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条搜索结果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七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叁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

《三藏法数》 / 454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五行

五行者,于六度中合定、慧二度,为止观一门,故名五行也。 一、布施,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二、持戒,持戒者,即防非止恶之义。谓奉持如来戒律,则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叁、忍辱,忍辱者,...

《三藏法数》 / 20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舍利

Śāri,鸟名。 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见[舍利弗]条。 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所成者。元鎦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叁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依灌顶道场经。说陀罗尼法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心。从师亲受念诵法则。后于净室。山林流水最为上胜。建立道场安置本尊。真言者面向东方。应以瞿摩夷涂拭其地。以白檀香磨为香泥。以用涂坛。或方或圆随意大小。而于坛上散诸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937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行

(亦名叁种业,出大智度论并王法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梵语阿罗,华言无酒。) 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

《三藏法数》 / 21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阿尾捨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种意生身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叁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叁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叁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叁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叁、第四、第五地菩萨叁昧...

《三藏法数》 / 28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檀特

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為往昔须大拏太於菩萨行之处。西域记二曰:「昔苏达拏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旧曰檀特山,讹也。(中略)跋虏城东北二十餘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拏太子...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第二画像品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告多罗菩萨言。若行人复欲成就第二画像法者。先于中台画无量寿佛。倚菩提树。左边画离垢菩萨白色种种庄严衣纱縠衣。手持白拂侧顾向佛。右边画四臂观自在菩萨。右第一手作无畏印。以中指大指捻数珠。展手作摩顶势。第二手作执杖形。左第一手持红莲华。第...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101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三藏法数》 / 317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多罗,梵语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经曼荼罗品第二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多罗菩萨言。若女人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及欲满足世间胜愿。应当习如是秘要。其曼荼罗。一如今日释迦如来在净居天宫。与诸菩萨集会之位。其行者先应择地。或于山峰或于河岸。或近大海华果泉池。寂静之处离诸危难。及蔑戾车怨贼毒虫。旃陀罗等杂秽之处。...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746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观虚空藏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佉陀罗山。依正觉仙人所住之处。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贤劫千菩萨弥勒为首。尔时长老优波离。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白佛言。世尊。先于功德经中。说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能除一切恶不善业。治王旃陀罗乃至沙门旃陀罗诸恶律仪。如此恶事若欲治。当云何观虚空...

《观虚空藏菩萨经》 /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474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弥陀供

又曰阿弥陀护摩。阿弥陀如来之供养法也。多為追荐迴向之。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阿弥陀佛,為鱼济度人。见[阿弥陀]条。又,释迦如来菩萨行时,尝往海中见海中鱼,巨细相吞,自没足於海,大鱼得饱,小鱼得活。此菩萨魂神化為鲸鱼之王,身长数里,时海边饥饉,人民相食,鲸鱼乃寄身海边使肉食取之,以救饥饉之民。见度无极集一,经律异相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七财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财。 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叁、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

《三藏法数》 / 325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族姓敬法者 多人所敬爱 智慧而勇进 决定毗离耶 觉慧常不舍 尽孝于父母 净信于三宝 乐菩萨行 于四无量心 刹那无有间 常乐大乘法 住于菩萨戒 恭敬阿阇梨...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 大唐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 593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百丈清规

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事行

一、身常恭谨,谓菩萨行者,当谨守身业,毋令放逸,所谓杀盗淫等一切恶法,断而不行;及诸不善律仪,亦皆无犯,是为身常恭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言常至诚,谓菩萨行者,欲无上正真之道,当守护口业,诚实不虚,所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悉...

《三藏法数》 / 254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九想

又作九相。於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為观禪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ñā,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ṁjñā,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叁、壤想Vi adumakasaṁjñā,死尸之破坏也...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在理教

异教名。白莲教之支流,起於清初。其祖曰杨莱如,山东即墨县人,明万歷进士。明亡后,从劳山程杨旺学道,后传道於燕齐间,遂立在理教。在理者,言在儒释道叁教之理中,奉佛教之法,道教之行,习儒教之礼也。不设像,不焚香,戒烟酒,不禁茹荤。多用咒歌偈语,北人颇信奉之。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始觉

為一切眾生本性之自性清净心,本来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觉,由此本觉之内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求之心,顺本觉而渐渐生觉悟之智,谓之始觉。即本成之四德(常乐我净)云本觉,始成之四德云始觉也。起信论曰:「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镜

本觉之体相有四种之义。镜亦有四义,故取之為喻。一如实空镜。真如之体,本来空寂,离一切妄相,犹如空镜离一切外物之体,谓之如实空镜。即空真如是也。二因习镜。真如之觉体具无量之性德,為净法之因,犹如镜体能现万象,此净法之因能由内眾生之妄心,故名因习镜,即不空真...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农务品

佛告诸比丘:“菩萨年渐长大,便于一时,共诸释子出城游观行至园中,见诸农夫勤劳执役。菩萨见已,起慈悲心,哀嗟世间有如斯苦!即作是念:‘何处空闲?我当于彼思惟离苦。’乃见园中有阎浮树,枝叶蓊郁鲜荣可爱,菩萨尔时,于彼树下结加趺坐,离诸欲恶,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内...

《方广大庄严经》 /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1072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伽栗斯山。与大菩萨无量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以膝着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有大陀罗尼明咒大坛场法。名青莲华顶栴檀摩尼心金刚秘密常加护持。所谓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陀罗尼心咒第一希有。能于一切所求之...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144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本际

谓穷极之始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黑白石

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有胜劣之叁种:一、无常,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為法之无常者。二、非乐,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法之苦者。叁、无我,声闻之人,不知有自在无碍之真我,但观五蕴之空者。此名声闻人之劣叁。又,一、常,菩萨知法身之体,常住不灭...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种对治

(亦名四道,出阿毗达磨俱舍论) 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 一、厌患对治,谓众生见欲界生死之苦,烦恼惑业之集,深生厌恶,起大加行,于圣道,对治苦、集,故名厌患对治。 二、断对治,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无间道...

《三藏法数》 / 240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六时懺

昼夜六时懺法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布施十种利益

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菩萨能行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谓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谓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叁、同其资产,谓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

《三藏法数》 / 437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第六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之人不应太缓。不应太急。声亦如此。不大不小。不应间断。勿共人语。令心缘于异境。名某字体。不应讹错。譬如大河日夜流注。恒无休息。持诵之人所福报供养。礼拜赞叹一切功德。日夜增流亦复如是。念诵之人。心若攀缘杂染之境。或起懈怠或生欲想。应速回心。...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12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地天供

地天之供养法也。於堂房舍等之新造开地此法,见密门杂抄。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十七道品

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三藏法数》 / 817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种意趣

一、平等意趣,意即心意,趣即趣向。谓菩萨于往昔因中,平等行,而成正觉;今于现世,化诸众生,与昔无异,是名平等意趣。(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别时意趣,谓众生现世习净业,求生极乐世界者,命终皆即往生,得不退转,盖现种是因,则在他时成熟,...

《三藏法数》 / 24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无常讲

以无常(即人死)為缘而之佛事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法四依

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

《三藏法数》 / 40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叁昧

一、分叁昧,谓定、慧二分,随一分也。或定不慧,或慧不定,是名分叁昧。(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叁昧,谓定亦兼慧,慧亦兼定,是名共叁昧。 叁、圣正叁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名为圣正。谓以定心,因慧能破...

《三藏法数》 / 152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行四依

谓出家之人,依此四法而,则能成就圣道也。 一、着粪扫衣,着粪扫衣者,谓视同粪土,扫除不用,即世人所弃弊垢之衣也。道之人当收拾净洗,补凑穿着,如此则心无所恋,能成道业矣。 二、常行乞食,乞食者,谓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活其命也。 叁、树下坐,树下坐者,谓出家...

《三藏法数》 / 19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泥塔

以泥土作小塔,中纳经文而供养之。西域记九曰:「印度之法,香末為泥作小率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盈积建大率堵波,总聚於内常供养。」密教有其供养法,谓之泥塔供。為延命灭罪而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五停心观

小乘叁贤之第一,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业处

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禪定麤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餘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於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生公四轮

生公者,即罗什法师之弟子也。立此四轮者,轮有摧灭之义,能摧灭众生惑业,而超出叁界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善净法轮,谓五戒十善之法,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法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

《三藏法数》 / 364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神分

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為始。若讚嘆法宝,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对於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為总神分般...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族姓敬法者 多人所敬爱 智慧而勇进 决定毗离耶 觉慧常不舍 尽孝于父母 净信于三宝 乐菩提行 于四无量心 刹那无有间 常乐大乘法 住于菩萨戒 恭敬阿阇梨...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86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四种性行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

《三藏法数》 / 32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菩萨四法

一、善事业,谓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习,是为善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方便善巧,谓菩萨...

《三藏法数》 / 296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奢搦迦

旧云商那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 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那和Sānavāsa,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為布。旧云商那和者讹。」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六度满相

六度各有满时。尸毘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捨国者,戒之满也。羼提仙人割肉无恨者,忍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讚佛者,精进之满也。尚闍梨鹊巢顶上者,禪定之满也。劬嬪大臣分地息諍者,智之满也。见俱舍论十八,辅行叁之二,观音玄记下,四教仪。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悔法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来,悔名改往。谓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

《三藏法数》 / 191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二种忏悔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来,悔名改往。谓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叁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

《三藏法数》 / 153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六斋日

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 一、每月初八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三藏法数》 / 366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大

起信论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体,名之為大乘之义理,分為叁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眾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叁、用大,眾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妄心,外现报...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兽渡河

叁兽喻叁乘,河喻空理也。谓通教声闻、缘觉、菩萨同出叁界,取证空理,而根器有大小,行位有浅深,如象、马、兔,同共渡河,而有浅深之异。故以此为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象渡河,象渡河者,喻菩萨之人也。谓菩萨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见、思惑,及...

《三藏法数》 / 36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品第二十四

眉间白毛相,其明逾日光, 犹鹄飞空中,远近无不见。 其身如师子,超越天帝象, 肩胸而广姝,愿稽首佛尊。 臂肘平正而满足,世尊之脐如水洄, 髀膝𨄔肠若金柱,当归命佛而稽首。 其目长好如莲华,体着毛发犹孔雀, 心常住止在寂然,我愿归命超众仙。 其...

行道地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2422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谓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叁、忍辱方便,谓菩萨行...

《三藏法数》 / 537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菩萨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

《三藏法数》 / 601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达磨忌

十月五日也。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入寂,大小禪剎悉之。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尊胜佛顶

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瑜伽法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请观音法

依请观音经祈祷观音之法也。於疫病之时之。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重颂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

《妙法莲华经》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长行 / 2408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付法藏

如来灭后迦叶尊者结集法藏,二十年受持,付嘱之於阿难,阿难付嘱之商那和,乃至展转至於师子尊者,是為付法藏。付法藏因缘传之所记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菩萨行有四难

一、背己利世难,谓菩萨行者,其心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为背己利世难。(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行相唯苦难,谓菩萨行者,不乐世间种种欲乐爱护身命,唯为利益众生,以满本愿,行苦行,是为行相...

《三藏法数》 / 231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二十五种外道冥谛

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法数》 / 481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早离速离

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那,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於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二天供

此於大法时多加之者。见密门杂钞。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九缘生识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

尔时一切如来及诸菩萨。异口同音劝请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唯愿慈悲演说。甚深无上大觉菩提心法。 尔时世尊受彼请已而告众言。谛听谛听我今说之。 佛言此菩提心即是身相。身相性空即真菩提。身既无别语相亦然。尔时诸佛如来闻佛说已。住一切如来身口意三密相中。心离取舍而说...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1368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玉豪

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為毫之借字。慧琳音义十一曰:「玉豪,假借字也,正体从毛作毫。言玉毫者,如来眉间白毫毛也。皓白光润,犹如白玉,佛从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西域记张说叙曰:「玉毫流照,甘露洒於大千。金镜扬暉,风被於有截。」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调意

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施治慳為调意。」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法生福

一、恒行法施,谓菩萨行者,当以如来所说正法,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于己之心,无复吝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起大悲心,谓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三藏法数》 / 250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不思议

无明炙真如而生妄法,谓之不思议。是真如為无為坚实之法,不可,而能受,故云不思议。楞伽经一曰:「不思议,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同註解曰:「炙,变谓转变,言不思议者,全真成妄也。言不思议变者,全理成事也。」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不思议者,谓无明能...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玄门无碍十因

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种授记

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眾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祇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祇劫菩萨行,度无量眾生令住於菩提,又过若干阿僧祇劫成无上菩提,号字如是,国土如是,乃至灭后法住岁数如是等,是名未发心而与授记,是十位已前之种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善来比丘

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寻思观

小乘俱舍之四善根位,十六行相观,成实宗无常观。而大乘之法相宗於此位四寻思观与四如实观。是彼宗五位之第二加行位也。四寻思观者,於诸法有名,义,自性,差别之四种。名者,色受等之名也,义者,依名而詮之色受等体也,自性者,色受等各自之体性也,差别者,体中之种类差...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净土五念门

一、礼拜门,谓净土之人,清净身业,面对阿弥陀如来,一心翘勤恭敬礼拜,愿生彼国,是名礼拜门。(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赞叹门,谓净土之人,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行,求生彼国,是名赞叹门。 叁、作愿门,谓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

《三藏法数》 / 300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爱见大悲

不断烦恼而运大悲以救眾生也。爱者思惑,见者见惑。小乘之菩萨,於叁大阿僧祇劫间,发四弘誓愿,六度万行,济度眾生。然未断见思之烦恼,為伏惑行因,故认能爱所爱二相,其大悲亦虚妄不净,故令人為疲厌之想,当捨离之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魔忍

魔道之忍行也。如為他畏而忍辱。止观八曰:「久远劫来為魔所使,(中略)行於魔忍,為畏他故。」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果头

因得果,果在因之上故谓為果头。与[果上]同。四教仪集註下曰:「因克果,果在於上,故曰果头。」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僧伽理事二和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迦叶传衣弥勒

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於鸡足山入定,以传之於弥勒。毘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為粪扫衣,西域记以為金襴衣。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世尊告大迦叶,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世,(中略)弥勒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智度论叁曰:「迦叶即着从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鉢捉杖,如金翅鸟现上昇虚...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镇护国家道场

佛於仁王经,金光明,守护国界经等,说消灭七难,镇护国家之法。此法之寺院,谓之镇护国家之道场。如唐之青龙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玄朗

唐婺州乌伤悬(浙江义乌县治)人。一作东阳(浙江东阳县治),傅大士六代孙也。字慧明,号左溪。九岁出家,如意元年,蒙勅度,配住东阳清泰寺。因就光州岸律师,受具足戒,寻学律仪。又博究经论,精通涅槃,常恨古人章疏之判断有不允当者。往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禪师共商榷禪要,然...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外道之梵天

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安镇法

又曰镇宅法,安镇国家法。造新宅时,祈其家宅安稳,或為镇护国家而之秘法也。劝请四臂之不动明王,十二天诸眷属,道场观观种子吽字,叁昧耶形镇轮(叁股轮),诵镇宅咒等,当日再画十二天曼荼罗(中央四臂不动),悬之坛场,结愿后,卷其画像,封之竹筒中,鐫寝殿中心樑之横侧,...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行品

尔时须菩提谓舍利弗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而观诸法?何谓菩萨行道为一切人,而言菩萨而悉晓了一切道法,于一切法为无所著?晓了诸法,则为晓了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而于识事亦无所著。晓了三十七品、十力、无畏诸佛之法,亦无所著。何谓一切诸法事者?” 须菩提谓舍利弗...

《光赞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3882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5日

四种变易

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叁种也。 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

《三藏法数》 / 230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六念法

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叁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87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使

一贪欲,二瞋恚,叁无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见(又云我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见,十戒取见。一切诸使中以此十使為根本,故标出為十使,又曰十烦恼,十惑,十随眠。台宗称前五者曰五钝使,后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钝而分之也。又以见思分别小乘俱舍之义,谓前...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加行位

唯识宗五位之第二。於十迴向之终,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為入於见道,正通达於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大乘顺决择分。」又曰:「煗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种白法

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诸恶之黑法也。(四趣者,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欲白法,谓菩萨行者,闻佛正教理趣深远,心生乐欲而不暂舍,故名欲白法。 二、行白法,谓菩萨行者,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于自身果报,...

《三藏法数》 / 223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灌顶真言: 唵(引)曩莫舍吉野(二合)母曩曳(引)怛他誐哆野(引)啰贺(二合)帝三藐三没䭾野 诵此真言七遍,以手于头上灌顶及摩触遍身,然后息念,志心作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观行。想此菩萨三面三眼,身真金色,坐吉祥藏师子座,座有千叶金莲。身有六臂,右边三臂,第一臂执数珠...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诏译 / 91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出世心

谓无漏心也。唯识论二曰:「亦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出世心故。」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如法爱染

法名。如法為如法如说之意,称美之言。如如法尊眼,如法尊胜等。同[爱染王法]项。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无间

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等无间缘等。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八大人觉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

《三藏法数》 / 408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百丈清规

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藏

叁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多罗藏,梵语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又云善治。谓能治众生之恶,如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故名律也。 叁、阿毗达磨藏,梵语阿...

《三藏法数》 / 162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慈悲万行菩萨

慈悲万行之菩萨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入重玄门

成佛果之前,更重习无始凡夫地已来所作之事,使之一一称理也,是為入重玄门倒凡事。其所以然者,则以等觉菩萨之元品无明难断故也。凡轮迴生死之苦,於一切眾生悉起偏执之见,存自他彼此之隔异,此我执之念更难止,虽由初地以来,地地断无明入等觉之位后,元品之无明尚存,此隔...

《佛学大辞典》 / 540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北斗尊星王法

祈念北斗七星之法也。北斗者,妙见大士之垂迹,為除灾延命之秘法。多為息灾或除天变地妖而之。见百二十尊法。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真如法

一卷,唐不空译。说二种之香印。有图。见[香印]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