叁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

《三藏法数》 / 510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乌摩妃

Umā,乌摩,译曰贪。金刚顶瑜伽降叁世极深密门曰:「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摩醯首罗天之后妃也,彼天之左足,蹈乌摩妃,是表贪也。又此尊蹈於降叁世之足下,乘赤羊者,摩醯首罗既乘白牛,得大自在力,故妃乘羊以显其微力。曼陀罗大钞七谓乌摩妃為白肉色,乘赤羊,左手持叁戟...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一会

读经及说法之会。多人会合曰会。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阿弥陀经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迦叶佛

於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叁十。 又菩萨名。涅槃经叁曰:「尔时眾中,有一菩萨摩訶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起。偏袒右肩,遶百千匝,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五轮观

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叁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眾德,故名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於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

《佛学大辞典》 / 53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立地

言简略之佛事也。语不多,立地而成之谓也。虎关之十禪支录序曰:「予考订古今禪册,备十门:一曰开堂;二曰上堂;叁曰小参,附陞;四曰拾提,五曰普说,六曰法语,七曰对机,八曰立地,九曰偈赞,十曰秉拂。」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如来叁十二相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师子

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木上

山堂肆考曰:「夹山问佛印:和尚闍黎与什麼人同来?曰:木上。」指杖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迦腻色迦王结集叁藏

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於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叁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上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眾,皆和合推為上者。叁、法性上,受诸具戒耆旧长宿者,有说此亦生年上。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芻得阿罗汉,则名法性上。」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师子

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於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訶萨亦復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登高

诵经导师登礼盘也。诸法会仪则上记其式。 又(物名)读经时导师所登之高。在须弥坛之正前,前有经梵,左有柄香炉臺,右掛磬。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慧命

法身以智慧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叁曰:「毘尼母云:下指上為...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树紧那罗琉璃琴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一曰:「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花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餘八万四千伎乐,(中略)时诸一切声闻大眾,闻琴乐音,不能堪任,各从起,放捨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又见智度论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病除故多设福业,修行布施,尊重恭敬是长者子,作如是言:“善哉长者!能大增长福德之事,能益众生无量寿命,汝今真是大医之王,善治众生无量重病,必是菩萨善解方药。” “善...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2079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师子月佛本生经

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獼猴跳戏,大眾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獼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提谓波利

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忏悔五法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今云忏悔者,华梵兼称也。谓比丘有罪,须请大比丘为证,具此五法而行忏悔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大比丘即上也。) 一、袒右肩,谓行忏悔时,须着袈裟,当袒右肩,以便执侍作务使令也。 二、右膝着地,谓行忏悔时,当右膝着地,以显翘勤恳切...

《三藏法数》 / 255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辩意长者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却坐一面。于时辩意长者子察众坐定。承佛威神从坐起正衣服。俨然而前为佛...

《辩意长者子经》 / 后魏沙门法场译 / 4290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长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于往昔时,在天自在光王国内,疗诸众生所有病苦,令得平复,受安隐乐。时诸众生以病除故,多修福业,广行惠施,以自欢娱。即共往诣长者子所,咸生尊敬,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大长者子!善能滋长福德之事,增益我等安隐寿命,仁今...

《金光明最胜王经》 /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 / 2728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二种师子奋迅叁昧

师子奋迅者,借譬以显法。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除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于诸兽。此叁昧亦如是,一则奋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诸禅,捷疾无间,异于余之叁昧,而具出入二义焉。 一、入禅奋迅,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叁...

《三藏法数》 / 288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长老

通称道高臈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比丘唤上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付法藏

如来灭后迦叶尊者结集法藏,二十年受持,付嘱之於阿难,阿难付嘱之商那和修,乃至展转至於师子尊者,是為付法藏。付法藏因缘传之所记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邱-丘+芽]子洲

处在不明,想像之国。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邱-丘+芽]又作[糸邪],同以遮切。师子国南浮海数千里,洲人卑小,长餘叁尺,人身鸟喙,唯食[糸邪]子,既无榖稼,所以不识於牛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小乘寺宾头卢為上

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為上,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為上。」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头卢為上,后依不空叁藏之奏请,以文殊為上。表制集二曰:「伏望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於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為上,询之圣典具有明文。(中略)斯乃天竺...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普说

禪家之说法也,普说者,普说正法开宗眾之意。象器笺十一曰:「旧说曰:普说即陞也。上堂亦陞也。但普说不炷祝香、不搭法衣,以為异。自真净始,叁佛亦行之,到大慧方盛,普说须是知见广博人而始得。」华严经离世间品曰:「普说正法,智慧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轨弘经

叁轨弘经者,弘传经教,必须具此叁轨。轨即轨范,亦轨则也。盖言弘经者,当以慈悲、忍辱、法空,叁法为之范则。故法华文句云:利物以慈悲为首,涉有以忍辱为基,说法以亡我为本;能行叁法,庶可自利而利他也。 一、慈悲室,谓弘经之人,当须具大慈悲,覆护一切众生。以大慈故,...

《三藏法数》 / 25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白槌

又曰白椎。凡鸣槌而白事者,皆是白槌也,然禪林独於开堂称為白槌,乃鸣槌一下,息静群喧,方白於眾,谓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称之曰白槌,其次长老之对说终。白椎之人,更槌一下,白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是曰结槌。祖庭事苑八曰:「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為...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胜鬘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之略名。此经旨趣以一乘為宗。与[妙法莲华经]同。妙法莲华广说。此经略说。法华有叁会及种种权实。此则有二死五住之言。广略虽异。理可互明。本经之註述如下:胜鬘经宝窟六卷,隋吉藏撰。胜鬘经义记上卷,缺下卷,隋慧远撰。胜鬘经述记二卷,唐沙门基说...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种立题

隋天台智者大师,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叁者而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 一、单人立题,单人者,如佛说阿弥陀等经是也。谓释迦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佛为所说之人。此经以两土果人立名,故云单人立题。(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两土果...

《三藏法数》 / 459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罽宾王臂堕

付法藏第二十叁祖师子尊者,游化罽宾国。时彼国王名弥萨崛。大起邪见。破坏佛教。以利剑斩师子尊者。头中无血。唯乳流出。师资之付法於此遂绝。时王臂堕,七日而亡。见付法藏传六,佛祖统纪五。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师子

见[师絃]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又作光趺,佛之后光与臺也。陀罗尼集经十一曰:「功德天像,身长一肘一尺叁寸五分,除其光。」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地神护法

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曰:「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是地分由敷师子令说法者宣说,我当在中,常作宿卫,隐蔽其身,於法下顶戴其足。而此大地眾味增长,药草华果皆悉具足,眾生食已,增长寿命。」地藏本愿经地神护法品曰:「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莫及,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善来比丘

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自然成就真言

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萨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叁降伏,四鉤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於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两收之。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毕钵罗窟

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鉢罗窟,宾鉢罗窟。以窟上有毕鉢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鉢罗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鉢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叁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闍崛...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依正四句

依正者,依即所依国土,正即能依之身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国土中又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

《三藏法数》 / 28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五字严身

五字者,阿鍐囕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时,布阿字於下体,布鍐字於脐上,布囕字於心,布唅字於眉间,布佉字於顶上,以加持己身,而為大率都婆,即坚固金刚之身也。大日经七持诵法则品曰:「如前转阿字,而成大日尊。法力所持故,与自身无异。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下体及脐上...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阿吽

Ahūṁ,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為金刚萨埵之种子。悉曇叁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眾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二十五菩萨

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眾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禪宗之师将陞,指有法语,谓之登。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

观夫。法王利见。权巧殊途或声光动人。或开智摄物。立仪列相兴像。设之机缘。聚砂涂香表乘。时之净养。斯德有归。可略言也。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者。学周八藏。智越五乘。籍胜报而开教端。寄善权而行图范。故使方坛外启。圆场内罗。列八而延八圣。陈四报而成四德。空有两业。自此修...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 大唐中印度三藏那提译 / 268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大通和尚

五祖宏忍大师弟子神秀上之謚号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舍利八斛四斗

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壜,八师子,各以七宝而為庄严。其七宝壜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毘奈耶杂事...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叉手

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韵曰:「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礼,合掌交叉中指者,单曰叉手,亦曰合掌叉手。方等般泥洹经上记阿难礼空无菩萨曰:「叉十指说是偈言:其雄根為寂定,空无出大光明,我為勇猛叉手,為师子大吼礼。(中略)佛告阿难...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一相法门

文殊功德庄严经下曰:「智上菩萨言:文殊师利以何一相而说於法?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说一相法耶?智上菩萨答曰:文殊师利不见蕴及处界,亦非无见,亦非有见,於法无分别,亦无所分别,又不於法而见积集,亦不於法而见散失,是即名為一相法门(一)。师子勇猛雷音菩萨曰:若...

《佛学大辞典》 / 74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莲卧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趺合掌於池中莲华之观音。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无量光佛

十二光佛之一。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中略)超日月光佛。」楞严经五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食堂安文殊像

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為上,於此供饍。不空叁藏奏请於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為上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说长者子制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五百沙门俱,皆阿罗汉,平旦皆被袈裟持钵入城丐食。 时城中有四姓豪贵家,国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楼观甚好,垣墙周匝七重门。四姓豪家字檀尼迦柰,有一子字制。年十六,父檀尼迦柰殁,故制独与母居。 佛时到其家丐食,时制在...

《佛说长者子制经》 /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1775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1日

不思善不思恶

绝善恶之思量也。无门关廿叁则曰:「六祖因明上趁至大庾岭,祖见明至,即掷衣钵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明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躕悚慄。明曰:我来求法,非為衣也,愿行者开示。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麼时那个是明上本来面目。明当下大悟,徧体汗流。...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解夏草

解夏之日,僧赠檀越者。盖此日诸比丘取生茆拟如来成道时之吉祥草,坐於此上而行解夏之法,故与以此吉祥草,分福分之意也。释氏要览下曰:「今浙右僧,解夏日,以綵束茆以遗檀越,谓之解夏草。今详,此草已為五分法身,故名為吉祥草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铸像之始

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彫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赡部...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僧伽娜娜

Siṁhanāda,译曰师子吼。见良賁仁王经疏上二。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差摩婆帝授记经

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与弥勒共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王夫人差摩婆帝Kṣemavati,以衣為,请佛坐之,佛為夫人说法授道记。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 《差摩婆帝授记经》

叁昧耶戒

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叁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於通戒,初上,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懺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叁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灯王

维摩经云:东方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其师子,高四万八千由旬。维摩詰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叁万二千师子,来入维摩詰室。谢灵运赋曰:「应鐙王之赠席。」咏此事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阿育王最后施半菴摩勒果

王卧病,施心益强,日夜送黄金於鸡园寺不止。时邪见之大臣,劝太子叁波地,勒守库藏,使王命不行。王竟无施物,唯有半菴摩勒果在手中。王大悲恼,说偈曰:「今我阿育王,无復自在力,唯半阿摩勒,於我得自在。」乃遣侍臣施与鸡园寺。鸡园寺上碎為粉末,置羹中徧分与眾僧。见阿育...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金刚

佛成等正觉时之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餘依及餘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叁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虚誑业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师子女品

尔时,私休童女与五百童女俱问佛言:“唯然世尊!女人若学是经卷者,获何功德?设讽诵读,福何所趣?” 佛言:“女人若求无上正真之道,欲学此经,观余女人。所以者何?若学此经专精不乱,不效他女贪于尘劳,犹是之缘致女人身。” 私休又问:“何谓女人之尘劳也?为欲所惑奚受女...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365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师子

佛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如帝王之谓為龙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探玄记叁曰:「总依智度论佛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又坐此说无為师子吼法...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谤佛经

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有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為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悉地,因而於佛法生疑惑,捨戒还家,作鄙劣之行。时阿闍世王设大施,十大菩萨在其会,不畏行菩萨请问佛以十大菩萨之事。佛為明过去世谤佛之因缘,且说恶业消灭之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 《佛说旃阇摩暴志谤佛经》 / 本站介绍:生经

跋闍子比丘十事非法

毘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於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大眾随喜,又於界内先作别眾之羯磨,然...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斑足王

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楞伽

Lañkā,新作[飢-几+夌]伽,又作[马夌]伽。在师子国(即锡兰岛)之山名(今之Adam s eak)。楞伽為宝名,又曰不可到,难入之义也。即山以有楞伽宝得名。又以险绝常人难入得名。佛尝在此说大乘经,名楞伽经。西域记十一师子国曰:「国东南隅有[飢-几+夌](勒登反)伽山,巖谷幽峻...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体毘履

Sthavira,又作体毘里,梯毘梨,他鞞罗,他俾罗,译曰上坐,老宿。文殊问经曰:「体毘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四分开宗记一本曰:「他俾罗,此云上。」十八部论曰:「他鞞罗,秦言上部。」探玄记十五曰:「体毘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缚斯仙

Vasiṣṭha,又曰婆藪。在胎藏界外金刚部东方。六火天之一。為赤肉色仙形,右持莲华,竪左膝,於筵,右有天后。又有住於虚空藏院者,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弹子形。右手持仙杖而立。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说犊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那邠迟阿蓝精舍。尔时佛遇风患当须牛乳。时有婆罗门大富去城不远。时佛遣阿难言。汝往到婆罗门家从乞牛乳。阿难受教而往。便至婆罗门家。婆罗门问阿难言。来何所求。阿难言。如来向者少遇风患。故遣我乞牛乳耳。婆罗门言。牛在彼间自𤚲取之。阿难即往...

《佛说犊子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620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

禪客

禪家之寺院,豫择辩口者,於应白衣之请,陞说法时,使出眾与陞之人问答者,谓之禪客。始自宋代圆悟大慧之顷,宫人屡入寺谓陞坐说法时。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萨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於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叁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藪槃豆传曰...

《佛学大辞典》 / 47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真子章第十四

若我弟子随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随顺法智。而得究竟。随顺法智者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观察业报。观察阿罗汉眼。观察心自在乐禅乐。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此五种巧便观成就。于我灭后未来世中。我弟子随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法智。自性清净心。彼为烦恼染污而得究竟。是究...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28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